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 五七五、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

    「情形就是如此!」

    將自己與陳朝老的對話說了一遍,周銓並沒有添加任何自己的觀點,他環視周圍,徐徐說道:「各位覺得如何,究竟要不要召開此次學辯?」

    此地已經不是西京洛陽,而是應天府了。

    離他與陳朝老在白馬寺的會面已過去五天,他用了三天功夫趕到汴京,可是讓人意外的是,他只是在車站與如今的攝政王趙樞、宰相李邦彥會面,呆了一天便又趕到了應天府。

    因為未來朝廷的大樓還在建造之中,所以他只是在臨時的行宮裏處理政務,這間會議廳略顯狹小,畢竟擠近了二三十號人在此。

    周銓的兩院三台十二部首腦,再加上軍方的部分首腦,齊聚於此。

    此前還沒有召開過如此這樣規模的會議,一般都是相關部門首腦聚在一起,象這樣的,絕無僅有。

    因此,這也被稱為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

    參會的眾人,也都有些興奮,剛進入會場時,都不敢相互招呼,仿佛將此看成了如同大宋的朝會一般。還是周銓本人,一一招呼眾人,與他們寒喧閒聊,直到座鐘聲響,正式會議時間到,這才停下來。

    環型的會議桌,除了周銓坐在上首外,其餘人就只能以靠近周銓的遠近來區分各自的職務高低了。在周銓左手便是孫誠,右手則是董長青,然後武陽、白先鋒、王啟年等依次排開。

    與當年不同,現在周銓身邊可謂人才濟濟,既有孫誠這樣他一手培養起來的,也有董長青這樣投靠加入的。只不過在場諸人中,大多數都是行政方面的人員,只有武陽和葉楚兩個代表着軍方。

    「有什麼召開的,若有不服,直接沙場上見就是。」葉楚昂然道:「這些傢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什麼事情都要指點一番,仿佛離了他們天下就不轉了,就該讓他們被淘汰!」

    雖然軍方人數不多,可是份量很重,畢竟自從護衛軍建軍以來,就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可以說周銓如今的基業,完全是軍方打出來的。

    但這並不意味着軍方的聲音就是唯一的聲音了,董長青沒有開口,坐得稍下首些的白先鋒開口道:「話不能這麼說,雖然有一部分舊書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可並不是所有舊書生都如此,否則我與董公也不會坐在這裏。另外,聖賢之書,自然有其道理,不能因為幾個斯文敗類,便否定聖賢理論,要不然君上在學堂定教材時,為何也要收納一些聖賢文章?」

    白先鋒是教育部尚書,他從自己這邊的角度開口,是他的本份。

    但葉楚噗的笑了一聲,沒有再開口,而是往稍遠處看了一眼。

    果然,稍遠處一人站了起來,沉聲道:「君上,白尚書之言,我不贊同,我以為,應當縮小所謂聖賢文章在課程中的份量,增加算學與實用技能培訓的份量,唯有如此,君上的二十年鐵路規劃,方可實現!」

    說話的是鐵路部尚書詹天佐,他早就是大匠師了,此時徐州通往揚州的徐揚鐵路已經修成,他也因為京徐、徐揚兩條鐵路的功績,被周銓任命為鐵路部尚書。

    就在今春,周銓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二十年鐵路規劃》,希望在二十年中,在整個大華夏初步建成鐵路網,總里程能夠達到四萬里。限制這項計劃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資金,而是人力沒有足夠的鐵路工程師,也沒有足夠的橋樑工程師,甚至沒有足夠的築路技術工人和造車工人。

    因此,詹天佐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堂里教授所謂聖賢之說早就不滿了,他覺得與其把時間花費在這些空泛的大道理上,倒不如多花點時間用來教授算學與實用技能。

    與他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工業部尚書段銅,六年前,段銅辭去軍職,轉至文職,在工業部組建後,他被任命為工業部尚書。即使是從本部門利益出發,他們都不希望學堂中有過多的聖賢文章,更不願意那些只是背了幾篇文章通過科舉考試的人,跑到自己的部門之中當官,外行領導內行。

    但也有支持白先鋒的,身為外務部尚書的王啟年。

    「我倒覺得,聖賢之書還是要的,至少讀了聖賢之書,周邊的這些臣屬藩國都會更順從一些。日本就是一例,咱們派出去的人,有時候不如君上派到那兒的那些書生好使呢。」王啟年細聲細氣地道:「另外,據我所知,讀了聖賢的道德文章的人,也好治理一些。」

    王啟年一開口,會議廳里陷入短暫的沉默。

    眾人都知道,周銓最信任的人裏面,肯定有王啟年一個。


    莫看他現在主持的外務部似乎是可有可無,但實際上他的權力大得驚人,象高麗、日本這樣的藩屬國,還有呂宋這樣的殖民地,軍政事物,無論大小,他都可以過問,特別是對外貿易、航海探險,這些投資巨大同樣利潤巨大的事業,也都屬於他工作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王啟年長期在情報系統中工作,軍情九司也好,還是三法台也好,到處都是他的部下故舊,在座各位,沒準就有小辮子抓在他手中,只不過他引而不發罷了。

    唯一能夠壓制他的,就是孫誠。

    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的孫誠,是周銓最倚重的助手,雖然比起在座的各位,他年紀也大不了多少,可是沉穩周全,幾乎事事都合周銓心意。

    在這個問題上,孫誠也有自己的看法:「君上常說,我等所為,乃是千餘年以來未曾有的大事,那麼如何能讓我等所為深入人心,如何能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在做前所未有的大事?」

    眾人頓時都聚精會神起來,就是周銓,也情不自禁將下巴抬起。

    這話說到他心裏了。

    「君上要我們多讀史,自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道德文章便是晉身之階。便是魏晉之時士族當權,若是不能讀聖賢文章,亦是難得美官顯爵,而至李唐科舉之後,更是如此。哪怕藩鎮五代武人當政,馮道之輩,亦可歷仕四朝十帝。」孫誠說起馮道此人,底下眾人中,便有輕聲笑聲。

    「若君主主持此次辯論,令實學與儒學來一次全面交鋒,只要我方能夠獲勝,便可取而代之,成為天下獨尊之學……」

    「其實我們已經勝了啊。」詹天佐聽到這,嘀咕了一聲道。

    在他們看來,華夏取代大宋,就是實學勝過儒學。

    「對,我們知道我們勝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若不能在正面給其痛擊,那些文章道德之士,只怕還會做着清秋大夢,如那楊時一般,想方設法要扯我們後腿。與其讓他們藏在暗處蠅蠅苟苟,倒不如把他們逼出來進行決戰,而且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決戰!」孫誠道。

    「舍己之長,用己之短,非智者所為。我們用兵之時,都會儘量避免這等事情。」

    這一次反對孫誠的是武陽。

    他資格老威望高,特別是曾數次救過周銓性命,哪怕是孫誠,面對他也得禮讓幾分。

    眾人一番辯論,雖然算不上激烈,但也已經將他們的態度都表達出來,因此半個小時之後,他們就都看向周銓,等待周銓做出最終決定。

    周銓皺着眉,方才的爭論,堅定了他此前的想法。

    通過這一場辯論,讓實學和遵奉實學的新政權影響更大,而不至於象此前的那樣,就連西京之中,還有萬寶玉這樣的人以為他周銓仍然是大宋分封出去的親王,他得聽從大宋皇帝的命令。

    換言之,這是爭取人心最快的方法。

    「以我所見,此次論戰不但要開,而且要大開。不開有一利而百害,利在省了眼前麻煩,害則是以後後患無窮,爭論會綿延不絕。大開則有一害而百利,害在看似我們對他們進行了讓步,讓已經失敗了的他們又出來挑戰,而且還是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進行挑戰,但只要我們能勝,舊儒學就必然一蹶不振,實學可以取而代之,實學之名,自此可以深入人心,便於我們接收大宋各處……」周銓將他想到的利與弊都擺了出來,最後總結道:「故此,我以為還是要開這一次論戰之會!」

    他既然做出決定,那麼這次論戰之會就必然要開了。

    接下來眾人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場論戰之會中獲勝。武陽微微皺起了眉,這是他比較擔心的事情。

    畢竟辯論正是那些自詡文章道德之士們所擅長的。這一戰,無論是熱武器還是蒸汽機都派不上用場,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真能勝麼?

    周銓卻不覺得。

    若是以舊文人來裁判,那自然會是文章道德之士們獲勝,但是這一次大論戰,評判者絕對不是他們。

    「此次論戰,如同戰場上作戰一樣,我們要全力以赴。」周銓連接下達命令,最後總結道:「用工業時代的論戰方式,去碾壓對方小農時代的論戰方式!」

    他就是要讓那些自以為辯才無礙的舊文人明白,時代不同了,哪怕是在舊文人最擅長的領域,他也能讓對方徹底慘敗滿地找牙!



五七五、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  
相關:  盛唐夜唱  極武弒神  大宋金手指  帝國星穹    婚約已過,腹黑總裁不放手  星辰之主  龍皇武神  掛了99次之後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宋風華五七五、華夏帝國第一次御前圓桌會議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宋風華"
360搜"大宋風華"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4s 3.81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