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

    萬曆十九年十月。

    京師。

    六科廊里的言官們或坐或立,他們手裏拿着今日新出爐的天理報,正爭相讀之。

    讀了幾句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嗡嗡地說了幾句,然後又繼續讀之。

    有的人碰起熱茶端起來又放下,這才輕呷了一口,就對一旁的同僚說話,慢慢的聲音吵雜了起來。

    「大宗伯多久沒有寫文章了?」

    「有一陣了。但是牛刀小試不減當年,厲害啊,厲害啊。」

    「我說的不是文章,這荀子罷祀的事,是世宗皇帝決定的事啊。大宗伯上了奏章不說,還刊登到報上,此事一出御史台那邊怕是炸了鍋吧。」

    「我倒是以為大宗伯出昏招了,若是要荀子復祀,也不是這個復法。大張旗鼓的,你這是要讓天下人來評說啊。你這不是樹起旗幟,讓人來打嗎?」

    說到這裏,有人將茶盅一頓,幾人頓時知道失言,當即不再多說。

    科道里有不少人可是林黨一員,有人如此說不是平白為自己樹敵嗎?

    更何況現在吏科都給事中鍾羽正是林延潮的同年,對於科道官員而言,鍾羽正是絕不能得罪的。

    所以看到當今禮部尚書林延潮親自為荀子復祀撰文,對於科道官員而言,就算堅持認為荀子並非儒家道統的,有心要駁之,心底也是掂量了再三,不會出聲反對什麼。

    科道言官最講糾正風氣之事,雖然不明白林延潮提這荀子復祀之事目的是什麼,但要反對就必須反對,但現在猶如被人掐住了喉嚨實在難受。

    這是六科。而在掌握天下文墨之地的翰林院,則又是另一個樣子。

    翰林馮琦剛到院,這一次他被點為順天鄉試主考官,他能得以出任離不開林延潮的提攜。

    而他能得到林延潮賞識,自也離不開前禮部尚書于慎行與林延潮交好的這一層關係。

    馮琦到院後,即看到這一科的庶吉士正在圍在一起讀報。

    馮琦見此大為不滿,深覺的翰林院裏的學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當年他為庶吉士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旦在道旁遇到翰林前輩立即就起身問好了。

    卻見這些庶吉士似在議論什麼。

    「管不了那麼多,荀子復祀不復祀之事,我其實不關心。不過就文章說來,自鳳州先生故去後,大宗伯的文墨已可稱獨步天下。你看此文末有留白,似有遺憾,有述說未盡之意,妙哉妙哉。」

    「經你這麼一說,我這才有所覺,這等文法前面排比鋪陳,沛然如大江大河,最後卻嘎然而止,餘音未盡啊!」

    「不錯,有人言好的文章就好比山水之畫,不是看你畫了多少,而是看你留白了多少。這一留白,正合其中妙處,只是怕此文一出,以後不知有讀書人要東施效顰了。」

    眾人嘆息了一陣,馮琦輕咳了一聲,但見說話幾人都是這一科庶吉士里的翹楚,如馮從吾,董其昌等人。

    「見過馮前輩。」眾人慌忙行禮。

    「都什麼時候了,你們不務館課,聚在這裏談什麼?」

    「今日天理報,大宗伯在報上撰文,我等一直敬仰大宗伯的文章,故而聚在一起揣摩文章的精妙。」

    「原來如此,」馮琦精神一震當即道,「大宗伯乃是翰院文章里的第一人,他們聚在這裏揣摩他的文章,對於功課也是極有好處的。」

    眾庶常們聞言吃了一驚,這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們本以為要受責,沒料到馮琦倒是一番稱讚。

    馮琦當即伸手道:「先讓我拜讀大宗伯的文章。」

    眾人遞去後,馮琦讀了不勝讚嘆道:「不說文章如何,就說這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功底,也是無人能及。」

    馮琦讀後倒是一句一贊,初時也有翰林質疑林延潮是不是最後因何事沒有寫完此文。

    但是在馮琦口中立即成了一等絕妙的文法。

    馮琦的文才也是眾翰林公認的,於是經他這麼一說,眾翰林們也是信之不疑,研究起這文法來。


    而一旁正好葉向高,方叢哲二人走過,他們聽了馮琦如此說,不由瞠目結舌。林延潮這文章為何少了一段,他們是知道的,可是經馮琦這麼一說,卻成了另一個樣子。

    「一個順天鄉試的主考官,不至於吧!」方叢哲感嘆道。

    一旁的葉向高倒是一臉嚴肅地道:「我也覺得,馮前輩不至於如此,應當是確實欣賞文章之留白。」

    方叢哲撫須贊道:「進卿此乃厚道之見!」

    二人回到翰院裏聊天,不久馮琦大步入內,取了一份文章放在二人面前道:「今日拜讀大宗伯文章心有所感,吾亦認為荀子復祀之事乃順應人心之舉,故而撰文一篇願附於新民報上為大宗伯搖旗吶喊!」

    葉向高,方叢哲對視一眼都是心道,論及把握時機,此人真是算得恰到好處啊。佩服,佩服啊!

    而在京城一處書院裏。

    讀書人們也是追着師長,請教這篇文章。

    這名師長乃飽學鴻儒,當即笑了笑道:「也好,那麼我等今日不教經史,就教大家讀一讀這『論荀子』。」

    「諸位看這一句『禮非從天降,非從地出也,而出自於人情。」

    「這話大宗伯以前的文章里常有所載,其實這也並非他所言,而是張永嘉張璁,當年大禮儀時他就以此言得到世宗皇帝的讚賞。」

    「今日用這話來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破那句非天子不議禮,若是天子不能議禮,那麼張永嘉之言何用?」

    「這一句是『臣身為禮臣,奉聖命部議此事……聞知昔漢高帝,英主也,刻銷印章,天下不以之戲玩。宋趙普,賢相也,綴補奏章,人主不以為瑣屑。漢高帝,宋太祖在前,何言有傷聖明?」

    「這句話里舉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漢高祖劉邦,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

    「劉邦當年刻好印章,準備命人分封六國諸侯,但張良勸諫劉邦,你手下都是六國之士幫你來打天下,若是你分封六國諸侯,這些人馬上就離開你跟從故主,誰來跟從你。劉邦納諫作罷。」

    「還有就是趙匡胤與宰相趙普,宰相趙普屢次向推薦趙匡胤某人,趙匡胤不肯,最後把趙普推薦此人的奏章撕碎了丟在地上。趙普把撕碎的奏章帶回家綴補好後,過了幾日又向趙匡胤推薦,最後趙匡胤不得不接受了趙普的意見。」

    「譬如漢高祖,趙匡胤這樣的明主,都能更改聖命,可知聖人無我之意,又何來有傷聖明呢?」

    聽了老儒一言,下面的儒童們紛紛點頭。

    老儒笑了笑繼續講了下去……

    夜幕降臨,結束了一日操勞的林延潮,回到府里書房。

    聽了陳濟川,天理報一出,反響確實不錯。但是同樣的遭到了很多的批評,他們批評都在對荀子的性惡論,認為林延潮不能為荀子辯護。

    林延潮聞之有些欣慰,他想起若是後人將荀子與亞當斯密二人的著作一起來讀,就會發現有很多共同之處。

    兩位東西哲人都認為人性有惡的一面。

    荀子認為,當以禮導欲。但義在禮先,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亞當斯密認為利己不害他,則無妨,反而利己能促進於利他。

    同時荀子提倡社會分工,他主張人能群,在於能分,人不能無群,群不能無分。不過荀子之分,更近於階層的意思,故而『群則無分則爭』,因此必須以禮維護,同時分也可人盡其才,最後『農農,士士,工工,商商』。

    而分工這一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說的也清楚了,分工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增長。

    當時荀子與亞當斯密都面臨一個問題,世俗總是用道德的制高點來極力譴責財富的積累,商業的發展。

    只是亞當斯認為適度的利己,最終會造成利他。比如商販將商品給百姓,並非是為了作善事,而為了將商品換作了金錢利己罷了,而長久的利他一定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礎上,最後亞當斯密成為經濟政治學的鼻祖。

    而荀子呢?到了明朝甚至連陪祀的地位,也被取消。

    而林學的主張是利人利己是為義,愛人愛己是為仁,這與荀子,亞當斯密的理論都有共通的地方,所以故而恢復荀子的道統十分必要。

    只要能站在千百年來的義利之辯的理論制高點,如此將來的改革變法就有了理論鋪墊。

    當初辭官在鄉時,林延潮讀菜根譚里『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深有所感。

    一切變法,移風易俗都必須從教化人心而起,教化人心不是徒然說教,變法當從易到難而不是一下子動大刀子。這與林延潮決定從下至上,水到渠成的變法,可謂不謀而合。

    所以荀子陪祀之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這一次朝野間的辯論,林延潮將自己政治主張通過輿論進一步的宣傳。若是先變法再宣傳,則成為說教,讀書人百姓不但聽不進去,而且還有反效果。

    現在因此事引起了爭執,早在他意料之中,這才是林延潮所真正需要的。


https://tw.bugutang.cc/8801/5871.html
相關:  大志所向  江山國色  寒門宰相    庶女狂妻:絕色煉藥師  都市之命犯桃花  邪王寵妻無下限:王妃有毒  生生不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文魁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文魁"
360搜"大明文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4075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