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在得到中路德軍停止前進的消息後,認定自己的機會來了。
於是美軍兩個裝甲師在他的敦促下在這天黃昏之前向德軍部隊發動了反撲,阿爾及利亞的沙漠中雙方的鐵騎再次扭打在一起。
白色傷痕師經過一天的進攻已經損失了接近半數的戰車,面對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美軍裝甲部隊,只能依靠臨時展開的反戰車炮陣地來和美軍抗衡。
好在夜幕很快降臨,雖然阿爾及利亞的夜晚月光十分明亮,但雙方的戰車都不具備夜戰的能力,所以太陽下山之後交火就結束了。
但巴頓並不想給德軍喘息的時間,於是在美軍裝甲部隊後退重整的同時,美軍步兵對德軍發動了夜間襲擊。雙方的步兵又在開闊地形上混戰成一團。德軍據守的幾個「高地」其實就是幾個小土包,而被德軍當作防禦核心的「腰子山脊」也不過是個鼓起來的長條形,和那幾個「高地」一樣屬於可以把戰車開上去的地形,所以白天美軍的戰車確實對這些地方發動了突擊,結果留下了不少殘骸。夜襲的美軍步兵就把這些殘骸當作掩體,和防禦的德軍步兵交火。
在另一個時空,美軍不喜歡打夜戰,它總是擔當被人夜戰的一方。這主要是因為另一個時空的美軍發現他火力比遇到的每個對手都要兇猛,所以夜戰反而讓他和對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夜間糟糕的視野,太不利於發揮火力優勢。相比之下,在大白天,美軍能用火力教訓丨任何敢於挑戰美軍的人。
德軍就被這樣治過,別說德軍的mg系列多猛多猛,美軍雖然沒有同等兇猛的機槍,但人家人手一支半自動的nl伽蘭德步槍,每個步兵班還有bar自動步槍,士官還帶湯姆森。除了單兵武器,美軍的機槍配置數量也一點不比德軍少,m重機槍對部隊的威懾力也不比德軍的m
另外,美軍的炮兵恐怕只有蘇軍能媲美,蘇軍炮兵強在數量多口徑大,而且動不動就是幾個炮兵師集中在一起轟擊,美軍的炮兵則強在後勤和射擊指揮,美軍總有充足的炮彈,而所謂的同時着彈射擊更是二戰期間只有美軍能玩。
總之,火力兇猛的美軍在二戰期間基本都是白天依仗自己的火力來做事,很少主動進行夜間作戰。他的對手中,德軍還好,火力劣勢不是那麼大,所以也經常白天對肛,而太平洋上的日軍基本就只能夜襲,白天根本打不過。
後來美軍為了對付日軍夜襲,發明了一個叫火力時間的夜戰戰法,這個戰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在白天就分配好輕重機槍以及各級炮兵的射擊區域,到了晚上發現有動靜所有火力就按照白天設定好的數據射擊,甭管那裏有沒有人,這樣形成一個密集的複合火力區域,殲滅區域內的一切敵人。於是,夜戰的視野問題就解決了——既然不需要看到敵人就能殲滅敵人,那夜幕自然也就沒用了。
這是另一個時空的美軍,而現在,美軍也被逼着打夜戰了。
白天德軍的火力相當兇猛,有輕重機槍迫擊炮機關炮各種玩意,步兵還人手自動步槍,槍法還好。而且這白色傷痕的裝甲獵兵都用上了反射式紅點瞄準,中近距離的射擊準度相當可怕,白天的時候美軍的步兵就領教過了。
要知道,射擊準度這玩意有時候對戰鬥的影響相當大,在一戰的時候,本來如入無人之境的德軍突擊集群,眼看就要包抄到巴黎西部,完成施里芬計劃中的超大規模包抄作戰了,但這時候在最西側的德軍集團軍前鋒遇到了英國精銳步槍射手部隊,當時剛開戰,根本沒有那種可怕的塹壕防禦工事,英軍射手就在樹林邊緣列陣,就把德軍步兵打得人仰馬翻。
幾十年後,英國佬在朝鮮戰爭中故技重施,皇家雙徽營在被包圍的情況下靠着精準的射擊抵擋了志願軍多次進攻,雖然最後還是投降了,但他們給志願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總之,精銳步兵的精銳無非就體現在這些方面:他善於尋找掩體隱蔽自己,所以難以被消滅,同時他又有精準的射擊技術,能更快速的消滅敵人。
此時美軍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對手,很快美軍士兵們發現,即使在夜間混戰中,德軍也依然處於上風。一些經驗豐富的士官敏銳的察覺到,德軍使用的某種新式單兵設備可能是導致夜戰也失利的重要原因:那東西看起來是某種光學設備,戴在眼睛上,兩個鏡片在夜間散發着微弱的紅光。
那微弱的紅光讓德軍部隊夜幕中看起來就像惡魔的隊列,讓人不寒而慄。
不過,巴頓才不介意部隊的巨大傷亡,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用不間斷的步兵攻擊讓德軍疲憊,而他的裝甲部隊正源源不斷的趕到,明天佛曉就能發動規模龐大的反擊。
巴頓當然知道德軍也在源源不斷的抵達,但他相信,兵力上自己還是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德軍的炮兵肯定被擺在比較靠後的位置,不可能很快抵達,所以自己在炮兵火力上也有壓倒性的優勢——事實也是如此。
古德里安仔細的鑑別過空中偵查拍下的照片,認為美軍並沒有構築需要重炮來解決的築壘地帶,靠戰車炮足以應對,所以在編排進攻序列的時候把炮兵放在後面,以便充分利用僅有的公路來輸送部隊和給養。
這時候雙方對戰局的判斷其實都沒有出現大的失誤,採取的做法也算是正確,而且現在的美軍在通訊和情報傳遞方面並不比德軍差很多,畢竟美軍和林氏德軍交戰也有些年頭了,一直在努力學習德軍強悍的地方,而且靠着強大的工業力和科技力,美軍這學生學得非常快。
現在美軍專門組建的突擊隊已經實現全員自動武器,只是美軍的自動步槍開發有些不順利,加上前線部隊基本半自動化,只要不是和德軍近距離駁火,單兵火力上的劣勢其實不大,畢竟中遠距離自動步槍也要點射或者三發短點,和美軍的nl伽蘭德步槍以及同樣編號nl的卡賓槍區別主要在彈夾容量上。
所以在單兵武器上,美軍沒有像德軍那樣全員自動步槍,而是增加了bar和湯姆森的配置數量,並且組建專門用來接近戰的突擊隊。半數以上的美軍依然在使用半自動武器。
就算如此,德軍還是清楚的感覺到對面的美軍部隊不可小覷——這在非洲軍士兵中已經是共識,這次進攻作戰過後,大概剛調過來的東線部隊也得承認這一點。
徹夜的戰鬥中,拂曉時刻漸漸到來。
美軍的炮兵集群開始轟擊。
兇猛的炮兵火力暴風驟雨一般的砸在德軍頭上,雖然東線德軍都感受過俄軍的炮火了,但俄軍不會玩「同時着彈」,只是純粹堆積炮兵部隊的數量。美軍不同,不光數量不輸給這個時空的俄軍,他們還會通過嚴密的射擊指揮,來讓部署在不同地方的火炮發射的炮彈在同一個時間落到敵人頭頂。
德軍也能玩這一手,但那是因為德軍通訊好,美軍玩這一套就純粹是靠炮兵射擊指揮軍官的水平來實現。如果林有德不穿越,美軍就是擁有二戰中最好的炮兵培訓丨體制的國家了。
巴頓集中了自己手中所有的機動炮兵火力,一通狂轟濫炸。
德軍被炸得苦不堪言,這和巴斯通那種地方不同,巴斯通有山有樹林,能挖反斜面工事。現在德軍據守的地方就是大平地,還沒時間挖什麼太複雜的工事,大部分防禦工事都是臨時搗鼓出來的。
這一通炮下來,給德軍造成的傷亡可能比一晚上的夜戰造成的傷亡更大。
炮擊持續了三個小時,反正美國後勤好,炮彈足,想怎麼炸就怎麼炸。轟擊開始的時候天邊才一點點魚肚白——或者用個文藝點的詞叫琉璃色,等轟擊接近尾聲的時候,太陽都往上爬了四五個身位了。
緊接着美軍的裝甲部隊就出現了,巴頓在南北兩側各擺出了一個寬大的衝擊正面,南北兩路第一排戰車加起來就超過百輛。
而此時白色傷痕師和昨晚趕到的第十七裝甲師剛剛被炸了一輪,灰頭土臉,反戰車炮基本報銷,進入陣地的戰車被炸壞的倒是不多,但下車給車輛補充油料和檢修的裝甲兵卻損失慘重,離戰車近的人還好,直接往車底下一鑽保命還是有保障,那些離戰車比較遠的人就倒霉了。
而且炮來了的時候,能夠有足夠勇氣奔向戰車的人其實不多,大部分人會選擇就近隱蔽,一般來說這決定也不能說錯,但現在的戰場連棵樹都沒有,全是開闊的大平地,就地隱蔽就只能趴在地上抱起腦袋。
現在,德軍士兵還沒緩過勁來,美軍的戰車衝擊就到來了。
德軍陣地上一片口令聲,成員都活下來的戰車全都發動起來,率先迎向美軍部隊。與此同時,連排的軍官們正忙着調整人員配置,把受到損失的車組拼起來湊成完整的車組。
大概在炮擊結束十五分鐘後,雙方裝甲部隊再次交火。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52s 3.9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