測試廣告1 滑州事變的另一個作用,是讓後晉在討伐范延光的戰場上,突然少了白奉進、符彥饒兩員大將。書神屋 www.shushenwu.com站在叛軍角度來看,這是個好消息。楊光遠於是決定將計就計,假裝後方不穩,率軍後撤,引誘黃河對面的叛軍渡河追擊。
孫銳、馮暉果然上當。他們鼓動范延光造反,又受命統軍南下。可是一個月過去,卻一直沒打什麼像樣的仗,只是隔着黃河與朝廷軍隊對峙。閒得無聊,孫銳就找來十幾個美女相陪,每日在軍營中花天酒地,歌舞昇平。他的這個舉動,讓眾多遠離家人的叛軍將士非常不滿。現在聽說對岸的後晉軍內亂,楊光遠要逃了,孫銳、馮暉忙下令趕快渡河追擊。他們認為,只要打了勝仗,士兵們撈到好處,不滿自然就會消失。
但楊光遠並不是真的要逃。等叛軍渡河到一半的時候,楊光遠突然率軍返身,發起反攻。孫銳、馮暉大敗,叛軍在南岸拋下了三千多具屍體,還有大量的叛軍在混亂中被滔滔河水吞沒!楊光遠乘勝渡河追擊,叛軍的主力一戰損失大半,孫銳、馮暉率少量敗卒逃回魏州。范延光的天子命基本沒戲了。
在叛亂期間,范延光自己身體不太好,所以一直沒有離開魏州。由於有充分的不在場壯膽,現在見孫銳等敗回,他就想把黑鍋拋給這位惹事生非、喪失了軍心的心腹去背,以便自己能夠脫罪。
於是范延光殺光了孫銳一族,派使節出城求見討伐軍主帥楊光遠,謊稱道:之前是自己患病,大權讓這姓孫的奪取了,他才能越過自己掀起大亂。如今罪魁禍首已被處決,希望朝廷能夠了解真相,赦免自己的失察之罪。後晉朝廷此時已處於優勢,所以石敬瑭在接到范延光的表白書後,決定不予理睬。他命楊光遠再進一步,徹底剷除禍根!
與此同時,另一個方向也傳來了對後晉朝的好消息。由杜重威統領的西路討伐軍,與張從賓部叛軍大戰於汜水關。張從賓大敗,損兵一萬餘人,汜水關也被後晉軍隊收復。張從賓在慌慌張張撤退中,騎馬渡河,一步踏空,竟然淹死在河裏!
帶頭大哥一死,這一路叛軍便徹底崩潰。張繼祚、張延播、婁繼英等同黨被擒,押送汴梁,石敬瑭下令:全部處決,一併滅族!史官李濤上疏,提醒皇帝道:「張全義有再造洛陽的功勳,不該讓賢良無後。」石敬瑭同意,於是赦免了張全義其他的幾個兒子,只殺了張繼祚一門。
主動投靠張從賓的謀士胡饒僥倖逃脫,沒有被捉住。但是天下之大,還有何處可以容身?胡饒想起來,與他感情深厚的老長官王建立任平盧節度使,便晝伏夜行,避開重重追捕,千里迢迢奔往青州,前去投靠。王建立聽說胡饒來投,立即將這位老朋友迎進城,然後馬上斬首,奏報朝廷!
在張從賓的所有同黨中,最幸運的當數背叛楚王石重信的河陽行軍司馬李彥珣,他成功地逃到了魏州,加入了范延光的軍隊,因此
暫時沒事。
就在石敬瑭的後晉朝廷與范延光、張從賓兩路叛軍在中原大戰之際,對中原王朝而言,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在北方發生了。耶律德光按照協議,開始接收乾兒子石敬瑭獻給他的大禮包: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東西長約六百公里,南北寬約兩百公里,大約十二萬平方公里。十六州裏面有兩個重鎮:山南的中心幽州,和山北的雲州。契丹人將幽州改為南京析津府,雲州改為西京大同府,列入契丹的「五京」之中,地位十分顯赫。
雖然燕雲十六州在契丹國土裏面佔比不大,卻有很重要的作用。好像並不算特別重要。這十六州是契丹境內人口最密集、最富有之地。耶律德光將其佔有並消化之後,很快提升了契丹的國力!
另外,這十六州是此前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主要屏障。它北面依託着綿綿群山,沿山脊又有古長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減少中原受到的外部侵擾。現在這片土地易主,中原面對北方的入侵,失去了最有利的防禦之地。
這時的十六州分屬五個藩鎮:盧龍鎮包含幽州、順州、檀州、薊州、涿州、莫州、瀛州等七州,節度使為趙德鈞。此時他已經變成了契丹人的俘虜,被押往塞外。威塞鎮包含新州、媯州、儒州、武州等四州,節度使為翟璋。
大同鎮包含雲州、蔚州兩州,節度使為沙彥珣。彰國鎮包含應州、寰州兩州,節度使為尹暉。振武鎮包含朔州、勝州等兩州,節度使為安叔千。
與勝州一樣位於黃河河套的府州、麟州兩地也曾被列入割地名單當中,因府州當地豪強折氏家族的族長折從遠不肯向契丹屈服,聯合麟州豪強楊氏家族,率軍民強烈反對而作罷。
在石敬瑭被立為皇帝,簽署割地條約的時候,這五鎮十六州還是後唐的疆土。沒有一寸土地掌握在石敬瑭的手中,石敬瑭用自己沒有的東西,給義父耶律德光打了一張大白條。等到條約開始執行的時候,後唐已經滅亡。各地藩鎮按當時的慣例重新站隊,都成了後晉的臣子,這個時候石敬瑭對被割讓的土地,才算是有了實際的控制力。
天福二年初,耶律德光率契丹大軍北歸,到達應州,借兒皇帝的命令,要求大同、彰國、振武三鎮節度使來朝見他。沙彥珣和安叔千不敢怠慢當今天子「他爹」,馬上趕來晉見。尹暉當然沒來,有一個在應州代理其職務的官員也參加了晉見。耶律德光馬上將此三人扣押,另行指派契丹官員去接管他們的職位。
雖然有耍弄陰謀之嫌,但耶律德光是在按條約辦事,收取自己的合法報酬。至於三鎮的軍民是不是願意脫離故國,當異族統治者的順民,這個問題不在耶律德光的考慮之中。
在耶律德光親自駕臨的彰國鎮,契丹的接收大員沒有遇上太大的阻力,順利入駐。但是在
應州城內掌兵的將軍郭崇威不願意當契丹的臣下,悄悄放棄了職位,逃往南方。在另外兩鎮,契丹人都遇到了麻煩。尤其是大同鎮的雲州,耶律德光派去的官員更是受到了強烈抵制,一來便吃了一個閉門羹。
在節度使沙彥珣被契丹扣押之後,他屬下一個文官、大同鎮節度判官吳巒挺身而出,率先扛起了反抗契丹的旗幟。吳巒是汶陽盧縣人,少時好學,後來參加科舉失敗,只能投身沙彥珣為幕僚。其人迂直,深受儒家文化中的禮義廉恥薰陶,沒像很多士人那樣被加工成老油條,仍然相信聖人的教誨。
現在,節帥被契丹人捉去,眼看全城人要淪落為異邦的奴隸了,雲州軍民群情激憤。吳巒乘勢慷慨激昂地對雲州軍民,發出號召道:「咱們都生於堂堂的禮儀之邦,豈能屈膝臣服於蠻族!」於是眾人推吳巒為首,登城防守,拒絕契丹人入城。
契丹派來的新任大同節度使名叫崔廷勛,是一個幼時被擄,在契丹長大的漢人。耶律德光在用人的時候,還是考慮到了以漢制漢的因素。當然,崔廷勛已經是一個絕對忠實契丹的漢人,他早就加入了契丹軍隊,積功升為大將,才得到了今天的重任。
現在崔廷勛上任被拒,他也沒太當回事。雖然作為邊防重鎮,雲州是一座堅城,但由於之前大同鎮的兵馬被調去討伐石敬瑭,在晉安寨全軍覆沒,所以殘存的守軍不可能有多強。更何況連他們的主將都被抓了,只有個一不知兵的文官領頭。對這樣的弱敵,一頓猛攻就可以把他們滅了!
然而,崔廷勛失算了,文官與不知兵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身為沙彥珣的幕僚,吳巒是經歷過戰事的文官。他又為人清廉正直,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很得人心。崔廷勛猛攻多日,毫無進展。耶律德光得知雲州不肯歸附,非常惱火。畢竟雲州可不是小地方,是山北各州的中心。如果不能拿下,契丹就不能真正控制山北之地。
於是契丹皇帝親征雲州,準備嚴懲這些不識時務,不肯乖乖就範,接受命運的孤軍。吳巒帶領着雲州軍民,勇敢地迎接了這次更大的挑戰。契丹皇帝親自督軍攻城,同樣被守軍打退,不能越雷池一步!
耶律德光很煩躁,他不能在雲州城下久留。東邊的威塞、盧龍兩鎮還沒有接收,如果那兩鎮的人聽到風聲,也不願當契丹順民,再冒出第二個吳巒,麻煩就大了!於是耶律德光留下崔廷勛,繼續圍攻雲州。他自己東下奔往新州,去收取威塞鎮。又派盧龍鎮出身的降將趙思溫去幽州,接收已經沒有節度使的盧龍鎮。
耶律德光來到新州,下令讓威塞節度使翟璋馬上出錢十萬貫,犒勞契丹大軍。翟璋是員猛將,有個和三國名將許褚相同的綽號,人稱他為「虎痴」。他已經知道自己的轄區被新皇帝割讓了,他不願意當契丹的臣子,又不敢反抗兩國君王的指令。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9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