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其實不如他的四哥那般對張華軒放心,雖然說張華應對合乎情理,堅辭安徽布政使,也不希圖巡撫或是總督的位置,如此自斷羽翼,看起來是沒有野心,比之湖南與湖北、雲貴等地的那些漢人團練還要讓人放心。www.yibigЕ.com\\
只是反常即妖,奕欣自己也就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心高氣傲,把誰都不放在眼裏的年紀。將心比心,自然不相信張華軒與他年紀相當,卻是一星半點兒的野心也沒有?
只是他雖然是領班軍機,大權卻操在咸豐手裏,況且張華軒確實是小心謹慎,奕欣也抓不着他的錯處,文祥受他的囑託,一直與張華軒書信往來,兩邊聯絡不斷,對奕欣的私心而言,反而是盼着張華軒野心大上一些,這樣他才能把這個年輕幹練的漢員抓在手心。
在北京與淮北的幾次奏摺與上諭往來之後,咸豐四年的秋天很快來到,淮北的氣候與出產相對於蘇北要差上一些,捻子大舉起事,也是因為去年的災荒讓很多人過不下去,張華軒的賞賜敲定下來,他力辭安徽布政使後,顯然不必再留在北,太平軍的西征主力在秋天時已經放馬南下,現在吃緊的是湖北與湖南、江西等地,廬州城裏留下了兩萬多精銳,與安徽的清軍成對峙的姿態,太平軍無力北上,清軍一時半會也奈何不了廬州,這樣一來,安慶與廬州兩處重地就全部在太平軍的掌握之中,安徽地局勢顯然不是一時會兒能扭轉過來的。到了十月中旬時,張華軒自舒城出發,沿途收攏淮軍,然後由懷遠、蒙城一地武裝遊行,震懾已經偃旗息鼓,進入分散狀態不再攻州掠府的捻子們。
由淮入泗,再由泗州返回淮安,淮軍這一次出征,耗費了數十萬兩白銀的軍費。在安徽各地平亂做戰接近四個月的時間,盛夏出兵,深秋返回,沿途一路的鬱郁青色已經換過了落葉滿地。進入蘇北境後,因為未遭兵火,一路上只見滿地的稻草鋪陳,三三兩兩的農人正在田間忙活。稻子已經收穫完畢,現在播種的卻是小麥。
經歷了北地戰亂景像,看到眼前情形,卻不得不教沈葆大發感慨。他與張華軒一起並騎而行,滿眼看過去儘是蕭瑟,沈葆卻是沒有什麼悲秋之感。手中馬鞭一指。向着張華軒笑道:「看看。玄著兄看看,這樣的景象。才是太平盛世的模樣兒!」
張華軒卻沒有他這麼興頭,瞄一眼在夾堤兩邊勞作的農人,張華軒搖頭笑道:「看什麼看?十口之家,六十老人還在勞作,七八稚齡女童也需幫忙,還有四五壯勞力,自己有田三五畝,還要佃上五六畝,辛苦一秋一冬一春,來年夏天,每畝收六百斤左右地麥子,交皇糧是多少,交田主是多少,自己吃用多少?換鹽,換布這都是必須的,一家子沒病沒災,勉強能過活,要是有個水災旱澇,或是有個頭疼腦熱,家破人亡還是有的!就這,還是我沒有加農田厘金,江南大營在蘇州松江,一石米加到四十文的厘金,老百姓飯都要吃不上了,能不跟着長毛造反嗎?」
這一席話雖然是經濟之道,不過也合儒家惜農愛農地傳統,一番話說完,沈葆也是沉默不語,半天過後,才吶吶道:「這有什麼法兒呢…蘇北和江南還算好的,要是雲貴陝甘,怕是連這樣的日子也過不得,國朝永不加賦,已經算是千年之下沒有的恩典了。」
「嘿!」
張華軒冷笑一聲,向着沈葆道:「國朝永不加賦,當然也是永不減賦,況且正賦之外,攤派無數,黃榜之外有白榜,自秦漢以下,歷朝不能免,國朝也不例外。」
沈葆倒被他說起了興頭來,兩人相處久了,他知道張華軒從不喜做驚人無用之語,只要有話,必定就是有地放矢,絕不是那種空言國事一無所陳的腐儒書生。
當下笑問道:「玄著既然有如此說法,想必是感而發,請有以教我。」
他到是不怕折面子,堂堂翰林學士就這麼往張華軒一拱手,在馬上一躬身,然後笑道:「請不要藏私,請說!」
張華軒噗嗤一笑,看着沈葆滿臉求教之色,一時半會卻是說不出話來。
他如何與沈葆解釋資本的原始積累,如何談及工業化地初始,又如何解釋工商與農業之間地關係,又如何能製作出雜交稻種來解決千百萬農民地吃飯問題?
在雜交糧種出現之前,中國要解決農民的富裕
只能是一廂情願,就算是工業化能使城市富庶,能使甚至零農業稅,糧食卻是要一粒一粒收上來地,沒有雜交糧種,在清季想讓農民富裕起來,確實是痴人說夢,絕無可能。
而工業化讓農民流入城市,進而獲得財富的同時,農民還是農民嗎?這個問題,張華軒自認絕無辦法解決,將來兩淮進入淮工業化的軌跡時,糧食問題卻只能靠外來僱工或是外購來解決,這一條也是他在一年前就考慮好了。
只是這一點卻無論如何沒有辦法向沈葆解釋清楚,無論如何,不是同時代的人再怎麼傑出,也不可能一下子理解超過他理解能力百年的思維方式。
他悶頭想了半天,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措辭是好,看着沈葆熱切的眼神,張華軒只得苦笑道:「知難行易啊玄著兄,如何着手我已經有了成算,讓我一下子向兄長解釋清楚,卻是太過困難,不知道如何措辭是好。」
沈葆略覺失望,卻也知道張華軒所說是實,當下只得笑道:「那便看玄著如何行事吧,等我到了江南道後,也會建議當道大佬有樣學樣便是。」
他一個江南道的監察御史自然不能久留在淮軍幕府之中,這一點沈清楚,張華軒更是明白。沈畢竟不同那些普通的官員,或是在家賦閒的士紳,一經幕府任用,加官保舉就能讓幕客們欣喜異常,他是翰林外放,朝廷是要予以重任,張華軒的淮軍看來短期內不會有什麼大仗去打,算上保舉這一塊也是絕不合算,上次順義集一戰,沈葆已經被加了知府銜,如今再去上任,以他的名氣與能力,幾年內沒準就能做到司道,留在張華軒軍中,確實是有些屈才。
只是他的任用,張華軒已經在心裏有了定論。這一次行軍做戰,他已經看出來沈葆沒有軍事才幹,不過眼光敏銳,敢於任事,也不辭勞苦,而且行事時沒有顧忌雷厲風行,又頗能接受新的泰西思想與做事方式,這樣的人確實算是難得的人才,不留下他,張華軒豈不太過憨傻?
倒不是張華軒有什麼搜羅歷史名人的癬好,實在是這個時代文盲太多,淮軍已經在一年前掃盲,可是能認得三百個字以上的人仍然是寥寥無已,繁體字難記難寫,在當時是一個很耗費資產的投資,一般的農人百姓吃飽肚子就屬不易,有點余錢也會讓子弟去做學徒,將來出師後便能養家餬口,投資周期長,成本大,風險高,萬一考不中舉人進士,所有的前期準備就是打了水飄,所以願意橫心咬牙走這一條路的太少。
以淮安府來算,徐溜鎮有五六萬人,其中文盲佔了九成以上,識字的人中,有的專門讀幾本周易算書之類,裝神弄鬼騙錢,有人是為了做狀師或是朝奉掌柜,認得幾個字會記賬便可,只有少數人通讀之後,應試去考科舉,這一類人中,做律詩,做八股還成,問他世界大勢,則茫然無知,問其天文地理,則一竅不通,問其歷史掌故,清季的人不知道唐太宗是誰的比比皆是…
就是這樣一些人,還是當時的人才,是國家的元氣,要好生做養,這些人有的有成,考中了舉人進士,到北京或是地方為官,有的人成天鑽研官場學問,打定主意要少做事少說話一靜不如一動,講究的是養稱體居移氣,熬白了頭髮熬白了頂子,這樣的人與朽木無異,而偏是這種人,最反對國家有任何形勢上的變革,也以這一類人勢力最大,最為腐朽。
也有一類,確實天生聰明,之後見識廣博,開始開眼看世界,魏源與林則徐,當是清朝第一批傾向於開放國門的一批漢人士大夫,而沈與李鴻章之流,卻又緊隨其後。
他們能夠出類拔萃,確實是家學淵博,然後自己又不因循守舊,所以才在後世留有大名,張華軒一心收羅招致,確實是因為當時人才太過難得,實在是百中無一,而是萬中選一的原故。
當下聽得沈葆有去意之後,張華軒卻是並不着急,而是嘿嘿一樂,向着沈葆笑道:「且不必急,等咱們到了淮安府後,我有事要與振岳兄商量,到了那會子,振岳兄是要到江南上任,或是與朝廷解釋,就此留在淮安幫我做事,任憑振岳兄一言而決!」
最新全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6s 3.83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