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女巫蕭古給他獻了一個偏方,說是服用之後能夠延年益壽,但是需要用成年男子的膽汁做藥引。www.yibigЕ.com耶律璟聽完很高興,就每天殺一名成年男子,取其膽汁入藥。接連殺了好幾十人,才明白過來這個蕭古原來是個賣假藥的,頓時大怒,又命人把她用亂箭射死,縱馬將其屍骨踏得粉碎。
耶律璟這兩大特點,在政治上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諭的。貪睡使他不理朝政,嗜殺搞得人人自危,文武百官惟恐躲之不及,即便是有合理化建議也沒人敢說出來。這就使契丹在耶律璟統治期間,內政敗壞,武備也不修,君臣之間離心離德。
這一切,當然逃不過柴榮的雙眼,敵國出現了這樣一個昏君,正是戰勝它的最佳時機。這恐怕也就是柴榮急於從南線戰場上脫身,而掉頭北伐的一個主要原因。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柴榮正式發出戰爭動員令,號召全體指戰員,要以收復河山為己任,出兵北伐。柴榮此次出征,是經過了將近一年時間的籌備,組織嚴密、計劃周全,而且對消息的封鎖也到達了密不透風的地步。
四月十七日,柴榮到達了遼屬的寧州今河北青縣,遼國任命的刺史王洪對此毫無準備,根本就無法抵抗,只得立刻打開城門投降。
隨後,柴榮傳令兩路進軍,任命侍衛親軍都虞候韓通為陸路都部署,殿前軍都指揮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兩路人馬齊頭並進,同時插入遼占區。四月二十二日,柴榮登上皇家旗艦,親率大軍沿永濟渠順流而下,直奔遼占區殺去。此時後周的水師頗具規模,戰船首尾相接,長達數十里,聲勢極為駭人。
四月二十六日。柴榮的大軍到達了益津關,遼軍守將終廷輝不敢抵抗,立即開城投降。次日,柴榮棄船上岸。並命趙匡胤帶領先頭部隊,繼續向前挺進。
四月二十八日,趙匡胤到達瓦橋關今河北雄縣,還未等交戰,遼將姚內斌就開城投降。四月二十九日。遼屬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刺史劉楚信也主動向周軍投降。
五月一日,遼屬瀛州今河北河間市刺史高彥暉也向後周大將李重進投降。這樣,瓦橋關之南的失地已經全部被柴榮收復。
五月二日,柴榮命後周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率軍先行出發,進駐固安,準備進攻幽州。此時擺在柴榮在面前的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自他出兵以來,僅僅四十二天之後,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輕而易舉地得了三州寧、莫、瀛、三關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十七縣,人口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戶,可稱得上是威震天下。
反過來再看遼國,滿朝上下都被柴榮這次北伐驚得慌作一團,唯一一個不着急的人居然是遼國的皇帝耶律璟。當他聽到柴榮奪取了三關三州之後,竟不慌不忙地對左右人說道:「我還當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呢!幽州本來就是漢人的地盤,他們要奪就讓他們奪去算了。」然後就把這件事撇開不管了。
能與耶律璟這樣的昏君作對手,對柴榮而言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實際上,真正應該感到慶幸的人卻是耶律璟。因為就在柴榮召集群臣商議攻打幽州的這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之後就一病不起。在這種情況下,柴榮顯然是沒有辦法再繼續北伐了,只好率軍返回京城。其後一個月內,柴榮的病情越來越重。最終竟於當年的六月十九日病死於宮內,享年只有三十九歲。
柴榮的這次北伐,就這樣匆匆收場了,應該說還是充滿遺憾的。儘管我們不能因為他初戰的勝利,就去斷定他一定能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大業。但應該說,這是自燕雲十六州丟失以來。最有希望被漢人收復的一次。這次北伐沒有能夠最終成功,是非常讓人遺憾的。而一代雄主柴榮也因在這次北伐契丹的過程中染上重病,並最終身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遺憾。
柴榮是公認的五代第一明君,人們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什麼明顯的缺點。柴榮不貪財、不好色、不喜歡音樂、游宴,工作是他的唯一愛好。柴榮早年在地方工作時,不貪污、不、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有了成績不吹噓,受了委屈不抱怨,其優良的工作作風深受上級領導的認可和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
柴榮即位之後,立刻表現出其英明神武的一面。在面對北漢的瘋狂進攻時,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特別是在戰事不利時,他果斷地帶着五十名親兵沖入戰場,終於成功地扭轉了敗局,並一戰奠定了他霸業的基礎。
此戰結束後,柴榮在國內大搞各項改革,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他統領軍隊,號令嚴明,無人敢犯。
攻城野戰時,飛矢箭雨,有時就落在他的身邊,左右人都被嚇得心驚膽顫,但柴榮從來都是鎮定自若,神色如常。
柴榮處理政務時,事必躬親,從來不辭勞苦。文武百官如有過錯,他就當面指責,等對方承認錯誤後就不再追究,有了功勞還要給以獎賞,用人不避親疏,一視同仁,能做到量才而用,所以人們既畏其明又感其德,無不盡心為其用命,這才使他能開疆拓土,所向無敵。
柴榮在處理鄰國關係時,能夠嚴格區分何者可以羈縻,何者必須堅決打擊。在南唐沒有臣服時,他三次率領大軍攻入其境,親臨前敵,不避矢石,不將其戰勝絕不罷手。然而南唐一旦臣服,他又能設身處地得為他們找想。
就在柴榮死前的一個月,南唐主李璟派他的兒子李從善和大臣鍾謨來大梁朝見柴榮,柴榮就問他們:「江南還治兵修守備嗎?」鍾謨聽完立刻就慌了,趕緊答道:「這都是敝國以前自外於中華時所做的錯事,如今已經臣服於大國,怎麼還敢去做這些事情。」
柴榮聽完卻笑道:「不然,我與李璟昔日為仇敵,今日為君臣,既然名分已經定下來了。我是絕對不會再去難為他的。可是人生苦短,後事難期,回去告訴你家主人,叫他為了子孫着想。也要趁我在世的時候,抓緊時間修理城郭、繕治甲兵,據守要害,我是不會因此怪罪他的。」
鍾謨將這番話帶回國內後,不由南唐君臣不對柴榮心悅誠服。而對於北方的契丹。柴榮卻一直將其視為死敵,甚至寧肯放過唾手可得的江南,也要掉過頭來與其作戰,雖然最終沒有能夠完成戰勝它的心愿,但是他的氣概,卻要遠遠勝於後世那些「勇於滅同種而怯於排異族」的帝王多矣!
柴榮當了五年半的皇帝,時間很短,但做出的功績卻很多。對外他西攻後蜀、南征南唐、北伐契丹,聲威震動夷、夏。對內他興水利、拓荒田、減賦稅、擴都城、修曆法、調音律、精兵簡政、廣開言路、排僧斥道,正是這一系列地舉措。才使國家逐漸富強起來,也使五代這個極亂之世,終於算是即將要走到了它的盡頭。
像柴榮這樣的有道明君,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假如再讓他活上十年,他即位時提出的「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從政綱領,就有可能提前一半時間完成。然而歷史是最不能假設的,柴榮就這麼死了,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我們也就不能夠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去進行主觀的臆測。不過好在柴榮之死雖然令人痛心。但是並沒有能夠改變天下一統這個大的趨勢。因為隨着柴榮的死,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超級大人物也即將步入當時政治舞台的最中心。
中原王朝總是自我毀滅的原因,在於生產力總是不能取得有效突破,所以只好在土地和人口總數上找平衡。關於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後的情景。歷史證明確屬實情,只要一進入中原,必定會被迅速漢化,無論遼、金這種半入主還是元、清徹底征服,都是如此,關鍵在於中國傳統思想把皇權抬到了太高的位置。太有利於統治階級的需要了
柴榮死時,只有39歲,而且諸子年幼,又未立太子,這就給政權的平穩交接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柴榮第一任妻子姓劉,不能知其身世,在柴榮微末之時就已經嫁給了他。劉氏與柴榮的感情很好,並給他生有三子,可惜後漢末年,隱帝劉承佑在朝中搞大清洗,將郭威和柴榮滿門屠盡,這樣柴榮那三個兒子也就都夭折了。在這之後,柴榮又陸續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宗訓、宗讓、宗謹、宗誨,但都還年幼,最大的柴宗訓當年還不滿七歲。
柴榮在死前,將長子柴宗訓封為梁王,領左驍衛將軍,使他成為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所以在柴榮死後,群臣就順理成章地保着柴宗訓坐上了皇位。
在這一件事情上,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可是柴宗訓當時畢竟只有六歲半,那麼如何才能讓這個小皇帝坐穩他的皇位,這就成了一個讓人大傷腦筋的事情。
自古以來,能從內部對皇權造成威脅的,不外乎三種勢力,一為後宮,二為朝臣,三為軍隊。這三大勢力中,不管是哪一種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對皇權造成致命的打擊。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又是哪一種勢力,將對柴宗訓構成最大的威脅。
先說來自於後宮的勢力,這裏面可以把后妃、皇族、外戚、太監都包括進去。柴榮一生熱愛工作,不喜聲娛,也就不親近宦官,所以宦官集團在後周是沒有勢力的,直接就可以排除掉了。柴榮是郭威的養子,又是柴家的獨子,自己沒有兄弟,柴宗訓倒是有三個弟弟,但他本人才六歲半,他那幾個弟弟又能對他構成什麼樣的威脅?
所以皇族這一塊也可以不去考慮。柴榮一生有三個正妻,第一任正妻劉氏早死,不提了。第二任正妻符皇后,是天雄節度使符彥卿的女兒,也於柴榮征南唐期間病故。
最後一任正妻是符皇后的妹妹,這個小符皇后自己並未生有子嗣,所以她的利益是跟柴宗訓緊緊連在一起的,沒有作亂的動因,所以也可以排除掉,那麼在這一大類中,只有外戚有可能對柴宗訓的皇位造成威脅。
外戚當中,首屈一指的當屬天雄節度使符彥卿。符彥卿是後唐名將李存審之子,後晉時期就已經成名,時任天雄軍節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官爵都已到了極又是柴榮兩個皇后的老爹,榮耀無人可比。
不過符彥卿為人比較低調,從不遭災惹禍,再加上當朝皇太后是他的女兒,小皇帝柴宗訓也就算是他的外孫,所以他也缺少作亂的動因,可以不去考慮。但除符彥卿外,還有兩個人對柴宗訓的皇位是有很大威脅的,這就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和殿前都檢點張永德,這兩人的威脅程度稍後再說。
再說一下有可能對皇位造成威脅的第二種勢力,也就是來自朝臣的勢力,這在當時就沒有什麼威脅了。柴榮是個很有識人之明的領導人,他手下的這支管理團隊,可以說是整個五代的最佳領導集體,都是忠臣、能臣和干臣,
也是柴宗訓可以完全相信和倚賴的對象。可是在當時,這支團隊也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柴榮率兵北伐契丹的前一個月,他手下的頭號宣力大臣王朴,因為操勞過度,突發腦溢血而死,年僅四十五歲。
王朴這一死給後周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而且在他死後,柴榮緊跟着就死了,也就沒來得及再培養出王朴的替代
國家大事都集中到了宰相范質和王溥手裏,這兩個人也都是忠臣,但是他們的能力與王朴相比,還有着很大的欠缺。
這就使柴榮死後,國家的權利重心發生了嚴重的傾斜,急劇地向着能給皇權造成極大威脅的第三種勢力,也就是軍方的勢力偏移過去。
在軍方勢力中,能給皇權造成最大威脅的是兩個人,即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和殿前都檢點張永德,其中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所以這兩個人又都有外戚的身份,而且如果從郭威那裏論起血緣關係,這兩人也不比柴榮要遠。也就是說,這兩個人在柴榮即位時,就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89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