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cerryleeon」+三更完成,大膽求~)
太史令乃是一朝秉史筆之人,也就是一朝史官,如著名的《史記》作者司馬遷便是漢武帝時太史令。
所謂史官,自然當客觀公正,不管是對史還是對人,若無一顆秉直公正之心,那所書歷史也無法令人信服,如那司馬遷便曾經因為大將李陵投降導致連累家族之事而與漢武帝當面頂牛,即便為此付出了宮刑的代價,依然「不思悔改」。
而且太史令善執筆之事,能辨認字跡,同時對於皇家了解不少,與皇帝也有過相處對於皇帝字跡、刻印等自然也熟悉,因此在這時候將這太史令搬出來,倒也能夠服眾。
不過太史令今日並未出席在此處,因為董卓根本沒想過要邀請這麼一個基本已經游離在了朝廷權力頂端之外的人物。
要去請他來,自然還需要一段時間,要一個等待的過程,而在這過程中,與宴的諸位此時都已經無心吃喝玩樂,每個人的眼神、心思都有幾分沉凝。
至於那盧植和孔融之事,此時反被眾人自覺拋到了腦後,而兩人此時也自然各自退到一旁去,卻也是想着靜觀其變。
就算心裏有準備董卓今日或許要掀起什麼大風波,卻沒有想到他會往這個方向,沒有誰能夠想得到董卓一出手,就是直接拿當朝天子開刀,然而仔細想想的話,卻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如今洛陽城內,誰都知道董卓勢大,對於他的霸道行徑眾人也早有不滿,然而怎麼也想不到他竟然會走出這麼一步來。
雖說自光武帝以來,大漢朝已經極少出現能夠令所有人都震服的強勢君主,然而君皇的權勢和那與生俱來的地位足以壓得臣民死死地,沒有人敢不服,不服也得服。
但是今天,董卓卻敢於向皇權、向皇帝發出挑戰,儘管現在誰都知道大漢江山不穩、甚至皇帝還只是個少年,但這實在駭人聽聞。
而偏偏在質疑聲中,董卓又提出了讓人驚疑不定地遺詔之事,有關於漢靈帝劉宏在座諸位雖然口頭上都不敢說什麼不敬,即便那人現在已死,好歹也曾經是皇帝,只要承認自己是漢臣誰敢對他不敬?就是董卓也沒那麼明目張胆,但大家對那人心中肯定多少有些不滿的,或者就是乾脆轉嫁到了可憐的那十常侍頭上去,怨憎有加,但遺詔之事情事關重大,畢竟不是一時感情接不接受能夠左右的。
而大家更疑惑的是,這件事情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場宴會上提出,而不是在正規的朝會上。
不過不管怎麼樣,一切還是要靠事實說話,不久自有人報太史令帶到,便見院落廊道盡頭那邊走來一人,衣着倒是樸素、頭髮花白,背脊微微佝僂着,明顯就是一個老頭子的形象,但那一雙眼睛卻流露出犀利而睿智的光芒,讓人對其也不敢小看。
太史令年紀不小,而且畢竟路途不近又趕得這麼快,此時身邊倒也有人幫忙攙扶,一路一直行到了韓馥身邊,便被董卓那邊叫停,而他也瞬間成了在場所有人注意的中心。
隨後董卓便在眾人目光中將那封詔書教人轉遞給了那太史令,於是眾人對太史令關注更加深一層,所有的目光、注意力都放在了這個老人身上,或者同時也在那明黃色絹帛上。
董卓也是死死盯住了太史令,只等他一句話,雖然心中肯定,但誰知道這傢伙是不是會和他們一起合謀來針對自己,當然就是那樣董卓也不怕,但總歸有些麻煩。
太史令十分專業地摸了摸那封詔書,又仔仔細細翻來復去打量,然後才開始看那裏面的字跡和內容。
他看得很認真,一絲不苟一字一句,乃至於細化到一字的一筆一划,當然大家不知道但也能夠猜到,此時場中氣氛有些詭異的濃重和安靜,大家不管是明着去看的還是暗地裏關注的,無疑都將心思注意力放在了這太史令身上,也不管心裏做何感想,但都在等着太史令做出的最後評鑑。
「這詔書,是真地。」太史令此言一出,引起在座一陣譁然,就算沒敢說出來,但他們大多數和那袁紹還有韓馥心裏想的卻是一樣,這應該是董卓伺機偽造的,所以當時韓馥想到叫太史令來辨認心裏還一陣得意,覺得壞了董卓大計,就是袁紹看着董卓沒有動怒而是以言而行也只覺得他在強作鎮定,但誰也沒有想到換來的是這樣一個結果。
「真、真地……」身旁韓馥重複了一遍,還有些不太確信,也想去看看那詔書,卻始終沒敢踏出那一步。
事實就是如此,不管他揉多少次耳朵,聽到的話也不會變成「假」,那太史令便道:「非吾刻意要偏幫誰,實在是以吾之見,此確實乃是陛下所書,且有傳國印璽。」
「莫非就不可能是那蹇碩偽造?」說到這句話,卻也要看一下董卓。
不過董卓在太史令說出那句肯定的話之後,心中就已經大定這時候自然也不會隨便動怒,所以聽到那韓馥再說出這句話,就不如剛開始那樣生氣,反倒有種看小丑表演的莫名快意。
這些人百計千方想要針對自己,找出自己破綻,豈知有文優在,自己行事定然縝密考慮,這一些東西又怎麼可能想不到?
再說了自己這遺詔就算真是偽造,那也絕對是逼真到無論誰都看不出來,怎麼可能給他們這樣的空子去鑽。
那袁紹與韓馥看似機智、勇敢,但畢竟年輕經歷淺,考慮問題終歸是不甚周詳,或者說就算他們考慮到了也不在意,殊不知多少事情都是敗在了細節處。
董卓有幸有李儒這麼一個女婿全心全意幫他,而李儒作為一個超群謀士,最擅長之事無疑就是查缺補漏,將別人所沒想到或者忽略掉的東西利用起來,所謂妙計良策,說出來恐怕就沒有那麼妙良,因為有些尋常人也能理解甚至想得到,但卻做不到謀士這樣,你需要他想出什麼樣的主意,他就能夠擇取出最優那一個來。
那邊太史令聽到了韓馥的話,沉吟良久,又看了看手中那份遺詔,搖搖頭認真說道:「即便那蹇碩和先帝朝夕共處,對他字跡瞭然於胸,但傳國玉璽印可以偽造這字跡筆法也能夠模仿但其中神韻,蹇碩想必也沒有辦法做到。」
這話說的倒是在理,劉宏雖不是什麼聖明君主,估計也沒有什麼王霸之氣,但他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在高位呆久了,身上自然而然就有了那種特殊的上位者的氣質和威嚴,不知覺就會自然流露,都說以字觀人,這話雖不能夠說一定有效,但很多情況下確實如此,尤其是對於皇帝這樣的特殊人物來說,他的字不說好看總帶着一種特殊氣質,便是此道高手沒有那樣心境也很難模仿。
而這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個身影從廊道偏後方正緩緩不行往前,朝着最終主席位的那個目標,已經走到了這邊的韓馥和太史令身邊。
然而他還沒有停,依然在繼續往前走,這時候大家也都看到了袁紹走出來,目光隨之漸漸轉到了他身上,都不知道他這個時候站出來想要幹什麼,而且是靠着董卓這麼近,而且還在接近。
這一走,就是一直走到了董卓身前數步遠方才停住,而且自始至終沒有絲毫禮敬之舉,讓人一看就覺得他分明是故意來挑釁的。
而董卓卻攔住了身旁想要攔阻的護衛,只把目光看着袁紹。
那角落裏,呂布見此也正要提戟上前去逮了此人,免得他生事,卻被李儒拉住,耳聽李儒說道:「且看看此人想要幹什麼,今日既是岳父表明心意,更是立威之時,一切行事,便以岳父為準吧。」
呂布頓了頓,看了那邊一眼,點頭、迴轉身,重新在原地坐下,然後問道:「那你……猜他會做什麼?」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4.0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