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36章起義

    尚讓再狠,也只是面對着一些手無寸鐵的弱民,不過是下得去手,面對着城外四周的大軍,也只能皺着眉頭想辦法。

    三十六計已經比對了三十五個,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害的老大黃巢不得不使出生存絕技----跑路。

    黃巢前腳才從東門出去,程宗楚、唐弘夫、王處存就帶着軍隊進了城,城裏的百姓被義軍的惡性嚇的夠嗆,看見政府軍到來,以為苦日子到頭了。

    沒曾想,這些軍隊也是指着進城發財的,和黃巢的軍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照舊是搶、占、打、殺,其實這裏面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士兵,

    應該還有黃巢留下來搗亂分子與一些地痞流氓,很多時候他們才是帶頭搶的人!

    如同老舍的《茶館》裏記錄的情景,八國軍隊進城後,率先搶的倒是中國人。探子一把情況報上去,黃巢立刻後隊變前隊,回去。

    唐弘夫、程宗楚死於亂軍,王處存帶着殘兵狼狽逃出長安城。

    當時的著名詩人唐彥謙聽到唐弘夫被擒的消息,寫了一首詩。報國捐軀實壯夫,楚囚垂欲復神都。雲台畫像皆何者,

    青史書名或不孤。散卒半隨袁校尉,寡妻休問辟司徒。

    聞君敗績無歸計,氣激星辰坐向隅。

    沒有所謂的正義非正義,彼此各為其主而已。筆者曾經試圖去分辨,什麼是愛國、什麼是忠義,什麼是應時而變。

    沒能夠找出合理的例子印證自己的分析。黃巢憤怒於自己出城時,百姓都拍磚,而唐軍進城時都拍手。

    下令血洗長安!屠殺八萬餘人,哎!

    歷史上想找出一隻沒有屠過城的軍隊,有點困難。

    不過,相比於後來淮西集團----秦宗權的殺人手段,如果黃巢只是一個極端報復的人,那秦宗權壓根就不是個人。

    黃巢再次入住長安後。節度使拓跋思恭、李孝昌率軍隊試圖來撿漏,被黃巢一頓狠揍。暫時沒有敢來找麻煩的人了。在黃巢看來,天下又恢復太平。

    又可以摟着女人喝酒找樂子。只不知道有沒有像清末的洪秀全把大小老婆聚到一塊再搞幾個無遮大會!

    沒有上門找麻煩的,不表示沒有冒泡的。之前放任黃巢從採石過江的高節度使,湊了八萬人,廣發檄文,揚言要收復關中。手下的將領和家人告完別,做好了一切可能的心裏準備。

    天天等着命令出發。結果等到了一句時日不吉利,暫緩出兵。這高大帥不愧是傳奇人物!出兵還要挑黃道吉日。

    倒是這篇檄文----《檄黃巢書》成了經典。獲「賜緋魚袋」勛位,五品以上的爵位才可以佩戴。

    其中有幾句是罵黃巢的,罵的很到位-----況汝出自閭閻之末,起於壟畝之間,

    以焚劫為良謨,以殺傷為急務,有大愆可以擢髮,無小善可以贖身,不唯天下之人皆思顯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議陰誅,縱饒假氣遊魂,早合亡身奪魄。寫這篇檄文的人-----崔致遠,對後世的影響遠比高大帥要大的多。

    崔致遠是現在的韓國,當時的新羅人,被韓國人稱為「東國儒宗」「百世之師」。

    12歲離家,隨船來到當時唐朝的國子監做留學生,18歲考中進士,20歲做了溧水縣尉。這簡歷真是牛的一塌糊塗。

    任職期滿後,因黃巢渡江北上。回不了長安,經朋友推薦做了高駢的幕僚。

    很受高駢的賞識,次年五月寫了這一篇檄文。而他在高駢手下的五年寫就、整理的文集《桂苑筆耕集》,無論是史料還是詩文都不遜於唐書、《資治通鑑》。其實《資治通鑑》的史料和唐書沒多少出入。好處在於記錄的方式,是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來寫的。

    便於讀者理清順序。筆者之前只讀過新舊唐書,一輪下來,腦子是一個「懵」,事件對不上號!

    後來用筆在書中的大事件處標註了公元紀年才算理清楚一點頭緒,最近看了《資治通鑑》才知道自己是白忙活了。

    編年體的史書的好處就在於將紀傳體的史書按時間順序給排列了。很像日記!

    在古代那個用君主年號而沒有公元紀年的操蛋歲月里,一千多年的大小事,愣是一件件的給你按時間順序排好,也就不奇怪排個序要花十九年的時間了。老馬同志真是勞模啊,這樣的一干就是十九年!

    看來再厚的岩層,不停的往下鑽,都能給你鑽出清水。

    再說另一路軍隊李克用帶着五萬人馬朝京城趕,苦於沒有糧草,就拿出朝廷的詔書去向河東節度使鄭從讜要,鄭老擔心他順帶着把自己的老窩端了,緊閉着城門,派人送了錢千餘、糧千斛。這無異於抽了李克用一個耳光。

    意思很明白,從哪裏來,回哪裏去,要糧沒有。李克用一怒之下放兵搶了一通回去了。

    老鄭派了部下論安率軍防守,估計這老兄也知道李克用只是發泄一下怒氣,沒當回事,走個過場,就帶兵回去了,鄭老一看,這來得了,一怒之下滅了他三族。

    要說這鄭老真的很明智,從李克用後來的行為看,此時開了城門後,自己能不能繼續活下去真是個問題。當然朝廷的事是耽誤了,好在朝廷也習慣了。

    末代的皇帝往往生活最可憐、下場最悲慘。

    在這種形勢下,很多握有兵權的人繼續選擇了觀望,投降黃巢的,並不妨礙和朝廷暗通款曲,私下裏忠於朝廷的,表面上還是向黃巢稱臣。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在他的帶領下,逐漸打破了局面。這個人是太監監軍----楊復光。

    楊復光是福建人,本性喬,小時候家裏窮,家人一狠心給送到了京城當了太監。


    十幾歲的小喬公公,意識到在宮裏想混得好,得有靠山,於是主動給宦官楊玄價做了養子。

    成了小楊公公。因為機靈在楊玄價眾多的養子當中很受大楊的喜愛。

    隨着年歲的漸長,意識到僅有大楊做靠山還是不夠的。於是又主動請纓,外派做了監軍。

    大楊的主要工作也是監軍。

    小楊公公在做監軍的日子裏,混的是如魚得水,也學到了很多軍事技能。

    之前提到他做中間人。替朝廷招降了王仙芝。本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妙計被自私的宋威給破壞了。

    宋威被解除兵權,也是他的從中出力的結果。剿滅王仙芝也多是他的功勞。

    滅了王仙芝又來了黃巢,黃巢在襄陽被劉巨榮大敗後,朝廷派了忠武軍別將宋浩做了荊南節度使。

    宋浩之前是小楊老爹手下的一個小軍官。此時帶着窮人乍富的作風對待身邊的同僚以及小楊同志。

    黃巢大敗東逃時,曹全晸不聽勸。率眾渡江追擊,剛過江就被泰寧軍將段彥謨取代。此刻的段彥謨作為宋浩的副手,看不慣他那頤指氣使的神情。

    小楊公公也巴不得宋浩去死。暗中攛掇段彥謨。由段動手,小楊向朝廷打馬虎眼。

    段彥謨就雇了個殺手,殺了宋浩和他的兒子。堂堂一方節度使,還真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可見小楊公公打擊異己的政治手腕和決心也是不用懷疑的。

    之後,楊復光去做了忠武軍的監軍。而段彥謨做了荊南節度使後,和新來的監軍朱敬玫關係搞得很僵,朱監軍先下手除了段彥謨。朝廷想派人去接下這個官位,沒人敢去。

    朱監軍就選了個押牙陳儒做了節度使。亂世。身邊還是多幾個自己人更放心啊。

    黃巢打下長安後,派朱溫攻打有三省雄關之稱的「鄧州」,已經領了京西南面行營都監銜的楊復光被朱溫大敗。帶着部下,跑到許州,投靠了之前的部下,趕走薛能自稱留後的周岌,此時他已是名正言順的忠武軍節度使。

    不過就是地盤比之前小了很多。周岌是880年十一月被任命的節度使。

    十二月投降的黃巢。反正在他覺得跟誰混都是混,保證我的位置,隨便你們誰當皇帝。

    楊復光在一次宴會上,把握時機。曉以大義,深情演繹,力勸周岌要忠君,周岌被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邊哭邊點頭同意給楊復光三千兵馬北上勤王。楊

    復光領了人馬也沒忘記派人殺了黃巢的使者!以幫助周節度使堅定自己的決心。忠武節度使本來下轄三個州,許、陳蔡,蔡州此時為秦宗權所有,他也投降了黃巢。

    楊復光又帶了三千人馬去勸說秦宗權。秦宗權也象徵性的給了他三千士卒,算是為以後留條後路。

    但是這三千士卒的老大王淑卻不聽話,楊復光乾脆殺了了事。將士卒進行了整編。有八千左右,分做八都。

    這八都的首領基本上都是後來有名的軍閥,王建更是坐上了前蜀皇帝的位置。

    楊復光帶着這八都大敗朱溫的義軍。前蜀皇帝和後梁太祖不知道有沒有對陣。隨後僖宗封他為天下兵馬都監,帶着軍隊入關和東西招討使王重榮會合。

    經楊都監這麼一折騰,各路勤王的大小軍隊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鼓足了勇氣,輪番上陣,在與義軍的對戰中也是勝多敗少,雖然都是小勝。這一年過的真是很亂。僖宗小朝廷的內部因為賞賜的問題險些釀成軍變。

    各個道都在起火。盜賊橫行,動輒攻破州府,據為己有。今天安徽壽縣一帶的殺豬販子王緒舉着殺豬刀帶着部隊起義,固始有三個王姓兄弟加入陣營。

    這幾兄弟就是後來的十國之一閩的建立者。這隻部隊先跟了蔡州的秦宗權,後來急行軍,跑到福建去了。原宰相鄭畋也被部下-----行軍司馬李昌言威脅要奪鳳翔節度使的權,這老好人,乾脆也不當了,只要你能打黃巢,送你了。

    高大帥的隊伍還在整裝待發了一百多天還沒能整理好行裝,見到黃道吉日。

    約了老朋友鎮海節度使周寶、石鏡鎮將董昌一起去長安湊熱鬧。周寶倒是很積極,眼看着等過了春夏,迎來了秋冬。

    還沒看到一點動靜。不但沒動靜,高大帥還想請這位老朋友過去喝喝酒好好敘敘,周大帥也算是明白了,這時候去喝酒-----鴻門宴啊,乾脆把使者罵回去了。

    僖宗也是等的望眼欲穿,詔書是不停的過來催。

    董昌的部下後來的吳越王----錢漻知道高駢就一打醬油的,乾脆勸大帥帶兵回老家發展了。

    王鐸王指揮使看的一個心酸,主動請纓,招募軍隊,要去和黃巢拼個你死我活。

    僖宗讓王鐸總領各路軍馬,暫代義成軍節度使。分封了各路軍將。之前各路軍隊趕過來勤王,基本上是各自為戰,高興怎麼打就怎麼打。

    此時才安排了官職,吩咐好各自的工作。那位高大帥也被罷了官職。之前被他戲弄的鎮海節度使也升了官。不發兵是吧,不帶你玩了。

    你就帶着你的兵繼續整裝吧。高大帥聽到王鐸被封很不滿,便寫了首詩以遣懷,《聞河中王鐸加都統》鍊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這位高大帥即使做個文官,憑他的詩也照樣能名載史冊。也許在他看來,這個職位應該是自己的。

    寫詩皇帝畢竟看不到,高大帥又寫了很多摺子上呈,指責皇帝的不是。

    僖宗回他的詔書也沒有了半點客氣,清晰明了的給逐條駁斥。主要意思就是,之前你的奏摺沒有不準的,要官給官,要錢給錢,可你是怎麼對我的。

    王鐸怎麼就不能當這個官了。由此看來高駢之前不發兵,倒像是在等着朝廷給自己加官、加爵。

    罷官之後的高大帥,成了高大仙。只和幾個煉丹求仙的道士在一起裝神弄鬼。

    因為道士呂用之的建議「神仙不難致,但恨學者不能絕俗累,故不肯降臨耳」,意思是神仙不難請,只怪有的人不能斷絕俗世的拖累,不願意降臨。於是摒絕了幕僚屬下,大造樓閣道觀。(未完待續。)



  
相關:    劫天運  傲世丹神  仙都  仙府種田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36章起義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890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