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閱讀)
真定府,趙州。
信國公湯於文騎在馬上,帶着一行勛貴子弟緩緩地朝騎兵軍營寨深處走去。
他表面上雖然裝出一副恬淡模樣,可眼睛卻四下掃視,胸中也起了萬丈波瀾。
表面上看來他得了朝廷的任命來寧鄉軍做監軍,其實肩上卻壓力了一份沉甸甸的重任----爭取自家兄弟湯問行,爭取騎兵軍,重建五軍都督府。
是的,這兩年,表面上看起來,我大明朝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揚州之戰消滅建奴八旗主力。如今,各軍正在北伐,拿下北京,恢復故都已成定居。
除了四川和湖廣還有張獻忠和闖賊、建奴殘餘負隅頑抗之外,各地的軍事行動都進展得異常順利,和平仿佛就要降臨,至少是整個江淮和山、陝、齊魯、北直隸的戰事都將在一年內結束。大明朝算是保住了,國家的元氣總算得到延續。
可就在萬眾歡欣鼓舞之時,還是有人能夠透過現象看到內里的本質。一個藩鎮割據,武夫當國的時代就要來臨。中央威信蕩然無存,政令不出南京。
如今,出了南京,福建是鄭家的地盤;揚州、徐州甚至未來的山西和北直隸是孫元的,山東是劉春的,河南、陝西必然要落到高傑手中;湖廣在廬鳳軍西征被收復之後,黃得功必然是不會吐出來了。
如此一來,朝廷所管轄的地盤只有區區一個南京和江西、兩廣。
可以想像,這必然有是唐末藩鎮的重演。
這斷斷是不能被容忍的。
在湯於文看來,馬士英和阮大鋮用鎮海軍制衡寧鄉軍不過是飲鴆止渴,扶植一個藩鎮,打壓另外一個藩鎮,最後的結果不還是將孫某人換成了鄭某人,朝廷費這麼大勁,最後還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所以,這事歸根結底,還是朝廷沒有一支可靠的戰鬥力出眾的軍隊。說句實在話,操江總督劉孔昭的隊伍都是勛貴紈絝子弟,平日裏殺一隻雞都會暈血,已經不堪使用。至於馬士英兒子馬鸞手頭的京營士兵,不過是一群潑皮無賴。這兩位爺平日裏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空餉,軍營中人花花都看不到一個。只有在領錢的那一天,才能夠看到洶湧的人頭。
靠他們,可能嗎?
別說同寧鄉軍這種虎狼之師沙場對壘,就算遇到各軍鎮中戰鬥力最弱的山東軍,只怕也要尿褲子。當初建奴阿濟格部逼近大勝關的時候,劉操江和馬總督升帳點將,結果部隊十停中只來了三停,其他人都逃回家去了。等到揚州之戰結束,這些混帳東西才跑回軍營請賞,氣得劉孔詔和馬鸞鼻血直流。
偏偏這些人要麼是勛貴子弟,要麼是南京土著,同朝中各方勢力都有千絲萬縷的瓜葛,動一個,就牽扯出一群人,沒辦法,只能強自忍受。
靠他們顯然是不成的,於是,皇帝就將目光盯在其他軍鎮的士卒身上。畢竟各軍鎮的士卒都是在戰場中打出來的悍卒。尤其是寧鄉軍,就湯於文所知,其中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士兵在孫元麾下都打了十年仗了。這些老兵手上的人命沒有十條也有八條,如果能夠拉到朝廷這邊,要想消滅各鎮軍閥,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不得不說,弘光天子的確是一代雄主,連這事都想到了。別看他平日間好酒貪杯,上早朝的時候也是大臣說大臣的,他自己在龍椅上酣然大睡。可一旦要想做什麼,那就是雷厲風行,一刻也不耽擱。
拉攏騎兵軍一事,事先根本就沒有任何風聲傳出,湯於文做夢也沒想到如此大事竟然會落到自己頭上。
雖說也是一個國公,已經達到人臣爵位的頂峰,可湯於文這種信國公和孫元的曹國公比起來還真有點慘。孫元手上有十萬勇士,管轄着好幾個州府,幾百萬人口,手裏的錢比大明朝國庫里的銀子還多。而他卻只能整日呆在府中,日常所需全靠朝廷俸祿和祖上傳下來的田地,說句難聽點,一個小小的知縣若是有心來找他的麻煩,就能讓湯國公鬱悶好幾天。
在他看來,自己的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了。
實際上,大明朝在開國初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文官管理國家,勛貴領軍,在那個時代,像湯於文這樣的勛貴還是能夠一展胸中抱負的。
可是,事情從英宗皇帝時起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土木堡一役,英宗皇帝被俘,領軍的勛貴也被也先一網打盡。再加上景泰帝繼位後打壓武將和貴族勢力。
如湯於文這種貴族就逐步退出政治舞台,而領軍的統帥也變成了文官。
或許,在朝廷在文官們眼中,勛貴和武將一樣,都是潛在的反叛分子吧?
事情在弘光天子南渡之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在劉孔昭在奪嫡之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之後,南京開國勛貴子弟的日子逐漸好過起來。
就在一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正當湯於文要上床睡覺,突然間有人報,說是外面有位公公前來求見。一問名字,湯於文大吃一驚,來的竟然是司禮監掌印盧九德。
湯於文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天大的機遇就要降臨到自己頭上,急忙穿衣起來。
他和盧九德在密實中談了將近半個時辰,盧公公帶來的是皇帝的口喻。大概意思是,朝廷準備重設五軍都督府,將天下兵馬都收歸中央。將來,國家一旦收復北京,平定國內內亂,將不設九邊重鎮,國防統一又五軍都督府負責,以此避免唐末藩鎮割據的情形重演。
所謂五軍都督府是是明朝開國初年,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首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移與相關機構會同處理﹐各府只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發生﹐由皇帝命將為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征。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簡而言之,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這兩個軍事機關都聽命於皇帝,五軍都督府調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節制互不統屬。
可是,這個制度後面隨着九邊鎮軍權力逐步加大,漸漸地就流於虛設,最後被徹底裁撤,各軍都督一職也變為加銜,比如山東總兵官劉春現在就是左都督。
盧九德的說傳達的皇帝密旨的大概意思是,準備恢復土木堡之前勛貴領軍的舊制,而這一機構,他準備讓劉孔詔和湯於文主持。
不過,要設五軍都督府,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高軍事機關,必須有一支可靠的能打仗的部隊。說句實在話,劉孔詔和馬鸞的軍隊實在是太爛了,根本就個個雞勒。如果以此為基礎重建,最後只可能是一場笑話。
而且,這事動的是各大軍鎮的蛋糕,必然受到各鎮的強力反對,沒有軍隊,朝廷根本就頂不住,說不好又將是一場大亂。桂王和潞王還好好活着呢,軍閥們要換馬,只需直接帶軍過江就是,到時候誰抵擋得住。
因此,想來想去,只能看看能不能從寧鄉軍那裏挖點人馬過來。
盧酒德說,聽聞孫元手下第一大將騎兵軍統領湯問行是信國公府的子弟,湯於文的弟弟,看湯於文能不能過江一趟,把他給爭取過來。
騎兵乃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兵種,據說孫元的騎兵軍有戰馬萬匹,精壯士卒五千。再加上五六千輔兵馬弁,可謂是寧鄉軍精華中的精華。有此一萬多鐵騎在手,陛下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最後,盧九德一揖到地,誠摯地說:「信國公,我大明,陛下就拜託你了。」
說句實在話,湯於文覺得,皇帝此舉可謂英明。
其實,明朝自土木堡之後,軍制就出了大問題。明朝開國初期,對於王族和勛貴一向存有戒備之心,不斷削弱他們的職權。到最後,索性將他們都養起來,不許參政。在朝廷看來,文官和武將就算想造反,因為沒有任何影響力,也興不起什麼風浪。卻不想,自崇禎年以來,國家內憂外患不斷,戰火連天,流民遍地。最後的結果是,各大軍鎮勢力膨脹,已成割據之勢。
事實證明,外人是靠不住的。
朝廷所能信任的,還只有勛貴,畢竟他們才是自己人啊!
湯於文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何恢復先祖的榮光,重振信國公府。聽到天子將如此大任託付給自己,激動得渾身直顫,當下就應道:「請陛下放心,臣湯於文此去京畿,必然將騎兵軍帶回來,即便是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
說粉身碎骨也談不上,在他看來,自己是兄長,湯問行不過是庶出,到時候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湯問行敢不答應嗎,還反了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92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