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73章大梁帝國

    當時,在後晉、契丹之外,還有兩股勢力在蠢蠢欲動,分別是契丹的幽州節度使趙延壽與後晉的平盧節度使楊光遠。↗,

    趙延壽,今河北正定人,原本姓劉,父親曾為一方縣令,後來因為父親的轄地被滄州節度使劉守文攻佔,他與母親便落入劉守文的屬將趙德鈞之手,由於趙延壽長得眉清目秀,而且又聰明伶俐,能文善武,深得趙德鈞的偏愛,遂將他收為養子,從此以後便改姓為趙。

    後來,劉守文被弟弟劉守光打敗,趙德鈞也投降了劉守光,但他看不慣劉守光的所做所為,覺得在他手下打工沒有前途,於是偷偷跑了出來,歸附了李存勖。

    李存勖很器重他,讓他領兵一起參加了滅梁的戰爭,趙德鈞立下大功,被李存勖任命為幽滄二州的節度使。

    偏偏正趕上趙家走大運,這時,趙延壽又被李嗣源看上,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日後,隨着李嗣源稱帝,趙延壽開始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一直做到樞密使,兼徐州節度使。趙德鈞父以子貴,也成了李嗣源的左膀右臂,不久之後,加封他為北平王。

    李從珂即位以後,與石敬瑭的矛盾逐漸加深,最後石敬瑭勾結契丹向後唐宣戰。

    契丹軍隊與石敬瑭聯軍將後唐的討伐軍圍困起來,統帥張敬達向朝廷頻頻求援,李從珂便派趙德鈞、范延光和符彥饒分兵三路增援張敬達,並命趙延壽隨後跟進配合。

    三路大軍中,以趙德鈞的戰鬥力最為強悍,此時,趙德鈞待價而沽,談起了條件。李從珂無奈,

    只得任命他為三軍統帥,趙德鈞還不滿意,又得寸進尺地提出讓李從珂允許他的軍隊跟范延光的軍隊混合,並且為趙延壽索要鎮州節度使一職,

    面對趙德鈞這種小人行為。李從珂不禁勃然大怒,立即派人通知范延光小心趙德鈞,

    並拒絕了讓趙延壽做鎮州節度使的無禮要求,見李從珂不吃他這一套,趙德鈞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目標投向了契丹,他給耶律德光送去大批財物,乞求耶律德光支持他做中原皇帝。

    當時耶律德光已經許諾了石敬瑭,但看見趙德鈞送來的寶物珍玩。又心癢難耐,加上他擔心趙德鈞斷了他回草原的退路,於是便猶豫起來,桑維翰得到消息,心急如焚,趕忙到耶律德光的大帳前勸說耶律德光遵守先前的諾言,又在大帳前哭訴了一天,從而使耶律德光回絕了趙德鈞。開始下定決心支持石敬瑭。

    由於增援的部隊遲遲未到,貽誤了戰機。張敬達最終被屬將楊光遠殺死,然後楊光遠率領後唐軍隊投降了契丹。

    這場戰鬥中,趙德鈞賠了夫人又折兵,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因為與後唐決裂,他連原來的屬地也失去了。只剩下手中的軍隊。為了立足,他與趙延壽攻佔了潞州,權做容身之地。

    但他的所作所為讓將士們十分失望,不少將領紛紛領兵離他而去,小小的潞州城也難以固守。趙德鈞父子無奈,只得投降了契丹。

    之後,父子二人被押赴北方草原,受到述律後的斥責羞辱,一年後趙德鈞死在草原,做了異鄉之鬼。

    不久,得到幽雲十六州的耶律德光想以漢制漢,遂開始對倖存下來的趙延壽加以重用,趙延壽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加封燕王。

    另一個就是平盧節度使楊光遠。楊光遠,沙陀人,早年曾在李存勖軍中擔任騎將,唐天祐年間,李存勖派周德威到幽州討伐劉守光,便把楊光遠劃歸在周德威部下。

    後來與周德威在新州抵禦契丹時,曾率孤軍深入敵陣而戰敗,因肩膀受傷,成了殘廢,被免官居家。

    李存勖即位後,記念他的戰功,任命他為幽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尚書右僕射,長期戍守瓦橋關。

    李嗣源一朝,深受李嗣源器重,歷任媯、瀛、易、冀四州刺史。石敬瑭在太原舉義後,李從珂派楊光遠與張敬達屯兵太原城下,不久,契丹大軍到來,唐軍戰敗,被契丹人團團圍住,眼見軍中糧盡,楊光遠便與副將安審琦殺掉了主帥張敬達,帶着眾人投降了晉軍。

    石敬瑭進入洛陽後,加封他為檢校太尉,兼宣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六軍諸衛事。

    此後,楊光遠為了贏得石敬瑭的信任,開始夾着尾巴做人,每次面對石敬瑭,總是顯得很憂鬱的樣子,石敬瑭認為他有情緒,便派貼身侍臣詢問他。

    楊光遠捎信上奏說:「我貴為將相,哪還有什麼情緒呢,只因張生鐵(張敬達的小字)死得其所,我卻不如他,心中內疚,因此不高興」。

    石敬瑭聽後,認為楊光遠誠心純情,是個好同志。第二年,范延光憑藉鄴城叛亂,石敬瑭命楊光遠率兵討伐,將要渡過黃河時,又碰上隊譁變,當時眾軍一致推舉楊光遠為君主。楊光遠誠惶誠恐道:「從古至今有斷臂的天子嗎?

    再說,天子是你們這些人能隨意改換玩弄的東西嗎?我在晉陽投降,那是受形勢所逼,現在如果再那樣做,就是反叛賊寇。」

    這件事傳到石敬瑭耳中,從此更加寵幸重用於他,不久就任命他為魏博行府節度使。

    楊光遠一朝得勢,便原形畢露,開始干預朝政,石敬瑭怕他也跟着造反,也就一直屈從遷就於他,還下詔讓他的兒子楊承祚娶長安公主為妻,次子楊承信等也都任命為官,恩寵澤被,為當時之冠。

    樞密使桑維翰,經常暗地裏打他的小報告,楊光遠便懷恨在心。到范延光投降後,楊光遠入朝,當面上奏桑維翰專橫擅權,石敬瑭再度容忍,派桑維翰出鎮相州,讓楊光遠擔任西京留守。兼鎮河陽,順便罷免了他的兵權。

    楊光遠從此怨恨在胸,深藏異心,多次送珍藏寶玩奉給耶律德光,訴說自己的冤屈,又私自收養家兵一千於人。擾亂刑法,違反禁令,河、洛之間的百姓,深受其難。

    當時范延光辭官退休,用車子裝着妓妾財寶,住到河陽,楊光遠貪圖他的珍寶奇貨,又擔心他以後向子孫後代的發難,便上奏說范延光不在汴、洛安家。而居住到外邑,不南奔淮夷,則會北逃契丹,應該及早剷除。

    石敬瑭因賜丹書鐵券給范延光,答應不治他死罪,所以遲遲未決。楊光遠便派兒子楊承勛率軍隊包圍了范延光的宅第,逼着讓他自殺。范延光憤憤地說:「天子在上,豈能如此!」


    楊光遠派使臣向石敬瑭請求把范延光移居到洛陽。走到河橋時,便把范延光拋入急流中淹死了。然後又上奏說范延光自己投河而死,石敬瑭為了安撫她,也就裝聾作啞,視而不見,不久,又任命他為平盧軍節度使。封為東平王。

    楊光遠請求和他的長子一同前行,朝廷又任命楊承勛為萊州防禦使。等到前去上任時,僕從妓妾達到一千多騎,浩浩蕩蕩,滿載於道。石重貴即位後。冊拜他為太師,封壽王。

    石敬瑭在世時,曾借給楊光遠三百匹戰馬,這時景延廣借着石重貴的詔命向他索債。

    中國有句古話叫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此話雖然不假,但市井之中還有句名言叫:欠錢的都是爺爺,借錢的都是孫子。

    債務人楊光遠收到催債通知書後,勃然大怒,不禁發怒道:「這是懷疑我啊!」,於是暗中通知兒子單州刺史楊承祚,不久,楊承祚聲稱母親有病,夜間奪門奔向青州。

    朝延見楊光遠要反,錢也不要了,趕忙派使者賜楊光遠玉帶御馬,好言安撫,裝的真的跟孫子似的。

    楊光遠從此更加驕縱,暗中聯繫契丹,說晉主辜負恩德,違背盟約,境內饑荒嚴重,國家人民睏乏窮竭,此時攻打,一定可以奪取晉室天下;趙延壽也想藉機成事,也趕過來火上澆油,多次上言南征。

    耶律德光對中原垂涎已久,於是聚集山後和盧龍的兵眾共五萬人,讓趙延壽統領,委任他經略中原,並對他說:「如果能奪得中原,定當立你當皇帝。」

    又指着趙延壽對晉國的人說:「這就是你們的皇帝。」

    公元944年正月,耶律德光率馬步軍五萬南下攻晉,楊光遠也公然造反,在青州一帶起事呼應,從側翼聲援契丹。

    契丹軍由於佔有了燕雲十六州之利,鐵騎雄師,居高臨下,進攻中原,如履平地。

    當年石敬瑭割讓戰略險隘以求一時之快,到如今終於搬起了石頭,砸到了石重貴的腳上。

    契丹軍攻打貝州(今河北清河),守城的是大同軍節度使吳巒,吳巒跟耶律德光也是戰場上的老相識了。後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春,契丹回師路過雲中,大同軍節度使沙彥出城迎見,被契丹扣留。

    當時還是雲中判官的吳巒對將士說:『我們本是禮義之邦,怎能向這些夷狄稱臣呢?『大家聽後紛紛響應,推其代行州事。於是吳巒下令閉門拒城,不受石敬瑭割地之命。

    耶律德光得知後大怒,率兵將雲州團團圍住。吳巒動員全城軍民,整修兵器,日夜守城,契丹圍城7日而不能入。

    石敬瑭致書契丹,請其撤軍,契丹方解圍而去。契丹撤軍後,石敬瑭召吳巒回京,授武寧節度副使,再遷右諫議大夫,復州防禦使。石重貴即位後,與契丹絕盟。

    因為貝州是水陸要衝,便大量聚集糧草,以備戰事,並命王令溫為永清軍節度使,駐守貝州。王令溫手下有一名牙將叫邵珂,驕悍難制,王令溫不堪忍受,便削了他的職。

    邵珂心懷怨恨,暗中派人跑到契丹說:「貝州糧食多而兵力弱,容易攻取。」

    剛好這個時候王令溫入朝,朝廷便任用吳巒暫時主持州務,吳巒剛到貝州,就趕上契丹興兵來犯,他是個書生,又初來乍到,無兵無將,這時邵珂毛遂自薦,聲言以死效力,吳巒飢不擇食,便讓他領兵把守南門,自己把守東門。

    耶律德光傳令攻城,吳巒全力抵抗,投薪火於夾城中,焚燒契丹攻具殆盡。正激戰中,邵珂開南門引契丹兵而入,吳巒見城中已亂,即乘馬回公館,投井而死,貝州遂破。

    貝州一破,契丹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不久,雁門關告急。

    石重貴連忙派使臣帶着書信送給契丹,但此時契丹大軍已經入駐鄴都,使臣不得通過只能怏怏而歸。

    不久,契丹軍繼續南下,入犯太原,石重貴再次遣翻譯孟守忠給契丹送信,要求恢復舊好,耶律德光覆信說:「已經形成的局勢,不能改變了。」

    話不投機,多說無益,石重貴只得派劉知遠與白承福出兵迎擊。二十八日,太原奏報:在忻州秀容大敗契丹偉王,斬獲敵人首級三千,契丹兵從鴉鳴谷逃遁。太原大捷打破了契丹軍「戰無不勝」的神話,由此,晉軍士氣大振。

    此時,博州刺史周儒向契丹軍麻答部獻城,又引導契丹軍從馬家口渡過黃河,以求跟楊光遠合兵一處。

    二月初二,石重貴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義成節度使李守貞、神武統軍皇甫遇、陳州防禦使梁漢璋、懷州刺史薛懷讓統兵萬人,沿着黃河水陸並進,以阻截契丹軍渡河。

    初五,李守貞等人到達馬家口,麻答派一萬步兵修築堡壘,並在其外散佈騎兵戍守,其餘主力數萬人屯駐河西,有船數千運渡兵卒。

    沒有多久,李守貞發動攻擊,契丹騎兵潰走,晉兵繼而進攻堡壘,不久堡壘被破,契丹軍大敗,騎馬過河的人被淹死數千,被俘、被殺的也有數千,西岸的麻答主力見大勢已去,只得放棄了東進企圖。

    二月初三,契丹主力在戚城包圍了高行周、符彥卿及先鋒指揮使石公霸。起先,景延廣命令諸將分地而守,不許相互救援。

    此時,高行周告急,景延廣延緩報告了石重貴,石重貴親自帶兵救援,契丹兵解圍退去,把精銳騎兵埋伏在古頓丘城,以待晉軍與恆州、定州之兵會合後再一舉殲滅。

    鄴都留守張從恩幾次奏報契丹軍已經遁走,打算追擊,後來由於連降大雨,只得作罷。

    契丹軍設伏十餘天,人困馬乏,趙延壽說:「晉軍都在河上,懼怕我們的精銳,必定不敢向前,不如就地攻下其城,四面合兵攻打,奪取黃河上的浮橋,那麼天下就平定了。」(未完待續。。)



  
相關:    仙都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帶着農場混異界  發個微信去天庭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73章大梁帝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8s 3.879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