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穿越者,沒有人比孫元更知道南方農民軍坐大,湖廣糜爛、河南糜爛對於明帝國究竟意味着什麼。
對於遠在湖廣和四川的張獻忠孫元沒有法子,畢竟隔得太遠,鞭長莫及。而且,那個戰場一直都由自己的仇人楊嗣昌負責,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而且,那邊的左良玉和陝西軍又極排外,自己千里迢迢跑過去,那邊也不會給自己一點補給。只怕部隊還沒到地頭,先就餓死了。
倒是河南戰場還可以有所作為,河南、安徽本為一體,都屬於中原。而安徽則是南京的防區,一旦河南盡落敵手,安徽北面的鳳陽必然不保。如此,南京就徹底暴露在賊軍的兵鋒之下。
古代中國有一句話說得好:中原逐鹿。
也就是說,誰佔據了中原,就算是拿到天下。而任何一個王朝一旦丟掉河南、安徽和蘇北,基本就算是失去了統御寰宇的法統。
人心這種東西,確實微妙。
可以想像,一旦開封落到李自成之手,到時候,只怕大明朝的所謂的正統也要大打折扣。這一點在洛陽陷落,大量破落地主和知識分子紛紛加入闖軍,極大提升了李自成部隊質量上就能看出來。
所以,對於河南戰事,南京向來非常關心。新任的鳳陽總督馬士英這幾年厲兵秣馬,一直有主動參與中原戰事的想法。可惜,也只停留在想法上面。
畢竟,鳳陽的兵力實在太單薄,而且馬士英馬瑤草還擔負着守衛中都鳳陽的重任。
如今,南京地區的部隊是多。有馬士英的廬鳳兵,黃德功的徽州兵,還有守衛南京的衛戍部隊,以及漕運和鹽運的軍隊。可不客氣地說一聲,也就寧鄉軍有點戰鬥力。
對於自己的部隊孫元有強烈的信心,他也知道第三次開封之戰,李自成肯定會拿下這座中原大城,然後一飛沖天,進而席捲整個北中國,拿下北京城,滅亡整個大明朝。
然後,就是滿清入關的民族大慘劇。
正因為知道未來幾年國破家亡的慘烈,無論是救國救民,還是僅僅是為了自保,孫元都覺得自己應該參與進這場開封大戰之中。否則,未來的揚州十日可都是要落他和親族頭上的。軍人的職責是守護,守護自己的家園。
因此,他才一兩上了三道摺子,要求主動請纓,希望出兵河南,剿滅李闖賊軍。
可惜,三道摺子遞是遞上去了,可到現在還是杳無音信石沉大海。
現在已經是四月底,據孫元所知,下個月中旬,李自成就將和左良玉在朱仙鎮決戰。這場戰役直接關係到開封存亡,最近一年因為不滿傅宗龍有些消極避戰的左良玉也知道這其中的厲害,不敢怠工,出動了手頭所有的力量。同時,保定軍以及宣府鎮軍也同時趕來,朝廷大軍總數已經達到十八萬之巨。可惜,這一戰,朝廷大軍還是敗了。
朱仙鎮大戰是明朝最後一擊,從此以後,朝廷再也無法組織起如此強大的力,如果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只能等死了。
所以,孫元覺得,自己應該在一個月之內加入到朱仙鎮大戰之中。
現在的寧鄉軍比起三年前,力量已經不知道壯大了多少倍。
領揚州鎮之後,孫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造船參與海外貿易,靠着海貿之利和當初擊敗建奴大軍的繳獲,揚州鎮在老寧鄉軍的基礎上有擴建了一營兵力,並組建了一支有上百條大小船隻的水師。
水師那邊有水兵大約萬人,當然,海軍的戰鬥力不能用人數來體現,得算總噸位。
而國內戰場主要靠陸軍,寧鄉軍如今有兩個營。第一營乃是孫元親率,起名元字營。當然,作為總兵官和統帥,孫元並不直接帶隊。日常軍務和訓練都由蔣武,也就是犟驢子負責;第二營的主將是韶偉,名曰偉字營,副將溫健全溫老三。
元字營和偉字營各有四千五百人馬,這兩營都配有火炮、火槍和長矛手。
除了這兩營之外,還有騎兵軍,由湯問行帶。總數兩千,有戰馬四千匹。
這三支部隊加一起,總數達到一萬一千,表面上看起來,好象並不太多。
要知道,以前大明朝任何一鎮兵馬出征,怎麼說也能湊他個三五萬人。在朱仙鎮那邊,幾支明軍加一起都十多萬人馬了,這一萬一千人過去能派上用場嗎?
可別忘了,如今朱仙子鎮那邊的明軍雖然有十八萬,可大多是輔兵和民夫,真正上得了戰場的主力戰兵,加一起,能湊足一萬就算是讓人驚喜的了。而且,據孫元所知,左良玉手頭的家丁好象只要兩三千人。
而孫元手下這一萬一千人馬可都是真正的家丁級精銳,如果他願意,又不考慮部隊的戰鬥力,發動所轄的所有軍戶和民夫,五六萬人還是可以的。當然,這麼幹確實很威風,可這麼多人出動都要吃要喝,有必要都帶去嗎,兵貴精不貴多。
大約計算了一下,孫元感覺自己手頭的力量甚至比那十八萬明軍二線部隊好象要強許多。如果自己參加進朱仙鎮戰場,和李自成這個老朋友倒是可以打一打的。擊潰闖軍或許還有些力所不逮,可解開封之圍他還是有十成把握的。
料敵從寬嘛!
不過,寧鄉軍的其他將領可不這麼想。這一萬一千人馬中超過一般可都是經歷過山東血戰的老卒,寧鄉軍連戰連捷的,部隊中的將士們也都異常驕傲,反正老子就是天下第一。
在孫元寫摺子請求朝廷調寧鄉軍入豫參戰之後,如蔣武和湯問行這些悍將都喊出「讓左良玉他們滾開,這河南之戰,咱們寧鄉軍包打了!」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溫老三甚至推出了「殺進開封去,裏面的皇公王爺多的是,到時候,一人一個宮娥彩女。」這樣的混帳宣傳口號。
這已經是明朝版的「打進開封去,一人一個女學生」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寧鄉軍已經投降了李自成,搞得孫元哭笑不得。
部隊休整了三年,除了水師月月打仗,其他人都要被憋瘋了。如今,眾人戰意沸騰自然是好事。
問題是,還有一個月朱仙鎮之戰就要開打,到現在寧鄉軍是否能夠出兵,朝廷還沒有準確的答覆,這讓孫元心頭一陣急噪。
據說孫元所知,朱仙鎮大戰之後,朝廷再無餘力救援開封。在經過長期圍困之後,開封斷糧,人相食。九月十五日這天,李自成挖開黃河,水淹汴梁。開封陷落。
開封陷落,河南不保,河南不保則失中原,形勢頓時逆轉。
揚州鎮雖然已經全體動員,可從揚州去開封要穿越兩個省,路上就算再快,也得走一個多月,甚至更長。如果再不出發,只怕就遲了。
孫元決定再跑一趟南京兵部,看南京兵部能不能同意自己出征的請求。他心頭也是迷糊,按說,自己也算是簡在帝心之人,寧鄉軍前些年可是在北方打出赫赫威名的。但無論是松錦、還是河南這種要緊的戰役,自己都沒有份兒參加,這個崇禎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啊?
一連三道摺子,皇帝都留中不發,不給一點回信,沒辦法,只能走南京兵部這條路子了。
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北京、南京各有一套政府機構,各部院大臣的品級相同。南京這邊依舊設有六部,和六部尚書。只不過,南京的政府機關說穿了就是養老院,平日並不怎麼管事的。各部的尚書不是年齡到了,被派到這裏來做一任尚書退休,就是在北京********失敗,跑這裏來隱付忍受,看以後能不能再來一個東山再起。
不過,如果嚴格來說,他們手頭的職權和北京各大衙門相同。
孫元所領的揚州鎮,除了對北京兵部負責外,還歸南京兵部管轄。如果南京兵部命令自己進河南剿滅闖寇,從制度上而言也是說得過去的。只要南京兵部出了兵符,寧鄉軍就不算是擅自行動。
按照明朝軍制,百人以上軍隊移營百里必須有兵部所堪發兵符,否則視同叛亂,各敵駐軍可就地剿滅。當然,明末天下大亂,到了南明時,各地軍閥形同藩鎮,也不將朝廷放在眼裏。
可現在還不是江北四鎮武夫當國時期,孫元也很愛惜自己的名聲,還是決定按照正常途徑將相關程序走完。
不過,南京兵部會答應自己的出兵請求嗎?
孫元突然有些擔憂起來,南京養老院裏的那群老官僚們一個個尸位素餐,一遇到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他們就是混日子。將品級和待遇混上去,就可以退休了。裏面會有人有那樣的魄力和擔待拍扳同意寧鄉軍入豫平亂嗎?
「孫總兵官,可是在擔心南京那群部堂們不肯承擔責任,不同意揚州鎮出兵的請求?」黃佑見孫元一臉的憂慮,禁不住問。
「是啊,某還真有些擔心吶!」孫元嘆息一聲,滿面苦笑:「在仕途這麼多年,見的事多了,某也將有些規則看透看懂了。」
「不過,事在人為,我堅信,這南京還是有明眼人,知道如果中原不保,這南京也將汲汲可危。」黃佑捏緊了拳頭:「孫將軍,你也不要喪氣。」
「多謝黃兄鼓勵。」孫元點了點頭:「對了,郭道理那邊是怎麼說的?」
郭道理是孫元去寧鄉所做千戶軍官時就追隨他的老人,最近幾年一直在南京,遊走在公卿大夫之間,算是孫元的代言人和寧鄉軍駐南京辦事處主任。
「今日一早郭道理就有消息傳來,還忘記稟告將軍了。」黃佑忙道:「前戶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漕運總督,鳳、淮、揚巡撫史憲之得了天子聖旨調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密政務。可以說,這個史憲之乃是南京六部分量最重的要員之一。此人不好相處且不說了,關鍵是兵部尚書突然換人。郭道理本和前兵部尚書約好,等將軍你到南京就和他見面議論進軍河南一事。現在,只怕難了。」
「這個什麼史憲之不好相處嗎?」孫元有點莫名其妙,這個史憲之什麼時候鑽出來的,以前怎麼沒聽說過。
「這人為人剛正,乃是東林一黨,很不好相處。」
「史憲之,史憲之,這人究竟是誰呀?」孫元忍不住問。
黃佑忍不住搖了搖頭,沒好氣地說:「將軍,這個史大人和是巡撫過揚州的,你身為揚州鎮總兵官怎麼連此人都不知道。」
「我是軍官,不和文官接觸的。」
黃佑:「史尚書姓史名可法,字憲之。」
「原來是史可法啊,如果是他,我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這事史部堂肯定會大力支持的,咱們也不用擔心,現在所需做的是如何儘快將軍隊帶去河南,時間緊迫,時不我待啊!」孫元忍不住拍了一下船舷,心中大為興奮。
史可法這個名字孫元可是如雷灌耳,聞名已久的了。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可是個民族英雄啊!
孫元對於他,向來是久仰的,也知道史可法就在南京,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同此人見面。後來史可法雖然巡撫過揚州,不過,巡撫一職說穿了不過是代天子巡視地方,不是常設官職,任期也可長可短。長的可以是幾年,短的到地方上逛一圈完事。
當初這個史可法在巡撫鳳、揚、淮的時候,估計注意離都放在鳳陽這種戰略要地上面,至於大後方揚州,也就走個過場了事。因為這樣,剛才黃佑提到這事的時候,孫元一頭霧水。
史可法乃是英雄人物,自然知道河南的重要性,肯定會同意自己出兵參加開封之戰的,民族英雄嘛,自然是主戰的。
黃佑卻深深地看了孫元一眼:「將軍,只怕事情並不如你我所想像的那樣順利。」
孫元心中大爽,哈哈笑道:「黃兄,我好象記得,當年……恩,是崇禎八年,盧公在南方征討賊軍的時候,史部堂任副使,負責巡視安慶、池州,監領長江以北的部隊,和盧公和我們老天雄是舊交。看到故人的面子上,怎麼着也該照應照應咱們揚州鎮吧?黃兄,某拜見史部堂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6s 3.9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