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法立國,而法家核心思想就是「法、術、勢」。
但劍仙一張嘴,就說大秦在「失勢」。
這如何不讓眾人驚慌?!
別看現在秦國舉劍向天,橫掃山東六國九成祭祀。
但是。
仙神積威日久,在凡人心中地位根深蒂固,劍仙一言更勝千言萬語!
更何況,始皇帝三問,前兩問劍仙都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評價。
劍仙對於大秦,起碼是有好感的。
但也因此,滿殿群臣,各個都誠惶誠恐,更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始皇帝壓抑着心頭的怒火,問道,「我大秦軍勢不壯乎?」
秦云:「大秦虎賁,下可橫掃**,上可逆行伐仙,軍勢前無古人,自是雄壯!」
始皇帝:「朕之君勢不盛乎?」
秦云:「陛下橫掃**,得社稷神器九鼎認可,實天下共主......陛下之君勢如滾滾洪流,無人可擋!」
聞聽到秦雲的話語,始皇帝不由心喜。
「那你為何說我大秦正在失勢?」
秦云:「因為大秦的『法』太過全面,陛下治國的『術』太過急躁。」
「哦?」
不僅是始皇帝,大殿內群臣也各個好奇起來。
尤其是宰相李斯,更是直起身子連耳朵都豎了起來。
身為法家傳人,李斯自詡不如商君,但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現如今,秦國的各項治理方案,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李斯法家思想的具體踐行。
而秦雲給出的也不是批評,反而是「太健全」!
奇哉!
怪哉!
始皇帝:「為何太健全也不好?」
秦云:「陛下一日要批閱多少奏摺?」
眾大臣沉默。
秦雲的意思,眾人明白了。
法制太健全,也意味着管理難度太高......人力有時窮!
始皇帝精力充沛,或許還能行。
但始皇帝的繼承人,未必就可以了。
始皇帝不同意道,「大秦非朕一人之大秦,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君臣齊心,大秦自可千秋萬世。」
聞聽到始皇帝的話,大殿內的文武大臣齊齊站出來表忠心。
一時,咸陽宮內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歌功頌德之後,始皇帝心滿意足道,「劍仙覺得我大秦滿朝文武可用乎?」
秦雲點頭。
「明君賢臣,千古佳話。」
始皇帝和滿朝文武齊齊大笑。
「那劍仙可還覺得我大秦在失勢?」
秦雲沉默。
短短時間,秦雲對始皇帝的性格也有了一些了解。
威武霸氣,空前自信,氣度無雙!
但「自信」換句話說,那就是......自負!
當然,這也不能說是錯。
任何功成名就者,都是極度自負的,在他人的眼裏甚至不可理喻!
但自負更極端點說,那就是......剛愎自用!
只不過,在功成名就後,所有的「自負」「剛愎」都統統變成了「英明神武」「眼界超前」。
但不幸的是,秦二世而亡!
秦雲想了想,就將在入秦一路上看到的種種見聞訴說了一番。
想改變的什麼都沒改變,不打仗了,但大工程太多,庶民依舊負擔沉重,沒有享受到統一的紅利。
通俗點說,和平了依舊還在搞戰時管制那一套,誰受得了?
不僅如此,秦法過於完善,百姓又處處被轄制,於統一中不僅沒能獲利,還失去了自由。
而不想改變的貴族,卻什麼都改變了,在六國一統的過程中,幾乎失去了一切......
「陛下聲勢如日中天,但大秦卻在失去民心。故此,我說大秦在失勢!」
咸陽宮落針可聞。
別看秦雲和始皇帝絲毫沒有談及關於「仙神」和「長生不老」的問題,但不談卻比談更嚴重。
因為,始皇帝是大秦的君主,大秦才是一切的根基!
始皇帝若是被劍仙駁倒,統治根基都有可能被動搖。
秦始皇冷笑,「你的觀念也不過是腐儒『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一套,朕還以為堂堂劍仙有什麼高見呢!」
秦始皇起身,目光極遠而眺。
「律令明晰有什麼不好?」
「朕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頒佈天下最明晰的法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犯法我制裁,對貴族對官僚對庶民都一樣!」
「天子、王親、貴族、官僚、黔首各行其道,天下自然大治!」
「自商君變法之後,大秦奮六世之餘烈,囊括四海,併吞八荒,秦之強大實乃秦法之強大......」
秦雲端起酒桌上的酒樽,一口將酒樽中的酒一飲而盡。
始皇帝的意思,秦雲明白了。
始皇帝身在這個時代,觀念自然也受到這個時代的局限。
在始皇帝心中,國家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各行其道,各司其職!
至於老百姓,只要他們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能按時服役、足額交稅、不要惹事這也就足夠了。
在先秦這個時代,秦始皇的觀念,其實也並不算錯。
不說是先秦,就是再往後推兩千年,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內核其實都沒變過。
秦始皇這套理論,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被一代代踐行的「社會真理」。
漢承秦制就是這個道理!
始皇帝看向秦雲,目光如電,道,「劍仙可還有其他高見?」
秦雲深吸一口氣。
他感知到始皇帝生氣了,但這個時候卻決計不能退。
退一步,秦雲搞不好風評被害。
要是史官再來個「惡意剪輯」,說秦雲「愚民」,那搞不好就會成為劍仙一個污點。
到了秦雲這個身份地位,也過了原始資本積累的階段,到了需要更注重德性修養,也就是「麵皮」的階段。
秦雲起身,對着始皇帝揖了揖手。
「陛下高見,秦法秦制也十分完善,再往後兩千年都不過時。」
秦始皇面無表情。
正如他不會被輕易駁倒一樣,劍仙意志堅定,也肯定不會輕易駁倒。
始皇帝算是看出來了,劍仙和他本質上是一類人。
自信且偏執!
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陸地神仙,現在本質上已經是在論道了!
秦云:「陛下可還記得《呂氏春秋》?」
秦始皇挑眉。
若問他這一生,誰對他影響最大,呂不韋絕對能算得上一個。
呂不韋組織門客們編纂出《呂氏春秋》後,甚至在咸陽的城門上懸掛千金,但凡能「增損一字」,就將千金獎賞給他。
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字千金」!
呂不韋於他一統六國前夕編纂出這部書,目的其實是想要讓這部書的思想成為秦國的治國思想。
但始皇帝連呂不韋本人都誅殺了,又怎麼會以《呂氏春秋》的思想作為秦國的治國理念?
始皇帝點頭,「自是知曉的,劍仙是何意?」
秦云:「《呂氏春秋》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講究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重金懸賞,而無一人可改一字,此中至少能探知國民希望安寧的願望,陛下以為然否?」
秦始皇沉默。
他何嘗不知道民生凋敝渴望安寧?
但作為九鼎的繼承人,他卻是知曉無數上古內幕。
若是他能再活五百年,他肯定願意與民休息!
但是。
時不我待!
橫掃六國,這是天意;繼承九鼎,這更是「天」意!
不過,他卻是大秦帝國,所有君臣百姓的天。
秦始皇目光堅定,意志如鐵,字字鏗鏘道,「劍仙說的或有道理,但這卻不是我赳赳老秦!」
始皇帝面南而立,身與氣運黑龍合一,字字鏗鏘道,「朕之子民們,告訴朕什麼是赳赳老秦!」
咸陽宮內,所有感受到始皇帝意志的士卒,齊齊舉起手中的武器,高唱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霎時。
一股無比蒼涼遒勁的氣息從整個咸陽宮瀰漫而出。
咸陽宮外,許多正在忙碌的老秦人聞到後,也齊齊停下手中的事,開始跟着唱了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一時。
九州鼎雍鼎之上的日月山川、形勝之地、上古之民圖案開始齊齊發光,整個三秦故地的老秦人,齊齊聞聽到了始皇帝的聲音,聞聽到了齊唱「無衣」的餘響。
自咸陽之後,旬陽、定陽、爍陽、雍城、南鄭......所有秦人,盡皆齊聲唱起了無衣。
而繼雍鼎發光之後,連帶着其他八鼎也齊齊發光。
不過,和雍鼎熾烈的光芒相比,其他八鼎的光芒就黯淡了太多。
山東六國之地,國民也齊齊聞聽到了那舉國同唱的無衣。
一時。
山東六國的所有人,同時回想起了大秦虎狼之師的威武雄壯!
不知多少人齊齊嚇得花容失色!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也不知是誰首先開始,漸漸的山東六國的國民,也紛紛開始唱起了「無衣」。
咸陽宮。
九鼎齊齊發光,整個咸陽更是神光萬道。
霞光直衝鬥牛,以至於整個天庭都跟着震動。
玉帝高坐御座,一言不發,而天庭的滿朝文武,卻各個神色悽惶。
唯一尚且還能淡定的,恐怕也就只有老君。
散朝後。
玉帝召喚老君對弈,不過,二者並沒有重開棋局,而是接上了曾經對弈的一盤殘局。
開局。
玉帝自認棋差一着,捨棄一子。
而老君也自認棋局變幻莫測,也接連捨棄數子。
玉帝和老君你一子我一子,君臣對弈甚歡!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9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