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六章【唐明皇6】

    太平公主決意定要拉李隆基下馬,軟的不成來硬的,就自己出面,乘馬車至光范門,在諸相退朝時堵住他們,暗示大家說,李隆基不適合當太子,諸相聽了臉色蒼白,都認為不可,但畏懼太平公主權勢,沒人敢跳出來反對,只有吏部尚書宋璟站出來,說:「太子對天下建有大功,是未來繼承天下的合適人選,公主何出此言?「會談不歡而散!宋璟散會後越想越不對,大唐帝國自高宗李治以來,女性干政掌權層出不窮,江山因而混亂,對大多數正直的臣子而言,這現象是他們想極力避免的,現在好不容易睿宗在位,太子李隆基又有賢名,絕不能讓太平公主重燃女性掌權的火焰,是該時候挺身而出,確保大唐免於女主之禍了。

    賢臣出奇策

    想法已定,還需要找人出謀劃策,而這時朝中重臣在謀略上被公認是一把好手的是宋璟的前輩兼好友,時任兵部尚書的姚元之(就是有名的姚崇,原名姚元崇,後改名姚元之,最後又改名姚崇)。姚元之跟宋璟在武后當皇帝時就已經是朝野知名的大臣,宋璟在武后時期擔任御史中丞的官位,姚元之則資歷更深,在武后時期就曾經為相,且一向以足智多謀聞名。當時,張柬之等人密謀政變,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姚元之就是重要的策劃者,但因為在張柬之等人決定把武后送到上陽宮軟禁時,姚元之思念武后舊情,忍不住哭泣,張柬之等人就把他貶到地方去。(可見張柬之等人氣量狹小,格局不足,很快就失敗,見前文所述)

    宋璟找姚元之,把那一天在光范門的狀況跟姚元之說了一遍。

    姚元之聽了宋璟的說明後,就問宋璟說:「當今天下,您認為何人對太子的地位威脅最大?」

    宋璟回答:「野心最大,莫過於太平公主!所以太平公主對太子地位威脅最大。」

    姚元之道:「宋公所言甚是,但您要知道,自從武后退位以來,天下民心對女主當政並不擁護。韋後之敗,固然由於智短德薄,但也因為民心不附,所以太子當日舉事,天下轟然響應,起因在此。現今皇上天性恬淡,又非常重視手足之情,皇上的同胞兄弟姐妹,均已逝世殆盡,只剩太平公主一人。太平公主目前可以憑藉皇上的寵信攬權干政,唯一忌憚的是太子英名果敢,且立下大功,朝臣擁戴。因此若太平公主想長期干政,勢必要想法子動搖當今太子的地位,才有機會。」

    宋璟問道:「公此言有理,那依您判斷,太平公主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動搖太子地位?」

    姚元之道:「太子仁孝,無重大過失可以利用,但現在還有兩人在身份上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一位就是宋王(李成器),他是皇上的嫡長子,雖然當初是宋王要求把太子之位讓給當今太子,且宋王個人並無當政野心,但還是有可能為野心家所利用;另外一人是豳王(李守禮),他是前太子李賢長子,是高宗皇帝(李治)長孫,他也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為了杜絕這種可能性,我們要想辦法安排兩位王爺離開京城,我建議我們上疏皇上,讓兩位王爺出任州長,可避免在京城多生是非。另外,政變發生,通常來自禁軍,如果能請皇上同意將左右羽林軍改編為太子宮近衛軍,作為太子拱衛,不但可消除政變禍源,且萬一發生政變,太子宮會有足夠的反擊實力!」

    宋璟道:「姚公此策大妙,我還想到,不如我們也建議皇上將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到東都洛陽安置,這樣可減少太平公主幹政機會。「

    姚元之提醒宋璟,後一件事一旦被太平公主知道,則兩人禍事不小,但宋璟認為,這件事有利於大唐江山,自己願意承擔後果,於是兩人就商議定了,在適當時間,向皇上奏報。

    景雲二年正月(公元711年),宋璟及姚元之兩人一起向李旦秘密奏報說:「宋王(李成器)是陛下長子,豳王是高宗皇帝(李治)的長孫(李賢長子),如今太平公主興風作浪,散佈不利太子的言論,使太子在位子上自感不安,非國家之福。我們建議將宋王、豳王派到外地當州長,薛王(李隆業)及岐王(李隆范,兩位都是李隆基弟弟)的左右羽林軍改編為太子宮的侍衛軍,並將太平公主及其夫婿武攸暨送往東都洛陽,如此,太子自安,國家也才穩固,願陛下深思。「

    李旦聽了宋姚二人所言,心中有些詫異,但細思又有一定的道理,就說:「我已經沒有兄弟,只有一個妹妹,送到東都去太遠了,我再要想一下;至於宋王、豳王可如你們所談的派到外地去沒問題。李旦於是下詔:「親王及駙馬從今以後不再統帥禁衛軍,現任軍職的一律改調別官。「


    但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的耳語攻勢仍在持續,而李旦性格和善但耳根子軟,所以有一天,李旦又對左右官員說:「有法術師警告,五天之內,會有人帶兵闖入內宮,你們要嚴加戒備。「這時中書侍郎張說在旁,聽皇帝這麼說,於是進言道:」這是有人要挑撥陛下跟太子的情感,製造國家的混亂,陛下可令太子監督國政,其亂自解,這是最好的策略。「姚元之此時恰好在旁,就說:」張說所言,是拯救國家的好方法,願皇上聽從!「李旦認為有道理。

    景雲二年二月,李旦下詔命李成器出任同州(陝西省大荔縣)州長,李守禮當豳州(陝西省豳縣)州長,岐王、薛王分當太子宮左右翼司令,送太平公主前往蒲州(山西永濟市)安置。隔天,又下詔命太子監督國政,六品以下官員任命及非死刑的犯罪,交由太子裁決。

    命令來的又急又快,太平公主一時來不及反應,只得準備去蒲州,但她很快就透過情報系統得知送她到蒲州安置的計劃是姚宋兩人的主意,所以就到東宮憤怒的責罵李隆基,李隆基此時還未真正的掌握朝政,加上太平公主是其長輩,而且宋姚兩人向皇上密奏之事事先他並未知情。為了撇清關係,李隆基除了口頭說明自己並不知情外,還主動上書給李旦請將姚、宋治罪,以安撫太平公主。

    李旦沒想到太子及太平公主會聯手反對這件事,一時之間,他不知該如何反應,但自即位以來,李旦國事主要還是參考兩人的意見,現在既然兩人都反對這件事,李旦也決定從善如流,首先將姚元之貶為申州(河南省信陽市)州長,宋璟當楚州(江蘇省淮安市);其次將李成器,李守禮的任命收回,但為了避免紛擾,太平公主還是被安置到蒲州。

    但太平公主還是持續給李隆基施壓,李隆基此時尚年輕,經驗不足,由於抗不住來自姑媽的壓力,於是主動上疏請求讓太平公主回京,李旦本來就不太希望太平公主出京,這下當事人李隆基主動出面,李旦感到很是欣慰,認為這是姑侄雙方和解的徵兆,於是就下令讓太平公主及其夫婿回到長安,太平公主一共在蒲州待了四個月。

    太平公主弄巧成拙

    在這一輪交手後,太平公主發現,朝中的老臣大多還是擁護太子李隆基,像姚元之/宋璟等人,都已經是幾朝重臣,往昔跟李隆基也無特別的交情,但現在都願意站在太子一方,甚至不計個人利害,這股力量太過強大,太平公主如果要掌握朝政,勢必要扭轉這股形勢。

    為了降低擁護太子的朝中勢力,太平公主開始推薦自己的人馬來佔據朝中重要職位,特別是中書省及門下省的正副長官。首先推薦的是竇懷貞,竇懷貞原是韋後一黨,當時娶了韋後的奶媽,人稱「皇后阿zhe(父+者,音遮,當時稱奶媽的丈夫的稱呼)「,後來韋後被殺時他馬上殺死自己的老婆,投靠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這時就推薦他當侍中(門下省正長官),他每天下朝後就到太平公主家報到,,於是人家稱呼他為「公主管家(邑司)」。

    除了竇懷貞之外,太平公主又推薦蕭至忠、岑羲、崔湜等三人也升任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高位,崔湜因自己聲望不夠,請求跟陸象先一起擢升,太平公主因陸象先一向不買自己的帳,原本不同意,但崔湜苦苦哀求,太平公主於是向皇帝李旦推薦,李旦拒絕擢升崔湜,太平公主哭泣請求,李旦只好同意。

    崔湜這傢伙為了拍太平公主及太子的馬屁,下的本錢之重前所未有,據說崔湜本人長的還滿帥的,而他的老婆與女兒均美貌如花,所以他除了自己陪太平公主上床外,還把老婆跟女兒獻給李隆基,真正做到所謂的「三陪」,一家三口都陪人睡覺!有好事的人就貼了一張榜文來譏諷這件事:「托庸才於主第,進艷婦於春宮」(春宮就是東宮),可見他在當時的名聲是很差的!

    隔年,太平公主認為勢力已經穩固,為了打擊太子李隆基,在某次彗星出現過後,命法術師向李旦警告說:「慧星出現,是新舊交替的象徵,而且帝星與心前星都起變化,表示皇太子將登基成為皇帝。」太平公主原來的用意是希望李旦對太子起猜忌之心,不料李旦反而說:「我長久以來一直想把皇位傳給太子,自己退位享清福。而今,上天也透露這樣的現象,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決定順應天意,將皇位傳給太子!」太平公主沒想到李旦會這麼說(可見她對自己的兄長還是不夠了解呀,人一旦心中慾念過剩,常常會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於是急忙出面對李旦說:「陛下又不老(李旦本年51歲,李隆基29歲),何必急着傳位?」李旦說:「昔日先皇(中宗李顯)在位時,天象有異,我對先皇說,天象有異,是警示朝廷根基不固,應加大太子的權力,使根基鞏固,我當時可以說別人,難道輪到自己時卻無法作到嗎?你擔心我不管國事,國家會有問題是不是?我雖然讓位給太子,可是有大事發生時我還是會出面的,你不用擔心!」李旦不曉得太平公主並不擔心李旦不管事,擔心的是自己權勢沒了,但不管怎樣,李旦傳位給太子的事就這樣定了。

    太子李隆聽了這件事,一開始自然是喜不自禁,比天上下了一堆金元寶,來了好多林妹妹還要高興,因為當了皇帝,這兩樣東西要多少有多少呀!但李隆基心眼是不少的,他聽到消息後不是趕快去謝恩,而是跑去見李旦痛哭,說自己福薄德淺,而且父皇還在位,怎麼就要急着傳位給自己,自己萬萬不敢接受,李旦聽了之後,也很感動,認為這個兒子真的很孝順,就說:「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兒子,但難道要等到我死了在靈前繼位才是孝順嗎?你如果怕自己無法完全承擔管理帝國的大任,我還是會協助你的,你就當自己是在實習就好了。」李隆基聽了有點自悔演的太過火了,想說再演下去一不小心連到手的皇位也沒了,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就叩頭請安後退出了

    補充說明:

    唐代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別為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但因為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後來的人不敢擔任這個職位,尚書令的長官改稱為尚書左右僕射,而後來為了讓一些沒有擔任中書令或是侍中的人單任宰相,而有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跟中書令/門下侍中一樣可以參與主要政策決議)的頭銜,可以任宰相,而尚書僕射,如果沒有這個頭銜,理論上也不能算是宰相,當然還有一些細節變化,不過這樣說明大家看了會比較清楚!(未完待續。)



第六章【唐明皇6】  
相關:    帶着農場混異界  九星霸體訣  重生之日本大作家  九域神皇  龍零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六章【唐明皇6】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52s 3.79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