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卻說張英兵敗,退守秣陵縣。
黃蓋則與李襄,周泰,蔣欽三人合兵一處,往秣陵而去。
三人一路上順勢收復了江乘、湖熟、句容三縣。
最終大軍兵圍秣陵縣,張英固守秣陵縣城不出,兩軍一時僵持不下。
卻說孫策這邊,自12月17日孫策領大軍出吳縣,一路向西,直奔吳郡和丹陽郡交接的兩縣故鄣和於潛而去。
如今鎮守這兩縣的乃是劉繇麾下驍將樊能和於糜。
兩人各自領兵5000鎮守一縣。
樊能鎮守的是天目山以北故鄣縣,距離烏程縣很近。
故鄣縣位於西苕溪西側,烏程縣位於東苕溪附近,兩個縣隔着西苕溪相望。
乘船行軍要比步行快很多。
五天的時間,便從吳縣到達了西苕溪附近,向西行十來里便是故鄣縣城。
孫策此次行軍帶着侍衛司七位軍司馬,以及別部司馬董襲,共八千餘人。
正所謂,五倍圍之十倍攻之,孫策自然不會去做攻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孫策在等着駐守於潛縣的於糜前來解圍。
這一計就是圍點打援,與三十六計之一的圍魏救趙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樊能和於糜兩人各自有5000大軍,在二人看來,如果他們各自為戰,很容易被孫策消滅掉。
但是,二人如果合併一處,起碼自保無虞,甚至有可能消滅掉孫策,如此兩人必定名聲大震。
要是孫策知道這兩人打的主意,一定會哭笑不得吧!
卻說故鄣縣城內的樊能果然如孫策所料,派人向駐守於潛縣的於糜求救。
孫策當然不會派人圍殺使者,而是輕輕鬆鬆放他去了於潛縣。
只是於潛距離故鄣稍微有些遠,還要從天目山中穿過,一個來回怎麼着也得十來天吧。
天目山倒是打伏擊的好地方,孫策看着案几上的地圖,緩緩思索着。
這一夜,孫策留孫河,孫海,孫輔,孫瑜四人各領本部,各守一門。
而孫策自己則領着其餘五千兵馬抹黑向天目山進發。
說起來孫策向天目山的時間也只比從故鄣城裏出來的那使者晚了一天。
應該趕得及吧,孫策騎在一匹健壯的西涼馬上,暗自想到。
身後的大軍,保持着平穩的節奏,有序前進着。
約莫過了十天時間,孫策領大軍來到了天目小道。
天目小道,顧名思義,乃是天目山中的一條小道。
所謂小道,自然要體現出一個小字。
蜿蜒曲折,最寬處可許四馬並行,最窄處卻只能一馬通過。
曲曲折折的天目小道不算好走,而且兩邊都是是極為濃密的樹林,這些濃密的樹林便是大軍最好的掩護。
天目小道乃是於糜率軍通過天目山的必經之路,也是救援樊能最快的一條道路。
說起來,於糜也算是宿將。
只是,一方面樊能的使者催的比較急,看來故鄣縣那邊確實很危險。另一方面,於糜也有些好大喜功,要知道,打敗孫策可是不少人的夢想。
孫策尚且不足二十歲,便闖出了偌大的名頭。
如今孫策手握數萬大軍,治下有民百萬,橫跨三郡兩都督府,這確實不能不讓人羨慕。
萬一打敗了這樣一個年輕的諸侯,那時名揚天下豈不美哉?
這就是於糜和樊能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與張英一樣,他們也同樣小瞧了孫策。
在他們的眼中,已經故去的孫堅才是能和他們相提並論的人物,至於孫策,還太年輕!
只是他們從未想過,這樣年輕的一個人,為什麼能夠闖出偌大的名頭?
這樣的年輕人,會普通嘛?
毛太祖曾說,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很顯然,於糜此時只做到了第一條,他確實在戰略山藐視了孫策,卻沒有從戰術上重視孫策。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於糜下令麾下士卒急行軍,迅速通過天目小道。
作為一員長期征戰沙場的老將,於糜很清楚,像天目小道這樣的地方是最危險的。
這是一個極易遭到伏擊的地方。
即使於糜不認為孫策會想到在這裏伏擊他,但是砰砰直跳的心臟,卻明白無誤的告訴他,這裏的氣氛有些怪異。
此時,於糜麾下的大軍已經完全進入了天目小道。
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十二月里,寒冬臘月的,卻要在外打仗,沒有到多少士卒願意。
可是吃了這碗飯就要幹這事,況且若是打贏了仗,多少總有些賞賜,再加上嚴厲的軍令,士卒們還算比較積極。
於糜的身上穿着冰冷的鐵甲,甲冑裏面穿着厚厚的衣服,卻依舊不能阻擋山中呼嘯而過的寒風。
正所謂「風餐露宿鐵衣寒」,說的就是將士在冬天出征時的壯烈情景。
然而,山風吹動鐵衣寒的場景之下,於糜的腦門上竟然出現了豆大的汗珠。
到底是什麼情況,竟然讓於糜如此驚慌。
原來於糜不經意的抬頭看了一眼,卻發現不遠處兩側的樹林上空,飛鳥盤旋不願回巢。
身經百戰的於糜自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若是猜的不錯,兩邊的樹林中必然會有伏兵。
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於糜此時束手無策。
也就是在這時,一聲梆子響,萬箭齊發,小道兩側的樹林中突然冒出了無數的敵軍,滾落的石頭和紛紛的箭雨,很快給於糜手下的士卒造成了巨大傷亡。
一處山坡上,孫策撫劍而立,看着天目小道上猶如修羅地獄般的景象,嘴角竟然划過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凌統依舊是背負雙劍,站在孫策身後,周圍由凌統率領的負責護衛孫策安全的五百親兵。
一將功成萬骨枯,孫策明白,他的未來就是建立在無數人的枯骨之上。
只見不遠處,別部司馬董襲一手持盾,一手握着一把特製的環首刀,從樹林中衝殺出來。董襲一刀一盾,所向披靡,整個於糜軍中競無一合之將。
於糜此時心中大驚,又看見不遠處那個向自己衝來的敵軍大將,一時之間,手忙腳亂,想要扭身而走,胯下的駿馬卻動彈不得。
眼看敵人就要衝到自己面前,於糜拔出自己腰間的長劍,正要迎上去,卻不料跨下之馬竟然一個起身,將自己翻了下來。
我命休矣,這是於糜失去意識之前最後的想法。
董襲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手起刀落,便將於糜的大好頭顱砍了下來。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93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