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在基地里借用實驗室的學者們,真是十萬個為什麼,自從把粒子流武器和製造金屬氫的資料給他們,問題就源源不絕。燃武閣 www.ranwuge.com
章魚也算為「劇情」操碎了心,每天都要拿出一點時間,給學者們答疑和傳輸新資料。
答疑是些概念化的東西,比如粒子流武器第一次出現在戰場是個什麼性能,用什麼粒子加速最節能等等。
傳輸資料就多了。
章魚到底不是軍火販子,接入網絡的軍火生產資料也不可能成套。但就如同古代人進入網絡時期後,大多數都知道投石車的機械原理、黑火藥配方。粒子流武器、金屬氫等一千多年前流行的東西,原理也是完全透明的。
粒子流武器原理圖就是公開資料,但同一份資料不會說明為什麼加速管路要設計成那樣,計算方法又涉及到某些學科。
太空大學的教材是一百年前的,理論方面跟一千年的東西差異還不小,學者們很難通過遊戲內自帶的資料搞明白,所以需要一些其他來源的資料。
如果是普通人,照貓畫虎能把東西做出來就行了,但這是一群真正的學者,他們不但要造出來,還想知道為什麼要這麼造。
真正掌握了原理後,就有進行改進的可能。
不過章魚也不是單純的跑來當老師了,他還從學者們口中得到了拉瓦事件的第一手資料。
對了,古代玩家使用的外網章魚用不了!
那是一種基於二進制碼的網絡體系,雖然也包含在現代數據海洋里,但因為只保留了數據,已經沒有相應的數據服務,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就是一片數據垃圾,很難從中挑揀出有效信息。
章魚除了使用穿梭模組篩選古代遊戲,並不碰其他數據。
古代ai似乎有分選能力,他們用外網用得挺好。
學者們給章魚弄到一份戰損報告,還專門弄來個人給他講解這些戰損在古代大概是什麼程度的損傷。
聽過之後章魚表示……有點渣。
除平民之外,拉瓦和滾珠造成的戰機損失總計五十架,數量在學者和章魚眼中完全不是一回事。
學者看來,五十架戰機幾乎是一條生產鏈一年多的產量了;而在章魚看來,除了駕駛員損失,就是點可回收資源,回收了再造不就完了嗎,就算古代回收再利用技術不行,那才涉及多少原材料啊。
哦,你們那還要收錢的……那沒事了。
章魚知道金錢世界是什麼樣子,社區外面就有參照物,只是他並不習慣用金錢去衡量時間、工程量等,效率太低。
拋開錢的因素,戰爭機器和小孩手裏的玩具、鈦合金和鋁合金,都沒什麼區別。
當然因為古代沒有全面自動化,人與人的腦力差異決定了很多東西無法批量生產,一個行星上一群國家,進一步增加了資源調配難度,也許真的生產不過來吧。
這方面章魚也幫不上忙,生產關係過於複雜,無從下手。
……
土球,c國科學院。
與外星人接觸的越多,越是覺得曾經的理想還有希望。
c國是一群理想主義者建立的國度,他們為了理想流血流汗走到今天,全球第二距離第一非常接近,工業產值全球文明史第一,甚至以人力改變了大量的地形地貌,卻覺得曾經的理想更遙遠了。
現在的人開口是錢,閉口是房、車,甚至會覺得這些稍微不達標,連活着的意義都沒了。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環境,在怪獸出現之後,c國的力量動員走的很謹慎,生怕一個不慎,在外部力量的影響下弄成內部劇變。
而外星人的觀念,明顯是出於某個理想色彩的環境下才會有的。
科學院的專家當然知道,鈦合金和鋁合金的確是沒有本質區別,還不是現代材料學太拉跨,才沒辦法讓很多有前途的材料變成平價產品。
為什麼會跟材料學的拉跨扯上關係呢?
因為窮舉式的材料學太過於燒錢,以至於每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新材料,都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生產積累,才能攤平整個材料開發體系的成本,甚至很多材料等到研發攤平時,材料研究體系已經因為部分入不敷出換了一批成員。
如果土球能熬過怪獸危機,再積累個幾千年,哪怕是毫無變化的往前發展,未來人一樣不會認為鈦合金就一定比鑄鐵好。
可惜,現在這個「如果」的希望有點渺茫。
外星人雖然好心,也只會提供一些土球有辦法在短期內造出來的裝備圖紙,這些東西能不能大規模量產,量產後會不會有人拿來對付人類自己,都是需要土球自己去解決的問題。
另外是資源,土球想要把資源利用到極限,必然需要各國通力,至少在零部件規格上達到幾近於統一的標準。比如導彈發射車壞了還要找當事國去修,結果當事國都給怪獸滅了,一堆導彈變廢鐵,還不躺着等死嗎?
很可惜,以現在各國的意識形態,想要達成標準統一,可能性為零。
退而求其次,至少在災難中把自己保住有沒有可能?
提出這個問題後,外星人反過來詢問幾個問題就下線了。
問題包括能把什麼尺寸、重量的物體送上同步軌道,電磁武器體系現在的重量、發射速度如何,能否實現同步軌道對接,對同步軌道有無物資補給能力等等。
科學家和幫忙操作遊戲的大兵們一臉懵逼,不過專門負責分析外星人微表情的專家團隊表示希望很大。
幾個小時後,外星人才再次上線,又拿出兩套資料!
分別是太空用太陽能系統、天基武器「死亡權杖」、天基武器「劍芒」。
太空用太陽能系統和土球現在用的太陽能不太一樣,它除了會用到光能,還會調動宇宙輻射產生的熱量,進行二次發電,同時冷卻系統,實際是一套包含冷卻在內的綜合系統。
「死亡權杖」是以電磁武器為主體的天基發射器,通過把彈丸推到每秒一千公里以上,實現較快的對地打擊。
土球同步軌道高度近三萬六千公里,一千公里每秒的速度,哪怕外層空間的減速效應可以忽略,穿透大氣層命中目標都要三十幾秒,其實並不特別適合打移動物體,還需要地面部隊配合,想辦法控制怪獸的移動線路和速度,才有可能用來打怪獸。
「劍芒」則換了個概念,是個激光平台,不過激光要穿透大氣層後仍達到足夠強度,功率會非常大,稍微討論一下就覺得不行。
一方面能級達到那個地步,幾個原子的雜質、塵埃就可能導致連續射擊時激光晶體熔融;此外激光還是受天氣影響太嚴重,其他武器命中產生的硝煙、碎片都會影響性能,有點靠不住。
粗略看過後,決定把重點放在「死亡權杖」上,這份資料里還附帶兩種非直接攻擊的彈頭模型,可以用於攜帶核彈頭。當然之前在開發的金屬氫炸彈也會一併推進,兩者生產運輸體系都不相干,沒有影響。
因為材料體系不同,資料上提供的設計重量不具備參考意義,找來專門造火箭的討論,初步認為至少要發射三坨載荷上去對接,才能達到基本功能。
同步軌道對接這事沒人做過,不過c國的確有近地軌道對接和月球軌道全自動對接的經驗,同步軌道的信號條件好,只要控制好誤差,難度不會更大。
討論過程中還發生了一個爭論。
有人認為「死亡權杖」放在近地軌道更好,三十幾噸,想想辦法一次就能發射上去不說,使用時一秒內就能命中目標,比放到同步軌道靠譜多了。同步軌道攻擊的三十多秒,需要超算幫忙才能命中目標附近,還得負責引誘的人員拼死保持計劃線路不變。
說得倒是沒錯,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人造衛星在近地軌道轉一圈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該狀態下高度只有三百多公里,放在哪個軌道打擊範圍能覆蓋到多遠?調高一點覆蓋面積更大,但轉的也更慢。打不到的地方調整軌道要多久?過程中會多死多少人?
第二,放在近地軌道,被別的國家打下來怎麼辦?或者別的國家要求天基武器支援,要不要答應?本着人類一家的原則,上面肯定是要答應的,可如此一來就會加重彈藥補給和設備維護的負擔,還得再多造幾顆才行,如果對怪獸作戰過於頻繁,搞不好連生產維護用的火箭都來不及。
放在同步軌道,雖然有彈道時間過長的缺陷,但因為距離夠遠,很容做到全國及周邊無死角打擊,而且同步軌道相對位置靜止,能夠全年隨時待命。另外近地軌道上仍有稀薄大氣粒子,該高度一次性的衛星壽命一般為五到八年,同步軌道在自損耗方面更具優勢,一次性的壽命都能在十到十五年,很多運行三四十年都還狀態不錯,考慮到技術不夠成熟,放得更高一些能排除些莫名其妙的故障。
討論一圈下來,總算大部分同意,如果只有一顆,放在同步軌道更合適,咱們先把自己管好了,才有精力為全人類做貢獻嘛。等把整個生產、補給鏈條理通順了,解決一些使用中的問題,再討論近地型號也不遲。
基本目標達成一致,分研究所攻關各個子系統,大家熱情高漲,主要是這幫造衛星的終於覺得自己能幫忙打怪獸了。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4s 3.95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