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39章大梁帝國

    段凝、杜宴球建議說:「偽梁的重要人物趙岩、趙鵠、張希逸、張漢倫、張漢傑、張漢融、朱珪等人,竊權作威作福,殘害群臣百姓,不可不誅殺他們。 」李存勖於是下詔:「敬翔、李振帶頭輔佐朱溫,共同傾覆了唐朝的社稷,契丹的撒剌阿拔背叛哥哥,拋棄母親,辜負了國家的大恩,這些人應該和趙岩等人全族都押到街市上誅殺。

    其餘的文武將吏等一概不再追究。」又下詔追廢朱溫、朱友貞為庶人,並且毀去梁國的宗廟神主。

    而段凝也沒有在後唐逍遙多久,不久之後唐朝廷就將他先予流放,然後處死。

    再說說一些老熟人的結局:

    朱溫稱帝後,因葛從周久病就給他安排了一個閒職,葛從周中風,到偃師毫邑鄉一個別墅中養病。朱友貞即位後不久,葛從周病故。

    康懷英在913年,任永平軍節度使是,死於任上。

    開平元年,李思安率大軍攻伐幽州,紮營於桑乾河,節度使劉仁恭悉眾來戰,李思安命大將袁象先伏兵山谷,自率老弱迎擊,劉仁恭輕敵出擊,李思安發伏兵攻擊,大敗之,斬其大將單可及,擄獲甚眾,但回軍時順道進攻潞州,累月不克,士兵多逃逸。

    朱溫大怒,奪其官爵,但不久又讓他重新帶兵,

    並說:「李思安當敵果敢,無出其右者,然每遇籓方擇材,吾將用之,則敗聞必至,如是者二三矣,則知飛將數奇,前史豈虛言哉!」

    乾化元年,李思安出任相州刺史,自認不得志,無心理政。導致境內壁壘荒圮,帑廩空竭,朱溫聞訊大怒,貶李思安為柳州司戶,不久將他賜死於相州。

    909年,劉知俊據同州叛變,送款於李茂貞。分兵襲雍、華二州,活捉雍州節度使劉捍。朱溫聽說劉知俊背叛。命劉鄩率兵進討,攻克潼關,劉知俊自知不敵,舉族奔鳳翔。

    李茂貞因劉知俊驍勇,封他為檢校太尉、中書令,命其率兵攻靈武。劉知俊大敗後梁名將康懷貞,被加封為涇州彰義軍節度使。

    乾化元年(911年),李茂貞命劉知俊率軍與前蜀王建作戰,攻興元。圍西縣,蜀軍來救,劉知俊撤退。當時,李茂貞的左右忌恨劉知俊的戰功,向其進讒,劉知俊懼誅,又投奔王建。

    但是王建部下舊將。同樣忌恨劉知俊;王建本人雖然表面上優待劉知俊,但實際上也忌其勇武,曾對近侍說:「吾漸衰耗,恆思身後。劉知俊非爾輩能駕馭,不如早為之所。」前蜀天漢元年(917年)十二月,王建遣人逮捕劉知俊。斬於成都的炭市。

    幽州恩怨

    想過沒有,有一天當你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說些什麼?還沒有想好?那好,先讓我們看一看那些名人的臨終遺言:

    海瑞,臨終前時任朝廷二品大員,正值冬季,兵部送來炭火費。海瑞經仔細檢查後發現多了5錢銀子,於是對僕人說:「明天,把多出的銀子送回兵部去。」

    金聖歎在被砍頭前對兒子說:「記住,花生米與豆腐乾一起吃,能嚼出火腿的味道。」

    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上斷頭台時,不:「原諒我,先生。我不是故意這樣做的。」

    伏爾泰在臨終前,牧師請他與撒旦斷絕關係,他說:「現在,現在,我的好兄弟,我可沒時間再樹敵了。」

    貝多芬被耳聾折磨了20餘年,死時說道:「我將在天堂里聽到一切。」

    馬克思臨終時管家問他有沒有什麼遺言要交代,他說:「走開,出去,嫌自己話還沒說夠的傻瓜才要留下遺言。」

    蘇格拉底:「克利頓,我還欠阿斯克勒比奧斯一隻雞,請別忘了還給他。」

    耶穌:「事成了。」(「i got it」 也可以翻譯為「搞定了」 )

    伽利略:「它的確在轉動!」

    法國著名文法學者多米尼克?鮑赫斯:「我馬上就要——或者說我即將——死去了,這兩種表達方式都是正確的。」

    馬克.吐溫:「再見,我們很快還會相逢!」

    愛因斯坦:「我來自未來。」

    莎士比亞:「我把第二個最好的床留給太太。」

    丘吉爾:「我對這一切已感到厭煩。」

    董存瑞:「為了新中國,前進!」

    偉大領袖**:「我很難受,快叫醫生來。」

    古龍:「怎麼我的女朋友一個都沒有來啊?」

    鄧的都說過了。」

    許世友:「我要完蛋了。」

    薩達姆:「好好活着,我的兒子!」

    邁克.傑克遜:「別擔心,我要睡覺了。」

    我:「我還沒娶媳婦呢!」

    偉大的戰神李克用在臨終之際,在被窩裏摸索了半天,兒子李存勖焦急地看着他,以為他在找存摺或者藏寶圖之類的東西,生怕他一口氣喘不上來,從而斷絕了找到寶藏的可能性,不過,

    李克用最終沒有拿出藏寶圖,而是摸出三支箭交給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所立;契丹,與我結為兄弟,但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

    這三件事,是我遺留的仇恨,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遺願。」說完,便恨恨地死了。

    重慶前公安局局長文強死的時候,對兒子文伽昊說:「保重好自己的身體,等媽媽去了監獄後,要經常去看她。不要仇恨社會,不要受我的事情的影響,不要去恨別人。找個工作,自己做點事情,早點結婚生子,把媽媽照顧好。」


    單從感情上來講,文強是個好父親,到死的時候,他考慮的都是如何讓孩子不受影響的好好生活。

    相比而言,李克用就差勁了很多,他把仇恨留給了下一代。讓下一代繼續生活在仇恨的世界中。

    李存勖接下箭,將它供奉在祖廟之中。此後以父親的遺願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為自己生存的全部價值,每次出兵,都會派官員用豬、牛、羊各一頭祭告祖廟,

    請下父親授予的這三支箭,用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隊伍前面,等到隊伍凱旋時再把神箭請入祖廟。李存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燕王幽州節度使劉仁恭。

    至於李克用跟劉仁恭之間的深仇大恨還要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天寶年間唐玄宗設置天寶十節度使以管理邊地。十節度使分別是: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河東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西節度使、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嶺南五府經略使。

    其中。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治營州(柳城郡,今遼寧朝陽);河東節度使防禦突厥,治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朔方節度使捍禦突厥,治靈州(靈武郡,今寧夏靈武西南);

    河西節度使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安西節度使,又稱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治龜茲(今新疆庫車);

    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治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隴右節度使備御吐蕃,治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樂都);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

    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靜夷僚,治廣州(南海郡,今廣東廣州);而這裏的范陽節度使,也就是我們所要談到的幽州節度使。負責防禦奚、契丹,治幽州,統轄幽州、薊州、媯州、檀州、易州、定州、恆州、莫州、滄州9州。

    幽州即現在的帝都北京,當然那個時候幽州遠不如現在的帝都這麼繁華,這麼人多,這麼擁堵,這麼房價高。但在當時,其戰略位置也是相當的重要。

    由於和塞外接境,經常與北方的契丹交戰,所以幽州的將士也都精於騎射,性格彪悍,個個性如烈火,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裏,跟野蠻人打交道時間久了,他們自己也就成了野蠻人。

    當時的范陽節度使,還兼任平盧節度使和河東節度使兩職,他一盤算自己手裏有將近二十萬兵馬,而朝廷的禁軍不過才區區十萬,於是漁陽羯鼓一響,起兵造反了,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造反的人就是安祿山,此次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叛亂結束後,朝廷改范陽節度使為幽州節度使,又因領盧龍軍,所以也稱盧龍節度使。

    廣德元年(763年)史思明部將李懷仙投降朝廷,朝廷為了籠絡河北舊部,任命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唐德宗建中年間四鎮之亂時,幽州朱滔自稱冀王。

    元和十四年(819年),盧龍節度使劉總臣服,元和中興達到頂峰。兩年後,朝廷任命文官張弘靖為盧龍節度使,但由於處置不當,盧龍節度使一職又被武將把持,直到唐朝滅亡。

    時間到了845年,時任盧龍節度使張仲武率領大軍擊破回紇,阿布思部的回鶻人李茂勛率眾投降,因善長騎射,頗受張仲武器重。

    849年,張仲武病死,其子張直方繼任,但因嗜酒如命,殘虐士卒,為部眾所不容,眾人趁其外出遊獵之際,閉城不納,張直方無奈,只得逃奔長安,軍中另立牙將周綝為節度使。

    次年周綝病死,大將張允伸繼任,872年,張允伸也病死,其子繼位,平州刺史張公素不服,出兵將其驅逐,自任節度使。

    當了節度使後的張公素殘暴粗魯,常以眼白示人,時人稱之為「白眼相公」。士兵十分痛恨他,希望納降軍使陳貢言接管他們。

    這時李茂勛襲殺陳貢言,奪取了他的軍隊,然後進軍幽州,自稱為陳貢言所遣,攻打張公素。

    張公素迎戰,戰敗,逃往長安。李茂勛入主幽州,這時人們才發現他並非陳貢言所遣,但木已成舟,生米已經做成了爆米花,人們於是只能接受現實,擁立他為節度使。

    876年,李茂勛生病,上書讓兒子李可舉代為盧龍節度使,自己退居二線。不久,李國昌父子做大,李可舉與吐谷渾都督赫連鐸,鎮州王鎔聯和打敗李國昌,李國昌父子投奔韃靼。

    885年,李可舉派大將李全忠率軍6萬進攻義武節度使(又稱易定節度使)下轄的易州,裨將劉仁恭挖地道而入,攻克易州,因此被軍中稱為「劉窟頭」。

    不久之後幽州軍被李克用打敗,義武節度使王處存乘勢反攻,以精兵三千攻打易州,李全忠輕敵無備,大敗,易州城再次易手。此戰之後,李全忠十分忐忑,

    害怕回去之後老闆盛怒之下會滅了他,不過轉過頭又一想:我真傻,如果滅了老闆,那不就不用擔心會被老闆所滅了嘛。

    於是集結殘兵敗將,反擊幽州,李可舉猝不及防,無力反抗,率全族老小登樓**而死,於是李全忠自任為幽州節度使。

    李全忠從。

    曾經做棣州司馬時,忽然在他所住的屋裏生長出一棵蘆草,有一尺長共三個蘆節。

    他覺得奇怪,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別駕張建章。

    張建章博古通今,說:「過去蒲洪把生長在池沼中的長有九個節的蒲草看作是吉祥的徵兆,才改姓蒲的,後代子孫都很興盛。

    蘆草應該生長在池塘和沼澤地里,可是長在屋子裏,就不是尋常的事了。

    你以後一定能做高官,蘆草長有三個竹節,表明官位可以傳遞三人,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

    次年,李全忠逝世,其子李匡威繼位。李匡威,外號金頭王,年少時喜歡跟人爭強鬥狠,又不拘小節,整天靠飲酒賄博活着。

    曾經有一天,和許多遊客在桑乾赤欄橋旁邊釣魚,他把酒灑在地上說:「我如果有幽州節度使的緣份,就應釣個大魚上來。」

    言畢果然釣上了一條三尺長的大魚。大順元年(890年),李克用進攻吐谷渾酋長赫連鐸,李匡威出兵營救,擊退李克用。

    次年,李克用進攻成德節度使王鎔,李匡威再次出兵救援王鎔。李匡威弟弟李匡籌的妻子長的十分漂亮,在出發前與家人舉行的告別會上,

    李匡威酒後亂性,竟將弟媳給**了,兄弟如衣服,女人如手足,從此李匡籌對大哥李匡威懷恨在心。

    891年,李匡威率領精兵數萬營救王鎔。景福二年(893年),在元氏(今河北境內)取得勝利。同年二月,李匡威從鎮州率兵返回幽州,走到博野時,

    李匡籌已經佔據幽州城,自稱盧龍留後,並派兵前來討伐他,雙方交手後,李匡威大敗,部眾大部逃回幽州,投靠了李匡籌。

    李匡威和部分親信留駐深州,兵力不濟,進退維谷,於是遣判官李抱真進京入奏請求歸留京師。

    長安在唐末的戰亂中已經屢次遭受兵禍,現在聽說盧龍節度使要前來長安,百姓都很恐慌,街坊紛紛流傳:「金頭王要來圖謀社稷了」,一些士民因此捲起鋪蓋帶着一家老小逃到偏遠山谷中避難去了,皇帝聽到這些流言後也就拒絕了李匡威的請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



  
相關:    龍零  九域神皇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帶着農場混異界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39章大梁帝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94s 3.79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