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龍騎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很多人對漢室都不保任何希望了,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說,對漢室依然報着希望,這樣的希望就算是在五胡亂華的時期依然由出現,打着恢復漢室的旗號,四百年的王朝,沒人想看到它坍塌,而在這些人中,就包括鄭玄自己。

    他並不願多談兒子鄭小同的事情,是否能在劉瀾帳下出仕也並不是太過關心,畢竟以他對經學的成就,如果願意皓首窮經,也會成為一代名儒,只不過在他看來,如今的天下,我們儒生必須挺身而出,而他之所以會親自送鄭小同來秣陵,很大程度上是要了解如今劉瀾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這是在兩年前鄭玄所不會擔心的。

    「德安,你要老實的告訴我,你打算和袁氏一樣嗎?」

    德安這個字號乃天子所賜,為他所該,而德然則是劉瀾最早在所用,而通過對劉瀾字號的稱呼,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對漢室的看法,尊漢者稱呼他為德安,而一些莫名兩可者則依然稱呼德然,從這些劉瀾就可以判斷帳下每一個人的內心想法,而鄭玄劉瀾一直以來就明白他的想法,只是沒想到他會如此直接,雖然他還是有所保留,並沒有直接說出造反二字。

    劉瀾搖了搖頭:「我從未考慮過造反,就算當年在遼東起勢前往討董時我與帳下將官所說的那樣,我劉瀾尊漢不尊董,我始終都是支持漢室的,可是如果有一天,漢室亡了,天下英雄共逐之時,那我一定會是其中一人。」

    劉瀾話說的已經很清楚了,可以說鄭玄說袁氏等同於說出造反,是有所保留,那麼劉瀾可可就沒有任何保留了,可以說將自己的心聲都吐露了出來,也許曾經的劉瀾對此還會有些遮遮掩掩,但如今的他已經完全不用考慮那麼多了,現在的劉瀾已經不是當年的劉瀾,那個羽翼未豐的小郡守,坐擁二州三郡,帶甲十萬,人口近近百萬,他有資格暴露自己的野心,當然也不是說毫無底線的直接去造反,在如今的天下大勢面前,誰做這個出頭鳥,誰就會被群起攻之,雖然現在的劉瀾就已經面對這個情況了,可是袁術的下場他可不想過早嘗試,這個年代,雖然漢室風雨飄搖,可他的人望卻在,誰先反漢,誰先稱帝,誰將成為天下共敵,所以劉瀾在言談之中透露出了一個很大的信息,那就是漢室亡了,天下英雄共逐之時,他會與天下群雄共逐。

    劉瀾表達出了野心,但同樣也表達了自己對漢室的態度,漢室不亡,他就勢必會尊漢,其實這也是劉瀾始終要面對的抉擇,鄭玄現在不問遲早也會有其他人會問,所以他也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

    「可如果大漢不亡呢?」並非是劉瀾表述的不清楚,而這本身就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鄭玄要從他口中得到準確答案.

    「那就保持現狀,自立而不反漢。」劉瀾的回答讓老壽星微微一嘆,他明白,他是要做一方諸侯,不會放下手中權力的,而讓他放下也很不現實,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所謂的自立而不反漢,透露出來他和曹操是不可能同流的。

    所以他自立而不反漢後面應該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尊劉而不尊曹,反曹而不反漢,也就是說天子之令他會聽從,但假以天子之令而其實是曹操背後的旨意,那抱歉他不會同意,鄭玄微微一嘆:「大漢還有希望,天子英明,而曹操也透露出來他的潛質,日後在他的帶領下必可中興漢室,鄭玄其實是無比希望他能夠與曹操通力合作去做大漢朝的中興名臣,不希望再見到兩人之間的爭鋒,如果他二人能夠最終合作,共扶漢室,掃平域內之後推行仁政,輕徭薄役,與民休息,行外王之道,那麼大漢朝就必然可以由衰達興。

    外王之道,雖然是道家之說,可是在百戰之後,道家的外王之道無疑是最合理的治國之策,不論是高祖時期還是光武時期,外王之道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此,只需十年生聚,那麼大漢朝就可以恢復曾經的榮光。

    這是鄭玄心中最希望見到的局面,也是他目前能想到大漢朝由衰轉勝的唯一機會,但不得不說,儒生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太理想化了,忽略了人性,而人性又是一個人立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談劉瀾根本不可能與曹操聯合,就算聯合,現實當中太多問題也會使二人最終走向分裂,就像李傕與郭汜二人一樣,曾經是多麼好的兩兄弟,可最後卻鬧到刀兵相向,這就是人性、人心的複雜一面。

    而且權利的誘惑太大了,後世有位女大人物曾經說過,男女之間的誘惑也只是最初讓人沉迷,而只有權利才讓人始終欲罷不能,在權力的誘惑下,他和曹操必然會產生分歧與矛盾,最後從聯合到破裂。

    更何況有的時候這樣的矛盾並非是本人所想,而是你的身份到了那裏的身不由己,還有那些跟着你一同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都說人有三大夢,帝王夢、將相夢、大俠夢,他們為什麼要跟着你拼命,還不是要實現那遙不可及的從龍之夢?

    更何況以曹操的手腕,就算他選擇聯合,那也一定是屬於依附,曹操可能將手中的權利拿出來與人平分?他帳下可能願意去分那幾個位置嗎?

    所以這完全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鄭玄還是太理想化了,畢竟他最大也就做了個『鄉長』,對於權利的滋味體會到的並不多,如果他曾經做到了三公之位,恐怕他就不會說出這番話了,所以說老人家這番話讓人覺得可笑,甚至是像小孩子一樣天真。

    甚至他居然去指望曹操,這個縣長看上去卻又幾分中興名臣樣子的曹操,會在未來幾十年間,隨着權利的變化而野心逐漸膨脹,最終由其子取代漢室,漢室之亡,亡在曹氏,亡在董卓之禍,忘在黃巾之亂,忘在黨錮,這一切早已註定,若非宦官外戚始終支持着大漢朝,大漢早在靈帝朝甚至更早的安帝朝就亡了,而如今宦官外戚皆亡,大漢朝也就幾乎等同於滅亡了,世家起不到宦官外戚的作用,而指望世家的大漢朝,被證明只會死得更快。

    這一刻,劉瀾感到無奈甚至是失誤,老頭確實是一位好的大儒,但他的卻太不適合產於到政治之中了,這是讓他有些失望的原因,也證明了書生道理懂的雖然多,但未必能夠治理好國家,因為古今的讀書人,骨子裏都太過於理想化了,為了理想而堅持不懈,卻少了股決斷的狠辣,這讓劉瀾想到了一個人,一句話,紙上談兵的趙括,不管歷史上此人到底是否如記載的那麼愚蠢,但最少證明了鄭玄治經絕對天下第一,但摻和到政治力,他不比蔡邕聰明多少,所以此行鄭玄到袁紹處,他真的很為此行擔憂。


    他有預感,以鄭玄這種人的性格,絕對會出現意外,就像當年蔡邕傻不拉幾的去祭拜被棄市的董卓那樣招來殺身之禍。

    劉瀾還在努力着,就像當年努力着接蔡邕到遼東那樣,可有些事情,他必須要做,就好像蠢如蔡邕拒絕他,愚如趙忠這樣深明世故的人也同樣拒絕了他的好意,不是他們不知道危險,而是他們無法退避。

    你可以說着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也可以說這是不審時度勢。

    對這兩位他向來敬重的老人,他不好評判,但就最後的結果來看,他們的犧牲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而鄭玄的結果也會與他們一樣,劉瀾臉上露出了苦澀的笑容,但他沒有再繼續堅持下去,雖然他很需要鄭玄這樣的大家在他的治下教學,但他並不想讓他看出自己的失望。

    老人家選擇這條路,也是知曉自己身體支持不了不久,所以才抱着必死之心北上,更何況老人家已經留下了火種,鄭學會正火苗變成燎原大火,這股火勢勢必會燒遍整個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止,鄭大家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所以他能夠安心離開了。

    兩人其實都有着對彼此的失望,但兩人都將自己的失望之情埋藏在了心底,最少在這最後離別的時刻,不想破壞二人之間曾經的美好,那時的二人相談甚歡,儼然一副忘年交的樣子,可是當年的鄭玄沒有變,現在的劉瀾卻變了,現在的他,心中的野心不會同在沛縣時一樣,不同與新昌時那樣,不同與盧龍塞那樣!

    沛縣那時的劉瀾一心入徐州,新昌時的劉瀾一心占遼東,而盧龍塞時的劉瀾,一心抵禦東胡入侵,而現在,劉瀾已經從一郡、一州將眼光放到了整個天下,這就是一個人的野心,得隴望蜀也好,設立更高目標也罷,鄭玄與劉瀾之間出現了分歧,這在數年前,是絕不會想到的。

    但有一點,兩人又保持着一致性,雖然劉瀾如曹操那樣舉行招賢是他所支持的,但在鄭玄看來,鄉舉里選才是正途,而在他這樣的儒生看來,鄉舉里選被破壞,也是大漢朝衰敗的緣由,他必須要改變只有如此才能收穫人心,而當今天下,誰贏得了讀書人之心,也就等於贏得了世家之心,便等於贏得了人心。

    劉瀾點了點頭,這個建議他自然會接受,當然,他要先頒佈的取材法令卻不是改良版的鄉舉里選,而是科舉,當然科舉只是目的,遲早他會再次用鄉舉里選來取代科舉,可他沒有說,如果說出科舉之制的話,那老先生一定要吹鬍子瞪眼。

    恐怕老人家會立即轉身走人,至此之後兩人絕不可能再坐在一起,以利趨勢,大壞人格,這是要徹底滅儒家,原本今古文已經利祿薰心了,如果再出現科舉制度,那他不敢想像未來的鄭學學子會變成什麼樣。

    這何止是殺儒,簡直就是將比當年秦始皇坑儒更狠的手段,簡直就是殺儒,這般蓄養出來的讀書人,完全脫離人性,一心求仕,讓這樣的人做了官,天下會是什麼樣子,他不用等到那天,也能夠想到。

    「老先生放心吧,鄉舉里選,只要我在一天,我就會用一天,不過就像您說的那樣,鄉舉里選必須改革,而我的設想,是將這樣的權利從郡守縣令的手中拿下,將舉官制度該交由百姓,由他們來投選。」

    「這……」

    饒是鄭玄乃當今天下第一鴻儒,聽到將選官交給百姓還是愣了下,但不得不說,劉瀾這個辦法,卻是能極大的遏制父盜子名,兄竊弟譽,骨肉相詒,朋友相詐的情況,畢竟他們是什麼情況,沒有鄉民更了解了,而由他們來自己選出來治理他們的主官也一定是他們所信服的那一個。

    但是需要實踐,鄭玄不敢保證如此選材就一定能夠成功,但是他卻清楚,這樣的選擇制度絕對會被世家所牴觸,從而失去世家的支持,這一點劉瀾相比已經考慮過了,當然如果劉瀾能夠說服他們,很可能會發生賄選的情況,就如同如今的察舉制度,弄虛作假。

    但這些劉瀾其實早已經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後世村長的選舉。

    在古代,治理亭里,往往重用鄉紳,而在後世,尤其是民國時期,國共都在打擊鄉紳制度,所謂的土豪劣紳並非只有共打擊,國也在打擊,可最後鄉紳被打擊了,但在農村卻並沒有出現任何好轉,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是為何。

    原因就在被政府所重用之人完全沒有底線,而鄉紳雖壞,卻還有一絲底線。

    在執行政府命令的時候,百姓之家如果負擔不起,鄉紳往往會自掏腰包,並不會逼死人,但被政府所重用之人就沒有那麼多負擔了,為了政績不擇手段,被逼死之人多如牛毛。

    所以選舉在亭里之間還真不用考慮那麼多,反而是在城市之中,世家的手掌就太恐怖了,這是他需要解決的,當然監督制度也很重要,當然公檢法制度,這都是日後的事情了,最少現在還不太合時宜。(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關:    發個微信去天庭  仙府種田  武道大帝  仙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漢龍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漢龍騎"
360搜"大漢龍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s 3.8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