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耕並不諱言這一點,坦然的道:「我說我沒有一點私心您肯定也不信。」
「唔……」
李建國應了一聲,確實如此,他不是不相信陳耕的覺悟,而是他懂人性,如果陳耕當真是一點私心也沒有,潤華實業也發展不到現在這一步了:「你們潤華實業是一家工業製造企業,一不提供製造飛機所需要的各類金屬原材料;二不提供飛機上的各類專業軍用電子系統;第三,這種大型軍用飛機的產量也不會很大,我個人估計能有個100架左右的產能就差不多了。」
雙眼盯着陳耕,李建國的眼神似乎能夠看透到陳耕的心底里去:「以100架飛機來論,算上裝機和備用,有500台發動機就頂天了,你們能有多大的收益?這麼一大筆投入,產出卻只有這麼一點。你小子向來是無利不起早,如果把這麼一大筆錢投在別的地方肯定賺的比在這個項目上賺的多的多的多,現在你告訴我,你靠什麼在這個項目上賺錢?」
「您說的沒錯,從生意的角度出發,我把這麼一筆錢投資在別的地方,肯定能夠賺到更多,」陳耕並不否認這一點,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肩膀上,看着那兩槓兩星的中校軍銜肩章,目光中滿是深情:「但我同時還是個軍人,我希望咱們國家有着更加強大的國防,我也願意為國家的國防建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對於這個項目,我的目標是在財務上實現盈虧平衡就好,就算有點虧損我也能接受,當然,我也相信國家不會虧待了我,國家能給我的一些東西說不定比錢寶貴的多。」
定定的望着陳耕,良久,李建國笑了,這小子還真是過雞賊啊,重重的拍拍陳耕的肩膀:「你說的沒錯,國家當然不會虧待了你。」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李建國很自然的問道:「雖然轟—8是在轟—6的基礎上放大的,但以咱們國家現在在工業、科技以及材料方面的水平,你覺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
「這個問題我和西飛的同志溝通過,西飛的同志說,當初他們研製轟—8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除了發動機,其他的問題就算是以咱們國家當初70年代的水平也都能解決,現在過去十五六年了,咱們國家在科技、材料、工藝等方面的進步日新月異,雖然有困難,但都屬於踮踮腳就能夠的到的程度,相對來說,反倒是電子設備方面的顧慮更多一些。」
頓了頓,陳耕說道:「我和西飛的同志溝通的結果是,如果咱們海軍方面有這個意向,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討論一下,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有什麼地方需要調整、成本如何、有什麼樣的新要求……如果大家對討論的結果都滿意,那就正式啟動這個項目,如果大家對討論的結果不滿意,那就再另說。」
「能坐在一起商量那當然是好,」李建國點點頭:「不過這麼一來,就等於是把所有的風險都壓在你們身上了。」
「風險有多大,收益就有多大嘛,」陳耕笑了笑:「我們把這個項目當做一個風險比較大、但回報同樣豐厚的項目來運作就行了。」
李建國就緩緩的點點頭。
空軍想要一款具備戰略威懾能力的大型轟炸機簡直想瘋了,在接到西飛打來的電話、在確定這個項目不需要空軍投錢之後,空軍的相關領導就再也忍不住了:空軍一定要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
他們想的很簡單,如果這事兒成了,空軍就有了一個「殺手鐧」級的武器,這個重要性再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就算不成功,去看看也沒有什麼損失,就當是去與西飛聯絡感情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去?
既然大家都有強烈的參與意願,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轟—8也就變的理所應當,在各方的大力推動下,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一場關於轟—8轟炸機能否成功復活的小範圍討論會極其低調的在首都開始了。會議一開始,會議主持人陳耕就向在座的諸位明確了本次會議的一個基本原則……
「諸位領導,諸位同志,在會議開始之前有一點我需要先做說明:不管909工程能否順利上馬,別人是絕對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大型轟炸機出現的,所以不管最終909工程能否上馬,都請大家對今天這個會議務必保密,這是保密文件,請大家簽一下字。」現在是1990年9月份,用「909」這個代號來指代轟—8轟炸機,也是理所應當。
沒有人猶豫,也沒有人遲疑,大家看也沒看,一個個痛快的在面前的保密文件上籤上了自己的字,大家都清楚,像是這種戰略級武器裝備,不管是論證還是研發,哪怕是將來正式列裝了,保密工作都永遠是重中之重,保密原則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沒有多餘的客氣和寒暄,一番開場白之後,會議就算是正式進入了主題:「諸位領導,請看幕布,上面的是西飛此前的轟—8轟炸機的設計造型以及一些關鍵數據,對於這款飛機,大家有什麼看法、有什麼建議,請儘管說。」
「那我先說說吧,」李建國第一個先站了出來,他必須要站出來給陳耕撐住場子,指着前方幕布上的投影對陳耕、西飛的同志說道:「根據你們提供的這個老轟—8的資料,說轟—8有最大18噸的載彈量、正常攜帶7噸彈藥時有11000公里的航程,也就是4500公里左右的作戰半徑,是吧?」
「是的。」徐德光連忙點頭應道。
「很好,但是根據圖片來看,這個老轟—8沒有外掛武器掛架,也就意味着沒有發射導彈、激光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的能力,只能用無制導的炸彈,這個不行,必須要該,而且必須要具備掛載多枚精確打擊武器的能力,」指着圖片,李建國看着西飛副總工程師徐德光,問道:「西飛的同志,你們告訴我,這個轟—8最多能攜帶幾枚鷹擊6號反艦導彈?」
徐德光想了想,道:「帶個6枚應該沒問題。」
「不夠!少了!」
李建國用力的一揮手,對這個答案很不滿意:「這麼大的飛機,這麼大的載彈量,這麼遠的航程,竟然只能帶6枚導彈?這不夠用!遠遠不夠!最少要能帶12枚!」
「我也說一句,我很贊同李副部長的話,新的轟—8必須具備精確打擊能力,而且數量必須要多!」空軍的代表順勢插了一句話,海軍需要空射鷹擊6,空軍也需要發射空地-6不是?「能夠攜帶12枚鷹擊6或者空地6導彈是最保守的數量,要是能多帶個2到4枚那就更好了。」
聽着海軍和空軍的話,徐德光的頭皮都要炸了!
西飛生產過的最先進的轟—6就是轟—6丁,也不過只有2個外置武器掛架,可以外掛2枚鷹擊6空射反艦導彈,這一下子要外掛至少12枚,那就意味着最少6個外置武器掛架,每個武器掛架上以複合懸掛的方式攜帶2枚導彈,6枚導彈外加武器掛架的重量,那最少就是13噸。
再考慮到每一側的機翼還要懸掛2台發動機,發動機、發動機外罩加發動機掛架的重量,又是最少5噸,相比於機翼上光滑無比的轟—6,等於每一側的機翼都要承擔最少18噸的重量,飛機的整體受力結構、機翼的結構都要重新設計,這工程量大了去了,絕地不是一個「放大版」的轟—6的工程難度了。
徐德光期期艾艾的說着如果要做到這種程度時的工程難度,但李建國卻是大手一揮,毫不客氣的說道:「那是你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對我們海軍來說,想要我們支持這個項目很簡單,最少能夠外掛12枚導彈,這個條件沒得商量!」
空軍的同志也不客氣,跟着道:「還有機腹內的武器掛架,我認為有必要設計成美國、蘇聯的那種轉輪式的結構,轟—6現在的這個掛架太不方便了,炸彈一串串的掛哪兒跟葡萄似的……」
「還有數據總線技術,也要用上,這是個好東西……」
眾人七嘴八舌,沒一會兒的功夫就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陳耕看着西飛的同志的臉都青了。
「大家的要求太高了,」徐德光囁喏着道:「如果要求外掛這麼多的武器彈藥,整個工程的難度增加了一倍不止,研製周期也會大大加長……」
「我們不管那些!」
不等徐德光把話說完,李建國粗暴的打斷他的話:「我們海軍的態度很明確,我們的確需要一款新型的遠程轟炸機,但這個轟炸機必須具備『點穴』的精確打擊能力,而且是多批次的精確打擊能力,不是一個只能丟貼炸彈的蠢貨,如果能做到,海軍砸鍋賣鐵也要,否則我們寧可改現在的轟—6!」
空軍的同志也不甘落後:「空軍也是這個意思。」。
a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14s 3.94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