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想要做大,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尤其現在國家本身就很困難,就算是有心想要支持,也拿不出錢。
這時候民間有識之士還是不少的。不少賺了第一桶金的人,拿着大把的錢卻沒地方去。
與其讓他們以後投入房地產的泡沫中,還不如找個新興行業,讓他們去霍霍。
所以楚青要做的,就是幫忙把這個氣球吹大,讓更多人,提前了解這個朝陽產業。
電動車,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在汽車發展的初期,就已經有電機驅動的車輛。
只不過隨着石油開發,和內燃機技術提高,電動車就慢慢失去了優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的電力供應問題。
一直到1990年之前,造電動車,都是民間自發的一種行為。
很少有大企業,願意花大價錢去投入這個行業。要不怎麼說葉文貴的行為很值得敬佩。
可是隨着1990年後,全球石油危機開始顯現。電動車就再次被提上了日程,1990年福特的impact純電動轎車項目啟動。
1992年福特鈣硫電池的ecostar研製成功。1996年豐田使用鎳氫電池的rav4lev。雷諾汽車的clio。都相續面世。
直到1997年豐田的prius混合動力轎車下線,和第一台使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prairie joy ev研製成功。這才確定了未來電動車的發展方向。
有着這些產業巨頭的加入,才真正帶動了電動車行業的發展。
直到2000,我們國家正式明確電動車生產研發。才有了十幾年後,我們在電動車行業的大爆發。
比起內燃機的技術優勢,電動車是我們唯一可以彎道超車的項目。
早發展十幾年,建立起來的優勢,將不是後來者能輕易突破的。
正是知道這些,楚青才願意在這個時候推一把。
等市場開始熱起來的時候,他才好從中獲利。
只不過他不會像葉文貴那麼莽,上來就奔着轎車而去。
以現在國內的行情,就算是造出來,也沒人能買得起。
不過不造汽車,不代表不能造其他的。
比如電池,比如電瓶車。
電池的應用就不用說了,只要解決了續航問題,很多方面都能開展。
而電瓶車,以現在的技術,卻是可以快速投產,並且是馬上就能銷售出去的產品。
90年代全國銷量最多的車,不是汽車,而是摩托車。整個九十年代,摩托車的銷量是五千多萬輛。
如此龐大的市場,完全可以帶動電池技術的發展。
12月28日,楚青終於回到了步步高。
一個半月的奔波,讓幾人都有些精疲力盡。
畢竟這年代的出差,不是一種享受,而是折磨。
除了旅途的勞累,還有路上的各種突發事件。
在去昆明的路上,他們就差點遭人搶了。
要不是晚上守夜的楊丘山提前發現,估計他們就只能走路回來。
這還是一路上儘量坐火車的情況下,如果是走國道,估計能不能到都是一回事。
「截止到目前,總生產5萬台。其中a3遊戲機1.5萬台,p2學習機3.2萬台,p1高端機3000台。」
楚青剛回來,就召集所有管理層開了一次總結會議。
自從新廠投產之後,原來日產400的產能,直接提高到了1200台。
開足馬力的步步高就像一台印鈔機。
一個半月的時間,營業額就破了千萬。
隨着各地旗艦店開始建成,售後保障開始逐步推開。這一銷售數據還在增加。
「現在廠里的產能還能不能再提一點。」
看了眼手中的數據報表,段勇平不愧是在集團公司手裏培養出來的。
上面的每一個數據,和增長節點,前因後果都寫的很清楚。
不用楚青自己去總結分析,就能清晰明了的指出,那些方面帶來的增長,是屬於長期的還是短期的。
「按照現在的生產能力,還是有一定提升空間的。最多可以做到日產1500台,不過還有一個月就春節了,不少員工會返鄉。到時候產能會有所下降。」
眼看着1992年的春節就快到了。
國人春節還鄉的習俗,是每一個工廠都在面臨的問題。
「趁着現在人手充足,產量必須再往上提一提。元旦節假期取消,當然娛樂節目照常上,我要停工不停產。另外元旦上班給他們發雙倍工資。春節不回家者,每人補貼100元。」
聽了段勇平的匯報,楚青權衡之後,露出了資本家的一面。
春節前後原本就是銷售旺季,以步步高如今的市場存量,根本不夠賣的。
再有春晚的加成。年後的步步高一定會迎來一次爆發。
不趁着這段時間加緊趕工,明年將會更加手忙腳亂。
至於擴工擴產,楚青暫時沒有這個想法。
現在是步步高的快速增長期,產能跟不上是正常的。
日常1200台的產能,其實已經能基本保障市場的需求了。
就算真要擴產,也是明年之後了。到時候升級款產品投產,再擴產,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且如果真的銷售需求過大,也能對部分環節進行外包,自己工廠只做核心零部件。
選擇長安建廠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個周邊,本身從事電子生產的廠商就不少。
淡季的外包加工他們也有接的。完全可以當做步步高的補充存在。
至於這段時間會出現缺貨的情況,有時候飢餓營銷,反倒對銷售有好處。
就好比小米剛上市的時候,他是真的生產不出來嗎?
「另外我們這裏收到了一份文件,需要你看一下。」
就在楚青盤算着市場銷量時,段勇平又拿出了一張紅頭文件。
上面的內容很簡單,步步高作為優秀高科技合資企業,要求做好年底接待工作。
會有一些單位和省里的考察團,下來進行考察學習。
這年頭,考察學習,既是政治任務,也是招待任務。
他們這種合資企業,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還相對較少。
如果是集體企業,做到步步高這樣恐怖的銷售額。估計顧客還沒上門,就已經先被全國各地的考察團把門檻踏平了。
八十年代許多率先改革的集體企業,後來之所以倒下,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被接待考察團而拖垮的。
一個考察團,來了不但得包吃包住,技術毫無保留不說,走的時候還得拿一份禮走。
根據後來的統計,當時集體企業用來支出的接待費用,佔比高達總產值的百分之15。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791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