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五月,安從進與藥彥稠帶足兵糧,再次北進,沒有受大的阻礙,便一路直抵夏州城下。燃武閣 m.ranwuge.com然後他們將城池團團圍住,展開進攻。夏州城卻不是那麼容易被攻下來,一連十餘天,攻城都沒有太大進展。
五月十七日夜,高聳的夏州城頭突然燃起明亮的烽火,數十里外可見。安從進判斷這是與城外的救兵的呼應暗號,急命軍隊不得休息,連夜做好戰鬥準備。天色微明時,阿囉王召來的各部聯軍從四面八方向圍城的唐軍發起衝擊,企圖裏應外合,打破包圍。但唐軍已有準備,臨時編成的遊牧騎兵不是對手,全部被唐將宋溫擊敗潰退。
不過唐軍這一戰的勝利,並沒對攻城進程產生太大幫助。夏州高大結實的城牆,仍然是唐軍難以克服的天塹。之後一連兩個月的攻擊,未見成效。隨着帶來的糧草耗盡,也只能依賴後方輸送了。
然而,戰敗的各部聯軍撤後,不再與唐軍主力交戰,只是全力發起騷擾作戰。那些數不勝數的天然溝壑都是極佳的伏擊陣地,唐軍的車隊屢屢被襲,導致運輸成功率急劇下降。從關中運送一斗米或一捆草料到夏州前線,都需要付出數貫錢的成本,讓不算寬裕的後唐,沒法長期支持這項開支。
就在夏州的戰事拖延之際,後唐皇帝李嗣源突然病了,一連十幾天沒有上朝,使得洛陽城內人心惶惶。在這個時候,李嗣源可不是一個能隨便替換之人,他是後唐能夠維持穩定的支柱。想想皇帝要是死了,最有可能的繼承人自然是李從珂。很多官員都對前途感到恐懼,紛紛託故離家出城避難。有的躲進深山,有的住進軍營。直到李嗣源強撐着病體,登上廣壽殿接見群臣,向世人證明他還活着,人心才稍稍安定。
但是經過這一番折騰,朝中大量對的軍政事務被拖延了下來,間接影響到了夏州的戰局。看着士兵每天越來越少的糧食,一天比一天低落的士氣,安從進和藥彥稠對勝利的信心大失,不再指望攻滅李氏,只想着如何善後。
李彝超也看出了唐軍的困境,當然,這些天他同樣過得艱難。於是他發揚一下風格,主動給唐軍遞來了台階。七月的一天,李彝超兄弟登上城頭,請求與安從進對話。李彝超說道:「夏州只是一座貧瘠的邊遠小城,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也沒有什麼珍貴的特產可以進貢給朝廷補貼國庫。我之所以不想離開這個窮地方,只因父祖幾代人世守此土,故土難捨。對於朝廷來說,打下這麼座蕞爾小城,並不足以誇耀武功,何必還要興師動眾,浪費國家的錢糧?這樣吧,如果您能幫我奏明朝廷,准許我改過自新,那今後國家凡有征伐,我願為先鋒!」
安從進忙把李彝超的表現上報,請求赦免其罪。身體很差、精力枯竭的李嗣源也不想打了,只好順坡下驢,下詔讓安從進等班師,定難討伐戰就此結束。這次出征規模不算大,損失也不算多。
之前唐軍拿不下兩川,可以說是因為兩川實力強勁,天險可憑。現在連小小的定難都擺不平,後唐朝廷的威信再受重挫!打退朝廷大軍之後的定難李氏,沒有象李彝超承諾的那樣,為朝廷的征伐為前驅。恰恰相反,在他們看來,朝廷已經充分暴露了自己的虛弱本質,哪還有什麼好怕的?此後,中原王朝每次發生變亂,定難李氏往往在暗中與叛軍聯絡,為自己套取好處。
李嗣源自然也知道這是一次讓朝廷丟臉的失敗,加上自己病倒那幾天,出現種種讓人不安的跡象,皇帝決定為討好軍隊,安撫人心,大規模消災。七月十一日,李嗣源無緣無故地下旨遍賞駐京各軍,依據其軍階大小,人人都能領到一份可觀的收入。八月四日,李嗣源大赦天下,再一次沒什麼理由地遍賞諸軍。兩次重賞導致後唐國庫虧空,讓無功受祿的士卒驕悍之風大盛。打了敗仗怕什麼?皇帝照樣得花錢哄我們開心!畢竟連他是我們扶上去的!
隨着人們對李嗣源壽命將盡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後唐的前途也漸漸駛進了危險時期。誰都看不清未來,但都感到未來險惡難測,得做點兒什麼,為將來佈局。就在李嗣源第二次重賞諸軍沒幾天,突然有一個七十高齡大臣不甘寂寞,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道:請求立李從榮為太子。
這個比李嗣源年紀還大的人叫何澤,他的父親,是唐末諸侯之一的容管經略史何鼎。何鼎在朱溫欺凌唐室的時候,囑咐他的幾個兒子,絕對不可侍奉後梁。何澤於是先去了廣西,之後又回到中原,當了後唐的洛陽縣令。
為了保護百姓田地,豁出性命阻攔李存勖的出獵隊伍,幸而得伶人所救、逃過一劫的那位洛陽縣令就是何澤。因為那件事,何澤得到了很高的名聲,還與後來明宗的宰相趙鳳交上了朋友。
李嗣源入京後,升何澤為吏部郎中、史館修撰,以褒獎其正直敢言。上任後的何澤到內殿值班,等下了班也不離開,而是獨自留在殿內,望北而跪,拿笏板叩着額頭,用唯恐別人聽不見的音量高聲讚美道:「聖上真是明主啊,明主!」
雖然李嗣源幹得確實比李存勖強,但何澤的表現給人感覺過於肉麻。殿外聽到的人都在暗中恥笑:這就是昔日那位直言敢諫的何縣令?真是見面不如聞名啊!
趙鳳聽說了這件事之後,深悔自己交友不慎,開始鄙薄其為人。但是何澤似乎對此渾然不覺,他還多次在私下裏找趙鳳,請求讓自己當諫官,以便更好的發揮自己直言的強項。趙鳳心裏不樂意,就給他推薦了一個負責祭祀的閒差太常少卿。何澤聽說自己將升任太常少卿,竟然不等任官的敕書發下,就急急忙忙在自己的頭銜上加上新職,然後呈遞奏章,唯恐他人不知。
氣惱不已的趙鳳帶頭彈劾道:「何澤還沒有接受任命,便以新官自稱,輕慢污辱朝廷禮制,不能不依法
嚴厲處罰!」李嗣源還是很寬大,下令已經任命的職務就不用剝奪了。但是,何澤也不用上班了,直接以太常少卿的職務退休。
被迫退休的何澤,心態卻很年輕,難以忍受當不了官的日子,一門心想着重入朝堂。他等待了一段時間,聞知李嗣源病重,可能時日無多,秦王李從榮可能不久將一飛沖天。於是他決定上一道奏疏討好李從榮,等新帝登基之後,自己重得任用。
何澤此舉得罪了不少人,沒有討好到任何人。巧的是,眾人都把何澤當成小嘍囉,認為他背後必有主使,他反而沒遭到什麼打擊。李嗣源看到何澤請立太子的奏章後,觸動了一個虛弱的老年人對死亡的忌諱:你們覺得我快不行了嗎?老皇帝流着淚對左右說道:「看見了吧,大臣們要立太子了,不需要我了,我只能回太原老宅去了!」李嗣源的話雖這麼說,但他還是命宰相與樞密使商議立太子的事。
這件事傳來,第一個明確表示反對的人,正是李從榮。而且李從榮的反對並不是做做樣子,是真的不願意。此時李從榮的身份地位,不出意外的話,只要李嗣源過世,他就能合法繼位,根本用不着太子之位的名義。恰恰相反,李從榮一旦當上太子,反而需要按慣例避嫌,解除一些兼職,損失一些現有的權力,從而增加一些不可控的變數。
於是,李從榮晉見父皇,懇切推辭道:「聽說最近有奸邪小人提議要立臣為太子,臣年紀還小,正在學習如何治軍理民,實在不願擔當此名。」李嗣源道:「這是群臣的意思。」李從榮自以為知道誰是罪魁禍首!現在朝中最重要的職務,非樞密使莫屬。
等到一退朝,李從榮截住了范延光、趙延壽兩位樞密使,怒斥道:「你們以為我不懂嗎?你們之所以要立我當太子,只不過是想剝奪我的兵權,把我囚禁在東宮裏罷了!」
范延光和趙延壽感到又冤枉又恐懼,何澤又不是我們的人,他說什麼關我們什麼事?但這事沒法向壞脾氣的李從榮解釋清楚,否則只能越描越黑。看來只能拿實際行動來避嫌了,兩位樞密使急忙奏報李嗣源道:「太子的事先不忙說,還是先賦予秦王更多的兵權。」
八月二十七日,李嗣源下詔,任命李從榮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當上大元帥,有了名義上的最高軍職之後,李從榮更加得意和囂張。他奏請將天子六軍中的左右嚴衛、左右捧聖兩軍撥給自己當衛隊。李從榮每次出入宮廷,都有幾百名騎兵隨從。他們個個弓上弦,刀出鞘,在京城的大道上橫衝直撞,殺氣騰騰。這等氣勢,別說小民,就是百官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光嚇唬京城人,還顯不出李從榮的威風,他又讓秦王府幕僚起草了討伐淮南的檄文,宣佈自己執掌天下兵權,將廓清宇內,一統天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2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