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傍晚,夕陽將最後一抹餘暉撒到停泊在蘇比克海灣的外海上的九艘艦船上,在興奮和緊張中度過了一天的美國水兵們,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在甲板上互相小聲的開着粗俗的玩笑,懶懶散散的享受着大戰前最後的陽光。
在這些懶散的放鬆心情的水兵中間,有兩個穿着格格不入的人在水兵之間忙忙碌碌的找他們談着什麼,並且用手中的鋼筆在一個小本子上不停的記錄着水兵們的言論。
他們衣冠楚楚,緊身的西裝上衣,配上淺灰色的長褲,腳上蹬着一雙擦拭的鋥亮的皮鞋,帶着黑色的高筒帽,跟那些一身水兵服的水兵們顯得是那麼的另類,他們就是美西戰爭中的另外一種力量,美國報社的記者們,他們叫哈登和麥卡奇昂。
跟隨杜威準將一起參加海戰的記者一共有三人,其中最好戰的斯蒂克尼現在正以杜威副手的頭銜,在旗艦的軍官室中,參加晚上偷襲馬尼拉灣的作戰會議。
如果說一戰的起因是一群外交官們挑起的話,那麼美西戰爭就是由這些後世的無冕之王,報業記者們挑起的。
杜威給予一個報業的記者這麼高的優待,就是在當時美國報業的影響力已經達到空前絕後,聳人聽聞的地步。
在後世,美國國內,許多人將這場戰爭視為「報紙的戰爭」或者「赫斯特的戰爭」,因為在他們看來,美西戰爭是一場由報紙引發的戰爭,「是一場非正義、不必要的戰爭,它的作用不過是增加了寡廉鮮恥的幾家黃色報刊的發行量而已」。
雖然黃色報紙的代表——赫斯特的《新聞報》上曾經出現過「你對《新聞報》的戰爭作何感想」這樣氣焰囂張的大號標題,但這並不能佐證上述觀點從而改變一場戰爭的性質,掩蓋一場戰爭的根本原因。與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一樣,美西戰爭是一種政府行為,它是19世紀末的美國進行帝國主義擴張的需要。
&年的媒體並沒有決策的權利和力量,但不可否認的是:媒體對美西戰爭的參與程度之深,作用力量之大在世界新聞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時的美國新聞界處於變革時期,報紙正在向現代報業轉型。以赫斯特的紐約《新聞報》和普利策的《世界報》為代表的黃色報刊風靡一時,黃色新聞浪潮席捲了全美國。
正是這些黃色報刊成了軍事干預最為堅決的鼓吹者。為了煽動美國民眾反對西班牙的情緒,黃色報刊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世紀末的美國新聞界尚處於一種無序、混亂的時期,行業規則嚴重缺失、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新聞批評軟弱無力。這時候的報紙尤其是黃色報刊經常對新聞事實進行誇大、渲染處理,以達到某種傳播效果。
當時的報業大亨們為了推高自己報紙的銷量,紛紛祭起第一個做假的大旗。
誇大事實。西班牙駐古巴的總督為了防止古巴農民暗中援助古巴革命軍,將他們關進了西班牙基地附近的集中營,造成了大規模的平民死於瘟疫和飢餓,實際死亡人數在十一萬左右,但那些美國黃色報刊紛紛將人數誇大到40萬人,引起美國民眾的不滿和憤慨。
但畢竟那是在古巴的事情,跟美國的老百姓關係並不大,大家新鮮一下後該怎麼過日子還是怎麼過日子,這消息很快就淹沒在其他的新聞中了。
但報紙需要煽情的報道來激盪人心,這些記者們又祭出了另一個大旗,歪曲事實,最著名的就是新聞報刊發的一幅插畫,一個少女裸露的背部,她的衣服被兩個色迷迷的男性西班牙官員扒了下來。這篇新聞報道一經刊出就引起了轟動,新聞報的發行量也隨之猛增,其實真實的事件是,故事的主人公被女警搜身。
新聞之所以稱為新聞,是先有事件,然後才被發現之後才是傳播。但沒有新聞怎麼辦,報紙需要新聞,那麼這些無良的記者們先驅們就開始策劃新聞。
美國在正式介入古巴革命之前,有兩起事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是埃文赫利娜?西斯內羅斯事件,一是杜普依?德?洛梅事件,而這兩起事件無一不是報紙精心策劃,賣力炒作的結果。
沒有新聞就創造新聞,想要將公眾們已經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古巴這個西班牙的殖民地,要滿足公眾們的好奇心,就需要新聞。
新聞是可以創造的,報紙需要新聞吸引公眾,需要新聞來吸引眼球擴大銷量,就這樣古巴的革命軍打了事實上沒有的戰役,取得了未曾取得的勝利,連亞馬遜河兇悍的武士們也參加了革命軍的騎兵隊,他們奮勇殺敵,使得西班牙人聞風喪膽。公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創造什麼,一起都是為了銷量。
緬因號事件到底是什麼情況,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在那個無序的報業時代,緬因號爆炸事件直接就被黃se報紙們,報道成了一個西班牙政府精心策劃的行動。
這些新聞報道活動最後成功的激起了民眾們的憤慨,民眾終於喪失了理智,求戰的呼聲空前高漲,美西戰爭爆發了。
美西戰爭期間約有五百人的新聞記者們參加了這場戰爭,這些記者不僅僅報道戰爭,還經常參與大大小小的戰鬥,儼然就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的戰士,這也是在杜威的旗艦上有三位新聞記者的原因,也是斯蒂克尼能成為杜威助手的原因。
注1:埃文赫利娜?西斯內羅斯事件:17歲的漂亮姑娘西斯內羅斯是古巴革命政府總統的侄女。
西斯內羅斯因為色誘松樹島軍長貝利茲,然後讓3個事先埋伏好的******行刺他而被判處20年監禁,西斯內羅斯則聲稱貝利茲妄圖強暴她,那3個******只不過趕來救了她而已。
在獄中,西斯內羅斯被同樣囚禁着的《新聞報》記者奧沃德與布萊森以及英國記者馬什格雷發現了。
赫斯特得到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他的《新聞報》立即用375欄的篇幅報道了這一事件。「註:一版報紙通常是六欄」
西斯內羅斯事件在美國國內引起了轟動,幾乎所有的報紙都開始刊登此事,一時間,西斯內羅斯小姐成了美國的焦點人物。
赫斯特和他的報紙還發動美國婦女替西斯內羅斯爭取自由。美國著名作家朱麗亞和南聯盟會議主席的夫人甚至代表全美婦女向西班牙女王瑪麗?克莉絲蒂娜請願。
&年8月25日,《新聞報》有1.5********請求釋放西斯內羅斯,連麥金萊總統的母親都名列其中。儘管如此,事情並沒有任何進展,美國民眾的熱情漸漸冷卻了。
就在這時,《新聞報》捅出了驚人的消息:西斯內羅斯越獄了!10月14日,《新聞報》報道:西斯內羅斯到了紐約。西斯內羅斯的成功越獄正是由《新聞報》駐哈瓦那的記者德克爾精心策劃的。
這場營救行動頗具傳奇色彩,德克爾在兩位同事的幫助下租到了西斯內羅斯囚室對面小巷的房子,他在中間搭上梯子,砍斷門閂救出了她,西斯內羅斯坐上等候多時的馬車飛奔而去。
第二天,她裝扮成一個水手登上了到紐約的「塞內加」號輪船,西斯內羅斯在美國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她到華盛頓後,麥金萊總統還親自接見了她,對西斯內羅斯事件的報道前後歷時數個月,美國民眾的情感天平再一次向古巴偏移。
杜普依?德?洛梅事件的主角是西班牙駐美國的大使杜普依?德?洛梅。
古巴革命政府偷了他的一封私人信件,這封信里充滿了對美國總統麥金萊的不敬之詞,說麥金萊是愚不可及、水平低下的政客。
赫斯特在1896年拿到這封信後並沒有馬上發佈,而是耐心等待着最佳時機。終於到1898年2月,美西關係日漸緊張、微妙的時候,赫斯特在《新聞報》上全文發表了這封私人信件。這封信讓美國民眾怒不可遏,杜普依?德?洛梅被迫辭職,美西矛盾爆發。)
注2,黃se報刊,先驅就是美國,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盈利就是一切的思潮泛濫美國,性與誇大、捏造的新聞就成了報業的制勝法寶。黃se報刊的由來就是美國新聞報和世界報兩家報業集團直接互相競爭的產物。
&世紀90年代,一個身穿黃色衣服、沒有牙齒、咧嘴傻笑的「黃孩子」突然風靡美國,這個「黃孩子」就是普利策《紐約世界報》連載的連環畫《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沒過多久,赫斯特的《紐約新聞報》便挖走《紐約世界報》連環畫的原班人馬,並且在《紐約新聞報》上同樣刊出了「黃孩子」的漫畫,為此,兩家報紙展開了持久而激烈的競爭,人們便將「黃色」賦予當時多數報紙所具有的煽情意義,此後,黃色新聞便登上了歷史舞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980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