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www.bixiale.cc,最快更新帝王之友 !
這一批南周之內的叛軍不敢觸碰大鄴的軍隊,但他們的口號卻是把大鄴也當作他們的敵人之一。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先是抵抗所謂腐朽的南周朝廷,然後回擊北鄴外敵,復我疆土。
這話說的有點自蒙雙眼的意味。參軍的這幫人中年輕的好歹也二十上下,三年前也懂事兒了,那時候還自稱大鄴百姓呢,這會子就轉頭把大鄴叫做外敵了,後頭藏了些什麼心思,好像別人都不懂似的。
因為大鄴已經過江,貴陽一代有南下的蜀軍和歸順大鄴的南蠻小國,韶州衡州一代因為當地的起義軍在洞庭湖水戰後被大鄴招安,也成了大鄴的地盤,而廣州附近又有大批大鄴船隻登岸,顯然南路也封死了。這些叛軍的距地就是處在被四面包圍的狀況,蜷縮在江南嶺南的腹地一帶。
這些地方,山嶺交錯,河運不宜,就算是現代也不是特別多城市存在的地方。這些叛軍越蜷越憋屈,越憋屈越有怒火。
再加上他們不敢直面應對大鄴不對,建康又才是最富饒的地帶,他們口號是要先抵抗南周,於是大批在西部的叛軍往東部趕。本來就在東部的叛軍卻已經得天獨厚,甚至攻到了建康附近的桐廬越州一代。
他們的刀鋒幾乎快抵到南周的眼珠子了。南周境內由於各大官道被侵佔,似乎朝廷放棄了軍備運輸,放棄了統軍反擊,也不知道朝廷到底給各地將領怎樣的回應,不少本地的將領居然也棄城而逃,或者是帶兵加入叛軍。
這些叛軍幾乎都是軍戶或農民出身,他們本來就相當信佛,還天天宣揚一些默念佛文刀槍不入的迷信來忽悠那些分不到軍甲的兵。當然其中也有些相當噁心甚至可笑的迷信手法,比如他們信童男童女身穿白衣,懷抱佛像掛在長杆之上,讓他們念佛能逼退敵軍,於是每次去打仗總是要有一些人扛着這種長杆,滿戰場就看見嚇得哆哆嗦嗦的男孩女孩被掛在亂晃的杆頭上背佛經。
當然這樣大的目標,在刀劍不長眼的戰場戰後,這些孩子們從杆子上被弄下來的時候,基本各個都紮成了刺蝟,這些叛軍之中還認為是佛祖顯靈,讓童男童女吸走了箭矢,他們才沒被扎死
殷胥對待愈演愈烈早已雙方壓不住的叛軍,自然也不會坐着看他們胡鬧。如今崔季明的主力軍已經能拓展到洞庭湖南部的衡州一代,眼前就是不斷東遷湊熱鬧的大大小小叛軍從嶺南一帶而過。殷胥與眾人商議,下令讓一部分軍隊直線南下,攔截這些東遷的叛軍,恢復從衡州到廣州的舊官道。
這事兒出面的卻不是崔季明,畢竟她是腹地最高主帥,不可隨意離開聖人,選擇帶隊的主將而是考風和董熙之。考風是夏辰走了之後僅留下來的一支涼州部隊,他敢沖敢殺,性情激烈,崔季明考慮再三,還是讓這個裝瘋賣傻,心思頗深的董熙配合他與他同行。
不得不說這一做法,相當行之有效。在肅宗在位時期,修路和造船都是朝廷工部的主業,再加上那時候江南糧米產量漸漸有超過華北的趨勢,為了方便運輸,南方修了不少連同大州城的官道。有相當一部分官道都是南北走向的,正方便了他們向南行軍。
天氣雖然還冷,大鄴因為雇兵制門檻高,士兵的質量也高,如今重步兵的負重也強,為了方便他們行軍,還特意配備了無數能防禦能前進的高車。
而另一邊,叛軍大部隊遷徙,本來就是比較像散沙的組織,趕着往東走都是為了向分一杯羹,嘬兩口被肢解的南周的骨肉。
最早,考風與董熙之在路上遭遇過的幾支小的南周叛軍,戰鬥力實在是一言難盡。他們沒有生產武器戰甲的工場,用的都是一半的農具和一半南周大軍還存在時期留下的武器,左邊胳膊有護甲,右邊胳膊連袖子都沒有,甚至好多人穿着的布甲皮甲背後還繡着裴字,黃字這樣的家族標誌。
但是他們的相當相信佛法護體刀槍不入,都是跟稻草人一樣往他們刀上沖。當然也就在考風與董熙之手下的魏軍、涼州軍死傷不過幾十人的狀況下,對方的叛軍全滅。
崔季明之前制定計劃的時候,還好奇他們要東遷,這東遷路上是怎樣的地形,他們這樣馬匹如此少,軍備這樣不齊全的部隊,真的能跨越這麼遠的距離麼?她仔細一查地圖——咦,他們要是東遷不是要走井岡山這塊兒麼?
就就你們這種配置,這樣的散戶民兵還要爬雪山過草地?
這樣胡鬧,你們開心就好。
崔季明手底下的軍隊畢竟是大鄴的正式軍,重步兵一個鐵甲背心就二三十斤,母馬又是產奶又可以長途跋涉只吃春草,整支隊伍吃苦耐勞的能力不一般,這樣一直隊伍南下,遭遇到愁眉苦臉死傷無數的東遷隊伍,結果可想而知。
董熙之倒是也沒有屠殺對方,只是利用了叛軍之中宣揚的口號「恢復井田」「抗繳地租」的話語。大鄴南周雙方都是多少年抑制不住的土地兼併,殷胥不認為土地兼併可以被完全取締,於是開始逼迫土地交易必須登記在案,通過徵收交易稅增加朝廷收入,同時降低農稅比例,也可以讓土地流動受到朝廷管控。然而世家豪強橫行的南周自然不可能這樣,這些好多人都是農奴一樣的佃戶,被逼的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一些關於大鄴政策的說明,允許俘虜恢復民戶身份退回原住地獲得個人耕田等等,蘿蔔加大棒,再靠着對方已經快被東遷折磨得半死的內部矛盾,幾乎很快的就攔截了這些叛軍,將他們俘虜了。
這裏還是農民起義,但是在東部無數叛軍混戰吞併的地方,就變了性質。
徹底變成了崔季明當年在山東那樣的地方匪首勢力紛爭。
然而還不如山東河朔一代,山東河朔是不少世家的根,好多將領都是地方將軍或者世家出身,打仗還講點基本法南周農民起義引發的動亂,在三年戰亂與高賦稅的重壓之下,這場姍姍來遲的反抗,在有些地方上演化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殘忍。
南周城市的數量比不上大鄴的一半,因此能在城中居住的,就算不是地主富賈,也是富農了。而在城中居住的所有人,都是南周叛軍眼裏萬惡不赦的敵人。
所有的守城官兵成了曾經逼迫他們四處打仗的上層將領的化身,所有的大戶人家都是曾經為他們大收地租無情欺壓的地主同盟,甚至連南周十分艱難發展出的一些染織工場,一些茶葉瓷器的商賈都被視作萬惡之源。
村莊幾乎都沒有受到什麼攻擊,不但是因為叛軍的出身,也是為了從農村徵兵拉壯丁,所以反而在底層各種普及他們的目的和立場。但小部分比較富足的縣鎮也被放火搶掠,但、所有的州城都遭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攻擊和屠殺。甚至有做湯餅攤子發家的小商賈就因為年關後,家中前後三進門的院子裏掛滿了不少攢的臘肉,就被當作是——也沒當作是什麼,就是看着不爽,這波有八大天王坐鎮,自立為「天佛帝軍」的「正義之師」便屠殺了這小戶生意的全家八口。
這種情況,在經濟最繁華的建康周邊一帶,多的讓人不忍直視。
大量的官兵外逃,一些州城知道了附近其他幾座大城的命運,開始自發的以州城的住民和小部分家在城中的官兵,聯合守城。瘋狂屯糧,女子連夜趕製冬衣,普通人協助打制武器,那種城內的眾志成城,幾乎讓人聯想到邊境被突厥攻擊的城池。
他們畏懼這些瘋狂的「天佛帝軍」,甚至超過了突厥人。
突厥人至少還聽指揮,上頭的將領還知道留人種地,為他們補足軍糧。而這些叛軍籠絡了村莊也不需要他們,更對下屬沒有什麼管束能力,於是人性之惡幾乎在每個城內衍化出了令人作嘔的姿態。
而且大部分人沒有經歷過太多戰爭,他們無經驗無紀律,所以導致攻城效率低又損失慘重,攻進城內,這損失都算在了城內百姓的頭上,為了泄憤,為了防止本來就拉幫結派的內部再度因矛盾分裂,許多叛軍對於下頭的燒殺搶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有城內的郎中,因為一些常用藥材用盡,沒法再治病,居然用剩下的部分藥材,製作成毒丸,給城內百姓分發毒|藥,避免妻女被進城的士兵所姦殺,避免前線的將士攻城後被折磨。幾乎是剛開始分發,就被搶奪一空,半城的人手裏捏着毒|藥,反倒安心了,感覺像是給自己找到了一條退路
而這種類似屠城的燒殺搶掠,士兵甚至將搶到的財產和劫掠到的女子直接在軍中交易,這種根本不像軍隊,甚至是喪盡天良的做法,引起了部分倒戈叛軍的官兵的震怒。天佛帝軍內部爆發了兩次反動,甚至刀逼首領,最後他們的上層才同意進城後可以搶東西,但是不可以殺人。為了「天下大公」,將城內的富戶被集體驅逐去各個鄉村勞作,去種地或者是生產。
殊不知多少州城一夜之內百姓被綁着手腳帶出去,渾身的綾羅綢緞被扯掉,不管疫病不管天氣,不管尊嚴不管能力,驅逐他們去種地與修路,近一半的不會種地或者是體弱的縣州居民被餓死凍死。
幸而大鄴城市人口佔比重不高,這種死傷看起來並不能與以前的內戰相提並論,大部分人出身不同也不能體會道那些城市居民的想你請。還有相當一部分叛軍覺得解氣,覺得做的特別對,將這些行為對外大肆宣揚。
說是「天下大公」,但被清理了居民的州城內,叛軍修建都府,內部劃分森嚴等級與官職,然後學習佛法中的區分,像天竺那般為居民劃分等級,把以前的富戶劃分成賤民,把種地的農戶劃分為平民中的最高等級。城內以前不過是院子深了一點的州府,被他們修的金碧輝煌,不少人甚至在其中着綾羅,迎娶姬妾,打算在這裏定居下來。
天佛帝軍由於主將姓高,自稱高聖人,似乎是曾經某個州城的縣衙差役,迅速發展起來後,吞併了建康附近好幾支叛軍,勢力愈發壯大。他手下的八大天王,後頭還有一群牛鬼蛇神名稱的民兵團,只有五分之一的隊伍受到天佛帝軍的主將管束,剩下的五分之四都是過來混日子分一杯羹的。其內部混亂到甚至於打一場仗一旦遭遇到困難,會有四分之一的人直接跑走了。
這位高聖人想要整頓軍隊卻十分困難,因為很多投降、順服他們的叛軍隊伍,心裏都只有一個想法——只有聯合在一起,才能攻下建康,當攻下建康,誰還管你什麼聖人不聖人!
終於他們攻下了建康附近不少的州城,幾十萬甚至將領互相都不認識的民兵大軍,靠攏了建康,準備攻打這南周的京城,這天府之國——建康。
建康城內,初春寒雨綿綿,國宮修建了大興宮那樣的高台,在城中也可以對城外一覽無餘,言玉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城外幾十萬的大軍包圍着建康的城牆,包圍着外頭的中軍駐軍。而此時的身邊沒有多少人了。
鄭王兩家被滅後,癱瘓的朝廷內只有一小部分官員還殘留,言玉讓他們歸家了,六部空了,朝會已經半個多月沒有組織了。宮中還有部分宮人維護者最後的運作。半個國宮的燈火已經因為缺少蠟燭,不會再點亮燈火了。言玉將宮人擊中在一小片宮殿內,他就生活在那一小片區域,只偶爾登高台望一望遠方。
在建康城徹底封鎖之前,不知是因為有城中將士疏忽放開了城門沒來得及阻攔,還是南周皇帝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批民戶從建康北逃,不用逃太遠,就可以接觸到大鄴的邊境。對岸的大鄴將士神態複雜的接收了他們,甚至派遣戰船來運送他們北上。
言玉被春雨凍的手腳發疼,他在高台上坐了有好一會兒了,身邊只有柳先生和謝姑在,外頭中軍的其中一個大營已經率先與圍城的叛軍發生衝突,雨幕灰濛濛的,他這裏看不真切,似乎能聽到遠遠的投石機與弩|箭的聲音。
他坐在一個高椅上,雨潲進屋檐下來,弄濕了他的鞋尖,濕風拂面,兩頰涼透,言玉閉眼聽了聽,又覺得像是雨水落入西湖的聲音。他沒睜眼,聽着遠方,道:「柳先生,南遷的人備好了?」
柳先生沒什麼表情,衣擺被風吹得狼狽的亂甩,點頭道:「是。」
言玉沒有話,柳先生竟想找點話。
柳先生道:「你說他們還真的是會抵抗啊,如果我是中軍將領,我怕是告降了。」
言玉笑:「他們不會告降的。有時候打仗並不是全為了上頭,就算是我不在了,他們一時做了俘虜,最後還是要跟這什麼『天佛帝軍』打的。為了還留在這裏的建康百姓,為了對方叛軍過分的行為,立場不同,做法不同,雙方難以認可,怎麼樣都要打的你死活我的。只是算來建康多少年沒有被血洗過了?」
柳先生道:「我記不太清。秦前吳越楚,晉後宋齊梁,戰爭多,毀城少。」
言玉緩緩的應了一聲:「那到我這兒是躲不過去了。出城報吧,南周皇帝告降,開城允什麼天佛帝軍入城。」
柳先生一愣:「——這不合適,歷代皇帝有幾個主動開京城的!哪個不都是——」
他說道一般語塞,也沒有哪個皇帝到最後乾脆遣散官員,連朝會都不開的。
言玉嗤笑:「你也覺得我算是歷代皇帝中的一個?開城吧,越難攻,他們打下來越要泄憤,何必。」
柳先生猶豫,言玉沒有理他,徑直起身,從高台邊上的台階下去了。謝姑年紀已經很大了,這陰雨天她腿腳不便,她看言玉走了,連忙右腿一跛一跛的跟着言玉下台階。言玉一身玄色衣袍,沒回頭,站在台階下頭等了她一會兒,看她靠近了,這才繼續走下去。
柳先生獨自站在高台上,輕嘆,半晌喃喃道:「告降不告降,並不會改變什麼的啊」
而在千里之外,明白了言玉的目的反而出離憤怒的崔季明,聽聞了這個消息。
她以為最少要被圍攻三個月的建康,在三天之內因南周皇帝的投降而告終。
然而建康並沒有平和的交入叛軍的手中,一場堪比侯景之亂的毀滅性戰亂,在百年之後重演在這座六朝古都頭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s 3.97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