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的影迷大部分都集中在學生群體,也就是所謂的第一代互聯網原住民。
原本這些影迷都是因為喜歡致命遊戲,而自發無組織性的去抵制網絡水軍。但是林紓一直不發聲解釋,這也導致他們師出無名。
現在林紓這番犀利的言論一發佈,這些影迷瞬間就找到了組織,他們全都開始搬運林紓發的話,用以回懟那些網絡水軍的帖子。
林紓的回應通篇都是站在觀眾、院線的角度發聲,這讓他直接就站在了大多數人的陣營。
這個時代的導演還是自帶光環的職業,在普羅大眾眼裏他們都是遠離人群的藝術家,十分受人尊重的存在。
像林紓這樣直白的說電影是商品,應該由觀眾決定好不好,要不要買票支持。這種接地氣的人設,一下子就獲得了很多路人粉的喜歡。
短短兩天時間,林紓的個人博客漲粉300萬,這群自稱「小梳子」的粉絲為了維護偶像,直接下場和網絡水軍進行了battle。
那些收人錢財,發發帖子,帶帶節奏的網絡水軍,一遇上「小梳子」大軍瞬間就被沖的七零八碎。
有些不懂事,還想反抗一下的,他的ip地址都被網友給扒了出來。看到林紓的粉絲陣仗如此之大,那些水軍直接就繳械投降了。
畢竟一單收入就幾百塊,誰會傻到為了僱主去拼命。
擊敗了水軍之後,「小梳子」大軍似乎還意猶未盡,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他們又把矛頭指向了博納和竊聽風雲的主創團隊。
之前致命遊戲被刷差評,林紓被指責打擊同行的事;現在全都在博納和竊聽風雲身上重演了一遍。
只是和致命遊戲的超高熱度不同,本身就已經涼涼的竊聽風雲,在被刷了差評之後,每日的票房數字直接跌到了300萬。
按照這樣的票房走勢,竊聽風雲最終票房能過7000萬就算是可喜可賀了。(現實中竊聽風雲1的內地票房是8983萬。)
而與之相反的是致命遊戲的票房走勢,在林紓發聲後,直接迎來了逆勢上漲。
8月5號,收1620萬。
8月6號,收1875萬。
8月7號,也就是周五,致命遊戲的單日票房再次回到2035萬。上映15天,總票房突破3.1億,中影第二次慶功宴如期舉行!
……
「3億,絕對不是致命遊戲的極限。我的目標早在魯育有約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了,現在當着所有媒體朋友的面,我再重申一下,致命遊戲的票房應該超過前作的一倍!」
林紓對着慶功宴上的媒體,自信滿滿的說道。
「林導,目前很多人都在期望《致命遊戲》能打破《泰坦尼克號》在國內的票房紀錄,成為全國第一。你對於這個成就,有什麼感想嗎?」
「我沒什麼感想,因為記錄這種東西就是被打破的。國內的院線發展迅速,我相信以後會有很多票房破5億、10億、20億的電影出現。」
這倒不是林紓在裝,主要是他在見識過未來,電影票房破40億,沖50億的盛況之後。哪裏還能對幾億的目標,心存什麼感想。
而提出這個問題的記者,聽到林紓這樣回答,也只能訕訕地說一句:林導對國內電影市場真有信心之類的廢話。
結束了媒體互動環節後,林紓開始了正式的慶功宴流程。
年初他成為了國內第四位億元導演,可是現在,他又變成了繼張一謀、馮曉鋼之後,第三位國內票房破3億的導演。
前兩者分別以《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非誠勿擾》達到了這一成就,可惜電影票房雖好,口碑卻是爛透了。
而致命遊戲的口碑在沒有水軍抹黑之後,又重新回到了9.4的高分。名利雙收,才是對一個導演最大的認可。
當慶功宴進入到尾聲的時候,韓三枰找上林紓,向他轉達了博納的服軟的消息。
「博納的於董讓我跟你說,一切都是誤會,網上那些言論都是莊文強和麥朝暉找人搞得,和博納沒有關係。」
「三爺,他們這是服軟了?」
「呵,這很正常,稍微腦子正常一些的影視公司老總,都不會去得罪一位能賺大錢的導演。更何況,你這個導演還年輕,將來大家合作的機會也多。」
韓三枰最近看待林紓的眼神越發和善了起來,一個能屢創奇蹟的導演,實在太招影視公司老總喜歡了。
「既然三爺開口了,那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
「這樣就可以了,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裏,博納那邊還有院線。我的意思是神探夏洛克明年拍第三部的時候,也算上他們一份,大家一起發力把票房做上去。」
韓三枰的提議,林紓也認可的點了點頭。現在市場有限,想要拿到更高的票房,那就得通力合作。
而且這次的抹黑言論,雖然並未給林紓帶來什麼麻煩。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以後會不會有更大的麻煩出現。
這種事防不勝防,與其被動防禦,不如捆綁更多的利益共同體。只要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那林紓就天然立於不敗之地。
江湖拼的不是打打殺殺,玩到最後還是人情世故。
告別韓三枰之後,林紓叫來了剛剛入職的楊天眞,這幾天的網絡言論都是她在引導,想要停下還得知會她一聲。
「紓哥,咱們接下來是不是要乘勝追擊,繼續把話題炒下去?」
「不用了,你今天回去就把話題叫停,然後讓它自己冷下來就行了。」
楊天眞雖然不理解林紓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但是面對新仁老闆的要求,她也只能默默應下。
「製造輿論是把雙刃劍,我們現在隱於暗處就可以了,如果陷得太深就容易讓自己暴露,到時候醒過來的網友可就要把槍口指向我們了。」
「我知道了,紓哥。」
任何東西只要用對地方,那就能產生好的效果,楊天眞就是如此。
這幾天如果讓林紓去引導粉絲的言論,那除了會佔用他大部分精力,最後呈現的效果恐怕也沒有現在這麼好。
「輿論那邊結束之後,你去幫我找一個辦公地點,按照20-30人的規模去找。先簽一年,等以後公司做大了,換起來也方便。找好地方以後,你就暫時去負責演員這一塊的業務,導演還是我來管。」
林紓有條不紊地安排着楊天眞的工作內容,上次慶功宴後他就在思考自己工作室接下來要走的方向了。
最終結果是,目前公司還是太小,想要走資本運作玩流量明星,明顯不適合。還是穩紮穩打,先把小作坊做大,吸引更多人才加盟,這樣才是正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4.02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