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出來了!」
有人眼尖,看到吳偉業,大聲叫起了他的別號。
吳偉業總不能再退回去,更不敢因為這事再去請示太子。他硬着頭皮走到門廳前,朝幾位同僚拱手作禮:「適才蒙太子召見,乃是命在下制定朝拜禮制,別無他事。」
「怎能說別無他事?」有人不樂意道:「我等伏日之下苦候多時,難道太子就不解釋兩句麼!」
「我等本就以公服請見,太子不備禮樂,並無不妥。」吳梅村道。
「太子亟亟出宮,事前並無通報,我等事急從權,以公服入見也並非無禮!」有人怒氣未平:「梅村,你是太子的老師,為了包庇太子,竟然連聖人禮制都不管了麼?」
「你可勸了太子回宮?」
「太子有悔意麼?」
「太子到底見不見咱們?我部里還有一堆事呢!」
「梅村,就你一個人主持朝拜麼?」
「梅村詩文是極好的,不過主持朝禮之事,小宗伯才是方家。」
「朝禮之事繁雜,豈是一人之力能辦好的?」
「你們不要避重就輕,壓根就不該有朝禮!太子此番分明是擅自出宮,天子事後才發明旨便是鐵證!」
「我聽說,皇后有懿旨召太子回宮,太子不肯回去。」
「不孝,不孝!不孝至極!是可忍孰不可忍!」
……
吳偉業被一干同僚圍在中間,只聽到各種口音的官話往自己耳朵里涌,壓根無從分辯。他嘴唇翕張,喉嚨干啞,剛想振聾發聵一聲暴吼壓住這股亂流,卻突然眼前一黑,身子不受控制地栽了下去。
「呀!梅村昏過去了!」
「快叫人來幫忙!」
「抬去樹蔭底下!」
眾人更是亂成一團,幾個年輕力壯的,抓起了吳偉業手腳,抬進門廳。見到有官員暈倒,看門的內侍也急忙上來幫忙,派人去找醫生。
有幾個人幫不上忙,退到了一旁,只是看着這亂糟糟一團。突然聽到了外面有人叩門,轉頭望去。
門子過去開了小門,踏出門檻之後隨手便掩上了。不過三兩句話的功夫,門子急急忙忙進來,一邊迎外面的官員進來,一邊派人往裏去通報。
「這是怎麼了?」外面一個身穿雲雁補服的四品官健步進來,一見眼前這情形,吃了一驚。
怎麼說也是太子家門口,如何會弄成這副亂糟模樣?
東宮官這邊從品秩上說,只有兩個少詹事與這官員持平,不敢托大,見禮便道:「是吳庶子,突然暈了過去。」
「我來看看。」那官員上前分開眾人:「大家散開些,讓他吹吹風。」說罷,一把扯開了吳偉業的公服、中單,露出白嫩嫩的胸脯肉,叫了個門子過來給他扇扇。他自己翻了翻吳庶子的眼皮,鎮定道;「是中了暑毒,一時氣急攻心就昏闕過去了,不妨事。」
這官員用大拇指在吳偉業人中上重重一掐,眾人只聽到吳庶子「啊呀」一聲轉氣,胸膛登時大大起伏,兩息之後便緩緩睜開了眼睛。
這四品官退開兩步,微微笑道:「回去撿些藿香枝葉,煮水喝兩碗就好了。」
明代官員對於雜學的愛好遠超前代。中醫、堪輿、風水、相面、物理、天文、收藏、琴棋書畫……幾乎每個進士都有一兩門業餘愛好。當下有喜歡看醫書的,紛紛上前要為吳偉業把脈開方,倒是省了請大夫的診金。
「太子有召:着國子監司業沈廷揚覲見。」裏面跑出個太監,一頭大汗地宣佈道。
沈廷揚一振公服,躬身行禮,左手自然而然地掩在雲雁補服上,健步朝里走去。
「原來他就是沈廷揚啊!」
「咦,太子要見國子監的人幹嘛?」
「什麼國子監啊,怕是為了打秋風吧?」
沈廷揚聽到背後議論,又好氣又好笑,生怕再聽到更加不堪入耳的非議,加快了步速。
宋弘業緊跟沈廷揚身後,回頭冷冷看了一眼這些口無遮攔的東宮官,微微搖頭:這幫人說話都沒個把門的,實在不是做事的人。
兩人隨着那傳話的太監走成了一條直線,只聽沈廷揚突然乾咳一聲,慢下了腳步。前面那太監也跟着慢了下來,回頭看了一眼。
沈廷揚追上一步,拱手道:「大熱天勞累公公了,未請教高姓大名。」說罷,雙手遞前,一錠五兩重的小元寶已經塞了過去。
宋弘業知道這種路數,就和小吏見上官沒有絲毫區別。總得先打探好上司的心情,然後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更不會被上司的笑裏藏刀暗傷。
那太監不動聲色地將銀子推了回去:「咱家田存善,在太子身邊典璽。」
「田公公!」沈廷揚也不介意,收起銀子又拱了拱手。只是這一個來回,他便知道田存善並非看不上他不肯收銀子,而是存心與他交好,這點引路銀權當是互表心意。否則這太監也沒必要報出官職,分明是怕被沈司業看不起。
「太子急召,咱們還是走快些吧,有什麼話回頭閒了再敘。」田存善怕沈廷揚不能理會,說得越發露骨了。他到底是三十多歲能混到典璽的人,哪裏不知道太子有心培植自己的羽翼?這些天只要是太子肯親自說幾句話的,不拘吏目還是官員,只要會做人做事,未來少不了一份從龍之功,怎能不好生結交一番?
沈廷揚微微一笑,道了聲「正是」,緊隨着田存善走了進去。只是走時心中仍多了一份隱憂,深怕太子是找他借銀子的。
朱慈烺已經從安樂園回了寢宮。打掃出來的屋子,一間用來休息,一間存放書冊,還有一間就成了面見大臣的辦公室。他剛坐定鋪開紙,就見田存善進來回報,沈廷揚已經到了,等候召見。
對於沈廷揚這個人,朱慈烺倒是久聞其名。
沈廷揚在明亡之後散盡家財組織水師抗清。被俘之後,洪承疇本想念在舊情放他一馬,但他毫不動搖,最終在蘇州就義。
前世時朱慈烺就知道這位崇明人的忠勇事跡。
而且他還知道沈氏是崇明最大的沙船幫,主要做遼東、朝鮮生意,若說富可敵國或許有些過了,但與皇家內帑一比,卻是真正的大戶。再加上沈廷揚與復社的密切關係,若是朝廷真要遷都南京,此人正是絕佳的代言人。
「宣。」朱慈烺朗聲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94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