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四九八章 兵制改革

    &地收歸國有,簡單的說就是所有權歸朝廷所有,私人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權,而不具備所有權。」

    &是如此,百姓又當如何耕種田地?」

    袁常微微一笑,淡聲解釋道:「百姓可以從朝廷手中租賃土地進行耕種,根據自身的能力以及家中人口數量租賃土地的多寡。而百姓租賃多少土地,便上繳多少稅款,如此,便不用擔心沉重的賦稅給百姓帶來過多的壓力。」

    郭嘉想了想,直言說道:「主公此法確實能夠改變土地兼併的問題,但是,這樣一來,必然會使得士家大族、地方鄉紳的強烈反對,這是一個問題;其次,百姓根據自身能力租賃田地,必然會造成許多的土地空置,浪費;還有,倘若以如此收稅的方式實行,朝廷的收入也會大幅降低,許多時候該用的錢糧卻是拿不出。」

    世家大族和地方鄉紳會反對土地收歸國有是必然的,原本是屬於私人的土地,現在變成朝廷的,誰會願意?以前,百姓之所以會拼命的耕種田地,那是因為賦稅過高的原因。如今,按照種多少地收多少稅,百姓就無需如此拼命,土地會浪費不說,朝廷的財政收入也必然會跟不上。倘若要開戰,士兵的糧草去哪裏拿?出現了天災,又拿什麼來賑災?看似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的政策,卻是有着許許多多的問題,若是這些問題不解決,變法改革也只是一句空談。

    &法之路,勢在必行!」

    袁常語氣堅定的說道。眼中更是閃過寒芒,厲聲道:「變法改革無不伴隨着流血。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任用商鞅實行變法。最終使得秦國能夠橫掃宇內,一統天下,即便有人反對,變法也沒有停止。最後,商鞅身死,變革之後的律法也依然能夠得到執行;若是幽州的世家大族和地方鄉紳反對,那自然用嚴酷的手段鎮壓,讓他們知道我們幽州府衙變法的決心;至於說土地會空置、浪費,這一點也不用擔心。我已經想到一些改進耕作的工具和方法。能夠讓百姓耕作更多的田地,繳納的賦稅不多,想來百姓也都願意多種一些田地;至於說稅收不足,那就更不是問題。百姓耕種田地的稅收其實只是小頭,真正有收入的,其實是那些商賈,他們的稅收才是最為可觀的。」

    商人的賺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國的歷朝歷代統治者,因為不屑於商人的身份地位。故此,並不是很看重商人繳納的稅,反而盯着農民那一點農業稅,簡直是本末倒置。袁常作為一名穿越者。自然不會放過這一點。

    &公,商人的稅收又能有多少啊?」

    郭嘉極其不解的問道,在場眾人。也就郭嘉作為代言人一直發言詢問,將眾人心中的疑問給說出來。也就說出這句話的是袁常。大家才會有疑問,倘若是換個人敢這麼說。怕是早就破口大罵,口水直噴了。卑賤的商人他們連看都懶得多看一眼,還讓他們去收商人的稅,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問你們,你們知道商人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嗎?」袁常並沒有回答,而是一臉平靜的詢問了一句。

    「《韓非子》中有言『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這便是商人一詞的由來,敢問州牧,是否如此?」這一次說話的卻是蔡邕,作為一名學者,蔡邕對典籍自然是非常了解,蔡邕家中有藏書幾千冊,每本都被他看過,故此,蔡邕引經據典自然是信手拈來。

    「《韓非子》所言不從事勞動,便可衣食無憂,說的是商人沒錯,然而,商人一詞出現並非是因為這個原因。」袁常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卻又搖頭,見眾人皆是一臉疑惑,袁常便解釋道:「當初武王伐紂,覆滅商朝,為免商朝之民反叛,武王令商朝之民不得為士,為農,為工,只能以商品貿易為討生活。故此,因為進行買賣的多是商朝之民,由此才將做買賣的人稱之為商人,這便是商人的由來。我知道,你們其實都看不起商人,覺得他們低賤,做的是低買高賣的行當,不事生產,鑽空取利。然而,事實上商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看來,商人跟士農工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大家只是職能不同。你們試想一下,倘若沒有商人,南方的物品又如何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西域諸國的奇珍異物我們又如何能見識到?異族的戰馬,又如何能夠為我們所用?所以,其實你們的眼界可以開闊一些,就會發現,曾經的思想有多狹隘。」

    袁常目光掃過幾個心腹,見他們雖然有在聽,臉上卻是一副不以為然的神色。袁常也知道,商人地位低賤,由來已久,並非是他三言兩語就能改變他們的看法,只能讓他們慢慢去感悟參透。所以,袁常也就沒有繼續多說。

    &人的作用如何,我也不多說,或許等你們的思想真的明朗了,就能理解。至於說商人能給朝廷帶來多少的稅收,簡單的說,倘若農民耕種田地的稅收是一的話,那麼,商人所帶來的稅收則是一百,甚至是更多。自古以來商人所創造的利潤才是最多,徵收他們的賦稅也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然則,朝廷本末倒置,無視商人這一巨大的利潤,反而緊盯着農民那一點微末的賦稅,國庫又如何能夠充盈?」

    &公,商人的賦稅有農民的百倍之巨,是不是有些誇張了啊?」郭嘉瞪大了雙眼,不止是他,在場的所有人都跟郭嘉一個表情。袁常說的這話讓他們實在難以相信,可是,袁常說過的話。貌似還從來沒有錯過。


    &否如此,你們早晚會看到的!」

    袁常微微一笑。也沒有過多的解釋。袁常前世的時候,七、八億的農民種田的稅被減免了。只靠近億商人的稅收就壯大了國家,官員還個個吃的肥腸滿肚,油水十足,可見商人的稅收是何等的驚人。

    &地收歸國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步驟還需你們討論,然後再傳達各郡縣。接下來的另一項改革,則是要改變兵制。」

    袁常作為一州州牧,有着地方行政和軍事大權,故此。想要施行什麼制度自然都沒有問題。再說了,如今的朝廷自保的能力都沒有,群雄割據,除非是那種真正愚忠的人,否則,對這樣的局面都不會有任何的話說。即便是孔子後人孔融,都不曾對如今的局面發表過什麼意見,其他人當然也不會說什麼了。

    漢朝實行的是徵兵制,沿襲商鞅兵法後的秦朝兵制。按規定。不論貴賤,男子在二十歲就要在官府登記,並且根據三年耕一年儲的原則,從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歲止。據《漢書》記載,男子二十歲傅籍,此後每年服勞役一月。稱「更卒」。二十三歲以後開始服兵役,役期一般為二十年。一年在本郡、縣服役,稱為「正卒」。另一年到邊郡戍守或到京師守衛,稱為「戍卒」或「衛士」。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這二年兵役統稱為「正卒」。如遇戰爭需要,還須隨時應徵入伍,至五十六才能免役。漢還常謫發已科罪犯或徒隸等為兵,稱為「謫戍」。按照這種兵制,很多人到死都回不了家鄉,或者回到家鄉的時候,已經是兩鬢斑白了。

    而到了東漢後期,也就是桓靈二帝的時候,徵兵制已經逐漸衰微,募兵制開始逐漸成為主流。

    徵兵制是自古以來的兵制,這個兵制是極其嚴苛的。徵兵制是完成每個男子的徭役而實行的一種制度,所以,以徵兵制而徵集來的士兵是沒有糧餉的,全靠自己在戰場上賺一點,如果不打戰的話,那就是一點收入都沒有。此外,武器和糧食問題還得自己解決,而到了天氣冷的時候,還得寫信給老娘做件冬衣,讓老爹送來。打完仗,沒有死的士兵則回去繼續種田,戰場上的事,好像夢一場,只把那黃沙戰血染過的武器藏在地窖里,希望再也不要拿出來用它。

    在如此情況下,戰國時期的吳起在楚國主持變法的時候,提出了另一種兵制,也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以苛刻的標準篩選士兵,一旦入伍則由朝廷發放糧餉,成為職業軍人,而不像徵兵制那樣戰爭結束了就送回家種田。此外,吳起還規定,一旦家中有男子入伍為兵,家中可免除徭役賦稅,還給土地房屋,這種好事誰不想參與?故此,吳起提出募兵制之後,當時的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以一國之力抵禦韓、魏二國。不過,吳起的變法侵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最後吳起被亂箭射死,變法也被終止,而募兵制也就沒有因此得到普及,只是時不時的被利用一番,直到東漢末募兵制才逐漸成為主流。這裏就不得不說,吳起的變法雖然沒有成功,卻間接的影響到了商鞅變法。商鞅作為後輩,通過李悝變法、吳起變法的經驗,最終總結出一個更加完善的變法思路,並且得以在秦國實行。其實,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都是強國之策,而秦國之所以能夠利用商鞅變法成為最強大的一國,進而統一六國,根本原因還在於,商鞅變法能夠在其死後繼續施行。

    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都是有開頭沒有結局,只是強大了一代人,並不能讓國家一直強大下去。故此,變法能否強國的根本因素還是在於持續性。

    東漢末年募兵製成為主流,也是造成群雄割據的主要原因。

    &位也應當知道,如今天下以募兵制為主,募兵制的施行,也是如今群雄割據的主要原因,諸位以為然否?」

    每有戰事開起的時候,郡太守或州牧便有權利徵集士兵,無需向朝廷申請。因此,一旦哪個地方官員有異心,便可利用募兵制。隨便找些手下假扮成反賊,然後便可募兵,逐漸壯大勢力,接着再揭竿而起。而事實上,東漢末年募兵制所招收的士兵,其實戰鬥力是非常弱的。

    西漢時募兵制是作為徵兵制的輔助和補充,召募的士兵為數不多,但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精勇之士,戰鬥中往往以一當十,戰鬥力極強;而到了東漢,募兵製成為主流,對於應募對象不再有所要求,因而士兵成分複雜,多以社會散閒人員、無業游民為主,也有農民、商賈、少數民族男子,甚至還有死刑囚徒,如度遼營即是由召募的死刑囚徒組成的,其他各要地屯兵也有不少刑徒。由這些人組成的軍隊素質低、戰鬥力差,而且軍紀敗壞。其實,單單看曹操和陶謙的戰鬥就可以發現這一點了。

    曹操的士兵是招降黃巾起義時的青壯,經過一番訓練便稱之為青州兵。而陶謙除了最初招募的精銳丹陽兵之外,剩下的徐州士兵都是通過募兵制招募而來,陶謙被曹操幹了幾場,士兵損傷無數,隨便一次招募就能招收數萬士兵,哪裏有這麼多精銳給他招募,顯然這些士兵都是些社會閒散人員、無業游民,沒有飯吃,才去當兵吃口兵糧填飽肚子而已。所以,陶謙才會被曹操打的龜縮在下邳城不敢出戰。

    在募兵製成為主流之後,其弊端也就一覽無遺。除了召集的士兵戰鬥力差、素質低,軍紀敗壞之外,也很容易造成地方勢力割據。募兵制召集的士兵只知將領,卻是不知朝廷,因此,歷朝歷代,往往一個將領造反,麾下的士兵都有跟隨,便是因為募兵制的原因;此外,募兵制召集的士兵錢糧卻是由朝廷支付,也會很容易使得朝廷國庫空虛,無力支付。

    所以,募兵制必然要改變,否則,戰鬥力提不上來不說,還會存在諸多弊端。(未完待續。)



第四九八章 兵制改革  
相關:    驚天劍帝  九陽帝尊  絕代神主  破天蹤  天降鬼才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四世三公第四九八章 兵制改革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四世三公"
360搜"三國之四世三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4s 3.92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