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閱讀)
許久沒有說話,一臉微笑的黃佑突然嚴肅起來:「將軍這是要將財物送回寧鄉嗎?」
孫元:「自然。」
黃佑:「孫將軍,據我所知道,你現在是宣府鎮渤海所參將吧?」
「是啊,怎麼了?」孫元不解地看着他。
黃佑:「將軍這次卻將上所有的軍資都解送回寧鄉,大河衛寧鄉所可不是將軍的轄地啊!難不成,將軍已萌了回南方老家,富貴榮歸故里的念頭?」
「自然如此。」管陶是個南方人,雖說鳳陽也冷得厲害,氣候同北方沒什麼區別。可鳳陽好歹是大明朝的中都,而他也習慣道路南方的生活。在北地這兩年,感覺分外難熬,忍不住道:「如今,孫將軍可謂是在戰場上打出了赫赫威名,封侯拜相自不在話下。富貴不歸故里,猶如錦衣夜行。這北方咱們是呆夠了,不如歸去。」
「這就是孫將軍的心思?」黃佑不理孫元,目光炯炯地看着孫元。
孫元有些經受不住:「是有這個心思。」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自然知道歷史將來會如何發展。如果不出意外,再過得幾年,李自成就會殺到北京城,然後明朝滅亡,然後滿清入關。
到時候,整個北方就會變成一個大戰場,自己若還是呆在北京,說不定會就會隨大明朝一起倒霉。還不如回南方去,找個地方安置,好好休養生息幾年,靜待時局變化,為將來清軍南下做準備。
為這事,他已經準備許久了。首先就是在戰場上獲取不世功勳,得到朝廷封賞賜。然後在劉宇亮的提攜下,想辦法做到總兵官的位置上,在南方尋一個軍鎮安置。
劉閣老也很樂意幫忙,如今,拿到岳托頭顱,解了濟南之圍之後,時機已經成熟。他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只逐漸將手頭的物資和人才轉移回寧鄉,等着入京面聖的那一日。
「可嘆,可鄙!」黃佑突然發作,霍一聲站了起來。
「怎麼了,黃先生?」孫元愕然地看着他。
黃佑:「孫將軍難道忘記了老督師當初提攜你為宣鎮參將時的期許了嗎,督師之所以用你,想的就是用你之才,抵禦建奴入寇。事實證明盧都督師識人的眼光當世第一,以後了孫太初在,果然在戰場上立下了絕世功勳,解了濟南之圍。如果督師地下有知,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可是你,可是你……如今建奴未滅,你卻想着求田問舍,想着回鄉享富,這也是你孫太初的志向?」
一提起盧象升,黃佑眼睛裏沁出淚花來:「太初啊太初,若我是你,斷不會做此想。我若是你,不但不會想着回江南,反會向天子向朝廷請命,願率軍進駐遼西。有寧鄉軍在,建奴還敢越過長城犯我京畿嗎?男兒行事,怎麼能只顧這一自私利,而不顧國家和百姓。」
孫元被他指責得有些抬不起頭:「我寧鄉軍才多少點人馬,黃兄高看某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黃佑長嘯一聲,滿面的慷慨激揚:「太初你以寧鄉軍一軍之力擊潰建奴右翼軍,陣斬奴酋岳托,李廣又算得了什麼,真要比擬,漢之衛、霍也不過如此。太初,國家正是用人之際,留下吧!」
說着話,他目光熱切地看着孫元。
孫元心神一陣激盪,幾乎就點頭答應了。若是換成幾日前的自己,或許也就肯了。
可現在他已經不是幾天前那個熱血沸騰想帶着部隊追擊建奴的熱血青年,又恢復成了寧鄉軍統帥。
留在北方,甚至去遼西?
開玩笑,以遼西將門的操性,我若是去了,不被他們排擠到死才怪。
況且,這北方已經被建奴打得徹底破敗,已經沒有絲毫戰爭和經濟潛力。寧鄉軍若是留在這裏,還怎麼發展壯大,說不定還會被不斷地消磨掉了。
作為一軍統帥,身系幾千人的身家禍福,如何行得快意之事。
老子的理想是做個大軍閥,而不是俠之大者。
孫元心志堅定下來,將眼瞼垂了下去,只訥訥道:「一切等進了京城再說,想必到時候皇帝定然會有旨意的。陛下讓某怎麼做,某就怎麼做好了。」
他又繼續說道:「不過,無論將來如何。某的老家在江南,現在宦囊豐盛,送些錢回去給家人應該沒錯吧。管陶,依舊如先前說的那麼辦。」
管陶見黃佑極力反對孫元回江南,心中本就擔心。他這兩年在北方呆得本就膩了,早就巴不得回家去。也知道孫將軍是個性情中人,生怕他一個衝動,就答應黃佑留鎮北方之議。
作為一個商人,管老闆對於軍國大事也是個外行。可世界上的事情總逃不過一個利字,寧鄉軍留在北方又什麼好處,要地盤沒地盤,要人口沒人口。而且,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多,這裏是天子腳下,上頭有皇帝、宰輔和數之不盡的大人物。下頭還有總督、巡撫、總兵官、總兵、副總兵管着,到處都是婆婆。哪裏有回江南,做個土皇帝來得自在。
等孫元這句話一說出口,管陶一顆懸在嗓子眼上的心總算是落下了。當下就大聲應道:「將軍放心,此事屬下定然辦得妥當,等下就去準備。」
黃佑等了半天,卻等到孫元這一句話,心中大為失望。終於發作了,氣憤地叫了一聲:「太初啊太初,這可不是你,這可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孫太初啊!」
說完,一拂袖,轉身離開。
「腐儒,腐儒!」管老闆忍不住哼了一聲。
孫元突然長長嘆息一聲,擺手:「你下去準備吧!」
黃佑對自己是大大地失望了,說出這樣的話來,孫元心中也不太好受。不過,孫元心中卻更加堅定:這北方是再不能呆了,這朝廷和邊軍是爛透了,再呆下去,一但大變驟起,我孫元免不了要隨他們一起陪葬。別人一提起我孫元,提起寧鄉軍,都會豎起大拇指贊一聲「無敵雄師」可我心中卻自清楚,其實寧鄉軍這一戰有很大的運氣成分。若是不提前知道岳托的死訊,突襲建奴老營,我寧鄉軍未必能討到好。
就目前的寧鄉軍而言,根本不能對整個天下大勢產生任何影響。
真說起來,寧鄉軍有一半是新人,要想整合起來,還需時日。即便如此,也只有五千人馬。
如果要想在戰場上起到作用,部隊應該擴編到兩萬。
但兩萬主力戰兵是什麼概念,那可是一個大軍鎮了。兩萬戰兵,所需要的輔兵和民夫起碼六萬。再加上士兵的家人,也就是說,孫元手下至少要有二三十萬人口。這麼多人,起碼需要管轄一個省才能夠養活。
若是自己留在北方,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嗎?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所以,無論如何,得回江南去。
倒不是我孫某不想在未來的山呼海嘯和民族大劫難中又所作為,實在是力不能及。
此時的退,是為了將來的進。
孫元已經想得明白,在獲取濟南之戰的功績之後,未來幾年,寧鄉軍都將以休養生息為主。
下來之後,他特意跑到劉宇亮那裏,又同他深談了一次。
在老劉頭面前,他也不會隱藏自己的心思。
劉宇亮倒是乾脆,說報捷的摺子他已經以急遞送去了京城,如果不出意外,此刻已經到了皇帝手上。至於孫元所謀的一個軍鎮的總兵官之一職,他也給京城中的故交和同僚們去了信,並送上了許多禮物。如果天子犒賞下來,應該可以。
孫元大喜,自然是一番感謝,索性敞開了問劉閣老,如果要拿到一鎮總兵官的職位需要多少銀子,十萬兩夠不夠。
劉宇亮知道孫元有錢,卻不想他富成這樣,倒是嚇了一跳,說夠了夠了。
內閣的溫體仁、周延儒他們是出了名的愛錢,而且,孫元是盧象升的門人,說起來也算是東林的人,只要上下打點,這事也不難辦,這是就交給老夫辦吧!
開玩笑,以老夫和孫元的功績,堂堂一個內閣輔臣,如果兩這事也弄不妥,我劉宇亮這幾十年的官場也是白混了。
「不過,這九邊重鎮的軍官都是將門子弟,世代承襲,太初是個新人,去了之後會有許多麻煩的。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去了之後,難免要將別人頂下來。」
孫元笑道:「閣老,末將又沒說一定要去九邊做總兵官。」
說起九邊來,好象位置不少,畢竟是九個大軍鎮,囊括了明朝七成以上的野戰軍團。可說起來,能夠供孫元選擇的地方並不多。
首先,延綏、寧夏、甘肅、固原那邊因為農民軍已經呈蔓延之勢,交通斷絕,孫元也不可能過去。
至於大同、太原、那邊的麻煩一樣不少,又是大戰場,不是個合適選擇。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遼東、宣府和薊州三鎮。
這三鎮……嘿嘿,直接面對滿清……
劉宇亮滿面疑惑:「太初的意思是另設新鎮?」
「知我者,閣老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4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