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 第258章 拐彎抹角

    readx;    大漢未央宮的宣室殿分為前後殿,前殿是舉行大型朝會和有重大事項或者舉行外交活動的地方,而宣室殿後殿則是天子平時辦理事件、批覆疏奏和舉行一般朝會的地點。

    劉奭聽馮野王非常詳盡的列舉了大漢國從地方到長安祭祀的廟宇數目、參與人員,覺得這花費實在是驚人,就問馮野王,有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陛下,臣竊以為,除了高祖受命於天,平復天下,是大漢國萬世基業奠基者,理應享有太祖之廟,世世不毀之外,其他皇帝或者宗族的宗廟在過了幾代之後,或者在一定的期限里,都應當毀棄。」

    「毀棄?」

    馮野王的話一說,有人就異議:「毀?如此大逆不道,這樣只怕會引起騷亂,國之將亡!」

    「大漢以孝道治國,左馮翊公然要毀棄祖宗廟宇,這就是數典忘祖!」

    群情激奮,反對馮野王的佔了大多數,只有少部分人沒吭聲。

    「臣說的這個『毀掉』,不是說完全的不侍奉這些君王和先祖了,而是按照輩份和功績的順序、一齊將這些祖宗們併入太祖之廟接受祭祖。」

    馮野王的聲音大了一些:「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費用支出,二來,也便於管理,第三,我們在祭祀的時候,也可以節約時間,減少在路途上的消耗,怎麼就大逆不道?」

    「陛下剛剛當朝,如何就國之將亡?誰在今天說這話,那才是對大漢沒有衷心,對天子威嚴進行了詆毀,是亂臣賊子!其心當誅!」

    馮野王的聲音鏗鏘有力,結合他那美髯飄飄,看起來真是正氣凜然,非常有鼓舞性。

    一時間大殿裏每個人都在思索,表情各異。

    於定國的臉色這會變得非常難看。

    今天的這個朝會似乎是從討論隴西和函谷關以東地區的災事開始的。可是這會的矛頭似乎對準了自己。

    本來作為丞相,於定國應該喜怒不形於色的,可是他今天的確有些忍耐不住。

    於定國在宣帝時候是御史大夫,做了丞相也沒有多久。宣帝就駕崩了。

    宣帝駕崩,這對于于定國而言,也算是好事,也算不好。

    好就好在於,新皇登基,很多事需要重新的規劃,許多的執政方針和地方官吏就需要重新的梳理,這就是一個樹立丞相威望的好時機。

    不好的地方在於,劉奭上來了,新為人君。宣帝為他安排了三個輔命大臣,這三個輔佐新皇的大臣以一種凌駕於丞相權力以上的勢態存在着,就讓丞相的權力有了那麼一點點的限制。

    於定國在做丞相之前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職責是監察各個官吏的言行以及規範他們的工作。

    和一般做官的不一樣,別的官是做事。針對老百姓,而御史大夫是對人,屬於專門找這些官有什麼毛病那種範疇的,因此總是帶着「每個人在本官沒有核實你是無罪的前提情況下都是可能有罪的」這個眼光去審視每一個官吏。

    雖然於定國做了丞相,可是心態還從御史大夫那個位置上一下轉換不過來,所以,於定國在做了丞相後。還沒有在大漢國的治國策略上有過什麼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決策。

    可這也不能怪於定國,他之所以沒有在丞相的位置上又所建樹,實際情況是因為宣帝剛剛薨天,劉奭剛剛上位,大漢國最近的主要事物就是為宣帝發喪,為劉奭登基而昭告天下。於定國實在是沒有別的大事和時機來展現自己作為新晉丞相的施政才華。

    如果於定國在丞相的位置上有了一點想法和準備實施什麼作為的話,恰恰和馮野王說的這個毀棄「多餘的宗廟」有關。

    宣帝劉詢剛剛薨天,下葬之後就要祭祀,於是感於這一事實,於定國就上書劉奭說。既然宣帝的宗廟建立了,那麼是不是將從前例如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的祀廟也重新修整一下啊?

    劉奭當時也答應了啊,這有什麼錯?

    於定國心說自己也沒有說將比如昭帝劉弗陵那樣的帝王廟宇修整啊?

    可是這會馮野王這樣借着國家遭災卻大肆吹捧要消減祖宗帝廟的用度,那不是在攻擊自己這個丞相?

    再說當時說修葺宗廟的時候是什麼背景?

    那會隴西沒事,函谷關以東也沒事,天下太平,連匈奴的屠耆部族在姑瞀樓王子的帶領下已經經由敦煌太守陳璲接受投降,這是多大的功績啊,怎麼着也算是有丞相的一份功勞吧?

    放着好的不說,這個左馮翊馮野王這會在宣室殿說這個「鋪張浪費」的,是在做什麼?

    大漢國這麼大,要消減用度,不能在別的地方想法子,非得要從薨天的老帝王那裏摳?

    ——這個馮野王,絕對是別有用心!

    可是他這項莊舞劍的,到底意欲何為呢?

    太常是九卿之一,職責是掌宗廟禮儀的。

    太常這個官名在漢惠帝劉盈的時候改為奉常,到了景帝劉啟那會又改為太常,如今的大漢太常是杜緩。


    杜緩的父親杜延年曾經在宣帝那會做過御史大夫,名列宣帝麒麟閣十一位功臣榜,而杜緩的弟弟是黃門郎杜欽。

    杜緩看看馮野王,又將丞相於定國的臉色看在眼裏,心裏猜不准天子劉奭的意思怎麼樣,不過涉及了宗廟問題,他這個太常就需要做一個表態。

    「陛下,臣以為左馮翊的話有些道理。」

    杜緩一邊說,一邊看着劉奭的表情:「這事需要多多商榷,畢竟宗廟是祖宗家法,連祖宗那裏都不俸養了,會不會讓人笑話我們大漢禮儀有缺?」

    「臣是極力贊同消減用度和看不慣鋪張浪費的,不過……」杜緩正說着忽然就想到了弟弟杜欽昨晚在家說的一件事。

    杜欽說,他這幾日沒事就和劉歆幾個在新任西域都護苟參那裏喝酒,因為苟參說大漢駐烏孫使節韓立的家在杜陵縣,所以,想請谷永對杜陵縣的縣令段會宗段子松提一下。讓段會宗對韓立的家人多加照應的。

    杜欽就是個吊兒郎當的秉性,這個杜緩非常清楚,苟參本來是拜託谷永辦這件事,可是杜欽閒着沒事幹。跟着谷永就去了杜陵縣,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杜欽和谷永在從杜陵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可是,他們在左馮翊那裏碰到了楊惲。

    楊惲剛剛從廷尉署里出來,好端端的去左馮翊幹什麼?

    杜緩當時就問杜欽,杜欽在段會宗那裏酒喝的有些多了,隨口就說了一句:「左馮翊馮野王是未央宮馮昭儀的哥哥,護羌校尉是未來皇后的弟弟,這事知道的人還不多。不過用不了多久,全長安人都就知道了。」

    「楊山郎早在從前就和馮君卿張子高這些人交好,楊惲在苟參初到長安的時候對他幫助很大,哥哥以為楊惲這回是怎麼從廷尉署里被放出來的?還不是苟參走了皇后的路子?」

    「苟參本來就名震長安,如今又成為椒房殿主人的弟弟。放着苟參那麼粗的大腿,要不去抱一下,對得起誰啊?」

    「楊惲就是給苟參和馮野王互通有無,做牽線搭橋的紅娘去了,這叫強強聯合。」

    馮野王是馮昭儀的哥哥,苟參是王皇后的弟弟,既然馮野王要做的事情。苟參那裏知不知道?

    不管苟參知不知道,他們倆在以前就那麼好,那如今,至少不會反對馮野王的所作所為吧?

    那麼,馮野王如今在宣室殿裏說的話,到底是有心為之。還是隨機而動?還是天子故意讓苟參將話帶給了馮野王,借着馮野王的嘴給說出來的?

    要不,就是苟參知道了天子的意圖,讓楊惲給馮野王說了些什麼,於是才有了馮野王今天這樣十分膽大驚世駭俗的舉動?

    無論怎樣。自己不能冒險去得罪苟參,也就是不能冒險去得罪王皇后。

    想到這裏,杜緩就說:「臣覺得左馮翊的話,非常正確!」

    大家都在等杜緩說那個什麼不過的,可是他卻斬釘截鐵的就來了個馮野王非常正確,這樣,連蕭望之都盯着杜緩看了幾眼。

    劉奭也覺得太常說話有些大喘氣。

    於定國終於坐不住了,他沉聲說道:「毀棄專廟祭祀一說,老臣覺得不妥。」

    「高祖不論,比如文帝劉恆,除誹謗,去向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應該奉為帝者太宗之廟。」

    「再有武帝,改正朔,易服色,攘四夷,也應該奉為帝者世宗之廟。」

    「還有宣皇帝,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該不該享有太廟?左馮翊到底要毀棄哪個廟宇?」

    於定國的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原本馮野王說的這番論調就是一個非常容易惹麻煩的事情,誰沾上了都有些洗不清,這會丞相又拿着三位老皇帝來壓人,況且宣帝還是如今天子的父親,大家都是從宣帝朝走來的人手,怎麼能說讓宣帝在多少年之後毀廟併入太宗廟裏的話?

    沉默了一會,御史大夫韋玄成說話了:「丞相說的極是,不過左馮翊的意思還是為了順應陛下節儉,這個出發點是沒錯的,不是說從今後將那些帝王棄之不顧,那樣別人不說,我這個御史大夫就不會同意。」

    「孔丘曾經在川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可見時光猶如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世事變化無常。」

    「所以,在一定的時間裏敬仰君王,而在出了這個時間限制後則避免流於形式改在心裏尊敬君王,這都不是什麼不妥當的行為,這樣,可以為後世杜絕鋪張浪費做一個榜樣,我們承前啟後,何樂不為?」

    韋玄成說了一大堆,還是支持了左馮翊馮野王的論調,於定國幾乎就是冷笑了:「那敢問御史大夫,在多長的時間裏我們讓君王的宗廟存在,而又在多久的時間後,就毀棄了宗廟呢?」

    韋玄成沒有說話,左馮翊馮野王就答道:「陛下,臣覺得,丞相問這句話問的很好,不過問錯了對象。」

    劉奭詫異的說:「哦?左馮翊倒是說說,丞相這句話,應該問誰呢?」

    於定國隨着劉奭的問話就冷笑,審賊似的盯着馮野王。

    馮野王躬身說道:「陛下,武帝時尊崇董仲舒,獨尊於儒學,而儒學中關於禮儀孝義之說又來源於春秋孔仲尼,我朝孔丘後人孔霸即在,所以有關於禮儀事宜,叫孔霸殿前闡述,既可以一清二楚。」

    ps:

    【「除誹謗,去向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出自《漢書.傳.韋賢傳》

    「改正朔,易服色,攘四夷」出自班固《前漢孝元皇帝紀卷第二十二》;

    「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文帝)之時」出處同上。】



  
相關:  過關  乾神  奪標  功名    極品狂妻:師父別亂來  武逆焚天  拒嫁男神:總裁滾遠點  愛你入骨:首席的小秘書  江山為聘:凰權傾天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賢王第258章 拐彎抹角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賢王"
360搜"賢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87s 3.79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