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六零七 倚劍東冥勢獨雄(8)

    就在大明朝野認為朝鮮的事已經塵埃落定的時候,陳德卻再次做出了一樁讓人驚訝的事。

    他在所有人都沒有防備的時候,用收羅來的商船,運載了三百明軍,由茅適率領,登陸濟州島。

    濟州島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島,南北寬七十里,東西寬一百五十里,為朝鮮第一大島。朱慈烺前世陪客戶去過一次,那時候已經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了。此時的濟州島卻還是個海外荒島,主要用途是流放罪人,以及養馬、採珠。

    濟州島有三處李朝的行政中心,其一是濟州城,另外兩處是大靜縣和旌義縣。在這三座城池之外,還有九個浦作為屯戍點。在李朝的標準設置上,濟州島作為對抗倭寇的第一線,非但有三個司的正兵,還有十個水戰所和二十五個烽火台、三十八個煙臺。

    朝鮮一個司也是五百人,三個司就有一千五百人的戰兵。然而從丙子胡亂至今,濟州島上的防禦近乎廢棄,三個司能有二百堪戰的牙兵就了不得了。就算按照一千五百人滿額來算,要分散這麼多個防禦點,想固守一千八百四十六平方公里的面積,簡直是痴人說夢。

    若不是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濟州島恐怕早就被倭寇佔據了。

    陳德敢以茅適率領三百明軍登陸濟州島,當然不是軍力上的優勢。

    而是帶路黨。

    李朝與大明幾乎同時立國,都是從蒙元統治下解脫出來的苦孩子。看看大明在崇禎十七年前的狀態已經十分苦逼了。李朝比之大明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天災人禍之下,百姓苦不堪言。商人也是不甘於自己的利益被官僚侵吞。

    黨爭,官商,國產流失,兵力衰弱……李朝的一切問題與大明並沒有兩樣。

    西浦金家正是其中之一。

    他們並不算朝鮮三大商幫中的主力,如果勉強算來,與京商尚帶些香火。在崇禎初年,金家家主金萬鎰在濟州島養馬,開創了家業。如今他的子侄仍舊經營着濟州島的十個馬場。是朝鮮重要的馬源。

    同樣的馬匹賣給不同的客戶價格也是不同的,後世商人喜愛的國家採購在如今這個世界並不討喜。金氏知道大明的馬價幾乎是李朝收購的兩至三倍,當然更樂於將馬賣給大明。唯一的障礙就是李朝在濟州島的牧使,因為嚴格來說,無論是馬還是馬場,都應該是國家的。

    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更明目張胆地將國有資產私吞。金氏沒有什麼糾結就做了晉商當年做過的事。

    賣國。

    金氏摸透了濟州島的佈防,並收買官吏,只要陳德肯出兵佔據濟州島,金氏可以買通李朝朝臣對此視而不見,保證將島上良馬都賣給大明。此外還願意獻金十萬兩,作為明軍的軍費。至於前往濟州島的商船。自然也是金氏幫忙聯絡。

    陳德和趙啟明等人都覺得這是開疆拓土的好機會,更何況一開始不用打出大明的旗號,對外只說是海寇。如果朝廷震怒,將島一扔,撤兵回來。權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李朝就算知道真相,難道還敢向大明討要個說法麼?

    充其量就是彈劾陳德罷了。

    陳德如今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麾下兵員跟個把總一樣,就算被彈劾又能怎麼樣?大不了再回大明修路去。

    等朱慈烺拿到朝鮮方面的密報,並通知內閣的時候,茅適已經佔據濟州島全境快一個月了。

    吳甡召開了內閣會議,直到會前五分鐘還沒有看到陸素瑤過來,知道皇太子並不打算旁聽,不知覺中心情輕鬆了許多。

    作為一個傳統士大夫,吳甡自知不是楊慎那樣仗義死節的烈臣,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成為張居正那樣的能吏,更不可能去做夏言那樣的權相。想來想去,自己恐怕只能成為張四維、申時行這樣的成穩之相,幫大明度過由內而外的轉型期。

    能夠清楚認識到這點,吳甡也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緊跟皇太子的步伐,讓大明從內穩,轉向為外擴。

    在一干閣臣之中,比他走得更遠的是孫傳庭。到底是曾經督師上陣的猛人,也曾劫富養軍,雖然與皇太子之間平淡如水,暗地裏卻是情投意合。

    與孫傳庭有類似經驗的蔡懋德看似個苦行頭陀,身為一國宰輔,家中竟然也不蓄養歌姬美婢,簡直是清官的楷模。誰能想像,他在內閣也是個主戰派。大約是因為丟土之恥,蔡懋德對於擴張領土的欲望絲毫不遜於皇太子。


    另一方面,蔣德璟蔣閣老和袁繼咸袁閣老則是治內派的旗幟。

    雖然蔣閣老一度贊成開拓南洋,袁閣老也因為江西瓷器出口的獲利支持南洋公司,但本質上兩人都更偏重於將國庫銀花在內政治理,改善民生上。黃淮工程可是個無底洞,用再多的銀子都不夠。

    周應期周閣老從未表態過站在哪一邊,屬於和稀泥的中間派。不過他現在主要負責民部工作,在為太子殿下開拓四野的大志努力研究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方案。從這點上說,一個遼東已經讓他精疲力竭了,恐怕不樂見再多出來一個朝鮮。

    吳甡作為首輔,又是眾人皆知的皇太子心腹,自然不能輕易表態,只能徐徐誘導。

    「濟州島距離倭國這般近,肯定要受倭寇騷擾吧,讓朝鮮人自己抵禦便是了,何必惹出這等事來。該治這陳德『擅起邊釁』之罪!」蔣德璟是敢跟崇禎皇帝當面頂嘴的人,眾閣老剛剛落座,他便大聲說起了佔領濟州的不是。

    孫傳庭身為次輔,不便與排名第三的閣老赤膊上陣,只是乾咳一聲。老好人蔡懋德適時而上,道:「濟州島大小足為一府,而且島上有良馬、弓矢之產,如今國內畜力奇缺,正是一個補充啊。」

    袁繼咸搖頭道:「上周湖廣才來消息,徹底剿滅了最後一支楚鎮亂兵,如今正是要安頓百姓的時候,幾次三番拓地千里之外,非社稷之福。」

    孫傳庭見吳甡看他,清了清喉嚨,道:「武功有七,豐財正在其中。佔領濟州之後,開設市舶司,截取朝日海貿,正是豐財之道。若是不開源而談安民,國庫有再多銀子都經不住這般用度。」

    他看了看蔣德璟,又道:「去年黃淮治理已經花了三百萬兩,成效如何且不說,今年工部提報的預算更大,恐怕光是一個濟州還不夠呢。」

    蔣德璟回道:「成效為何不說?去年黃淮水患得以控制,沿河百姓數以千萬都免遭水厄,三百萬兩難道不值?」

    孫傳庭本就是虛晃一槍,當下道:「所以今年的銀子從哪裏來?」

    「濟州不夠,那是否還要連同日本一起打下來?」蔣德璟反問。

    孫傳庭正要說「未嘗不可」,吳甡已經輕輕敲了敲桌案,停止了內閣閣臣之間的爭執。

    相比國變之前,閣臣之間的關係似乎越發差了。想當年吳甡跟周延儒在內閣幾乎撕破臉皮,卻也沒有這般針鋒相對過。最多就是在崇禎皇帝面前各說各話,陰一下政敵罷了。但也不可否認,這種在會議上的爭執要比以前一團和氣的政爭強許多。起碼大家都互相認可是君子,是大明的忠臣,而非陳演、魏德藻那樣的亂臣。

    說起陳演和魏德藻這對輔臣,聽說有京師士子將他們比之宋時四奸,請求鑄成鐵像跪在忠烈廟前,遺臭萬年。

    吳甡又看了看坐在蔡懋德上首的周應期,見周閣老沒有開口的意思,便道:「諸位,與其討論該不該佔據濟州,不如想想如今出了這事,該如何善後。」

    「治陳德擅起邊釁之罪,撤回兵馬。」蔣德璟重複了自己的看法。

    吳甡微微搖頭:「軍中司法自有格局,此事還要看大都督府的意思。」

    「若是大都督府不點頭,我等莫非還要看他們臉色?」蔣德璟頗有些激動:「如今莫非已經是的晚唐時候,武夫當國!」

    孫傳庭乾咳一聲,道:「慎言。」

    「索性等大都督府的都督們來了再議算了。」蔣德璟餘氣未消,又指向吳、孫二人:「閣臣豈能一味事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有兵部鉗制,恐怕也難有藩鎮之禍。」孫傳庭道:「反倒是放權都督府,正是吸取國變的教訓。我煌煌大明,難道需要提防武將,乃至於步弱宋後塵麼!」

    歷史積累越多,就會發現可擺的事實越多,怎麼聽都是有道理。這點從周應期的反應上就能看出來了。在蔣德璟說話時,周應期一臉憂患,好像有切身之痛。換了孫傳庭反駁,他又面色凝重地頜首不止,看似十分支持。

    至於具體可行的方案,還要等幾位閣老將不滿的怨氣都發泄完了,最終達成統一的基調,然後才能下交部議,制定可行方案,呈交預覽。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要達成合意,卻是個水磨功夫,有時候一樁事體討論個數日都是正常的。

    如今每日裏報到內閣的國家大事,少時三五件,多時十餘件,由此可知閣臣們的工作量有多大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六零七 倚劍東冥勢獨雄(8)  
相關:  大國醫  月球駕駛員  百媚圖  雲笈仙錄  大明金主  我就是聖光    三國之巔峰召喚  網遊之九轉輪迴  詭三國  天唐錦繡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金鱗開六零七 倚劍東冥勢獨雄(8)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金鱗開"
360搜"金鱗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4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