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29章【唐明皇29】

    從他一生看,他誰都敢忽悠,但是沒有忽悠武惠妃,所以我前面說到武惠妃時候說到過,武惠妃可能很有個人魅力,換句話說,我覺得李林甫對她有好感。

    這場爭鬥有三個階段。我簡單用自己的話說了。

    1,李林甫結交太子妃的哥哥,準備陷害太子妃一家,來撼動太子地位,牽連把太子弄翻。結果太子,「而太子絕妃自明,林甫計黜」。李林甫又準備陰謀陷害太子另一位愛人,方式一樣,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藉機除掉了很多異己,「逮引裴敦復、李邕等,皆林甫素忌惡者,株連殺之。」注意,這些人也不是和李林甫有私怨,而是這些人是忠臣,簡單說,就是不依附他,潛在可能影響他權力,他下狠手了,殺雞給猴看。但是還是沒有掛到太子,太子的處理方式也一樣,「太子亦出良娣為庶人」,又把媳婦趕走了。第一輪,李林甫失敗,「林甫計黜」,不是太子高明,就是太子身邊有高人。雖然第一輪李林甫失敗了,明顯也看出來,太子很被動,李林甫完全主動。

    2,第二輪鬥爭。既然內部關聯不行,那就外部。在此,有人可能會想,為什麼李林甫不直接抓太子的錯,要這麼麻煩的關聯。這是李林甫的高明之處。唐玄宗不是個徹底的糊塗人,也不是漢武帝那麼激動,聽人說太子巫蠱他,就殺太子。李林甫則比歷史上所有的奸臣都老謀深算,智商高得多,如果直接抓太子的錯,一個是不好抓,太子這裏看來,明顯很謹慎,一個是,即使抓到太子的錯也有問題,你在刺探太子的消息,皇帝對你有看法,而且很容易惹火上身。李林甫不是李義府,不是得志了就飛揚跋扈,恣意妄為,而是得意了也很小心。第二輪他從外部下手,「未幾,擿濟陽別駕魏林,使誣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欲擁兵佐太子。」他指示人誣衊太子準備謀反,要除掉太子,除了誣衊其謀反,其他辦法不好使,我估計他開始從太子身邊近人,太子愛人家人着手,也是這個目的,只是那個更隱秘,這個比較明顯,是他隱秘方法不奏效,不得以的下策。結果又失敗了。「帝不信」,並且唐玄宗說「吾兒在內,安得與外人相聞?此妄耳!」。不要低估唐玄宗的智商。李林甫很多奸謀能實行,也是靠的恰好把握了唐玄宗的智商。能把這麼高智商的一個皇帝當狗使喚,要很有智商才行。第二輪李林甫依舊失敗,並且有點驚險了。容易把自己葬送進去。明顯對他越來越不利。

    3,第三輪,李林甫用了殺手鐧,讓皇帝當他的狗,替他咬。一天他給皇帝說「古者立儲君必先賢德,非有大勛力於宗稷,則莫若元子。」,就是說,其他孩子要是沒有什麼大功勞,太子還是該大兒子當,順便說下,這裏說的是從皇后先算,皇后的孩子排完,再排其他妃子的孩子,皇帝想了半天說,「慶王往年獵,為豽傷面甚。」該排到的孩子,被動物,把臉弄傷了,破相了。一個臉上一大道疤的人今天也不好當官,皇帝也要面子。何況唐人很重視看相。然後李林甫說了句猛的,「破面不愈於破國乎?」,就是說,臉破了當皇帝,國家還好好的,臉好的,當皇帝,要國家破滅的,只是李林甫是個語言大師,說的含蓄。很深意。不要把那句話,理解為,臉破了還能癒合,不會影響國家。因為李林甫的意思,當然不是要那個什麼慶王當太子,而是要攻擊現在的太子。這句話很高。唐玄宗沒有直接回答。儘管如此,第三輪,李林甫應該還是勝利了。他已經把猜疑的種子種下了。雖然歷史描述者,很認真地說,「然太子自以謹孝聞,內外無槊言,故飛語不得入,帝無所發其猜。」麻煩就在於,帝已經開始「猜」了,只要猜,早晚會猜到的。瞞天過海在中國歷史和今天都不希罕,無中生有在中國歷史和今天也都不希罕。

    與朝廷上,與太子的鬥爭,證明李林甫的權力地位已經達到了巔峰,這個巔峰不是人臣的巔峰,甚至等同於君主了。在這些爭鬥中,皇帝往往成了李林甫的走狗,只是由於封建制度,他無法坐到皇帝那個位置而已。這些爭鬥的實質,李林甫都算勝利了。其他他能爭的地方真不多了,爭鬥的高峰都被他爭完了。

    下面的歷史描述者,描述了他的一些小事。這些小事很有意思。

    「林甫善養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適,沈蠱衽席,主德衰矣。」,這個可不是諂媚就能做到的。唐玄宗不是唐高宗。

    「林甫每奏請,必先餉遺左右,審伺微旨,以固恩信,至饔夫御婢皆所款厚,故天子動靜必具得之」,很擅長刺探情報,不怕發錢,他這麼高身份,地位,權力,皇帝的做飯的,身邊的宮女,什麼的,他都收買,而且大大的收買。

    「性陰密,忍誅殺,不見喜怒。面柔令,初若可親,既崖阱深阻,卒不可得也。」歷史評價,比較中肯。簡單說,就是性格思慮周密,喜歡悄悄的行動,面色柔和,喜怒不形於色,容易接近,很難親密。

    「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真正的奸臣。賞罰這樣帝王的權柄,卻落到了他的手中。武則天,以一個女人操縱天下,曾說過,帝王之權,依靠的不過是賞罰,而武則天時代,恰恰因為賞罰都是她決定的,而且她比較英明,歷史才認為武則天時代,也算盛世。也沒有成亂世。唐玄宗晚年就不行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因素,不是全部。

    下面還有諸多李林甫有趣的小事。不一一列舉了,我不是要寫一個人的故事,只是想儘量說明白一個人。有興趣地可以直接看他原傳記,個人覺得描述他小事這一段,比現在很多散文寫的都要精彩的多。

    原傳記中下面還有大量敘述,我不再一一列舉,因為覺得沒有很多可說的了。都不過是同一個主題的不同演繹,核心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差異。李林甫,鉗制言路,保證自己的權力地位,用了各種巧妙的手段,那些事情分析起來,和朝廷爭鬥那些相差無幾,只是他處理的更輕鬆,因為這時候他擁有的力量更大了。我不再細述,不是說那些事不好,不精彩,是覺得無法增添對李林甫新的理解,有興趣的還是該自己看看,恰恰那些很精彩。


    下面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李林甫是個語言大師,雖然前面我寫到的,也應該能感覺到這個人說話很有一套。

    「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後雖欲不鳴,得乎?」

    這句話很有意思,大概意思是,李林甫給大臣訓話,而且是給高官訓話,他說,你們不知道儀仗馬嗎?就是儀仗隊的馬,站在那裏整天不出聲,因為就是要做個樣子,但是這樣,卻吃得很好。一出聲,不能當儀仗馬,廢黜了,然後,想不出聲還能嗎?

    這句話絕妙在兩處。一處是「三品芻豆」,豆子當然沒有什麼三品二品,馬也沒有三品二品,人才有。給人的官職如果給馬,人肯定沒法當,就像人民教師稱呼很尊敬,狗也能被稱為人民教師,那是不行的,人民教師這個稱號就沒有人敢要了。李林甫這裏的意思是,就是說三品官呢。這句話很巧,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出恰當的例子,就如本來說狗,然後忽然說,省長狗,狗當然沒有省長,就等於直接說,總之,他這裏的意思就是直接說三品和三品以上的官。為什麼說這個級別以上的,我寫李義府的時候說到過,三品以上算卿,是能直接和皇帝說話的,而且皇帝基本都要重視。品級太低了不行,一是說不上話,二是說話不信,三是說的話都要轉接,轉到李林甫那裏去了。

    一處是,「後雖欲不鳴,得乎?」這個很妙的,有兩層意思,一個是,以後你想不亂說話了,還能再當回三品嗎?不可能了。一個是,以後你失去這麼好的榮華的地位了,不能當儀仗馬了,老死槽櫪之間,吃苦受累,想安生都安生不了。

    這句話造成的結果,歷史描述者說「由是諫爭路絕。」後來我省略的很多事都是達到這個效果,所以我沒有詳細說,因為從一開始朝廷暗爭那裏,他要做的事情,我就提到過,一個是排除威脅他專權的人,一個是杜絕諫臣,保住他的地位。

    他為了達到這些,做了一件對唐後來影響很大的事情,就是任用番將當節度使,目的是,番將文化水平低,不能入朝當宰相,不能威脅到他,後來安史之亂是他間接造成的,在他之前,番將是不能把握重兵的。不過要是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敢反,安祿山比較害怕他。換句話說,如果他比安祿山壽命長,安祿山先死了,就不會有安史之亂,就成其他亂了,因為這是制度性的問題,制度性的缺陷是彌補不了的,就如封建制度,甚至任何專制制度都會造就李林甫和類似李林甫的人。甚至宦官專權,官僚階層只是把百姓階層當成自己面子,工具,而很難真的為百姓什麼的,李林甫,甚至很多歷史上的權臣,能上去,都不是為百姓做了什麼,當然他們下台,也不是傷害了百姓什麼,這是制度漏洞造成的。就如李林甫改了番將制度,軍事動亂,出現只是早晚的問題。他加重了節度使的權限,以使很多人,喜歡做節度使,而不願意來朝廷當宰相,他活着的時候沒有問題,他智慧高超,不是簡單諂媚的智慧,也不是語言的智慧,我感覺這個人,真要是打仗,他也厲害。他活着,人家都對他又敬又怕,他死了就不好辦了。好的制度,靠的是制度,不是某些個人的高明維持的。

    李林甫敗給楊國忠,後者比他水平錯的很遠。機會卻比他好的多。楊國忠才上去的時候,「林甫薄國忠材孱,無所畏,又以貴妃故善之。」李林甫覺得楊國忠沒有什麼本事,又因為楊貴妃的緣故,所以對楊國忠比較好,順便說下,楊貴妃不是天生不孕,可能性極小,就是有什麼避孕技術,她就一直沒有懷孕過,唐玄宗和她算不上愛情,就是性歡愛。楊貴妃也很無辜,這個女人可能天生有異常,據有些民間稱,她很聰明,性情靈慧,自由火熱,有趣,還有傳言說她性器官長得比較好,而且很精通男歡女愛之術。這些都不在判斷範圍內,說她無辜,是她確實沒有搞什麼壞事。甚至她的這個親戚楊國忠,如果用古代判斷,無心為惡,雖然惡了,也不很惡來判斷,楊國忠也不很惡,這個人就是笨。要說楊國忠打倒了李林甫那是不可能的,是一些早希望打倒李林甫的人,藉助了楊國忠。而且這時候,最關鍵的是,上天也厭棄李林甫了,「病劇」。他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對付楊國忠了,否則,楊國忠肯定不是他對手。同樣,他跟楊國忠也沒有私仇,他開始對他好,後來陷害他,都是因為他的原則,他的大局,他的權力核心,誰都不能動搖。

    李林甫死了,死的時候還是大權在握,天下無二人。「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資,無敢正言者。」十九年宰相,和十九年皇帝一樣,天下都是他的,皇帝的存在不過是他的走狗。滿朝文武,不過是拿工資,不敢說話,另外說一點,這十九年間,唐朝,國家經濟還是發展的,他沒有禍國,政局還是穩定的,他沒有殃民。雖然他種下了很多隱患,整體上來說,他的才能,足夠治理國家,他也確實治理了,不可能十九年,他天天陷害人,他陷害人不是私怨,是為了他的權力核心,如武則天時代一樣,雖然酷吏殺了很多人,歷史學家認為,武則天時代還是在發展,因為武則天不擾民。李林甫也是,他不像後來那些奸臣一樣,收刮民脂民膏,這個人雖然不能說清廉,至少不那麼不靠譜的貪,他可能真把天下當自己的了,他治理得不錯,甚至他的節度使改革的政策,也確實在當時穩定了邊疆。

    他和楊國忠不一樣,楊國忠沒有什麼才能,上台後,發動戰爭,不會打仗,死了很多人,逼反安祿山,卻收拾不了局面。奢侈,積怨很大,使民眾階層和官員階層離心。李林甫是成竹在胸才做。他沒有傷害老百姓,在唐玄宗晚年的昏庸中,我個人感覺,如果不是李林甫維持着,天下可能早崩潰了,從李林甫死後可以看出來,唐玄宗依然是唐玄宗,楊國忠執政,很快天下就亂了。在唐玄宗的時代,李林甫是個奸臣,在唐玄宗晚年的昏庸中,他卻可能是個救百姓的人,否則,災難可能早就降臨到那一代百姓頭上了。

    唐玄宗後來論及重臣,對他的評價,「是子妒賢疾能,舉無比者。」,人問唐玄宗「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邪?」唐玄宗的反應「帝默不應」。李林甫死後,能理解唐玄宗智商的人也不多了,就如聰明的狗找不到主人一樣。唐玄宗明白李林甫嫉賢妒能,而問他的人沒有明白唐玄宗的意思,「舉無比者」,不是說李林甫壓制其他人都無法出頭,而是說,李林甫的才能,舉世無雙。唐玄宗之所以任用他那麼久,是因為這個人的本領,確實是蓋世無雙。不僅嫉賢妒能,治國也是。只是因為李林甫對別人壓制太大,仇視他的人比較多,後世責罵他很多,而楊國忠,被責罵的則相對少,因為他缺心眼,而且不那麼嫉賢妒能,而唐的天下卻實實在在亂在楊國忠手裏,當然,歸根是唐玄宗手裏。

    代宗時,唐朝的大臣說李林甫「林甫陰險,嘗不利先帝,」注意,他們並沒有說,李林甫禍國殃民,而是說他不利先帝。他把皇帝當狗用。他不忠君。

    總結我對李林甫的看法,這個人是有雄才大略的,這種才略,千古罕見,是個策劃大師,語言大師,個人極有政治才能,不是皇帝的走狗,他的畢生在努力保住他的權位,他做到了。他壓制了那個時代的人才,這是他被列為奸臣的主要一點,而且不是一年兩年,是十九年。一代人。他確實不是純心禍國殃民,甚至說他心術不正都不準確,雖然他確實有點陰險。做為一個權臣,他不是個小人,當不威脅他的大局,他的權力的時候,他甚至能容忍他的仇人,他不是以私憤解決問題的人,很冷靜,很謹慎。在他所掌握權力的時代,他是那個時代真正的帝王,皇帝成了陪襯,如果他不死,他的權力是不會被人奪走的,造就他權力位置的最大因素,不是皇帝的溺愛,而是他的真本事。這個人是個很智慧的人,只是大方向錯了。他有能力治國富民,也有能力禍國殃民,而最終,他選擇得很純粹,就是為了權力。我相信他做了很多好事,一個人當十九年宰相,天天做壞事不可能的,何況他要做的壞事就兩點,杜絕言路,排除他身邊能能威脅他權力位置的位置上的人,這兩樣他很早就做到了。這個人在我看來,在歷史上,是很怪的一個人,讓人說不上來的味道,他的怪不僅是在都是皇帝走狗的歷史中,他把皇帝當走狗。

    我看歷史人物,總希望能看回人,不是故事,也希望能跳出很多局限,唯獨看到他,覺得他真是制度的產物。一個制度的極端產品。我忽然想,如果生在這個時代,當然,不能是我所處的大環境,這個大環境還可能是他那樣子,而是說他如果生在這個時代的美國,他可能是一個傑出的美國總統。(未完待續。)



  
相關:    一品唐侯  生生不滅  劫天運  九星霸體訣  龍零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29章【唐明皇29】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69s 3.79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