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兒,此時這傳說之中位列九鼎之的禹王神鼎的出現,至少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傳說中象徵權力與統一的九鼎,的確是存在的!
「嗯......這......這......這倒也不能把話說死......」大師又是似是而非的來了一句。
眾人一聽,明白這是話中有話,心說這大師今兒個爆了種,竟對這傳說中的九鼎了解的如此詳細!不過也難怪,這事兒關乎着那山頂村以及他那老財兄弟的去向之謎,他又怎能不下功夫?況且,他作為道門中人,自是對這些神話傳說也比較感興趣的。
只是不知,這大師接下來......又會爆出怎樣的猛料呢......
......
「嗨,我是說......這眼下......倒也不能十分確定......這大鼎便正是那禹王神鼎......」大師又是似是而非的說道。
「啥?不能確定......?嘿,這話兒是咋說的?這咋說是也是你說,說不是也是你說呢?那你倒是說說......這他媽究竟是與不是呢......?」老張有些陰陽怪氣兒的說道,意思是今兒個不把話說明白,我明兒個便找你那老不死的師傅對命去。
「嗯......看這樣子......的確是**不離十......但是......自打那九鼎失蹤之後,後人為了仿效前人,也曾鑄造過......一些贗品......也就是那山寨貨!」大師思索着說道。
「啥?山寨貨......?可我瞧眼下這大鼎滄桑凝重、器宇軒昂......不像是那山寨貨呀......」葉秋也是思索着說道,且是一邊說着一邊摸索着大鼎那充滿質感的鼎足。沒錯兒,由於這鼎過於高大,這葉秋也只能夠到其鼎足了。
而其他人,此時也是被這大鼎那凡而神秘的氣質所征服,也絕不認為這會是啥山寨貨。
「嗨,你們有所不知,我說的那些贗品......卻絕不是普通的山寨貨。倘若放在今天,那些所謂的山寨貨,也絕對是那無價之寶......」大師繼續說道......
......
原來,據大師所言,這所謂贗品的鑄造人,也絕不是凡人,而是......說出來也都是些嚇死人的主兒!
而這其中最最有名的有兩位,他們分別是——武則天!宋徽宗!
據說,當年武則天登基後,先要利用儒、佛、道的思想來鞏固地位。
而制禮作樂,向來是帝王的能事。於是武則天享明堂、置七寶、封神岳、作大樂、以及.......尋九鼎。
但武則天知九鼎難求,遂重新鑄之!
據史料記載,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且置於洛陽明堂當中。
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oo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均高一丈四尺,容1,2oo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56萬餘斤。
如《資治通鑑》引記:「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697)……夏,四月,鑄九鼎成,徙置通天宮。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余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太后欲以黃金千兩塗之,姚濤曰:「九鼎神器,貴於天質自然。且臣觀其五采煥炳相雜,不待金色以為炫耀。」太后從之。自玄武門曳入,令宰相、諸王帥南北牙宿衛兵十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共曳之......
......
而《宋史》所記:「崇寧四年(11o5年)三月,鑄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內鼎中。」宋徽宗以銅二十二萬斤鑄造九鼎,裝飾以黃金,並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宮之南建造九成宮,內有九室,陳列九鼎。
中央之鼎為帝鼎,東方為蒼鼎,南方為彤鼎,北方為寶鼎,東北為牡鼎,東南為岡鼎,西南為阜鼎,西方為晶鼎,西北為魁鼎。
政和七年(1112年)又鑄造了「神霄九鼎」,分別命名為「太極飛雲洞劫之鼎」、「蒼梧祀天貯醇之鼎」、「山嶽五神之鼎」、「精明洞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靈光晃曜煉神之鼎」、「蒼龜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
「也就是說,倘若這武則天或是宋徽宗,甚至是其他歷史人物所仿效而鑄成的九鼎......放至今日,也都會是那無價之寶!所以,若眼下這大鼎也是這仿效品中之一的話,想必一時半會兒也很難看出其端倪......」大師說道。
眾人一聽,連連點頭,心說這大師所說的不無道理。況且,那九鼎早已失傳,甚至連圖樣兒都沒留下半個,此時除非是那專業人士,否則,誰也別想辯出其真假來。
所以眼下,眾人倒也不必為這事兒過於徒勞,要說它真也好,假也罷,總之都是些價值連城的絕世寶物。今兒個一行人竟然可以在這鐵掌峰巔見到這傳說中的九......唉?好像還有個問題沒能解決......
......
「哎?我說,這傳說中的九鼎......很明顯乃是九隻大鼎。不管是那大禹鼎還是後人仿效之作都是九隻。可眼下......咋就見到了這一隻呢?其餘的八隻哪兒去了......?」葉秋思索着問道。
「這......」大師有些無語,因為很明顯,這壓根兒便不是他能夠回答的問題。
可是,要說這大師就是大師,只見他捋着山羊鬍子略一思考後便說道:「其實也有人認為......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只有一個,因為代表着華夏九州,遂也叫作九州鼎,簡稱九鼎......」
但很顯然,大師此時這說辭並不能服眾,因為眾人已然打骨子裏相信——這所謂的九鼎,定會有九隻!雖說是一點證據也沒有......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95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