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絕代武神 495. 495 修煉

    更新最快的小說網,無彈窗!

    薛冰道:「老公啊!咱們就這麼走了?那個魔頭醒過來後不是照樣危害人類的嗎?」

    「那怎麼辦?只有回家繼續修liàn 了!不對,這裏就有天然的修liàn 所在!天山的天池!最好的清修之所!如果我們不斷的修liàn ,一個月後就可以和他抗衡了!」

    「那我們還等什麼?趕緊去天池吧!」聶歡架起祥雲,帶着眾姐妹離開了這裏,直奔天山天池而去!

    天山天池,曾經是西王母沐浴的地方,所以很有靈氣,有很多仙家都在這裏修liàn 過!聶歡選zé 這裏也是有原因的!西王母就是儀天,也就是銀河公主的 母親,選在這裏修liàn ,儀天一定會知道的,也就會特殊的照顧他們了!

    「哇!老公,天池太美了!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大浴場!水太清你可賤了!」張佳慧笑道。

    「是啊!要說國內的美景,也就數這裏最美了!我們還等什麼?你們幾個不感覺到熱嗎?」

    「走嘍!游泳去了!」姐妹們紛紛跳下河去,那清瀝的池水,真的很涼爽,此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正好洗澡!整個天山天池真的像一個天然的游泳池一般!

    聶歡悄悄地前進水中,游到大傢伙的下面,忽然間一把將霍雨婷拉進水裏,霍玉婷被冷不防的偷襲,嘴裏差點進水,卻被一張嘴堵住了自己的櫻桃小嘴,剛要掙扎,卻看見是老公聶歡,不由得掐了他一把,兩人就這樣吻着下到了深水區,聶歡從後面進入了她的身體,兩人在水中翻滾着,不斷地變換着姿勢,舒坦死了!

    就這樣,聶歡和霍雨婷基金享shòu 水中的感覺,這時候被薛冰發現了:「喂喂喂!姐妹們,那兩個死鬼跑哪去了?怎麼不見人影了?嘿嘿,一定是沒幹好事!走,進qù 找他們去!」姐妹們全部下到了水裏,果然看見兩人正在糾纏呢!

    「兩個壞傢伙,果然在這裏!」聶歡看到她們都來了,不由得輕聲一笑,手一揮,幻化成了十一個分身,各自找一個玩了起來!水面上浪花翻飛,水下情意綿綿,真是爽到了極點!

    直到盡興了,他們才出來!躺在前邊的沙灘上,沐浴着陽光,別提有多舒坦了!聶歡手一擺,一座帳篷搭起,美美的睡了一覺!

    就這樣他們累了就休息,有精神了就修liàn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到了,聶歡覺得自己的進境突飛猛進,一日千里,體內的小宇宙已經有提升了許多!身體感覺膨脹起來!

    他來到沙灘上,對着天池,默運神功,吐氣開聲,武神之光出手,直攻向平靜的天池水面,雙臂一收一放,「嘩」的一聲巨響,整個天池的水被帶的升到了高空之中,所有的水中動物也跟着飛上了天空!那真是一種令人振奮的宏大場面!姐妹們都歡呼雀躍起來!為聶歡練成了武神至高境界而喝彩,聶歡收回神力,那水譁然落下,又成了天池!……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很早以前就是聯繫東、西方關xì 的交通孔道,這不僅使新疆歷史上民族遷徙和交往活動十分頻繁,而且還使該地區居民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xì 錯綜複雜。考古工作者曾經在樓蘭故城以及附近地區發現數具古人乾屍,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距今約有3800年的所謂「樓蘭美女」。在東疆的哈密地區也出土了一些年代略晚於樓蘭古屍的乾屍。在位處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一個名叫香寶寶的地方,人們也發現了一批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墓葬,葬式分土葬和火葬兩種。而在北疆地區的伊犁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出土的墓葬品中,有一尊栩栩如生的跪姿武士像尤為引人注yì ,只見武土頭戴尖狀高帽,帽頂呈鈎狀,上身裸露,腰下系短裙,赤腳,高鼻大眼,大鬢角。這顯然是該地區當時比較典型的人物肖像,其形象與塔里木盆地南緣各地發現的古屍有一定區別。據人種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對天山南北各地出土的古代人頭骨的體質形態特點和人種系統的測量分析及科學研究顯示:新疆古代居民既有歐洲人種特徵,也有蒙古人種特徵,更多的人種形態則呈各人種支系類型混雜或變異特點。歐洲人種分佈的位置靠近新疆西部,但是不斷地向東移dòng ;而蒙古人種分佈位置主要靠近東部地區,他們有遂漸向西遷徙活動的趨向。新疆地區作為蒙古人種同歐洲人種相互交匯的地帶已是一個不疑事實。又據漢代文獻記載,曾同周人有血緣關xì 的羌人也是塔里木盆地早期的居民。除此之外,已知這一時期先後遷入新疆的北方民族還有大夏人、莎車人等。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都明確無誤地表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區,正是由於這些不伺人種和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才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西域文明」。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作為一個統治全國的王朝已經覆滅,但察合台後裔建立的東察合台汗國和葉爾羌汗國仍然統治着新疆的大部分地區,並延續了很長時間。東察合台汗國和葉爾羌汗國時期,是新疆各民族進一步融合和發展的時期。蒙古人基本上都融入了維吾爾族中;維吾爾族也完成了全民族的伊斯蘭化過程,進一步發展壯大;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逐漸形成。

    察合台汗國是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形成的。 1348年後,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大部分。     東部通常被稱為「蒙兀兒斯坦」,1370年後,西察合台汗國稱「帖木兒帝國」。蒙兀兒斯坦地理範圍包括天山以北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天山以南地區是察合台汗分給朵豁刺惕部首領烏爾土布的,但仍隸屬於東察合台汗國管轄。蒙兀兒斯坦原屬別失八里行尚書省管轄;所以《明史》又稱其為「別失八里」。15世紀初歪思汗執政時期,瓦刺人開始進入蒙兀兒斯坦境域。歪思汗率部西遷伊犁河流域,移都亦力把里(今霍城縣)。所以,明朝史書又稱東察合台汗國為「亦力把里」。

    1500年,烏茲別克首領馬黑麻昔班尼汗佔領撒麻耳干,建立昔班尼王朝。不久,便出兵進攻東察合台汗國。阿黑麻親率軍隊前去支援。但兄弟二人均被昔班尼汗打敗,並成了俘虜。其後,阿黑麻長子滿速兒成為東察合台汗國的大汗。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滿速兒無情地鎮壓了自己的幾個兄弟,其中薩亦德和哈里勒被迫逃亡。1514年,薩亦德在印度莫臥兒王朝巴布爾大帝的支持下,返歸南疆,打敗了和田統治者阿「巴絆乞兒,相繼攻佔英吉薩爾、葉爾羌、和田等地,成為今南疆西部的統治者,建立「薩亦德王朝」,史稱「葉爾羌汗國」。1516年,薩亦德與滿速兒弟兄會晤,雙方和解。薩亦德汗向滿速兒汗稱臣,仍然承認其大汗地位,維持東察合台汗國表面上的統一。

    1533年薩亦德汗去世,其子拉失德繼位。葉爾羌汗國脫離東察合台汗國,東察合台汗國實際上僅控制着焉耆、吐魯番、哈密三個地區。1543年滿速兒汗去世後,其子各據一方,互相爭鬥,紛紛依附於拉失德汗,東察合台汗國名存實亡。拉失德執政時期,歷史學家寫出了《拉失德史》,記載了當時天山南北各民族的歷史。我國民族音樂的寶貴遺產大型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也產生在這一時期。1570年拉失德汗死後,葉爾羌汗國逐漸衰落。

    15世紀初,明朝立哈密衛,並積極發揮其作用,與內地州縣相似。哈密衛曾一度成為明朝政府接待西域各地使者的中間站。但在其後,隨着明朝的日趨衰敗,對哈密衛的控制也逐漸衰弱。

    明朝曾派使臣李暹、陳誠等到西域,他們撰寫了《西域番國記》和《西域行程記》,為明朝政府了解西域形勢和制定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5—16世紀,由於整個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在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統一,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原居民的回鶻化即維吾爾化過程最終完成。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基本上都融合於維吾爾族之中。吐魯番地區的漢族,哈密的回回、畏兀兒、哈喇灰也融合於維吾爾族。


    這一時期,哈薩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也逐漸形成。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分裂,從伏爾加河至額爾齊斯河稱「白帳汗國」,仍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裔統治。15世紀中葉,白帳汗國被瓦刺擊敗,其所屬乃蠻、克烈、篾兒乞等部的部分民眾在首領克烈和扎尼別克二人率領下,遷徙至楚河流域。東察合台也先不花汗將其安排在楚河附近的庫齊巴什地方,這些人自稱「哈薩克」。未遷徙仍留在原地的遊牧居民則自稱為「烏孜別克」。15世紀後半期,哈薩克的人口有所增加,牧地擴大。原白帳汗國屬下的烏孜別克人繼續遷入楚河流域,與哈薩克人匯合。也先不花汗去世後,東察合台汗國的七河和伊犁河流域的烏孫、杜拉特(朵豁刺惕)、札刺亦兒等部落也逐漸融合於哈薩克,哈薩克人的牧地擴展到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511—1523年,哈斯木汗完全統一了哈薩克各部,形成了地域廣大的哈薩克汗國。其轄地南至錫爾河流域,東南至楚河、塔拉斯河、卡臘塔拉河、伊犁河諸河流域,東北至巴爾喀什湖東南,西至玉雅克河流域。首都從錫戛那克遷到突厥斯坦城。

    16世紀初,昔班尼在汗位時,烏孜別克汗國復興,並達到鼎盛階段。1500年,昔班尼汗率軍南征,先後佔領布哈拉、撒馬爾罕、訛跡干、塔什干、巴爾赫等地,滅亡帖木兒帝國。烏孜別克人進入中亞農業區並建立政權後,與當地居民融合,逐漸成為烏孜別克族。

    1428年,歪思汗去世,長子羽奴思與次子也先不花爭奪汗位,結果也先不花稱汗,羽奴思逃亡帖木兒帝國。也先不花汗多次出兵,攻掠帖木兒帝國。1456年,帖木兒帝國護送羽奴思東歸,羽奴思攻佔費爾干至阿克蘇和伊塞克湖以南地區後,遂自立為汗,東察合台汗國因此而又分為南、北兩個部分。1462年,也先不花死,羽奴思攻佔吐魯番等地,統一東察合台汗國,並與明朝爭奪哈密。1487年,羽奴思汗去世,長子馬黑木在塔什干繼位,統有汗國西部領土。次子阿黑麻汗控制着從阿克蘇到吐魯番的廣大地區,並佔據哈密。

    15—16世紀,柯爾克孜族人大批進入新疆。柯爾克孜,漢代稱堅昆,唐代稱黠戛斯,元代稱吉利吉思,一直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瓦刺強盛起來以後,吉利吉思人受到瓦刺人的侵襲,被迫西遷。他們首先越過阿爾泰山,南穿準噶爾盆地,到達伊塞克湖周圍和伊犁河上游地區,其中一部分又南逾天山,達烏什、喀什噶爾及其以西地區。西遷的吉利吉思人依附於東察合台汗國,並逐漸信仰了伊斯蘭教。薩亦德汗建立葉爾羌汗國時,吉利吉思人竭力援助。

    漢代,新疆地區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月氏 (音:肉支r6uzhi)、烏孫、羌、匈奴和漢人。

    塞人,在西方史籍中被稱為「薩迦」,原遊牧於甘肅西部的敦煌一帶,漢文史籍稱其為「允戎」,因被月氏人排擠而西遷。至戰國時期,塞人主要活動於北疆西部和西北部以及伊犁河流域、帕米爾地區。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拉溝東口發掘了一批塞人的墓葬,發現了小鐵刀、三棱形鐵鏃等,還有隨葬的羊、牛、馬骨,說明在戰國時期,塞人已經使用鐵器,仍過着以遊牧為主的經濟生活。在伊犁尼勒克奴拉賽山,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距今2400多年的銅礦採掘、冶煉遺址。礦洞、坑道都用松木支架,深達數十米。在離礦坑不遠的山溝內,發現有供冶煉用的木炭、銅錠。說明塞人在找礦、採掘、冶煉各個方面都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達到了相當高的工藝水平。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庫爾干香寶寶發掘的塞人的墓葬中,發現有殉葬的奴隸。說明在戰國時期,塞人已進入了奴隸社會發展階段。

    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初期,居住在河西地區的月氏人由於受到匈奴的攻擊,西遷至伊犁河流域,而將塞人驅逐出該地。塞人南遷蔥嶺(今帕米爾高原)。

    月氏人,戰國時期活動於包括河西走廊在內的甘肅西部到塔里木盆地的廣大地區。秦漢之際最為強盛,常cháng 輕視匈奴。匈奴著名單於冒頓為太子時,就曾作為人質扣押在月氏。月氏還攻擊過烏孫,殺其王難兜靡,佔據祁連山北麓。公元前177年,匈奴攻破月氏,迫使大部分月氏人西遷至伊犁河流域,逐走那裏的塞人而居其地。後匈奴聯合烏孫再次攻擊月氏,並擊殺月氏王。月氏人再遷至大夏(今阿姆河上游地區),並逐漸控制了大夏的土地,才安定下來。

    烏孫,最初活動於河西走廊,是月氏旁邊的小國。約在秦末漢初,烏孫受月氏人的攻擊,其王難兜靡被殺,部眾逃往匈奴。當時,烏孫王難兜靡之子尚在襁褓中,也被匈奴單于所收養。烏孫王子長大後,率所屬部眾為匈奴守邊。公元前

    161年,他在匈奴的支持下,率烏孫向西遷徙,追襲大月氏,以報殺父之仇。結果,月氏潰敗,被迫南遷,烏孫遂佔有伊犁河流域。

    羌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形成中華民族的重要遠族。傳說中炎帝也是羌族的祖先。後來羌族的一部分向東遷徙,較早地融人了華夏族;一部分留在原地或向今甘肅、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區遷徙。戰國時期,秦國的勢力不斷向西發展,迫使一部分羌族部落由河湟一帶經阿爾金山口進入塔里木盆地南緣。

    羌族人在新疆的活動已被考古資料所證實。學術界都認為,正是由於羌族人曾在新疆活動過,才留下了「若羌」這個地名。考古工作者在沙雅縣還發現了「漢歸義羌長印」,說明直至漢代,羌族人仍是新疆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匈奴,是我國歷史上北方一個重要的古老的民族。它興起於戰國時期,強勝於秦末漢初。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畜牧業在其社會生活中佔有主要地位,畜群既是他們的生產資料,又是他們的生活資料。匈奴人飼養的牲畜主要有馬、牛、駱駝、驢等。

    公元前209年,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射殺其父,自立為單于。從此,單于的世襲制度便在匈奴社會中確立下來。

    冒頓單于(音:末獨蟬於)繼位後,逐漸強盛,曾戰敗過漢高祖劉邦。漢朝採用「和親」方式與匈奴修好。公元前177年(漢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賢王入侵河套,被漢朝擊敗。右賢王逃出長城,隨即被冒頓單于派往西域征伐月氏。月氏被迫西遷,經過焉耆以西的開都河谷,逃到伊犁河流域,擊敗了塞人,在那一帶建立了政權。塞人大部分向西南帕米爾高原及廚賓

    (位於今克什米爾一帶。廚:音計ji)遷徙,在ji賓建立了新的政權,一部分仍留居伊犁。匈奴擊敗月氏後,分兵征服了龜茲、鄯善、車師、疏勒、于闐等三十六國。冒頓單于將烏孫王昆莫西遷到新疆東部天山以北的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周圍,烏孫原來遊牧之地分封給了渾邪王、休屠王。

    公元前174年(漢文帝前元六年),冒頓致書漢朝,稱已消滅了月氏,西域各地如樓蘭、烏孫、呼揭等已經歸屬匈奴。漢文帝回信,指責匈奴違背和約,破壞了兄弟之情。匈奴征服西域後,將其置於右賢王屬地,後來又派遣日逐王統轄西域。日逐王設立「僮僕都尉」,駐守焉耆、危須、尉犁等地。從「僮僕都尉」一詞看,匈奴實際上將西域各族人民均視為自己的奴隸。西域各地人民不但要向匈奴繳納繁重的賦稅,而且還要承擔匈奴使者的費用。另外,匈奴單于也強迫西域各地的統治者將其子女送往匈奴充當人質。有時也採用「和親」方式,將公主或親族的女子嫁給一些國王為妻,見於歷史記載的就有烏孫、車師、鄯善、焉耆等地的統治者娶過匈奴公主。

    公元前60年,匈奴統治集團發生分裂,管理匈奴西部的日逐王先賢撣率眾歸屬漢朝。於是,漢宣帝任命鄭吉為都護,設立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位於今輪台縣東策大雅地區),轄西域諸國。自此,新疆就正式列入了漢朝的版圖,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匈奴勢力在西域仍有一定影響。西漢末東漢初,匈奴一度捲土重來。直至公元l世紀末2世紀初,北匈奴西遷歐洲,南匈奴內遷,逐漸與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相融合。匈奴西遷以後,一些歸附匈奴的屬部獨立了,一些不願yì 西遷的匈奴人自成一體,另立名稱,後來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匈奴化部落。

    漢代,新疆的漢人主要是戍邊官吏、屯田士卒、商人、普通百姓及部分刑徒、家屬等。他們肩負着管理和穩定新疆的重任,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西域都護府等軍政機關以及地方各部門任職。

    自公元前101年起,漢朝就在輪台、尉犁屯田,後來擴大到全疆各地。所以,各屯田點就成了漢人進入新疆後最初的分佈區域。漢朝統一西域後,東西交通暢通,加之漢朝中央政府對戍邊人員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實施,來新疆的漢人日益增多。至漢代末年,漢人已經形成遍佈新疆各地的大分散和各屯田點小集中的格局。

    漢代,塔里木盆地周圍以及天山山谷等地帶分佈着許多小國,人口多者有八萬人,少者僅一二千人,史稱「西域三十六國」。因三十六國多以城郭為中心,故又稱「城郭諸國」。他們的大概分佈是:塔里木盆地南緣有樓蘭(後改為鄯善)、且末、精絕、風彌、于闐、莎車、皮山等國。塔里木盆地北緣有疏勒、姑墨、烏壘、龜茲(音:秋詞qiuci)、焉耆、尉犁以及車師等。此外,在天山北麓還有東、西蒲類,東、西且彌等;在帕米爾高原北部則有休循、捐毒等;在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北麓還有若羌、西夜、子合等。以民族分類,這些國家應該分別是由塞人、羌人或月氏人建立的。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南疆地區,其次是哈密、吐魯番等地區。準噶爾控制天山以南廣大地區後,將部分首領拘禁於伊犁作為人質。還強迫部分維吾爾人遷至伊犁河谷,種地納糧。這些從事耕作的維吾爾人被稱為「塔蘭奇」,即種地人。清朝政府統一新疆以後,維吾爾族的分佈格局基本沒變,但分佈區域擴大了。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食供應問題,自1760年起,清朝政府開始有組織地在南疆各地及哈密、吐魯番地區招募維吾爾族居民赴伊犁屯田,致使伊犁地區成為維吾爾族新的聚居區。隨着北疆地區的農業開發和社會的發展,在烏魯木齊定居的維吾爾族人不斷增加,至清末已達萬人。阜康、綏來(今瑪納斯)、庫爾喀喇烏蘇(今烏蘇)等地也有不少維吾爾族居民勞動生息。清朝統一新疆後,當時維吾爾族人口不超過30萬人。但至1830年前後,南疆的維吾爾族人口達到57萬人左右,如加上哈密、吐魯番、伊犁和其他地區的維吾爾族人口可達65萬左右。至清末,維吾爾族人口則達到了157萬多人,佔到了全疆總人口的四分之三,是新疆的主體民族。

    哈薩克族。1755年,清朝政府進軍伊犁,中玉茲阿布齎汗派博洛布拜隨清朝使臣至伊犁清軍營地,建立聯繫。1757年,阿布勒比斯代表阿布齎汗要求歸屬清朝。1758年,大玉茲首領阿比里斯等親赴清軍軍營表示「我右哈薩克久欲歸誠」。大、中玉茲哈薩克臣屬清朝以後,其首領不斷向清朝政府入覲、進貢,並接受清朝政府賜官封爵。清朝政府視其為「外藩」,嚴格劃定了大、中玉茲哈薩克與清朝西部邊界的界線,並不准越界遊牧。但是沙俄不斷蠶食哈薩克草原,不少哈薩克人被迫南下,越過邊界,進入伊犁、塔爾巴哈台境內。清朝政府不得不改biàn 政策,准許哈薩克部落在冬季可越過阿亞古斯河進入塔爾巴哈台境內遊牧,但要按牲畜頭數上繳租稅,春天仍令出界。此後,哈薩克部落蜂擁而至,整個伊犁地區,包括伊犁河流域、七河地區在內的邊界,也一律准許哈薩克入內遊牧。

    更新最快的小說網,無彈窗!



  
相關:  亮刺  穿越之特戰紅鷹  我是特種兵之英雄本色  特種兵混都市  丐世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  特種兵在鄉村  武煉天途    我家古井通武林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掛了99次之後  女神的貼身高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重生之絕代武神495. 495 修煉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重生之絕代武神"
360搜"重生之絕代武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3s 3.83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