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清一色峨冠博帶,長袖大袍,手捧笏板,一致表態支持立武如意為後的眾公卿相比,孤單單站在另外一邊,涇渭分明,相貌略顯猥瑣的何珅看起來是如此另類。¥f,
看到無數人向自己投來異樣的目光,何珅把本來就很短的脖頸向厚厚的棉袍里使勁縮了縮,圓圓的腦袋看起來就像扣在身體上的冬瓜。
何珅朝一些侍郎、郎中、員外郎等官員晃了晃手裏的象牙笏板,略帶不屑的道:「哼……為何都用這種目光看本官?何某隻是就是論事而已!有理不在聲高,也不在人多,你們若覺得本官的話不妥,儘管站出來反駁就是!」
何珅晃動笏板的動作看似隨意,但在一些侍郎、郎中、御史們看來,此舉卻是充滿了挑釁與示威。這賊眉鼠眼的死胖子就差沒有挑明直說了「你們人多勢眾又如何?老子可是堂堂的九部尚書之一,你們這些渣渣,老子可以一個打十個!」
劉辯穿越前經常在古裝劇中看到一些大臣們手捧一個類似竹板的東西,在金鑾殿上滔滔不絕,但這些傢伙為什麼人手一個竹板,有什麼具體的意義與作用?那劉辯就不知道了。
直到來到這個世界穿越成皇帝之後,劉辯才知道大臣們手裏捧得竹板叫做「笏板」,具體的作用有兩個:一來是為了記錄皇帝說的話,免得遺漏了重要的事情,觸怒龍顏。其具體作用就像劉辯穿越前某個國家的官員人手一個筆記本跟在領袖屁股後面,奴顏婢膝的做筆記一樣。
笏板的第二個作用就是盡禮節,大臣們啟奏的時候用笏板擋住臉面,不能直視天子,以彰顯龍威。史書中經常記載某某官員一怒之下直言上諫,那就是把笏板扔到了一邊,不顧禮節,直接對着天子開噴。且不論噴的是否有理,但失去了禮節已經犯了大不敬之罪,若不是遇見豁達開明的君王。直言犯諫的大臣下場往往會很悲慘。
笏板從商周時期就在各諸侯國之間出現,很快的風靡整個九州大陸,一直流傳了三千多年,直到扎着大辮子的滿清人執政之後才廢除了朝堂上對笏板的使用。
劉辯在金陵重登帝位。改革了三公九部制以後,對笏板的使用重新做了規定,從二品以上的官員,包括三公、左右丞相、九部尚書,以及各州刺史。大將軍、衛將軍、車騎、驃騎、驍騎,前後左右,以及四征等最頂級的武將全部配備象牙笏板,以彰顯尊貴的身份。
二品以下至正四品之間,包括各部左右侍郎、郎中,御史大夫、大理寺寺丞、各州刺史的高級佐官,以及重要的郡國長官,四鎮、四定、四衛、四安、四平等武將全部配備玉制笏板。從四品以下到從五品之間的文武全部使用竹製笏板,五品以下的官員如果沒有天子宣召是沒有資格走進皇宮的。
由於大將遠征,鎮守金陵的文武級別不太對稱。武將之中級別最高的孟珙目前官拜撫軍中郎將,品級為正四品,勉強獲得了手捧玉制笏板的資格。而其他的戚繼光、周泰、尉遲恭等人都是正五品的雜號將軍,只能手捧最低級的竹製笏板,這也讓鎮守金陵的武將們在朝堂上沒有多少話語權。
為了使得左右兩列官員級別平衡,百官之首的司徒陸康領銜左面的眾文官,僅次於三公的左丞相荀彧,以及兵部尚書劉伯溫、兵部侍郎孫臏等兵部官員站在右列,與武將並排,以達到左右級別平衡的局面。
而何珅剛才朝眾侍郎、御史、郎中等官員揮舞象牙笏板。意思不言自明:「老子可是使用象牙笏板的九部尚書,一群拿着玉制笏板、竹製笏板的渣渣,人多又如何?有本事來咬我呀!」
眾侍郎、郎中一臉憤慨,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穩如泰山。八風不動的陸康,希望陸司徒能出來說一句話。但陸康卻懷抱象牙笏板紋絲不動,雙目微閉,猶如老僧入定一般,仿佛立後之事與他毫無瓜葛。
劉辯高高端坐在鑾台之上,不動聲色的瞥了巋然不動的陸康一眼。心道:「這老傢伙真是老而彌堅,城府越來越深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沉住氣到什麼時候,且看何珅如何舌戰百官?」
劉辯依稀記得當初從宛城惶惶如喪家之犬,途徑廬江的時候,得到過當時官拜廬江太守的陸康款待,那時曾經檢測過陸康的四維,四項屬性分別為統率76,武力51,智力84,政治82,只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人才。而這些年來身居高位,領銜滿朝文武百官,使得陸康越發的老成持重,愈老愈辣,不知道四維屬性是否出現了變化?
「給本宿主檢測一下陸康的四維!」趁着何珅單挑眾公卿之際,劉辯閉目凝神,不動聲色的向系統下達了指示。
「系統正在檢測中,宿主請稍等!」
「叮咚……系統檢測到由於陸康官拜司徒,領銜文武百官,政治與智力已經突破巔峰,大幅飆升。當前陸康四維變化如下統率72,武力42,智力91,政治95。」
「嘖嘖……厲害呀!」劉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陸老頭的智力比巔峰提升了7點,政治更是狂升了13點。倒是武力比起五六年前狂降了將近10點,這說明陸康的身體正在逐漸老去,畢竟是將近七十歲的人了。」
看到陸康一言不發,司空孔融跳了出來,指着何珅的鼻子大聲斥責:「何大人此話當真是一派胡言,陛下乃是天下之主,萬民之君,皇后乃是天下之母,將來要為天下表率,母儀天下,何來陛下家事之說?」
何珅不屑的笑笑:「下官記得去年秋季司空大人的正室因病辭世,今夏司空大人把最寵愛的妾氏扶為正房,不知司空大人可曾與哪位大人商議過?」
「你!」孔融勃然大怒,鬍鬚顫抖,「一派胡言,竟敢拿我與陛下相比,簡直是大逆不道!」
孔融說着話氣呼呼的上前一步,手捧象牙笏板,向天子啟奏道:「何珅妖言惑主,推卸責任,製造紛爭,請陛下治何珅不臣之罪!」
剛才被何珅挑釁過的眾侍郎,在陳琳、吳道子、王璨等人的帶領下一起站出來附和孔融,甚至就連御使大夫魏徵也站了出來,一起捧着笏板作揖施禮:「請陛下降旨,治何珅惑主之罪!」
看到這麼多人跳出來彈劾自己,何珅有點慌亂,急忙向私交不錯的陳平投去求援的目光。
陳平只是一個從四品的兵部郎中,而且以他的為人自然不會跳出來與眾人結怨,既得罪了百官之首的陸康不說,還得罪了目前已經掌握了後宮一半權力的武德妃。但何珅向自己求救,也不能不管,便以目示意,讓何珅向荀彧求救。
何珅立即會意,向荀彧陪笑道:「荀丞相何不出來說幾句?」
滿朝文武許多都是幾千年歷史上的華夏精英,皇帝究竟什麼意思,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劉辯挨個詢問,擺明了內心不願意讓武如意繼承皇后之位,但滿朝文武大多都是剛正不阿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卻又不會像何珅那樣趨炎附勢,投皇帝所好。
在這些大臣們看來,武如意資歷、德行、聲望都達到了繼承皇后的條件,整個乾陽宮沒有人比武如意更適合做皇后。所以儘管大臣們看出了天子不支持武如意上位,還是堅定不移的力推武如意上位。
一直默不作聲的荀彧被何珅指名道姓,也不能再置身事外,當即手捧笏板出列,朝着滿朝文武施了一圈禮,朗聲道:「皇后乃是一國之母,天子元配,椒房無主,到現在已經閒置半年,也是時候該另立賢后了。和大人說的話固然是想為君分憂,但實在欠妥,此話以後休要再提!以彧之見,整個乾陽宮沒有比德妃更適合的人選,陛下就立德妃為後吧!」
看到就連左丞相荀彧也支持武如意上位,何珅只能蔫蔫的退後一步,猶如鬥敗了的公雞,再也不發一言。
看起來武德妃上位大勢已定,一直靜觀其變的戶部尚書糜竺站了出來,躬身啟奏道:「臣亦贊同武德妃繼承後位,執掌六宮,母儀天下!」
孫臏與陳平、蒯越等人對視一眼,心道看來大局已定,還是趕緊做順水人情吧,一起出列躬奏:「臣等亦附議,武德妃正該繼承後位,母儀天下!」
太極殿內外,除了劉辯與滿朝文武,數百名手持金瓜,盔明甲亮的御林軍之外,里里外外還有上百名太監及宮女伺候着。
一名司禮太監站在大殿的背後豎耳聆聽着百官與皇帝的對話,悄悄朝一名小太監打了個眼神,小太監立即不動聲色的退出了太極殿,然後大步流星的朝景寧殿跑去,心中直響着一個聲音,「娘娘,定了,定了,這次准了!」
劉辯環顧了一圈滿朝文武,最後落在依舊紋絲不動的陸康身上,沉聲問道:「陸愛卿為何遲遲不說話?對於立德妃為後之事,你又是如何看法?」(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4s 3.98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