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毀經難
田巫儘量讓自己看起來親和起來。
以他的身份地位,本不用跟着這些小鬼如此打交道,就連着他的徒弟,跟着蚌女,螺女親親密密,合體雙修的兩個醜徒弟,都可以說是這些初出江湖的小子的前輩人物了。
但是如今世道變了,李鄲道如今是香餑餑了,玄真道也要變成當世大派了。
孫真人都出仕當官了,天機顯示,未來是個百聖出世的時代,是繼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後,又一興盛時代。
魏晉南北朝數百年動亂,帶來的只有荒蕪,因為五胡亂華。
而春秋戰國戰亂不斷,卻帶來了極其興盛的出世學說思想。
但現在似乎有了一絲當年諸子百家的苗頭。
這對田巫來說,也是一種機遇。
「蠱聖?」還是「毒聖?」
醫毒一體,田巫也想要青史留名。
……
且不說這邊少年們這邊如何,李鄲道這邊正在刊印孫真人的《千金醫典》。
此醫典是孫真人一生的心血,又跟李鄲道大夢千年的思想碰撞,結合了《黃帝外經》。
總共有三百多萬字,已經調動了許多長安的雕版工人,進行雕刻印刷木版。
此書籍,乃是唐代醫道大成之作,濟民之術,救命良方,不過如此。
也是孫真人成道根基之一,李鄲道不可不重視。
「貧道雖然為天醫院大方脈科主任,任三品神仙之職,然此書要成,刊印世間,還有三大劫難。」
孫真人此時也看着這裏諸多忙碌的工人,心中卻依然緊繃。
「師父,您說是哪三難?」李鄲道並沒有真正著書過。
「一是毀經難。」孫真人道:「最怕水火,焚燒了原稿,或者跌落水中,模糊了字跡,或者粘連。」
「又或者其中不小心者,遺失了我的稿件,不得圓滿,便是我再次默寫出來,也與原本不同了。」
李鄲道點頭:「必定注意水火無情。」
「那其他二難呢?」
「那便是刪改難。」孫真人道:「我這書,若是被人雕刻之時,有所刪除,或者錯字,或者增字,便非本意。」
孫真人嘆息道:「便是《老子》《莊子》,這些真經,也免不了被人篡改,刪減的命運。」
李鄲道點頭:「所以師父原稿珍貴,師父你心血所在,卻是如同子女,哪裏能忍受他人進行刪改呢?」
孫真人道道:「此二難倒不算什麼。」
「第三難是心難。」孫真人嘆息道:「是書難,也是貧道的難。」
「何為心難?」李鄲道問道。
「我一生成果,繫於此書,患得患失,可不是心難嗎?」孫真人嘆息道。
李鄲道笑道:「那師父反而更不必擔心了。」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您教導了弟子,那每個弟子都能傳承您的成果。」
「如今醫道已經往顯學發展,究竟如何走,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日後何止於此一經,一典。」
孫真人笑道:「你倒是來給送開導了。」
「貧道此書還好,最多開篇醫德篇容易為人篡改,但此醫德之念頭,口口相傳,也不大容易失傳。」
孫真人看開了。
但是李鄲道看着那印刷廠中,一片紅光偷偷溜進去。
「師父,你看!」
孫真人立馬出手,卻發現是好好些個紅色火光蟲子,正在偷偷要毀經。
這些蟲子已經將原稿燒出洞來了,不過很快就被撲滅了。
若是兩人沒有盯着,只怕剛剛原稿就要被燒了。
孫真人神經又崩緊了:「真是一刻也不能分神。」
李鄲道則是將那火蟲兒捏着。
沒想到竟然可以感應到佛法。
「知此眾生。於前世時。為求絲絹。養蠶殺繭。或蒸或煮。以水漬之。生無量蟲。名火髻蟲。取此細蟲,置於火中供養諸天,以求福德。」
這蟲子竟然是「人鬼」所化,裏面竟然困着一位蠶娘的魂魄。
佛法云:眾生平等。
蠶也是生命,跟人平等。
李鄲道皺眉:「中國養蠶繅絲自黃帝之妻子嫘祖便開始了,男耕女織,難不成這也是孽業?」
而且「取此細蟲,置於火中供養諸天,以求福德。」
這福德從哪裏來?
「這還是佛法嗎?這不過是以地獄恫嚇人信佛的威脅罷了。」
李鄲道皺眉:「還沒到末法,怎麼就有天魔穿着袈裟,歪曲佛法了,老子都沒這麼幹。」
李鄲道運用佛骨舍利,果然這將人魂魄變成畜牲,蟲子的佛法,帶有一股類似於「詛咒」的味道。
將這股詛咒化解,這火髻蟲變化作了一位四十來歲的婦女。
只見其變回人後,已經魂體十分虛弱了。
但依然喃喃:「常念彼處。心不生疑。喜樂聞法。供養長宿。彼知身業口業意業。業果生滅不顛倒見。」
李鄲道只得暴力將其喚醒,隨後一問,才知道,這位竟然還是老娘李戚氏工廠僱傭的繅絲工。
蠶絲如果等着蠶繭主動破繭的話,蠶絲的品質就會很差,所以一般都是直接將蠶繭用開水燙,然後取出蟬蛹。
蟬蛹還可以吃。
這對這位婦人來說是再也普通不過的事情了。
沒想到竟然夜裏做了噩夢,夢到了地獄,有大鬼拿着鎖鏈對她說:「你殺生造業太多,要受刑罰,變成蠶蟲,在火中焚燒,以贖罪孽。」
隨後便是一直變成蟲子,在火焰之中被燒,被燙,仿佛焚燒在靈魂上一樣,讓這位婦人不得不屈服,認罪。
因此每日要誦念諸天佛號,以求大功德,脫離蟲身,脫離地獄。
李鄲道對着孫真人道:「這隻怕是佛門有人要壞師父您的好事。」
「這也正常。」孫真人道:「畢竟若真做成此事,只怕拜佛念咒便可祛病,便有功德的傳教法門便不靈驗了。」
李鄲道卻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他敢對織布廠的女工動手,便敢對我娘動手,畢竟這個女工也是受我娘的僱傭,若真的有孽業,我娘的孽業只怕已經滔天了。」
李鄲道心中一冷:「這是哪裏的和尚?這樣不懂規矩,那便別怪貧道也不講規矩了。」
而此時青龍寺外,一個小和和尚感慨道:「當年師兄為外道所惑,背叛師門,如今卻成了青龍寺住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3s 4.0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