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宴不知不覺已進行了一段時辰,也不知道誰提議了一句,由各個府上的小姐們隨興表演節目,沒想到景啟帝也欣然同意了。
今日的男賓席與女賓席相隔不遠,因此一些小姐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在這次的宴會上留下美名。
先行上去的是禮部侍郎王大人家的小姐王微微,她表演的是一段舞蹈,身姿輕靈,動作優美,配着緩緩流瀉的音樂,猶如一隻放飛的彩鳳翩翩起舞於天際。底下的眾人都看的津津有味,等舞蹈結束後,都紛紛鼓起掌來。
接着上去的就是戶部尚書龐荊的孫女,也就是龐氏唯一的哥哥的女兒龐迎迎,她表演的是琵琶彈奏,指尖靈活地撥動着琴弦,樂聲如珠玉落盤一般流瀉。
在眾人興致盎然地觀看表演時,芮倩一臉緊張的在下面觀察着各位小姐的表現。最近她每日都練習古箏,目的就是希望今日有機會能贏得眾人的稱讚,更何況今日還多了一位七皇子,她更加希望能給眾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等終於輪到芮倩的時候,她優雅地走到了提前擺放好的古箏那坐定,自信從容的彈奏了起來。悠揚的樂聲流瀉而出,指尖似跳舞一般地在琴弦上舞動,指法熟稔,動作如行雲流水,眾人望着眼前的女子,都有點陶醉在了這美妙的樂聲中。
一曲終了,芮倩看到眾人眼中的讚賞,面帶微笑地回到了座位。
「看到芮二小姐這麼精彩的演出,本公主發現芮家的大小姐也來了,之前我有幸聽到芮大小姐作了一首好詩,不知今日有沒有這個榮幸,趁着中秋佳節,讓芮大小姐再為我們作一首欣賞欣賞。」一道柔和的女聲忽然開口說道,只見坐在皇后娘娘身邊的淑敏大公主端木沁正一臉微笑友好的望着芮顏,笑容親切和藹,一臉的期待。
聽到大公主這麼說,眾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芮顏的身上,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沒見過芮顏,如今見到眼前美麗的女子才恍然原來這就是瑞國公新接回府的嫡長女。
芮顏定定地看向淑敏,發現對方眼中只有親近友好,一臉隨和的笑意,猶如當初在羅家別院中賞梅時那樣,她微微皺了皺眉,隨後若無其事地答應道:「既然公主想看芮顏作詩,那芮顏就獻醜了。」
太監們見皇帝都沒有反對,立即機敏的擺好了桌子和筆墨紙硯,就等芮顏上前來寫了。
芮顏見狀靜靜地走到了桌子前提筆寫了起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芮顏放下了手中的筆,恭敬地對着景啟帝說道:「陛下,小女斗膽,替陛下寫了一首詩,請陛下不要責怪小女的莽撞。」
景啟帝聞言有了些微的好奇,命身旁的大太監鮑公公去取來瞧瞧。
等鮑公公遞上芮顏寫的紙張後,景啟帝的眉頭一挑,只見紙張上赫然是一條騰雲駕霧的神龍,丰神俊秀地昂着修長的脖頸悠然暢翔,連龍鱗都能細細分辨出來,工筆技巧都十分不錯。看了好一會兒,景啟帝這才隱約發現還有一首詩夾雜其中。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薰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注1】
「哈哈,好!」景啟帝高興地撫掌大笑,對着芮顏說道:「芮小姐果然是好文采,賞。」
鮑公公聽聞後微笑地向下傳達了皇帝的旨意。
而端木沁聽到這,笑着說道:「父皇,您看,我就說芮大小姐好文采吧,如今連您都誇她了,可見我還真是慧眼如炬呢。」
這下子底下的一些世家小姐都望向了芮顏,或羨慕或嫉妒或打量的眼神,讓芮顏成了眾人矚目的對象。景啟帝的誇讚與淑敏大公主對她的肯定,更是讓她成了眾矢之的。
芮顏抬眼望了淑敏一眼,眼中有着沉思,今日淑敏的所作所為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可是不論怎麼說都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想到之前淑敏的手段,芮顏心下暗暗有了猜測。
瑞國公則一臉迷惑地看着眼前自己的女兒,據他所知,這個女兒一直在離虛觀長大,前陣子才回到了京城,雖之前也聽說過她作了一首關於梅花的詩,自己完全沒當回事兒,不過如今倒可以確定芮顏還真是有點筆墨的,不過奇怪的就是這芮顏到底是從哪兒學會了這些。
博遠侯深深地看了一眼芮顏,當初自己也聽應婷口述了一遍當時芮顏在相府別院作的詩,如今又親耳聽見皇上對她的肯定,才更加確信,看來芮顏不僅在相貌上像自己的妹妹應婉瑜,論起文采,也絲毫不遜色,博遠侯想到這望向芮顏的眼光更加柔和,想到之前他這外甥女還救了自己的兒子,眼中的笑意更甚。
端木洵只是嘴角一掀,調笑地看着芮顏,他可是深知她文采出眾又慧眼如炬的,如今能得到父皇的稱讚也屬正常。
皇后見時辰差不多時,宣佈猜燈謎的活動開始,眾位年輕的公子小姐紛紛上前熱鬧的開始競猜起來,而年長的都聚在一起說着各自的話題。
芮倩拉着芮顏一道向掛滿了燈籠的御花園走去,這次皇后娘娘還特意把猜燈謎的地點設在了御花園,奼紫嫣紅的鮮花在燈光的映襯下纏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或嫩黃或艷紅的花朵更是迷人眼球,一些大家小姐看着滿園的花朵都細細地品了起來。而鮮花圍成的中間空地上懸掛着兩排形狀各異的燈籠,每個燈籠製作精巧,光彩奪目,燈謎就掛在了每個燈籠的下方,一塊塊的小木片堪堪垂落下來,隨着微風左右搖擺着。
每位參加者如果知道燈謎,就把燈籠下面的小木片取下,誰取的小木片最多且答案都正確的,就是優勝者,時間限制為一炷香的時間。
知道規則的眾人都興致盎然地看起了等下的謎語。
……………………………………………………………………………………
【注1】唐·李世民《元日》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90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