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衛原本地位不彰,在京畿附近諸多重鎮面前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弟弟」。直到萬曆年間,因為日本對朝鮮的侵略,喚醒了大明朝堂上下對「倭患」的不良記憶。
當時的大學士趙志皋對形勢分析得十分透徹,他說:「倭之不能北犯中國者,惟恃朝鮮全、慶二道為我衛耳。全慶亡,朝鮮必亡。朝鮮一亡,則倭不從陸犯遼,必從東漢、臨津、晴川、大定、大同、鴨綠諸江分兵四出。凡東南沿海皆有切近之憂,此目今一大患也。故全、慶必當屯兵,以至沿海邊衛均當預防。」
「天津北拱神京,南通運河,舳艫之會,冠蓋之場,鴨綠揚帆三日可至」,在此情況下,「天津、登萊莫若添設備倭撫臣一員,南防中原,北壯神京,東障海島。此內防之最不可缺者。」
朱慈烺在宮中讀到這段檔案的時候,不能不為之嘆服。在後世那麼多人質疑朝鮮戰爭的意義時,渾然沒有想到,早在萬曆時代,朝堂諸公就已經認識到了朝鮮實際是中國屏藩的意義。
天津正因此設立了巡撫和總兵,不過並非地方巡撫,而是專務巡撫——天津海防巡撫。由山東布政使萬世德加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撫天津登萊海防事務。又因為朝鮮國力薄弱,無法支持入朝明軍的糧餉問題,所以萬世德以及其後的天津巡撫都致力於開墾屯田,將職權範圍擴大到了民政。
萬曆二十七年朝鮮倭亂平息,天津巡撫移撫保定,直到天啟元年,建奴佔據遼陽,金、復、海、蓋四州都為建奴所有。這四州距離天津真是盈盈一水間。順風揚帆兩日可到。天津作為南北咽喉,是遼西水陸貨運的樞紐,又是征東軍的糧餉供應地,不能不設重臣巡撫。
「臣是天啟二年,以光祿寺少卿之職遷右僉都御使,巡撫天津。」李邦華故地重遊。不免感慨。他在京中接了朱慈烺的傳書,不顧車馬顛簸,趕到了天津,見皇太子安然無恙,高坐殿堂,又有吳甡孫傳庭蔡懋德等人在側,心中總算安定了許多。
朱慈烺笑道:「津門的確是戰略要地,然而也是個守不住的地方。我們只是從這裏轉走海路。」
「殿下要去江南?」李邦華好奇問道。
「山東。」朱慈烺道:「周應期原本是山東布政使,現在已經乘船回萊州去安頓打點了。」
「殿下從山西過來。為何不走陸路去山東呢?」李邦華不解道。
朱慈烺道:「君父國母尚在累卵之地,焉能獨身而走?」
李邦華想了想,環視東宮近臣,見他們都不說話,悠悠道:「殿下可聽聞: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這在當下簡直是入門級讀物。
「陛下身負九鼎。惟有堅持效死務去之義。」李邦華從容道:「當今國勢杌隉,人心危疑。皇帝為中國主,則當守中國;為兆民父母,則當撫兆民;為陵廟主鬯,則當衛陵廟。周平、趙高陋計,不宜聞也。」
「呵呵,」吳甡灑脫笑道。「憲台此言差矣。若非周平東遷,周室可有後四百年國祚?不是宋高南渡,豈有武林之恢復?當今既然是兆民主,自當與民同休,豈可輕作泰山鴻毛之論?」
朱慈烺知道李邦華之長在公正道德。眼光雖准,但不是善辯之士。他插嘴道:「朝中必有人持作此論,不知皇父緣何不取?」
李邦華見朱慈烺將話題岔開,也知道太子殿下迴旋的意思,仍舊緩緩道:「皇上並未取南遷之議,也未取固守之議。」
「呃?這話倒是費解。」
李邦華無奈道:「皇上希望閣輔大臣一言以決。然而閣輔老先生們卻是不肯。其一,若是力主南遷而被留下看守北京,豈不是明擺着城亡與亡的下場?其二,若是有幸隨駕南幸恐怕更慘。與神京共存亡,尚且能得個封贈。若是在江南苟活,則只能為死人背罪,或是罷免或是下獄,斷無好處。如此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閣輔重臣們哪個肯做?」
朱慈烺微微搖頭,暗道:父皇這就做得不厚道了。明明乾綱獨斷十七年,碰到這種重大問題就指望別人出來背黑鍋,顧及名聲又想要實惠,閣輔中哪有這樣的好人?
他突然想到了田存善。這廝被教育之後一直努力替自己背黑鍋,如今看看還真是有些少不了他。
相比之下,太監的確可愛太多了。
「非但南遷事如此。」李邦華喝了口茶繼續道:「請太子與定、永二王南下監國、就藩也是一樣。有人以唐肅宗李亨自立為帝之事比附殿下,使得陛下難以決斷,群臣更是不肯擔責。」
安史之亂中,李亨靈武登基稱帝,遙尊唐明皇李隆基為太上皇。這事李隆基自己倒不很介意,非但幫兒子補了禪位手續,還命令其他皇子前往靈武聽從新皇之令。然而他這個親爹不在乎,後世的皇帝同行卻忌諱莫深,對自己的成年兒子也不能不防着一手,以免突然哪天成了太上皇。
朱慈烺吸了口氣,吐出兩個字:「愚昧。」
李邦華笑道:「還有調遼鎮入關的事呢!」他這笑中難免帶着苦澀,細細為皇太子道來:「聖心本想調吳三桂入京,拱衛京師。然而本兵張縉彥進言:『三桂之調不調,視寧遠之棄不棄。』首輔陳演四處宣揚『一寸山河一寸金』,寧遠三百里國土,斷不可輕棄!故而直至今日,調三桂入京之事仍未定論。」
朱慈烺忍不住輕拍桌案,皺眉道:「皇父真是……咳咳,棄土之事,即便有大臣敢說,只要他應允了,史書仍舊是說聖裁棄土幾許……難道還會指名道姓說是大臣誑騙聖意麼!」
放棄國土是絕對甩不掉的黑鍋,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還有什麼必要讓臣下去背?
「等等,調吳三桂入京?他肯麼?」朱慈烺有些意外:「聽說山海關至廣寧,皆是吳家私產,他怎麼肯棄私產而入保京師?」
李邦華道:「這臣就不知了。想吳三桂早年也有『勇冠三軍,孝聞九邊』之名,應當知道以大局為重。」
吳三桂雖然有臨陣脫逃,害洪承疇被俘的歷史,也有過二十八騎直闖三千建奴大營,救出其父吳襄的英勇時刻。朱慈烺對吳三桂的印象卻還是受到了後世的影響,先入為主覺得他不是個忠臣勇將。
「唔,殿下,吳襄近日已經到了北京,受命提督京營,決議總在這兩日就要發出來了。」李邦華道。
朱慈烺到了天津之後方才感嘆這個時代交通不便的痛苦。那邊白廣恩已經當了李自成的桃源伯,北京這邊任命白廣恩為「蕩寇將軍」的銀印才發出去;山東才報了「闖賊」入寇的塘報,轉手就收到了召山東總兵劉澤清勤王的詔書。
恐怕崇禎帝這邊做出決議,吳三桂就算飛回北京也來不及了。
……
崇禎坐在武英殿中,問面前的白髮將軍:「卿父子之兵有多少?」
那白髮將軍正是從山海關回京的吳襄,吳三桂之父。他知道此時斷不可以吹牛,連忙叩首答道:「臣罪萬死!臣兵按冊八萬,核實三萬人。因為要幾名士兵的糧餉才能養一兵,這是各邊的通弊,並非始於關門。」
崇禎仍懷有一絲希望:「這三萬人都英勇善戰麼?」
吳襄心中一顫,使出他做買賣的本事,又退步道:「若三萬人都是戰士,成功何待今日?臣兵不過三千可用。」
崇禎只覺得後槽牙發癢,忍住問道:「三千人何以抵擋百萬之眾?」
吳襄閃爍其詞,道:「臣這三千兵並非一般士卒,而是臣襄之子,臣子三桂之兄弟!自受國恩以來,臣只吃粗糧,三千人都吃細酒肥羊;臣只穿粗布,三千人都穿綾羅綢緞!故而能得死力!」
崇禎硬吞下一口氣:「需餉銀多少?」
「百萬!」
「百萬!」崇禎吸了口冷氣:「百萬餉銀,就算是養三萬兵也用不了!」
「一百萬兩銀子還是說少了。」吳襄連忙為皇帝算賬道:「這三千人在關外都有價值幾百兩銀子的田莊,今捨棄入關,給他們什麼田地補償?額餉已經少發十四個月,用什麼補請?關外還有六百萬百姓,隨同入關,安插在什麼地方?按此推算,百萬尚不足以濟,臣安敢妄言?」
若是照吳襄這麼算起來,千萬也未必夠。
不過無論是千萬還是百萬,對崇禎而言卻都一樣。
「內庫存銀不過七萬兩,搜羅一切金銀器皿,恐怕也就只能湊出二十萬兩。」崇禎無奈道。
吳襄只得嘆息一聲,仿佛是感嘆國運艱難,也像是感嘆一筆到手的好買賣做不成了。
崇禎木然回到內宮之中,很快有接到了太子已經到了天津的消息。不過他心思都在關寧兵身上,對這個讓他失望的兒子實在有些身心疲憊,過了良久方才揮了揮手,無力道:「讓他好自為之吧。」(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保住節操了!大家的票票何在!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92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