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 第二十八章 壟斷野望

    整整六個大集裝箱的貨物,全部擺開,正好把六間陳列室的貨架放滿。

    陸續到達的商人們在初期的一陣大呼小叫之後,漸漸的都麻木了---不麻不行,好東西太多,任何一個小分類都不是他們能獨自吃下的,除了聯手針對某一類外,沒人想過要包圓兒了,他們沒那麼多錢!

    不說別的,光是不鏽鋼產品,這種被無良商人楊海心欽定為「銀鋼」的好玩意,隨手一算都有幾十萬兩銀子的分量。

    在她的定價規則中,凡是弄到本時空的產品,起碼是五倍以上的利潤才對得起自己的忙活。所以對不鏽鋼產品,往往不是在進貨價後面加個零,就是前頭加個一,一把超市里賣2塊的調羹,這裏就敢賣到一個小洋,成套的五件一個大洋!

    最坑爹的要數那些成套禮盒裝的西餐刀具,49軟妹幣進的要價49個大洋,99進的要99個大洋,更貴的整套不鏽鋼餐具,起價998,佈置一間廚房和餐廳,包含整套的布藝杯盤碗盞等等,9998大洋起!你還別嫌貴,咱還不講價,限量供應,愛買不買!

    就這也沒有哪一個商人覺得貴,反而覺得太便宜!如此奢華的好東西,起碼要比同等重量的銀子一般貴才合算嘛!

    這年頭,西風東漸之後,沿海一帶城市的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洋的生活方式,但無論是他們還是來中國淘金開拓的那些洋鬼子,幾乎沒有人能湊齊一套銀餐具。畢竟那是貴族的象徵,向來是稀缺資源。

    中國人自古也有用銀餐具的習慣,但多數集中在皇家和豪奢門戶,普通財主家能有雙銀筷子有個銀碗就不錯了,實在這玩意加工難度高,擁有難度大。

    今天,卻讓楊浩的外來貨物帶來極大的衝擊,如此「低廉親民」的價格,想必不用多久,就能風靡各地,利潤大大滴啊!

    數以百計的布匹就更不用說了。衣食住行四大樣,穿衣放在第一位。中國人自古稱為「華夏」,服章之美,說得就是穿上的講究。但問題是,如今全世界好布料產量都是極低的,人造絲的量產也才剛剛研究成功,遠遠不能替代低產出的天絲,所以這價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

    現在,他們可以盡情選擇各種花色,各種質量,自由搭配,只有你錢不夠,沒有你買不到。最貼心的是,每一種布料花色,人家都配上了一堆的服裝樣圖和縫製工藝,包括剪綵、縫紉、定型的機器設備,千百種的絲線,等等的無數相關工具,不用費勁,當下就能開辦服裝廠!

    人家都做到這份上了,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後頭擺出來的五金建材製品的種類更多!商人們極少數知道的常用種類,比如釘子,鐵絲,價格低的讓他們眼暈!最驚人的是九成來自鋼製品!鋼啊!那不是鐵,中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式量產精鋼的廠子,人均消費鋼材估計能打個釘子,不是不想買,是買不起啊!

    全靠進口,洋鬼子們恨不得每樣東西都賣出**的利潤,那價格之坑爹,可想而知。

    然而上百種釘子,數十種規格的鋼筋鐵絲,都不過是堆在一角,更多的刀具、量刃具、鎖具、通用五金,以及門窗、木工、船用、家具、服裝、模具、箱包、皮帶、裝飾……千門萬類,數不勝數!

    亮閃閃,冷森森,光燦燦,烏沉沉,各種色澤的金屬製品,透過商人們的眼珠子反射出來的,全都是金光銀彩。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數不清的銀子!

    六間房子看完,誰也沒有來時的疑惑和初始的貪婪,一個個機械的把目光掃過琳琅滿目的貨架,腦子裏混沌一片,翻來覆去的盤算着自己經營種類里那些貨物,會帶來多麼大的利潤,幾倍幾倍的,讓他們的算數技能嚴重倒退。

    做生意的人沒有一個是傻瓜,走馬觀花看一遍後都明白楊浩的意思了,告一聲罪,相互招呼着,就在旁邊的商務洽談室里,各自佔據一張桌子,腦袋湊一塊小聲的商量,看看如何湊份子來承銷其中一部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並非此地交通不發達就都沒錢,實在是生意的盤子太大了。要知道在清末的中國北方,除了山西那些走口外貿易的,積累兩百多年才湊起「白銀谷」數以億計的龐大財富外,大多數的商人,一年經營所得有個幾百大洋利潤,就相當不錯了。

    舉例來說,如今在招遠開金礦的李家,那是全國都掛了號的大牛,最紅火的時候,一年開採黃金7000兩,手下養活着民工3000人上下,辛辛苦苦一年到頭剩下的純利潤多少?白銀1300兩!而他們投資本金多少?30萬兩白銀!

    而山東本地有名的天下四大旱碼頭之一周村,其染織業聞名全國,生意最大的東來生綢布莊(電視劇《大染坊》的原型),其資本也不過只有區區3萬兩。可想而知,這年頭地方商人的財力究竟多麼有限。


    可以說,能夠拿出一千兩資本的,在日照縣都是大商戶,可楊浩擺出來的單子貨物量,可能達到百萬兩之巨!他們個人連百分之一都吃不下,卻又擔心消息傳出去後,北邊膠州、青州、煙臺乃至天津,西邊沂州、兗州,南邊海州、上海的商人知道了,抱團殺過來虎口奪食,到時候他們哭都沒地兒。

    這裏面,上頭有人罩着的蔡家當仁不讓的成了核心,同樣打消了大包大攬念頭的李管家,坦然讓他們先商量,自己則派人快馬加鞭的回莊裏去把山西平遙商人宋雲生給請了來。

    宋雲生這兩天過得很不安心。蔡渠也沒瞞着他,當務之急是怎麼跟楊家打好關係一起發財,被劫走的區區一兩千兩貨物就成了次要。對此王師傅雖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沒當地人配合,他一個受傷的兩眼一抹黑。

    不過當宋雲生看到蔡渠帶回來的一大箱貨樣後,心思登時活絡了。以他幾代人從商的眼光,又剛剛跑了一趟上海,最清楚那麼多新奇洋貨蘊含多大的利益!

    因此,當李管家命人相請時,二話不說坐上馬車一路小跑,不顧自己被顛的腸子翻個兒,麻溜的到了山上,走馬觀花的看完,鄭重的與楊浩見禮,劈頭就說:「楊先生,我宋家想要成為貴公司在山西以及口外的總承銷商,可不可以?」

    這口氣,不是一般的大!本地商人們聽得真切,無不側目而視,待聽聞此人竟是山西平遙來的,立即淡然,仿佛理所應當。

    楊浩知道這年頭的山西人,有錢!平遙僅僅是幾大商幫之一,但他們已經初步實現了「匯通天下」,票號和鏢局生意遍及全國各處,裏面隨便拉出一家來,沒有百萬兩的財富都不好意思見人。

    這兩年,正是他們發展到鼎盛時期,平遙票號甚至承擔了清政府財政和銀行的部分職能,攔辦軍餉、賬款、稅銀匯解等業務,二十多家票號,數十家洋行,數百家貨棧商鋪,幾乎壟斷了北方貿易,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商業物流中心,說是金山銀海也不為過。

    他們的商業信譽自然沒的說,堪稱言出必踐,說到做到。

    楊浩卻沒有立即回答,笑眯眯的請他落座奉茶,還特地泡了一壺磚茶,雖然味道原料比起這年頭差了太多,好歹有個樣子。

    不過喝慣了好茶的宋雲生光是聞味兒就不由皺起眉頭,這破玩意也就是糊弄口外的蒙古牧民,稍微有點身份的恐怕都喝不下嘴,姓楊的弄這個來招待自己,什麼意思啊!

    不待他問,楊浩自己揭開謎底:「宋兄是不是覺得這茶太糙?不瞞你說,我也覺得如此,可沒辦法,誰讓外洋能弄到的,就是此類廉價物事?要說好茶,還得是咱們中國特產的地道,不過據我所知,如今這樣的好東西,也很難賣到口外了。是不是?」

    宋雲生頓時明白了,坦然點頭:「楊先生說得不錯,如今南方出產的茶葉,直接經過上海走水運,山西的茶馬古道越發衰敗,實在……一言難盡。」

    說起這事兒,楊浩就覺得滿清奇葩的令人費解。

    數百年來,中原帝國都是靠控制對西北輸出鹽茶鐵器來羈縻。尤其是磚茶,乃是食肉的遊牧民族所必須,後來更成為寒冷之地的俄羅斯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飲品。

    山西商人憑着地利,歷朝歷代把控茶葉轉運販賣,獲利不知凡幾。即以今年為例,只是上海出口的磚茶,就有近4000噸,九成以上出口到了北方。可問題是,這些本應該經過山西人手的貨物,絕大多數卻是俄國人的船拉走的!

    山西人不是看不到海運的便利,他們也想從南方直接走水路到天津,然後再轉陸路出口外,直接方便,高效省費。但沒想到,清政府,不許!

    不只是不許他們海運茶葉,十幾年前,甚至不許本國人經營船運業務,逼着上海那幫子寧波商人湊錢掛在洋人的名下偷偷的經營,這兩年才稍微開放。但茶路,絕不放開。

    這下子,山西茶商就苦逼了。他們走陸路,人吃馬嚼的耗費巨大,一駝也不過才拉兩擔,洋鬼子卻是一拉幾百噸上千噸,到了口外更是有洋槍護衛,比他們鏢師的刀槍棍棒好了太多!

    更兼這些年,俄國有意的滲透和控制,讓外蒙逐漸倒向他們,一向由山西商人獨攬的買賣也被排斥,損失之大,以百萬兩計算!

    楊浩一臉神秘的笑道:「如果,我們聯手壟斷北上的茶葉,然後以海船運到天津,以這種品質的茶磚低價沖銷,能不能把俄國毛子打回去?」

    ps:明天大夥都放假了,俺卻還得保證更新,希望大家玩的盡興之後,別忘了支持,投票推薦吶!

    ;


https://www.myagneta.com/1479/70.html
相關:  民國之鋼鐵狂潮    武道至聖  天外寄生  金古武俠賦  造化仙路  霸皇紀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立鼎1894第二十八章 壟斷野望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立鼎1894"
360搜"立鼎1894"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67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