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紳弄鬼 第二百一十四章天命神話

    看着於祖佳和老王他們把游以默放入搭好的擔架。

    我不由得感到一陣頭暈。

    這時,一直在我體內沒開腔的守望禪師說話了:「你的生物磁場很黯淡了,趕快吃點東西,否則你負擔不起兩個陰神了。」

    剛才因為意外變故,他們其實都沒吃東西,聽了這話,都感到很虛弱。

    我突然靈感一來,說:」哇!老和尚,你能進游以默身體內,控制小默姐的身體嗎?不是你們都有救啦?」

    &守望禪師似乎在思考。」這行嗎?」於祖佳問。」應該行哪!」我說:」我原來就是守望禪師控制着我的身體,微操作得還不錯……到時有可能,把傷口治好,大家還可以招回小默姐的自我意識。」他們感興趣起來,似乎又有了精神。

    守望禪師說話了:」不過,你眼前這個女孩子的情況和你不一樣……你是靈明性體,當時陰神沒有全部離開身體,所以回魂很容易,但對方是普通人,陰神進入一般會成為……奪舍者。」奪舍者!他們抽了一口涼氣。」不過我可以試試!」守望禪師說。

    &要!」於祖佳果斷制止了。

    他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女友成為奪舍者,而且還是說男人話的奪舍者。

    他們望了他一眼,也都理解了、默認了。

    守望禪師等了一會見沒人說話,有點遺憾說:」其實對奪舍者,大家了解很不夠,我還想藉此機會多研究一下哪。」

    &了哪!」老王說:」趕緊收斂了他們去吃東西哪!」他們綁了牛金牛,簡單的清理現場,然後一起回山洞找東西吃。

    山洞裏結構有些變化,他們雖然都注意到了,但是飢餓的力量很強大,他們還是一門心思找能吃飯的那個地方。

    似乎多拐了幾個彎,他們才找到一個護林員小木屋。

    他們在守望禪師指揮下,把土鍋土灶使用起來,終於做熟了混合着玉米的糙米飯,沒有任何菜,他們還是狠很吃了幾大碗。

    恢復了力氣,老王開玩笑說:」玉米混合大米,有菜有飯,好象比蛋炒飯還好吃。」派出所長點頭。

    突然他覺得有點不對,剛要說,就覺得視線模糊,緩緩倒了下去。

    我勉強說了聲」不好!「也和老王倒了下去。最後的念頭是……靈明性體居然也會中毒!

    於祖佳因為有傷在身,吃得少一些。

    看到我們的情況知道着了道,轉頭四處觀看,但也漸漸不支……恍惚中,他看見一個女人的身影走過來,解開了牛金牛。

    李醫生正在讀莫教授原來的一些論文稿……從於祖佳他們失蹤後,由老馬和他接觸,他的一些想法越來越讓石苓人感興趣……所以石苓人同意了他調看已經被封的手稿。

    這天,他看到一段興致很高,以至於半夜都還在研究。

    手稿摘選: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三代先民初始時期的大事也就是巫術和打仗兩樣,方士都是當時的精英分子,如果哪位巫術玩得純熟,而且打仗勇猛,眾人肯定會推舉他做人皇。

    所以後人追憶堯舜禹的光輝形象時,說他們」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意思就是說這些古神血脈的方士們都是智商極高的,而且有千里眼、順風耳,能準確地預測未來的吉凶。

    最早的職業方士其實就是咱們那些最早的有名有姓的老祖宗。

    甚至黃帝、蚩尤,都是把巫術練到頂級的方士。

    在黃帝蚩尤大戰中,蚩尤作法請神下雨,黃帝則驅動旱神、請來九天玄女止雨。

    蚩尤鬥法失敗,於是被殺。

    這是典型的方士鬥法!確實驚天地,泣鬼神。

    更重要的是,這一仗決定了大家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而不是」蚩尤子孫。所以,」傳說時代」是方士的黃金時代。

    到了商代,國王治政活動越來越重要,直接君權神授,方士那套經驗主義、實用主義就不太靈光了。

    國王把文教事務就分別交給手下人去打理,分工也越來越細:有了專門整理巫術檔案的」史,「有了專門負責禱告的」祝「,有了專門負責接引神力,整治平亂的」屍」,真正原始意義上的方士,只負責跳舞求雨。

    更慘的是,當時盛行」暴巫」……天旱時把方士放在烈日炎炎下曝曬來感天動地求得雨水。

    做方士做到這個份上,真是失敗中的失敗。

    不甘心的方士們做了一次反擊,產生了漢武盛世前期。

    沒錯,雖然儒門燒冷灶,但漢武帝能夠以少年天子奪取旁落大權,是因為全國大大小小的方士幾乎都站在劉徹一邊,並且異口同聲說:天命所歸在劉徹這邊……這樣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但是漢武帝執掌大權後,雖然建立了封禪等制度,但身為上位者他似乎很清楚:所謂禪讓,這不過是作作樣子糊弄老百姓玩的。還是要兵強馬壯為天子,因此引入了儒家的董仲舒,以天人三策獲得君權神授。


    方士的實際地位並沒有多大提高。

    典型的案例是霍光輔政時期,不少方士的話包括在朝中為官的重臣或者扶鸞,都被當作了耳旁風。武帝臨終前,將昭帝託付給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受命幫助霍光輔佐昭帝。昭帝即位期間,一直由大將軍霍光處理朝政。最奇怪的是:有影響力號召力的名方士似乎絕跡了……就是在漢武帝晚年因為巫蠱之亂大清洗後,都常能看到安期生等一些名方士若隱若現的身影,還時時影響着時代,但是漢昭帝時代反而沒有這類大宗師級的人物。

    根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寵幸鈎弋夫人前,廣陵王劉胥跟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同時被立,長大之後,劉胥力大無窮,力能扛鼎。這樣的人才要是放到戰場上,那肯定會出人頭地,深得武帝賞識,此時漢朝正對外用兵,但是即使戾太子、劉閎死去,燕王劉旦惹火武帝被廢,武帝還是沒有立劉胥為太子。

    昭帝幼年即位後,劉胥見昭帝年少,沒有兒子,於是覬覦皇位。他沒有像燕王那樣激進,而是採用了一種比較隱晦的方法——派人去請了一個女巫叫李女須的,讓她去巫山請神詛咒。昭帝真的駕崩了,劉胥立刻對李女須佩服得五體投地,相信依靠巫師的力量,自己就能登基為帝。後來霍光跟大臣們在考慮皇帝的人選時,也曾經想過劉胥,但最終他們選擇了昌邑王劉賀。……一個浮滑子弟,自然比根正苗紅、勇武無雙的廣陵王好控制。

    既然以前已經有了經驗,劉胥這次自然故伎重演,繼續讓李女須詛咒。二十七天之後,劉賀因為企圖對抗霍光一黨被廢為海昏侯,劉胥更高興了,視女巫為神明。多次賞給她財物。宣帝即位後,劉胥讓女巫繼續詛咒,可惜這次宣帝劉病己得了天命,活了一年又一年,始終沒有要駕崩的意思。八年後,還立兒子劉奭為太子。這下劉胥絕望了,說:「看來這天下到底不是我的。」停止了詛咒。後來詛咒的事情敗露,劉胥慌了神,藥死了女巫跟二十多個宮女。那個李女須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最終把自己給詛咒死了。劉胥然後也上吊而死。此時此刻,曾經參與國家大事的司巫及男巫、巫女已有淪為私人武力的趨勢。

    不過,民間方士開始活躍起來……雖然難以對天下大勢產生什麼影響力,但至少出了不少個人名氣很大的名方士。不過戰鬥力只有五,反而偏重於解釋所謂的「讖緯」。

    讖,許慎《說文解字言部》云:「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洛所出之書曰讖。」『1《東漢書張衡傳》說:「立言於前,有徵於後,故智者貴焉,謂之讖書。」『2《辭海》曰:「讖,預言,預兆,如符讖。」『3總之,所謂讖,便是對於未來帶有應驗性的預言和隱語,它們往往假託天命與神意的形式而出現。所謂讖緯,按照科學解釋,主要以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陰陽五行玄學及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為理論依據,將自然界的偶然現象神秘化,並視為王朝安定的決定因素。它適應了當時封建上位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時,讖緯之學,是中國兩漢時期一種把經學神學化的玄學。其實是「讖」與「緯」的合稱。「讖」是秦漢間的巫師、方士編造的預言吉凶的隱語、預言。

    &是一種隱秘的語言,假託神仙聖人,預決吉凶,告人政事。作為上天的啟示,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讖有讖言、圖讖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為秦代的一句讖言。讖書是占驗書,簡單地說,就是神的預言,當然方士們無法言出法隨,主要預言國家大事,以及對經書的神秘解釋。

    讖與緯作為神學預言,在實質上沒有多大區別,但就產生的先後說,則讖先於緯。讖大概起源於先秦時期,《左傳》中就有一些讖語的記載。漢以前在燕齊一帶的方士中就造有「讖語」。最古的讖書是《河圖》﹑《洛書》。秦始皇時,方士盧生入海求仙,帶回《圖錄》一書,中有「亡秦者胡也」的讖語。《史記》中也載有《秦讖》。漢緯則較為晚出,通常認為出現在西漢。漢初劉邦的第四子劉長驕蹇自大,不奉法令,並圖謀叛亂,後來因為事情敗露而被抓了起來。漢文帝免其死罪,廢除了他的王位,將他貶謫到蜀中。劉長在途中絕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繒,好童童;一升粟,飽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漢文帝聽說之後,追封劉長為淮南厲王,並讓劉長的兒子劉安蔭襲淮南王的爵位,給他建造宮苑。後來讖、緯逐漸合流。

    &即緯書,《說文解字》云:「緯,織橫絲也。」『《釋名釋典藝》云:「緯,圍也。反覆圍繞以成經也。」「緯」是相對「經」而言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許多人認為這是漢代儒生假託古代聖人製造的依附於「經」的各種著作。武帝以後,獨尊儒術,經學地位提高,產生了依傍、比附經義的緯書。緯以配經,故稱「經緯」;讖以附經,稱為「經讖」;讖緯往往有圖,故又叫「圖讖」、「圖錄」、「圖緯」;以其有符驗,又叫「符讖」;以其是神靈的書,又叫「靈篇」。

    緯書的內容萌芽於伏生的《尚書大傳》和繼起的董仲舒的《春秋陰陽》﹐但到漢武帝以後才出現託名於經書的緯書﹐當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和《孝經》都有緯書﹐東漢時流傳的「七緯術」有《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孝經緯》和《春秋緯》,皆以推崇方術、預言附會儒家經典。《七經緯》又與《論語讖》﹑《河圖》﹑《洛書》等合稱為「讖緯」﹐共有八十一篇:《河圖》九篇﹐《洛書》六篇,說自出於黃帝至周文王的本文﹐又別有《河圖》和《洛書》三十篇,說自初起至孔子九位「聖人」增演的﹔還有《七經緯》三十六篇。此外﹐另有《尚書中候》﹑《洛罪極》﹑《五行傳》﹑《詩推度災》﹑《汜歷樞》﹑《含神務》﹑《孝經勾命訣》﹑《援神契》﹑《雜讖》等書。漢末王莽篡漢﹐郗萌又集圖緯讖雜佔五十篇﹐為《春秋災異》。

    這些『由經典所衍生出的意義,是方士化的儒生被河圖洛書所影響,偽托孔子以神學推崇觀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旨在宣揚國家治亂興衰、帝王將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書總的宗旨屬於陰陽五行體系﹐其中雖包含一部分有用的天文﹑曆法﹑地理知識和古史傳說﹐有些方士藉助讖緯預測人的生死壽夭、地方的戰爭勝敗,簡直是一碟小菜,有時準確程度甚至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絕大部分方士解讀的內容荒誕不經﹐可以穿鑿附會地作幾種不同的解釋﹐並可任意證實其中一種是「正確」的﹐甚至那些五毛黨想方設法為改朝易代製造根據。譬如西周滅亡前有人預言: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春秋時虢國滅亡前有人預言:火中成軍,虢公其奔,晉國中興前有人預言:後十四年,晉亦不昌,吳國滅亡前有人預言:吳王出遊觀太湖,戰國時趙國滅亡前有人預言:趙為號,秦為笑,秦始皇時,有人在石頭上刻字,一句「亡秦者胡也」,搞得始皇帝龍心不悅,對胡人大開殺戒,以扶蘇蒙恬驅逐匈奴,卻被胡亥奪取天下。秦朝滅亡的預言除了亡秦者胡也,還有:阿房阿房,亡始皇,秦末,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事,靠的就是讖緯。吳廣裝成狐狸在草叢裏喊「大楚興,陳勝王」,揭竿而起。西楚霸王的預言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更有楚人得勢的預言:東南有天子氣,大漢興起的預言是:寶文出,劉季握,西漢滅亡的預言是:三七末世!

    中國古人很喜歡討論治政成敗的經驗教訓,從《尚書》開始,一直做到登峰造極的《資治通鑑》。講得比較精到的,還要數《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指軍隊、戰爭,槍桿子裏面出朝廷,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祀指祭祀,通過教門把大家的宗旨控制起來,就是狠抓意識形態。有了這兩樣,搞治政基本上就成功了。所以人們總喜歡用這兩條標準來評判一個王朝的得失。比如,秦朝就是反面典型,他們光顧着抓槍桿子,忽視了意識形態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在乎,結果「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才幾十年光景,無限江山就被人家奪了去。秦朝的教訓實在深刻,所以從西漢的劉邦開始,官家就比較自覺地做意識形態的文章了。西漢時,讖緯還屬於民間的產物,皇帝們並沒有主動宣傳、開發,只是由於讖緯「先知先覺」的特點,大家喜歡用它來預言國家的治政走向。逐漸地,一些好為帝王師的民間先賢,就開始拿讖緯跟皇帝說事了。漢昭帝的時候,全國各地到處出現稀奇古怪的現象,比如枯死倒地的樹又再次立起來繼續生長,有蟲子吃樹葉吃成五個字:「公孫病己立。」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位姓公孫的是什麼人。眭弘於是上書昭帝:「董仲舒說了,做皇帝也要講究天命的,沒天命的人,就算繼承皇位,也是坐不穩的。現在到處是神奇的景象,看樣子是有平民百姓要做皇帝,您的位置雖然是合法繼承的,但根據異象的顯示,看起來也該交給別人了。建議您號令天下,尋找一個適合代替您的人,把皇位讓給他,您呢,就找塊小地方養老,不是很好嗎?」當時昭帝年幼,主持政務的是霍去病的異母弟弟霍光,一聽,這還了得,殺頭。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眭弘被殺,而是他的動機不明——除了公孫……皇曾孫劉病己,誰敢叫皇帝退位!至於霍光這人,沙發過短,面對讖緯的勢力,也不懂好好利用,只知道一味使蠻力。後來的上位者就聰明多了。你民間不是報憂嗎?咱皇家就報喜。

    在兩漢歷史上,民間本來就流傳着各種各樣的民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各地風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眾對於時事所做的道德評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發生宣洩積累的不滿情緒。正如《詩經將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謠的歌詞簡單,琅琅上口,廣為傳唱,因此為各個時期的政權所重視。《東漢書》中云:「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至各州縣,觀採風謠。」說的就是漢和帝讓人微服到民間采聽民謠,掌握民眾的言論與意向。實際上,民謠也就是各個時期的王朝輿論及王朝思潮,從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當廣泛的,構成了一幅幅反映漢朝王朝情況的立體畫卷。

    而在一代代大漢天子的暗示下,各地紛紛上報祥瑞出現,什麼鳳凰、麒麟、嘉禾……遍地開花,展開了一場與百姓爭奪意識形態控制權的鬥爭。但是,這些祥瑞太過老土,說服力遠不及讖緯那樣生動形象,而且光靠意識形態是吃不飽飯的,漢成帝絕後的預言是:燕飛來,啄皇孫,在外戚當道之時,劉向曾經上書漢成帝,說:「您有自己的祖宗,卻把國家交給外人,自己做奴隸,即使您自己不在乎,將來祖宗們怎麼辦?」似乎是有某種深藏血脈詛咒,西漢朝廷還是一天一天地腐爛下去。這時,一位懂得利用讖緯的天才出現了,他就是王莽。

    王莽雖然是外戚,但也曾經孤苦伶仃,接近下層的生活經歷使他很了解讖緯的作用。篡位前夕,他是「假皇帝」,為了做真皇帝,就利用讖緯大造輿論,開始製造符命。大臣劉京上書說:「齊郡有個小亭長,有一天晚上連續幾次夢見有天公使者對他說:『天公讓我捎個話給你,假皇帝要做真皇帝了。你要不信,第二天你的亭里會有口新井。』第二天亭長起來一看,果然有口新井。這不是擺明了要您做皇帝嗎?」一時間,各地的預言雪片一般呈上來。王莽順水推舟,說這實在沒辦法呀,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我再不登基,不是跟天命作對嗎?於是堂堂正正地篡位了。王莽稱帝的預言是:攝皇帝當為真,王莽篡位當然不是只靠讖緯,但是這招卻啟發了很多人。王莽托古改制,結果步子太大,不過是為王前驅。

    光武帝劉秀就是有資格逐鹿天下的一個。當時天下大亂,劉秀在南陽倒賣糧食,李通遊說他起兵:「圖讖上說:劉氏復起,李氏為輔。這不正應在咱哥倆身上嗎?現在天下這麼亂,誰有預言誰就能贏。」劉秀一聽不錯,就拉起一支隊伍,最後統一全國。在劉秀登基的佈告中,還像模像樣地引用了讖緯「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卯金」合起來就是繁體「劉」字的左半邊。這麼拙劣低級的字謎也敢放進告全國人民書里,可見劉秀對讖緯有多信服。

    東漢興起前有人預言:得不得,在河北,漢光武帝聚齊雲台二十八將,另一方面,本來實力最強的更始將軍劉玄在滅掉王莽所建的政權後,被擁立為帝。做了皇帝的劉玄沉湎酒色,將政事委付於岳父趙萌管理。趙萌排斥功臣,卻授與官爵給那些諂佞小人或奸詐的商人,自成一黨,甚至有人因為烹飪手藝好,做菜對胃口就獲得官爵。於是,都城長安的市井間流傳着一首民謠:「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民謠傳開之後,士卒離心,人心怨叛。不久,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

    在當時,當時信讖緯的不止劉秀一個,公孫述在巴蜀稱帝,也自認是得了符瑞的真命天子,並且廢止漢朝的銅錢,自鑄鐵錢。由於鐵錢不被民眾所信任,民間一時間難以流通。怨聲載道的百姓,私下裏表達不滿:巴蜀有民謠唱道:「黃牛白腹,五銖當復。」王莽稱黃,而公孫述想要模仿王莽,所以稱之為白;而五銖就是漢朝的貨幣。民謠隱含了百姓希望恢復銅錢的願望,另外也暗指公孫述的政權不得民心,離倒台已經不遠了。劉秀就寫信勸降,不是談大道理,而是從批駁公孫述的讖緯入手,說你的讖緯不靈,先前樹葉上的讖緯里說「公孫病己立」,那個公孫根本就不是你。我手上的才是如假包換的真讖緯,你是鬥不過真命天子的,還是趕緊投降吧。有了劉秀的倡導,加上原本很好的群眾基礎,果然沒過多久,公孫述就被東漢所滅。

    東漢的讖緯之風迅速蔓延,利用圖讖稱帝﹐取得政權以後﹐漢光武帝發詔頒命﹑施政用人也引用讖緯。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又正式「宣佈圖讖於天下」﹐定為功令的必讀書﹐「言五經者﹐皆憑讖緯說」。儒生為了利祿﹐都兼習讖緯﹐稱「七經緯」為「內學」﹐而原來的經書反稱為「外學」。讖緯的地位實際上凌駕於經書之上。批判讖緯的時候也只能用讖緯做武器。像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就給皇帝上奏摺說:「讖緯這東西其實還是不錯的,當初堯舜禹這些聖人,就是靠讖緯起家的。不過最近的假冒偽劣產品實在是太多,嚴重擾亂讖緯製造的市場秩序。您務必採取行動,打擊這些三無產品。」其後﹐漢章帝又召集博士和儒生於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見白虎觀會議﹐由班固寫成《白虎通德論》﹐把讖緯和今文經學糅合在一起﹐使經學進一步讖緯化。

    東漢沒落前有人預言:侯非侯,王非王,東漢第九位皇帝漢質帝死時只有九歲,沒有後嗣,太尉李固想要立清河王劉蒜為帝,而手中掌握實權的外戚大將軍梁冀卻擁護蠡吾侯劉志,最終劉志上台,為漢桓帝。漢桓帝即位不久,李固就被人陷害,死於獄中,且被暴屍於路旁,而擁立漢桓帝有功的太尉胡廣封安樂鄉侯,司徒趙戒封廚亭侯,司空袁湯封安國亭侯。事情傳開後,京都民眾唱道:「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鈎,反封侯。」表達了對外戚專權的憤慨,以及對於朝政頹敗的悲哀。「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鈎,反封侯」還被漢代司馬遷引用在他的著作中,可見民謠讖語早就引起了史家們的注意。漢桓帝元嘉年間,西北的幾個遊牧族裔聯手侵犯中原,漢室派兵拒敵,卻屢戰屢敗,於是朝廷只得四處徵兵戍邊,造成了許多田畝無人耕作,從而被荒蕪廢棄的惡性循環。天下民謠傳唱道:「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深刻地反映出了亂世之下,民生多艱的疾苦。漢靈帝末董卓為前將軍,他的野心和凶暴天下皆知,京都流傳有一首民謠《董逃歌》:「承樂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帶金紫,董逃!行謝恩,董逃!整車騎,董逃!垂欲發,董逃!與中辭,董逃!出西門,董逃!瞻宮殿,董逃!望京城,董逃!心摧傷,董逃!」整首歌也就是一個意思:看到董卓來,就趕快跑吧。果然,在漢靈帝死後,董卓率領大軍進入了京師,誅殺宦官,廢掉漢少帝,立漢獻帝為帝,自封為太師,把握朝政。在聽說了《董逃歌》之後,董卓下令禁止傳唱。後來見無法從根本上禁絕,又把「董逃」改為「董安」,改成了歌頌他的歌謠。可是不久,京城又流傳另一首民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是一首拆字的民謠,「千里草」即為董字,「十日卜」為卓。意在隱諱地詛咒董卓。沒過多久,董卓即為呂布所殺。

    曹丕代漢前有人預言:鬼在山,禾女運,劉備稱帝前有人預言: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孫權稱帝前有人預言:開閭門,出天子,當真是成也讖緯敗讖緯。魏晉後五胡亂華,讖緯隨着儒學日漸衰落,劉宋後讖緯之書亦受到歷朝查禁,西晉統一前有人預言:青蓋入洛陽,西晉中衰前有人預言:宮中大馬幾作驢,東晉興起前有人預言: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東晉滅亡前有人預言:晉祚盡昌明,南梁滅亡前有人預言: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災起,南陳滅亡前有人預言: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北齊滅亡前有人預言:金作掃帚玉作把,淨掃殿屋迎西家,北周滅亡前有人預言:白楊樹頭金雞鳴,南北朝後期,曾流傳過一條神秘預言,預言將有一位「黑衣人」降臨成為天子以終結亂世。初期預言是「亡高者黑衣」,結果穿黑衣人北周滅了高家北齊,後來預言變為「黑衣臨天位」,穿黑衣人意味着佛門盛行,連皇帝都出家為僧了。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誰做皇帝區別並不太大,還是一樣的苛捐雜稅,質疑皇帝的合法地位有多少實際意義呢?其次,比天命神話更專業、更精細的東西有的是,像儒家中的天人合一、陰陽家的五德終始等等,只要有野心家需要,讀書人還不是立刻奉上?隋朝滅亡前有人預言:豫南楊柳謝,河北李花榮,此後唐朝興起,唐太宗時,有人預言「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為是李君羨,找個藉口把他殺了,結果歷史表明預言說的是武則天。安史之亂前有人預言:人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唐朝敗落前有人預言:金色蝦蟆爭努眼,正是國之將亡,必有徵兆。大唐餘暉之後是五代亂世,朱溫代唐前有人預言:易梁,易梁,後梁滅亡前有人預言:搜珠,搜珠,南唐興起前有人預言:東海鯉魚飛上天,之後進入亂世後,神仙佛祖避世不出,血統的起源不再神秘,在出生問題上就不方便做什麼文章了。於是就衍生出另一種方法,也就是強調皇帝出生時有奇異的天文現象,暗示他不同尋常的身分。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時屋內異香撲鼻,屋外紅光環繞。一句「點檢做天子」讓趙匡胤黃袍加身,北宋興起。這一點,連少數族裔朝廷也學了去,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就是帶着神光、異香來到人間。

    宋朝權奸蔡京、童貫當國,內外憂患頻仍,當時便有民謠在百姓中流傳:「打破筒所謂童,潑了菜所謂蔡,便是人間好世界所謂註:音朝又有宇文虛中者,投靠權奸童貫,在對手面前逃跑一次反而又升官一次,由舍人而至翰林學士,再升為資政殿大學士。故京師有民謠稱其為:「一走而為內翰,再走而為大資,三走而為樞密。」走者,逃跑也。陸游的《老學庵筆記》提到大宋一代的文風變化,好端端的一部《昭明文選》,在謀取功名進仕的人手中,竟變成了汩沒性靈的陳詞濫調——「方其興時,士子為之語曰:『〈文選〉爛,秀才半』。」建炎以後,蘇東坡等三蘇蜀學文章又成了不少人博取功名的手段,「亦有語曰:『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北宋滅亡前有人預言:定知金帝來為主,南宋興起前有人預言:新興店,南宋滅亡前有人預言:這回來,不作耍。

    蒙元滅亡前有人預言:石人一口八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明朝興起前有人預言:塔兒紅,朱衣人作主人公,到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更玄乎了,因為村民們甚至以為朱家着了火,還拎着水桶準備去救火。,其實如果放在現代,學過防震減災科學的人都知道,這些天文上的異常現象往往是地震的前兆。明成祖得勢前有人預言:莫逐燕,逐燕日高飛,明朝宰相張居正權勢煊赫,憑藉手中權力為其子侄謀取功名,考官不光不敢違抗,還爭着為其作弊出力。張居正的長子、次子和侄子或為進士,或登甲榜,且「推恩諸權貴子弟多得幸進,科道悉鉗口結舌,不敢發一語」。當官的不敢說話,可老百姓就敢發言:「京師謠曰:『張公若不身早亡,四官定作探花郎』」。明時西湖旁風景之地大多被有勢力者用竹籬笆圈佔以「專菱芡之利」,當時杭州百姓也編了民謠譏之:「十里湖光十里笆,編笆都是富豪家。待他十載功名盡,只見湖光不見笆。」明室中亂前有人預言:雨帝雨帝,城隍土地,李自成做皇帝前有人預言:十八子,主神器,明滅清興前有人預言:遇順而止,雍正加強集權前有人預言:帝出三江口,清朝沒落前有人預言:黃花滿地發,這些讖緯現在看起來非常粗糙樸素,甚至有些拙劣,在當時,卻起到了決定作用。此後宋元明清,因為兵火連綿和文字獄,讖緯之術所存僅少量殘篇,有明《古微書》、清《七緯》等輯本存世。顯然方士們雖在民間很有市場,但在治政上卻前途黯淡……「

    李醫生迫切需要何人分享自己的發現,於是他激動地給老馬去了電話。

    可憐的老警察大半夜的,哈欠連天的爬起來說:「李醫生你半夜三更喊我起來,就是為了說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揍你丫……」

    李醫生趕緊說:「不只是這樣,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讖緯在漢朝的出現,確實有其道理。西漢的建立,從整個歷史上看,是一件大事,但如果說得偏激一點,漢朝是中樞**體制剛剛建立的時期,人心還沒有受到太多的束縛,所以做事、說話都比較直爽。它在模因上沒有從前輩那裏繼承過什麼:書本被秦始皇燒得差不多了,劉邦又是身世存疑的無賴子,他手下的大臣也基本上是文盲,即使是蕭何這樣有點遠見的,到了咸陽也不過是注意收集軍事地圖之類實用的東西。至於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大臣們好像也不怎麼在意。以當時西漢君臣的模因水準,能夠活學活用,造點讖緯就算很不錯了。

    說明君權神授,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是託夢術,夢的內容從儒家至聖先師孔夫子開始也大同小異,無非是有仙人給了顆藥丸吃,又或者是夢見太陽落到懷裏了,然後就懷上龍胎了,總之就是要表達富貴再三逼人,想不做聖王、皇帝都不行。託夢術是最有效的辦法,因為夢的內容是沒人可以反駁的。總之,鳳子龍孫與龍鳳呈祥,就是炮製天命神話必備的兩味藥材。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需要證明天命所歸的。一般說來,開國皇帝絕對需要出具天命神話,因為根據陰陽家五德始終、天命轉移的原則,前朝也是有上天罩着的;要想改朝換代,首先必須證明老天爺喜新厭舊,轉而對自己青眼有加。所以關於劉邦的傳說中,還有赤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以表明天命的交接有合法手續。至於按照繼承規律接替皇位的,一般就不需要文件或故事了,因為龍種的身分已經是最好的證明。因此我們看到,皇帝們的出生顯得五花八門,有說自己是龍子的,有說自己太陽、星星之子的,有說自己是某個不知名的神仙的兒子的,有的甚至連這也不編,就簡單地說有什麼紅光滿屋、異香撲鼻。雖然皇帝都是天子,但這些七七八八的神仙沒幾個和天帝能拉得上近親。最多也就是天帝的使者而已。但兵荒馬亂的亂世中,只要有足夠的實力,隨便畫個紅圓圈,也能當作公章。在皇帝坐穩龍椅之後,有幾個吃了豹子膽的敢對皇上說:「您的天命神話好像有疑點,我想請皇家科研部門鑑定一下?」皇帝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編造證明文件不需要多麼慎重,因為沒人敢質疑。

    但這其實是很矛盾的,按照常理,皇帝的出生應該具有獨佔的意味。如果大家都是神仙的親戚,皇帝怎麼能脫穎而出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天命神話已經完成了對皇帝合法性證明的歷史使命,編造天命神話僅僅是慣性運動而已。也許老子說得好,「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既然示人了,顯然就不是什麼利器了。劉邦付出老爹的代價,得到了「君權神授」的待遇,也就是龍種統治天下的合法性,這對後世頗有榜樣的作用。也證明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劉邦搞造神運動,許多年後,別人勸進王莽篡漢,口說無憑,索性編造文字,說是漢高祖劉邦命令王莽做真皇帝。可謂天道好還。

    隨着東漢的滅亡,讖緯的影響也越來越小。雖然老百姓造反時還經常用讖緯當作革命綱領,但至少做皇帝的不再好意思把這東東拿出來炫耀君權神授、天命所歸了。讖緯在兩漢之後就迅速衰落,這當然也有其原因。讖緯和天命神話一樣,都是為了證明皇帝的合法性,解決皇帝是否龍種的問題,但它們實在是太粗糙,隨着人們精神生活日益精細豐富,這些東西必然要被拋棄。尤其像東漢晚期的名士們,張口就是「玄」、「無」、「有」這些精緻的淮揚細點,要讓他們去談什麼冬儲大白菜似的讖緯,那真比殺了他們還難過。這樣,必然有一些有理想的方士念念不忘遠古時代的榮光,力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再為帝王師,重鑄帝王魂。

    所以我明白了!太平道本身雖然是丹道的武裝起義,實際上是漢儒色彩濃厚的,于吉、襄楷、張角,皆是儒士出身,這意味着公羊派的天意論與由此衍生的圖讖學,成為太平道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如果沒有公羊派董仲舒的天人交感理論,絕沒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太平道。在太平道等早期不脫漢儒色彩的道派中,有一個公羊家色彩濃厚的理想治政模型,即在天子之外,朝廷中還有一位充任天子之師的賢者,以引導天子行於天之正道之上,在賢者與天子之間,所踐行的非是君臣玄學,而是天道與人道玄學。

    天命神話的變遷告訴我們幾個道理。首先,做皇帝這件事是屬於贏家通吃的,天命神話最多也就屬於錦上添花。真正決定合法性的還是實力。即便是儒家宗旨,也是在承認皇帝合法性的前提下,對皇帝提點「民貴君輕」的建議。在這一治政模型中,由董仲舒所開創的「天—天子」這個天人感應公式被修正成了「天—賢者—天子」,這個修正說明,董仲舒為首的公羊派借天命而限制皇權的構想完全破產,一部分儒生開始寄望於收回董仲舒等賦予皇權的承接天命的法統資格,而試圖建立一個由儒士承接天命而限制皇權的新政體。可惜,如果說當初劉邦雖然對關於自己的那些「神話」很受用,但真正讓他感受到皇權的威力的,還是儒門叔孫通制定了禮儀後,一幫無賴畢恭畢敬地對他朝拜的景象。而另一個頗具反諷意味的事實是,經過漢武帝等帝王的文治武功,中樞集權制度的確立,皇權這頭巨龍已經完全地成長起來,再給它套上籠頭已經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哪怕是關於皇帝君權神授的故事越來越粗糙,但避皇帝名諱的範圍卻越來越大、條目越來越精細,而文字獄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在皇帝的眼裏,只要對語言和行為的控制到位了,也就意味着合法性的證明成立了。甚至儒家內部,大多數儒士也對這樣的計劃抱以不信任的態度。最後,漢儒中產生了分化,最後異化的一支選擇了與黃老合流,此即丹道的第一道國,太平道的前身。

    而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或者正一盟威道,是第二道國。顯然,在中國,神仙從來就沒有做過老大。皇帝說自己是上天之子,只是找個抓手,他們更習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規範語言、行為的方式強化自己的無上權威。漢朝盛行的讖緯,就是一次全民參與的造神運動。

    老馬迷糊接電話,昏昏地聽着,最後他突然聽清醒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現在已經撥亂反正了,你沒看人民日報?」

    李醫生趕緊說:「我這不是太激動跑題了……真正的發現在後面……事實證明,雖然大多數是江湖騙子,但少數時候卜筮的確能夠給出未來的預兆——只要施術者聰明到能夠理解它們。這就是讖緯的由來。古今中外,可用的媒介多種多樣,動物內臟、茶葉、卜筮棒等物均可,字書也是其中一種。


https://sg.myagneta.com/%E8%A3%85%E7%BB%85%E5%BC%84%E9%AC%BC-26334/209.html
相關:    嵐風雨泉  重返1999  花妖影帝  絕世神醫:鬼帝的腹黑狂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裝紳弄鬼第二百一十四章天命神話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裝紳弄鬼"
360搜"裝紳弄鬼"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77s 3.4498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