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西北党項反叛,多位重臣被派往陝西路坐鎮。其中帶兵的文臣,為了表明到那裏職在武事,實行了一項特殊的以職換武的政策。基本原則是,侍從大臣之中,待制換觀察使,直學士換節度留後,閣學士和殿學士換節度使。
徐平的樞密直學使是諸直學士之首,祿賜比閣學士,換武時趙禎命向上靠,本官升一階為禮部侍郎,終於到了六部長貳。徐平以陸海軍節度使、禮部侍郎知秦州,兼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秦鳳路兵馬都部署,兼秦鳳路緣邊招討使,主持秦鳳路軍政。
夏竦以龍圖閣學士換奉寧軍節使,以戶部尚書知永興軍,兼陝西路經略安撫使,兼永興軍路涇原路兵馬都部署。范雍資政殿學士換振武軍節度使,以吏部侍郎知延州,兼陝西路經略安撫副使,兼鄜延路環慶路兵馬都部署,同時兼兩路緣邊招討使。
奉寧軍是鄭州軍額,景祐初年剛剛升格。陸海軍則為汝州軍額,在徐平把京西路發展起來之後,前年一次性升格了不少軍州,汝州即為其一。兩節度都是剛剛升上來的,屬於小藩,夏竦和徐平兩人在節度使中是非常靠後的。
對於武將來說,建節是無上榮耀,跟宰執一樣享受大除拜的待遇。徐平也一樣覺得榮耀,他猶記得前世學過的岳飛的那句話,三十二歲建節,自古少有。即使官告旌節要到年後發下來,自己也是三十歲建節,可以說一句自古少有了。
夏竦顯然不這樣認為,他接過任命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預支一個月的俸祿,用來準備行裝。趙禎大方,乾脆給他預支了半年,可着勁先花去。官員預支俸祿,特別是這種到邊地任職,只要立下丁點功勞,很可能就不用還了。大除拜給草制詞的翰林學士的潤筆不少,家裏開銷大點的,真有可能缺錢。不過夏竦不是貪這些錢雖然他貪財這次卻是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不想到陝西路去。本來一心想着進政府,結果卻裸眼踢到了陝西路去,這一去就不知何年何月回來,夏竦的心裏窩火得要死。
派這三個人去陝西路,范雍是因為在廣南西路數年,有為邊帥的經驗。徐平和夏竦則是因為對西北出事議論最多,在朝臣中表現得既熱心,又顯得知曉兵事。夏竦知道是這種結果,現在後悔死了,早知道不為了爭樞密院的位子多發議論。
在家裏設宴款待親朋慶賀,夜裏等親朋散去,林素素娘卻有些怏怏不樂。
徐平微有酒意,笑着道:「不說建節,我如今做到禮部侍郎,躋身六部長貳,朝中堪與比肩的無不是元老重臣。怎麼看你的樣子,還有些不高興。」
林素娘道:「你是一等進士,正榜出身,多麼榮耀!好好的文官,怎麼換了個武職,本官卻又是文資,說出去未免有些不倫不類。再者說了,你欣然接受此官,難免就要被人說是貪節度使的俸祿高。貪財可不是好名聲!」
徐平大笑:「若是別的官員,可能還有人這樣說。我們徐家,在京里是屈指可數的富貴員外,說我貪錢,京城裏難道還有人信?」
「話是如此說,總是難免被人說閒話。就是要去西北,做個學士不好嗎?」
「聖上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到西北管武事,沒有武職像什麼話?手下大將先就不服。有了武職在身,管軍就名正言順。」
林素娘「噗嗤」笑出聲來:「你若是不說要管手下的軍將倒還罷了,說起要管他們來才沒有道理!那些禁軍的管軍大將,哪個不是節度使,而且大多都在你這個節度使之上。到了那裏之後小官管大官,這才名不正言不順哩!」
林素娘這話說得不錯,武將不預國事,政治待遇低,就要用金錢收買,經濟待遇就上去了。對統軍大將,朝廷的政策一向都是崇之以高位,啖之以厚祿,不到管軍還有武將建節,管軍大將就更清一色的節度使,還多是大藩。
此次要調京城禁軍去西北,初步定下來要由幾位管軍大將帶兵。他們從差遣上說是位於三位邊帥之下,但若從官職上說,卻又居於主帥之上了。以前官職是文資的時候,涇渭分明,還不會造成混亂,現在邊帥半文半武,就難免尷尬了。
徐平想了想,搖搖頭,還是笑:「這些煩惱是夏龍圖和范資政的,我那裏孤懸隴右,調過去的禁軍是桑秀才和高大全,他們的官離我還遠着呢!」
林素娘聽了,坐到徐平對面正容道:「我婦人家本不當過問你的公事,不過你此次去西北,手下兵馬是原來舊部,高大全又曾經受僱我們家,會不會有人說閒話?」
「說什麼閒話?邊帥是武職,比不得文官各種迴避法極嚴,武職不講究那些的。別說只是舊部,那些武將一出去往往帶着子弟,有軍功他們先得,帶挈上去。帶兵作戰,朝廷本來就是儘量讓邊帥帶舊部,越是親密越好,跟做文職不是一回事。」
武將不但沒有迴避法,還鼓勵父子兄弟同處一軍,越親密越好,人熟了好辦事。這可是跟文臣職務的要求完全不同,林素娘被徐平教育得時時注意影響,一下子還轉變不過來。
哪怕沒有改軍制的因素,徐平到西北面對党項,趙禎也會把原來的舊部調給他。趙禎不提朝臣也會提建議,作戰用舊部才是慣例,晚唐五代就傳下來的規矩。
不但帶的兵儘量用舊部,邊帥的幕職還可以自辟,只要朝廷追加任命就可以。
正是因為如此,帥臣的幕職里往往有自己的子弟。歷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兵飛父子,岳雲的正式職務是主管機宜文字,正是幕職之一。不管是曹瑋還是王德用,初次上戰場都是跟着長輩,他們最早的軍功就是這樣得來的。北宋將門興盛,不管是在邊地禁軍還是在京城禁軍,只要家風過得去,往往是幾代從軍,還有不少名將輩出,道理便在這裏。所謂的家學淵源,僅僅靠着長輩的耳濡目染,耳提面命怎麼行?還是要有實際經驗,特別是統兵的實際經難。將門子弟,便就比普通人有這個條件,年紀輕輕便就在長輩手下帶兵。
林素娘搖了搖頭,不再跟丈夫爭辨,不過她還是高興不起來。此時風氣,武將的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倒還罷了,世人眼中武將的節操也不怎麼好。文人講氣節,沾了這個武字總是在人眼裏有些異樣,特別是有陳堯咨的例子擺在那裏。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8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