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閱讀)
此刻,在楊嗣昌府中。
濟南之圍既解,奴酋岳托授首,作為署領兵部的內閣輔臣楊嗣昌也是興奮莫名。
晚飯的時候,一向不飲酒的楊嗣昌破例讓人給自己溫了一壺紹興女兒紅,喝得一張臉滿是紅光。
不得不說,作為明朝實際上的軍事第一人,建奴入寇這半年以來,他承受了巨大壓力。
建奴縱橫京師、河北、山東,襲破四十餘縣,俘虜生口三十餘萬,乃是歷次東夷入寇禍害之罪。
大明集六鎮邊軍精銳,集中全力抵禦。
可結果是,連戰藍敗,整個黃河以北被建奴打成白地不說,還陣亡了兩個總督級統帥。
一直以來,楊嗣昌都以知兵著稱,入閣之後,所上的十面張網之法在剿滅農民賊軍中效果也是極好。也因為他身上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崇禎皇帝的絕對信任。
可以說,只要他所上的戰策,天子都一概許了。
也因為他實在太得寵,卻難免遭受百官的嫉恨。
尤其是東林那群清流們,更是眼睛都紅了,整日都瞪大了眼珠子想雞蛋里挑他的骨頭。這些人,做事不成,可折騰起人來卻非常了得。這半年以來,隨着朝廷大軍被建奴打得灰頭土臉,特別是盧象升殉國之後,彈劾他楊嗣昌的摺子更是如雪片一樣飛到皇帝御案上。盧象升可是東林的人,他的死說句實在話,楊某人還是有一定責任的。
百官們明面上是為盧象升抱屈含冤,其實,哼,還不是盯着我內閣的位置。內閣的椅子就那麼幾把,尤其是老夫掌管兵部,這官職更是炙手可熱。
如果濟南再丟,只怕老夫還真要引咎辭職了。
……
在真實的歷史上,清兵拿下濟南,屠盡城中百姓大搖大擺北歸遼東之後,憤怒到極點的崇禎皇帝對相關將帥進行了清算。他命內閣議文武官員失事罪。分為五等:守邊失機、殘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帥、縱敵出塞。
後來,山東巡撫顏繼祖、保定、順天巡撫,薊鎮總兵,山東總兵不是山東總兵官劉澤清,總兵和總兵官在權勢上有極大的差別等三十二名高級官員被叛處死刑。可以說,整個京畿、山東、河北的官員被崇禎皇帝一掃而空。
大學士劉宇亮被削籍,趕回家當老百姓養老。
但作為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的楊嗣昌卻沒有受到崇禎皇帝任何處罰。朝野大為不滿,一片大嘩。
後來,崇禎皇帝沒有辦法,為了平息百官的怨氣,只得免去了楊嗣昌的所有職務。不過,依舊讓他在內閣視事。一來,他確實是信任楊嗣昌;二來,崇禎皇帝也確實沒有什麼人才可用。特別是如楊嗣昌這種統御全局的幹才。
……
不得不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濟南陷落。
如果濟南守住了,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畢竟,建奴也不是第一次入寇,明軍也不是第一次吃敗仗。關鍵是一省的省會被攻陷,城中百姓被屠殺一空,就連躲藏在城中的幾個封建山東的王爺被人俘虜。這個臉丟得實在太大,崇禎皇帝想不發作都難。
濟南的要緊處,楊嗣昌自然知道。
如今,濟南守住了,建奴退兵了,怎不讓楊嗣昌歡喜莫名。
而且,作為一個大明朝的輔臣,明軍能夠獲取一場空前大捷,出於民族感情,他還是非常高興的。即便孫元是他政治對手盧象升的門人,是那群成天空談不干實事的東林黨的黨徒。
這半年以來,楊嗣昌都繃着一張黑臉,如今終於高興起來。整個楊府上下都鬆了一口氣,皆面露笑容。
吃過飯,乘着酒性,楊嗣場到了前院書房,開始起草朝廷對劉宇亮和孫元等有功將士的表彰。
這道表章也僅僅是個提議,具體是否實施,則要經過百官討論,天子點頭才行。
不過,以楊嗣昌在皇帝那裏所受到的信任,和朝中的權勢,應該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
作為內閣中權勢最大的輔臣,楊嗣昌自然聘請了一群數量龐大的幕僚團體。實際上,到了他這種地位,所有的文書稿件已經不用親自動筆,自然有人代勞。-----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
立即就有人提起了筆下下來,其他幾個幕僚則圍在旁邊探討,揣摩,斟酌。
而楊嗣昌則背着手立在廳堂中心,一邊觀賞起掛在牆壁上的名家字畫,一邊側耳聆聽幕僚們的討論。
明朝的軍功計算自有成法,也非常細緻。細緻到斬首多少勛策幾轉,對外對內用兵的斬獲的頭顱又該如何計算。收復縣城、府城、省城又該是什麼功勞;解圍又該怎麼計算軍功。
依成法來看,大學士劉宇亮雖然不至於封侯,但一個伯卻是能拿到的。
因此,幕僚們在表章上建議朝廷封劉宇亮為武定伯。武定乃是一個地名,是雲南的一個府,位於烏蒙山麓。
劉宇亮兩榜進士出身,又是內閣輔臣,封一個伯也是應該的,朝廷也不會反對。明朝開國已經兩百多年,如今遍地都是公侯。就連崇禎皇帝的岳父周奎,半點功績也無,不也封了一個嘉定伯。至於南京城那邊,襲爵的公侯伯男子,更是多得跟狗一樣,也不希奇。不像開國初年,功臣實在太多,就連大名鼎鼎的劉基劉伯溫,也只封了一個誠意伯。
至於孫元的封賞,則很讓大家抓了半天頭皮。
孫元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如果換成漢時,封侯也不意外。比如衛青、霍去病,都是二十多歲封侯。條件是,只要你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功勳。
問題是,這裏是大明朝。大明朝做事,講究的是四平八穩,讓所有人都發不出反對的聲音。
而孫元實在太年輕了,以弱冠年紀就封爵,實在是太過火了些。現在就封個伯,寧鄉軍這麼能打,而大明朝對外對內戰爭一時也沒有結束的跡象,可想,這個孫元將來說不定還能立下什麼功勞。現在就封爵,將來還怎麼賞?還是執重些好。
於是,商議了半天,一個幕僚走到楊嗣昌身邊,低聲稟道:「楊相,我等商議了半天。孫元如今乃是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可拔三級,升為正二品上護軍。可蔭一子,世襲錦衣百戶。」
「只給一個上護軍,是不是太低了些?」楊嗣昌還是有些顧慮,皺了皺眉頭問。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92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