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流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浙江都督

    readx;    1686年春,廣東巡撫李士禎在廣州頒佈了一項公告,宣佈凡是「身家殷實」之人,只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令李士禎想不到的是,這一公告竟會在以後的歲月里為中國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壟斷清朝海上外貿,廣州十三行成為暴富群體。

    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的經營對外貿易的十三家商行,壟斷了茶葉、 絲綢交易和大宗貿易。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一道聖旨,廣州成為全國唯一海上對外貿易口岸,史稱『一口通商』,經十三行進出口的貿易額節節增長,日子一長,十三行就逐漸演變為一個特殊組織,享有了壟斷對外貿易的特權,在這些特權買辦中,又尤其以商家潘、盧、伍、葉四族豪門獲利最多,所以由此發展成為廣州四家最大的買辦階級。

    而廣州也成為清代對外貿易中心。他們既有外貿特權,也是官府與外商交涉的中間人,負有承保外洋船貨應交稅餉、 財禮並向外商傳達官府政令和管理外國商船人員的義務,實為官商性質。其中為首的是怡和行的伍紹榮、 廣利行的盧繼光。但這十三行早已和外國商人共同勾結、 包庇、保護鴉片走私,反而成了外商的代理人。

    伍紹榮嘆道:「我們這些商人最怕的就是打仗,可是如今大清飄搖欲墜,到處都在發生暴亂,四川有洪楊髮匪、江南有短毛生亂,這些年光我們伍家被官府勒索不下於三百萬兩。在這樣下十三行只有解散一條路了,各位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廣利行的當家人盧繼光並不擔心。對着伍紹榮笑道:「誰不知道你們伍家富可敵國,恐怕現在的家產已經不下於三千萬兩了吧!」

    「三千萬兩!」在坐的商人全都驚呼出聲。雖然他們知道伍家的家產很多,但從沒想過有三千萬兩之巨。

    伍紹榮趕緊否認:「這些都是家父在的時候真的家業,自從家父過世之後,我伍家的產業已經逐漸移往海外,現在伍家只剩一個空架子了,與各位可沒法比嘍。」

    提到伍紹榮的爹爹伍秉鑒,十三行的商人們全都寂寞無聲,人的名樹的影,伍秉鑒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神。是他將十三行推向頂峰,雖然很快就因為鴉片戰爭而衰落下去,本人也鬱鬱而終,他們還是繼續信仰伍秉鑒的行事風格。

    伍紹榮接着道:「大家還是想想出路吧,短毛不日就可攻佔廣東,看來官兵是守不住廣州了。」

    盧繼光很看好大漢,言道:「那我們派人聯繫李雲中?這些反賊造反只是為了貪圖錢財,只要從十三行每年賺取的利潤取出九牛一毛,足以讓他們滿足。」

    伍紹榮對投靠李雲中並不反對。但不贊成每年抽取紅利:「人的貪慾的是無盡的,當初官府逼迫我家,第一次開口只要十萬兩,第二次也才三十萬兩。第三次就要二百萬兩!十三行還是謹守中立,不要偏袒任意一方,各位也儘量的將自己產業轉移出廣州。那樣一來,短毛進城。我們也可以到洋人軍艦上暫避風頭。」

    「這個辦法好!」眾洋行的商人全都點頭而贊。

    南京 上書房

    「微臣王慶露拜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雲中放下奏摺。欣喜道:「子川你回來了,在蘇北可有收穫?」

    王慶露拿出一本奏摺,低頭答道:「啟稟皇上,淮北鹽商都已經答應斷絕與清軍的來往,每年向我中國繳納鹽稅五百萬兩,今年上半年的鹽稅,臣已押運到南京,共有紋銀三百八十萬兩,其中一百萬兩是鹽商獻給皇上登基的賀禮。」

    五百萬兩!這些銀子讓李雲中驚訝不已,放下奏摺,驚道:「這麼多!這幫鹽商真是土豪啊!子川你給我好好介紹鹽商的情況。」

    王慶露略為思考一下,組織心中語言:「清廷的鹽法基本上是學習大明,而大明朱元璋為了籌措軍費,開始頒佈鹽法,設置官員管理,對所有賣鹽的商人徵收二十分之一的鹽稅,將蒙元趕出中國後,實行專賣制度,過程就是:民產、官收、商運、商銷。

    到了雍正、乾隆時期,朝廷又讓鹽商捐獻報銷,據鹽商統計,五十年就捐了一千萬兩,鹽商無奈之下,只有在賣鹽的過程中加價,多報些損耗,從此鹽稅敗壞。」

    李雲中搖頭而笑:「沒想到賣鹽也那麼賺錢,這幾百萬兩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戶部幾次抱怨國庫空虛,請求徵收商稅,可是朕曾立下諾言,明年才開始徵收商稅。」


    王慶露瞬間變色,諫道:「皇上對這些奸商實在是太仁慈,國庫空虛他們不知捐獻,反而引誘民間百姓大肆逃跑,致使國家根基不穩,臣請皇上設置『厘金』徵收商人之稅,據臣估計每年可得白銀九千萬兩!」

    咳咳咳咳,李雲中被這龐大的數目驚呆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問道:「這『厘金』是什麼,怎麼可能徵收九千萬兩?那我大漢豈不再也不用愁沒銀子花了,世上哪有這種好事,你詳細道來,朕參謀參謀!」

    王慶露面色凝重起來:「這方法是揚州守將琦善想出來的,他在徐州為了籌集軍餉下河設局勸捐,其畝捐按地畝肥瘠和業田多寡,照地丁銀數分別抽捐,大致每畝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同時,對米行商賈推行捐厘之法,向徐州附近的縣、鎮等米行規定每米一石捐錢五十文助餉,如此算來光徐州、山東南部幾府,每個月就可籌銀數十萬兩,供應徐州幾萬大軍綽綽有餘。」

    聽到徐州實行如此暴政,李雲中譏諷道:「百姓一天辛苦,竟被琦善徵收大半,長此以往還有誰會勤勞任事,民怨,大清亡國已定,再者,開此先河,各省必然爭相效仿,他們有兵有錢,怎還會聽從中央吩咐,飲鴆止渴,離死不遠。」

    王慶露顧慮道:「實行此策,清國勢力必然大增,再也不用為軍餉頭疼,像曾國藩的湘軍隨時都可以擴充,那樣一來,豈不給前線將領增加負擔。」

    李雲中坦然而笑:「清國對待百姓殘暴,朕就要對百姓施之以仁政,這樣才能讓天下百姓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對他們好。」

    王慶露道:「皇上仁慈。」

    「你來的正好,朕有事與你商議,浙江初定,自從左宗棠進軍福建,現在還沒有派遣一位新的都督,你認為誰人合適?」

    王慶露仔細的低頭想了一會,答道:「戶部侍郎常大淳足以擔當此任,他也有主政一方的經驗,官聲甚好。」

    李雲中還不相信這些降官:「常大淳雖好,但不知變通,浙江乃是商人活躍地區,而常大淳對商人一向存有偏見,恐怕會適得其反,你再想想還有誰人合適?」

    王慶露見皇上態度如此堅決,試探道:「第一軍軍長李春發乃是皇族,浙江都督可以由他擔任。」

    李雲中想也不想的回道:「李春發資歷太淺,他不向李秀成那麼圓滑,只適合領兵打仗,對主政浙江恐怕是力不從心,你再想想,朕心中有個人選,不知你能否猜到。」

    王慶露想在想的不是誰人能擔任浙江都督,而是李雲中的用意,滿朝文武大臣能擔當此任的只有十幾人,大部分還有重責在身,無法輕動,皇上為何還會挑三揀四?

    「臣願意擔當此任!」看着皇上似笑非笑的眼神,王慶露恍然大悟,終於明白皇上的意思,立即自薦。

    李雲中開懷大笑:「哈哈……子川啊,你雖然有些古板,但是知道變通,由你去浙江我才能放心,浙江那裏不但商人活躍,而且文人薈萃,廣西的粗人是管不來的,可是陸建瀛、常大淳那樣的文人,朕也不放心,朕思來想去只有你最合適。」

    王慶露沒想到自己那麼快就位列都督之位,趙烈文深得皇上信任,還只是刑部侍郎,胸中頓時熱血,還是照例推辭一番道:「臣多謝皇上信任,浙江乃是大省,臣無絲毫經驗,恐有負皇上所託。」

    李雲中板起面孔,佯裝生氣道:「你懷疑我的眼光?你到浙江記住六個字,多聽,多看,多想。朕已經把第一軍調到浙江駐防,出不了亂子。」

    見皇上決心已定,王慶露謝道:「臣誠惶誠恐,竭盡所能為皇上效力。」

    李雲中從桌上拿起一本他寫的小冊子,鄭重的說道:「這是朕命人搜集西方歐洲的情報,裏面分析了歐洲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你到浙江命人刊發,讓中國人都知道世界情況,我們不再是天朝上國,洋人只是派遣幾艘軍艦,幾千兵馬,就能侵略我堂堂中華,這上面都有解釋,我中國應該如何發展,如何抵禦外夷,上面也有對策。」

    王慶露恭敬的接過小冊子,忍住翻看的衝動,謝道:「臣告退。」(未完待續。。)

    ps:  連續8天,一萬字更新,求推薦票。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浙江都督  
相關:    網遊之無雙三國  超級靈藥師系統  我是神豪我怕誰  雷武  生生不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清末洋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浙江都督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清末洋流"
360搜"清末洋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7s 3.69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