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出身在王姓世代官宦的家族,可謂是根正苗紅的世家一派,但他現在說出來的一番話卻完全不象是為了維護世家利益而說出來地,至少和之前那人相比起來,他的話要更偏向於呂布一些。
這讓呂布都不禁有些訝異,他事前雖然自信滿滿告訴賈詡必然會有人出來響應自己,卻並沒有想到會是王允,更何況就算要也還沒到時候,自己話可都還沒有說完呢。
而對於那個人來說,這卻不啻於是最響的一個耳光,誰叫他剛才還開口提到了司徒王允呢,既然如此王允也不得不出來,只不過說出這番話真有些令人大吃一驚。
這個至此呂布還不知道名字的傢伙臉上一陣火辣辣,卻沒有辦法去反駁王允什麼,所謂一物降一物,對呂布他還可以說以文官身份鄙夷武將,但對王允他能夠說什麼呢?不管是官位、資歷、出身還是能力都沒有一點抗衡之力,況且此時他已經有些懵了。
倒是董卓微微一笑,心中對於王允能夠站出來除了驚異之外就是欣喜,因為他把這解讀成了一個信號,一個王允在向自己示好的信號,這時也開口順着王允的話問下去:「哦,王司徒何以有此一言?」
「陛下、相國,」王允依次向兩人行過了禮,在禮數上他可是做得比呂布還要周全,讓人根本挑不出毛病來,說話語氣卻充滿了一種引導性,讓人不知不覺好像就要跟着他的思維走下去一樣,只聽他說道:「呂將軍雖是武將出身,但好學甚篤、常省己身,誠可謂難得。那首將軍令而今可依舊在士林中間廣泛流傳,其中精神意境便是老臣也頗覺敬佩。今日呂將軍所言也是出於一片忠心,勿管最終可不可行,陛下和相國都應當賞之,以嘉其忠心耿耿。」
聽到這裏呂布明白過來了,感情這老傢伙最後出來還是一個打圓場的角色,明着是削了方才那世家子弟的面子,卻是保全了更多世家子弟的面子,讓周圍不少人都跟着鬆了口氣,而對於呂布建議剛開始還說是支持,現在卻打了一個太極繞到了原點,把皮球踢回到了董卓和劉協身邊去,自己倒是撇得乾淨。
呂布心想從這看來這老傢伙還真是不好對付,現在兩方還沒有正面衝突,但以後肯定要有所交集,如果可能的話他其實更不願意與他為敵,但這可能麼?
呂布一時都有些不知道怎麼說下去,倒是那邊那傢伙聞聽王允接下來這番話,卻如山窮水復疑無路間卻見柳暗花明,偏偏他好不識相又得意笑道:「就是就是,司徒所言正是,心是可嘉不過這建議着實是狗屁不通……」
這話出來連王允都差點沒忍住罵他蠢蛋了,剛剛劉協發那一通莫名其妙的脾氣難道只是單純發泄?自然也是少年心性,儘管現在還是一個傀儡,卻也想着要干出一些能留名的事情來,這應該算是王允比較樂於見到地,也是漢室當需要地,呂布今日之舉無形中迎合了劉協的一些小心思,哪知道這人卻莫名其妙出來打斷,這可就得罪了小皇帝,今天發了一次飆難道還要有第二次?
還有董卓,其實不管這事最後能不能夠成行,但那是董卓應該做的決定,王允還巴不得董卓答應下來,本來漸漸潛伏下來的那些世家的力量必定就坐不住了,對於自己的計劃自然是好事情;就算不行可這是呂布第一次當朝提出建議,董卓直接否決可謂是一點也不給他面子,雙方無形中就會有了一道裂痕,也就是說不管這事成與不成對王允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而對於董卓也會是一個選擇的難題,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個小小文官參合進去幹什麼?
他會主動站出來開口也是想要讓一切回到最初軌道,卻沒有想到這人腦子裏是不是都裝了漿糊,就是看不清楚非要再次站出來,這不是胡攪蠻纏麼?
果然隨後再也憋不住的董卓就爆發了:「陛下,卓竊以為溫侯所言言之有理,更是其忠心耿耿的表現,是為陛下江山、漢室天下所慮,憂國憂民——如此忠臣良將,陛下可忍心駁斥他的一片誠心?」
如果以往劉協對於董卓的話還要考慮一些,今天也是少年意氣犯了,被那口不擇言的傢伙激怒了,他可是大漢天子,被董卓這權臣壓着也就罷了,憑什麼這樣一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小官也敢挑戰自己威嚴了?再加上他一開始對呂布這武將的禮數就頗有好感,與那人兩相比較之下更覺得呂布才是真正忠心之人,也第一次對董卓的話從心底里有些認同,開口就是頗具帝王威勢雛形地道:「呂將軍忠心可嘉,朕心甚慰,既然相國認同,此事本在司徒所轄範圍,王大人也不反對,那就此准了。具體事項,就由王司徒與呂將軍私下協商一番如何?」
「臣領旨……」王允嘴角莫名一些苦澀,真是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錯漏偏偏是發生在自己這一陣營的人中間,自己又能夠說些什麼呢?
說起來那人雖然心高氣傲可也算自己這一方年輕一輩的佼佼者,更可謂先鋒人物,這苦果暫時就只能夠自己咽下了。
董卓此時滿臉笑意,卻是看不出對劉協「自作主張」的一絲不滿,兩人竟然是頗為難得地如此默契起來,而引起這一切的人還一副傻樣渾然未覺董卓看着他的目光已經如同看一個死人,倒是對劉協突然爆發出來的威嚴也有些被震住,終於沒有進一步做出更傻的舉動來。
劉協此時卻又轉向了呂布,臉上一臉誠心的笑意,「奮威將軍怎麼還不領旨啊?」
呂布又一拱手,恭謹道:「臣還有一事啟奏。」
「快快奏來……」劉協卷一卷衣袖,好似要親自操刀動手那樣急不可耐,而董卓臉上也是帶着好奇,今天的呂布表現着實有些反常,只有李儒眼中隱隱有些思慮。
「臣這二奏,便是為了改鑄貨幣之事!」
總歸來說,這次朝會呂布也就兩件事情,一件就是剛才辦書院之事,而另一件就是昨天和賈詡相商的斂財之事,也就是勸董卓向天下徵收銅,以鑄造新幣,在這一過程中呂布自然要在一些關鍵環節插手,他也自信憑自己的手段從中斂財非常簡單。
這並不是正常的生財之道,但在而今卻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至少能夠暫時緩解自己的用度所需,甚至可能還會有些剩餘。
但若要一下子提出來,舊調重彈恐怕李儒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而董卓顯然也沒有下那麼大決心,呂布更沒有自信在這上面就能夠說服董卓,所以乾脆來一個曲線救國,先是提起書院的事情引起董卓的興趣,至於李儒之前沒有和他提過類似的事情,恐怕他也是沒有心理準備一時間可能還反應不過來,而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己已經轉到了貨幣頭上,董卓對此事的熱衷自然也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判斷,這時候就算李儒再反應過來,但若董卓一定堅持,朝堂之上又有其他人聲援自己,他未必會再固執己見下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4.002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