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21章大梁帝國

    田令孜就讓陳敬瑄來長安效力左神策軍,並在幾年內升他為左金吾衛將軍。黃巢將要入侵京師時,田令孜開始為逃往蜀地鋪平道路,

    他推薦陳敬瑄和自己信任的三員左神策軍將領楊師立、牛勖、羅元杲為西川節度使候選人。雖然局勢已經火燒眉毛了,但僖宗還是很認真的為他們準備了一次選拔考試,

    考試的方式就是---打馬球,勝者就可以獲得西川節度使之職。陳敬瑄不僅大餅做的好,打馬球也是一把好手,

    在比賽中勝利出線,於是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西川節度使,取代了當時在任的崔安潛。當然,為了鼓勵官員加強體育鍛煉,唐僖宗下令,

    凡與賽者,不論輸贏,人人有官做,於是任楊師立成為東川節度使,牛勖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885年末,田令孜因鹽池之利與王重榮發生爭執,田令孜大敗,由於深知自己的行為激起了公憤,無法繼續擅權,便辭去神策軍中尉一職,自任西川監軍,投靠了兄弟陳敬瑄。

    887年春,再次回京的僖宗下詔剝奪田令孜的一切頭銜,流放端州。但由于田令孜在陳敬瑄的庇護之下,詔令遂淪為一紙空文。

    同年冬,王建擅自佔據閬州,陳敬瑄覺察到顧彥朗和王建可能聯手對付自己。便讓田令孜寫信召王建過來一起共事。

    王建收到信後。把家屬留在顧彥朗身邊,只身前往成都。當到達鹿頭關時,陳敬瑄的幕僚李乂警告他要小心王建。陳敬瑄就後悔了,

    想要阻止,但請神容易送神難,王建沒有理他,直奔成都而去,並在路上擊敗陳敬瑄所部,又攻佔漢州。將其交給顧彥朗之弟顧彥暉,然後跟顧彥朗進攻成都。未能攻克。

    僖宗派宦官調停,但陳敬瑄和王建都沒有接受。

    事情就這樣一直拖到了昭宗朝。

    昭宗正巧還沒有找到下手的目標,一看有人主動送上門來,大喜。陳敬瑄,算你倒霉,就你了。於是下令討伐西川。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昭宗任命韋昭度為行營招討使,率兵出征,令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

    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助討,同時新設永平軍,以王建為節度使。充行營諸軍都指揮使。二十五日,下詔剝奪陳敬瑄官爵,

    討伐西川之役就此拉開序幕。楊守亮、顧彥朗各自佔有一方領地。也要留下人馬看家護院,所以抽不出很多兵馬,

    而領兵的韋昭度是個文人,不習武備,加上禁軍雖然人數不少,但卻沒有實戰經驗。訓練不足,純屬一群烏合之眾。所以王建就成了這次討伐的主力軍。

    然而,王建既然已經得到朝廷的封地和承認,也就不急着和陳敬瑄拼命了,他一邊擴充兵力,一邊收攏人心。當時,綿竹地方的土豪各自擁兵自保,多者數萬,少的也有千把餘人,王建四處遊說,

    將這些人收攏在自己麾下。這些地方土豪在當地又都有一定的號召力,王建在他們的幫助下,無論是兵力還是聲勢都大大增長。

    經過幾年的征戰,除了成都,整個西川已經基本掌握在王建手中。

    這時,昭宗因為與李克用的戰鬥失利,被迫召回西川的軍隊。可是,王建卻沒有跟隨韋昭度回到長安,而是留在了西川,同時切斷了和唐王朝的聯繫,成了一個獨立的王國。

    在討伐西川的同時,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朱溫、李匡威、赫連鐸聯軍打敗,這對昭宗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於私,昭宗對李克用一直沒有好感,

    李克用出身沙陀,非我族類,而且他雖然曾幫助政府消滅了黃巢,但也曾兵臨城下,逼迫僖宗再度流亡,昭宗自己也跟着僖宗飽受了顛沛之苦。

    於公,當時對朝廷威脅最大的幾股勢力中,李克用的沙陀軍最為強大,而且李克用佔據河東,對關中、北河都極具威脅。昭宗要削藩,李克用是首選目標。

    可是,開始的時候,這也只能沒事自己yy一下,李克用當時兵強馬壯,而朝廷卻是兵微將寡,根本無法與其抗衡。

    就好比瞌睡的時候,別人給你送來個枕頭一樣,這時朱溫、李匡威、赫連鐸三人上書,表示李克用不除,終是國患,因此要繼續攻打李克用。昭宗接到奏章後,不免喜上眉梢,殺了李克用固然很好,即使殺不了,出現藩鎮間兩敗俱傷的局面也不錯。

    但是,昭宗心頭還是有些不安,畢竟李克用在黃巢起義中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趁着人家新敗去討伐他,從情理上說不過去。

    更重要的是,朱溫、李匡威、赫連鐸的軍隊能否再次打敗李克用還是個未知之數。萬一李克用勝利了,

    自己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昭宗難以決斷,便召開殿前會議,令三省及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員討論此事,沒想到除了宰相張浚同意外,

    絕大部分大臣都堅決反對。昭宗自己又合計了半天,勝利的賭注實在太誘人了,而且在李克用敗,藩鎮間兩敗俱傷,李克用勝,三種結果中自己可以接受的結果有兩種,

    比例還是挺大的。剛好這時張浚因接受了朱溫的賄賂,堅持要求出兵,於是,討論的結果是---多數服從權威,征討李克用。昭宗任命張浚為行營都招討,又任命幾個節度使為招討使,

    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討伐聯盟,開始向李克用的河東進軍。

    李克用認為張浚所率領的中央禁軍不過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慮;朱溫雖然實力強勁。但由於宣武四周敵人眾多,


    無法放開手腳進攻,對自己尚不能構成重大威脅;只有李匡威、赫連鐸所率領的軍隊才是自己的真正對手。

    於是。他派遣少部人馬去對付張浚和朱溫,自己則率領主力抵禦李匡威和赫連鐸。張浚率領中央禁軍,

    像趕着投胎一樣拼了命的往前沖,邊沖還邊自言自語:我得再快一點,爭取多為朝廷佔領些地盤迴來,萬一被其他節度使趕在前面就不好了。

    他這一衝不要緊,直接衝到了河東第一猛將李存孝面前。李存孝雖然軍隊不多。但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他變戲法的弄了那麼幾下,張浚的前鋒就中了他的埋伏,然後又弄了那麼幾下,張浚的前鋒官就被活捉了。

    還沒怎麼地呢。張浚的軍隊就被打殘了。朱溫軍也沒有什麼進展,連着吃了幾個敗仗。李匡威和赫連鐸雖然開始時還算順利,

    但當李克用率領主力部隊趕到後,就難以抵擋,一敗再敗,狼狽逃走了,連李匡威的兒子和赫連鐸的女婿都成了李克用的監下之囚。打敗李匡威和赫連鐸後,

    李克用率領大軍回過頭來對付張浚,就那麼輕鬆一碰。張浚軍就碎了,河東戰役到此告一段落。

    西川之役與河東之役,是昭宗即位後進行的兩次削藩戰爭。但是結果卻與當初設想的大相徑庭:

    西川之役雖然消滅了田令孜,但卻永遠的失去了西川,讓王建在那裏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河東之役雖然確實削弱了李克用,

    但斬敵八千,自損一萬,自己辛辛苦苦創建的中央禁軍也就此被打殘了。反而讓朱溫坐收漁翁之利。

    李克用被削弱解除了對其領地的威脅,助討又提高了他的聲望。使朱溫得以集中精力去消滅四周的藩鎮,從此朱溫的實力一天天壯大起來,昭宗間接上幫助朱溫成為了中原霸主。

    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天,死了那麼多人,花了那麼多錢,昭宗最後發現,自己原來是在給別人做了嫁衣,昭宗只能痛哭流涕:

    快樂是他們的,至於我自己,什麼都沒有。他懊惱於自己的判斷失誤,沮喪於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傷心於辛苦組建的禁軍損失殆盡,

    恐懼於藩鎮以武力相威脅。但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要控制住,因為另一把大火已經燒到了眉毛,這把燃眉之火來自於宦官。

    宦官問題一直是困擾唐末政治的頑症,此時的宦官頭目正是擁立昭宗即位的楊復恭。楊復恭是樞密使楊玄冀的養子,上文介紹的權臣楊復光的堂兄,其家世代權宦,他從小入宮內侍省,出監各藩鎮軍隊。黃巢攻餡京師後,僖宗在田令孜的挾持下,倉皇離京南逃成都。此後田令孜專權,楊復恭稱病退居蘭田。田令孜失勢後,楊復恭復出任樞密使。僖宗回京後,楊復恭任左神策軍中尉、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封魏國公,賜「忠貞啟聖定國功臣」。光啟二年(886年),朱玫、李昌符和朝官擁立襄王李熅為帝。在楊復恭的周旋下,他的養子楊守亮率軍與王重榮、李克用共同討伐朱玫。朱玫集團內部迅速瓦解。朱玫最後被他的部將王行瑜斬殺。李熅為王重榮所殺。從此,朝廷內部,楊復恭一家獨大。

    楊復恭在扶立昭宗後,自以為天老大,他老二,皇帝只能排到第三,雖然他自己沒有老二。要是沒有他的立排眾議,就不會有昭宗的君臨天下,所以很是驕傲蠻橫,不可一世。但昭宗不是僖宗,他即位的時候已經二十二歲,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所以不像他哥哥唐僖宗依賴田令孜那樣依賴楊復恭。每當想到順宗、憲宗、敬宗皆死於宦官之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乃至自己的父兄懿宗和僖宗都由宦官所立,他就如坐針氈,惴惴不安。昭宗深切地感到此輩不除,不要說大唐中興無望,就連自己的小命也是朝不保夕。為了活着,為了有尊嚴的活着,昭宗暗暗說道:「楊復恭,拿命來吧。」

    一次,昭宗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節度使,昭宗問楊復恭可否予以任命,楊復恭對昭宗說:「呂產、呂祿敗壞了漢朝;武三思敗壞了唐朝。

    外戚一定不能用為封疆大吏,否則,等他有了地盤之後,一定不聽朝廷的指揮。」

    因此,王瓌沒能當上節度使。後來,楊復恭擔心王瓌同自己爭權奪勢,先是主動提出讓王瓌出任黔南節度使,

    然後在他赴任途中,派親信把王瓌所乘船隻弄沉,就這樣王瓌一家老小全部葬生魚腹。事後,他對皇帝說王瓌因船壞而遇難。

    不久,昭宗得知王瓌的真正死因,更加下定決心要將其剷除。

    楊復恭為了鞏固政權,廣植黨羽,認了不少文武官員為乾兒子,並把他們派往各地任刺史,把持地方政權,號稱「外宅郎君」。又收了六百個宦官為乾兒子,派往各地做監軍,

    牢牢控制軍隊。為了除掉楊復恭,昭宗打算對楊復恭的乾兒子們進行拉攏,挑撥雙方的矛盾,從內部搞垮他們。

    楊復恭有個乾兒子叫楊守立,本名胡弘立,勇武過人,官兵們都很怕他。昭宗用計離間楊復恭和楊守立的關係,

    讓他兩個人相互攻擊,以便趁機除掉楊復恭。一次,昭宗對楊復恭說:「你的那個叫守立的兒子,我想讓他到宮裏擔任守衛,

    你把他領來吧。」楊復恭不知是計,還樂滋滋的以為可以再次在皇帝身邊安插自己的人,所以很快就把楊守立領進宮內,昭宗當即封他統領六軍,並賜姓為李,賜名順節,寵信非常。

    楊守立果然上鈎,為了博得皇帝的歡心,開始同義父楊復恭爭奪大權,他經常向皇帝打小報告,揭發楊復恭的種種不法行為。

    昭宗籠絡住楊守立以後,便對楊復恭不再假以顏色了。一天,昭宗和宰相們正在延英殿商量藩鎮叛亂的事情,

    楊復恭有事要面見皇帝,讓轎夫一直把自己抬到大殿之上,直到皇帝跟前才下了轎。宰相孔緯對此十分氣憤,

    便對昭宗說:「陛下身邊就有反叛之人,何況那些鞭長莫及的地方?」昭宗聽到後假裝大吃一驚,忙問是誰。孔緯指着楊復恭說:「就是楊復恭!」

    楊復恭連忙對昭宗說:「臣豈是背叛陛下之人!」孔緯說:「楊復恭不過是您的一個奴才,竟然乘着轎子來到大殿。而且他還廣結黨羽,到處認乾兒子,這些人不是掌典禁軍就是節度使,這不是明顯地要造反嗎?

    」楊復恭急忙辯解道:「我收養壯士是為了廣收人心,更好地輔佐皇帝。」這時候,

    昭宗厲聲說:「你說這些都是為了收攏人心,替國家着想,那為什麼不讓他們姓李而姓楊呢?」問得楊復恭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未完待續)



第21章大梁帝國  
相關:    一品唐侯  重生之日本大作家  劫天運  龍零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21章大梁帝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79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