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要實行秘密立儲?比嫡長子繼承更有優勢嗎?】
【確實,採取秘密立儲的做法在清朝有其特定的優勢。
根據古代的繼承法則,通常會遵循一條準則:若有嫡子則立嫡子,若無則選擇年長者。
嫡長子自幼便擁有基於血緣的優先權,這種繼承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皇子間因爭奪王位而引發的紛爭。
通過在皇子出生時便確定他們的君臣關係,可以有效遏制一些不切實際的野心。
然而這種嫡長子繼承制度並非沒有缺陷。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嫡長子是否具備成為一位合格君主的能力。】
【由於嫡長子的身份是在他們出生時就確定的,我們可以回顧歷史,例如晉朝的司馬衷,即晉惠帝,他便是按照嫡長子的繼承規則登上皇位的。
司馬衷的兄長,即原本的長子司馬軌,不幸在幼年時期便去世了,因此長子的繼承權轉至司馬衷。
然可是司馬衷是否具備作為一位合格君主的能力,甚或他的智慧是否能達到普通人的水平,都是備受質疑的。
一旦繼位,司馬衷迅速變成了他人操控的木偶。
最終,西晉由於晉惠帝司馬衷的不勝任,迅速地走向了衰敗,國家也隨之分崩離析。
這一局面正是堅守長子繼承制度所釀成的後果。】
【值得強調的是,直至清朝之前,多數王朝之所以堅持長子繼承制,是因為尚未發現更優越的傳位辦法。
在眾多傳承方式中,長子繼承制被認為相對穩定。
晉惠帝司馬衷的情況屬於特例,但遵循長子繼承制,類似的風險總是存在,這本質上是一個概率問題。】
【在清朝,採用秘密立儲的方法可以避免某些問題。
皇帝可以從眾多皇子中挑選最優秀的繼任者,而不是像司馬衷那樣不合適的人選來繼承皇位。
另一個問題是,嫡長子繼承制可能導致嫡長子成為眾人攻擊的目標。
因為大家都知道,一旦嫡長子出生,他就被認定為未來的皇帝。
如果能夠除去嫡長子,其他皇子就有機會成為新的太子。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隋文帝楊堅的長子楊勇,他被早早地立為太子。
但是他的弟弟楊廣卻不斷陷害他,最終導致楊堅廢除了楊勇的太子地位。
楊廣後來被立為太子,並在繼位後賜死了楊勇。
在古代成為太子的風險非常大,很多心懷不軌的人都會暗中算計太子。
甚至皇帝本人也可能對太子不滿。
例如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他一共做了37年的太子,期間兩次被廢黜。
實際上,胤礽作為太子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他聰明能幹,監國期間的工作也得到了認可。
即使如此,康熙皇帝仍然不喜歡他,認為他不孝順。
當康熙生病時,胤礽表現得無動於衷,還經常與康熙頂嘴,這引起了康熙的反感。
在第一次廢太子的諭旨中,康熙表示已經忍受了胤礽20年。
這表明康熙早就想廢除他的太子地位。
再加上大阿哥等人在旁邊挑撥離間,給胤礽製造麻煩。
最終使康熙下定決心廢除了太子,許多不實的誣告也讓康熙深信不疑。】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傾向,一旦對某人或某事產生了反感,不管這個人是否真的做了那些壞事,這種厭惡感都會驅使我們去相信他們是罪魁禍首。
這種心理導致了太子胤礽,儘管能力不俗,卻無端被廢黜。
在唐朝,類似的事件也在李世民身上上演,當時的太子李承乾受到了李世民的厭惡,再加上他的弟弟李泰的陰謀詭計。
最終李承乾被迫鋌而走險,結果從太子之位跌落至平民身份。
上述例子都揭示了一個現象,由於過早確定了嫡長子繼承制度下的太子,他們成為了他人計謀的目標,而且父親對他們也有所不滿。
相對而言,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則避免了這一問題。在宣佈繼位詔書之前,除了皇帝本人,無人知曉誰將是下一任皇帝。
這一做法大大減少了因早立太子而產生的風險,如太子被陷害或遭人謀害,同時也降低了皇位爭奪的激烈程度。
顯然,清朝是在借鑑前朝的經驗教訓,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式,以確保未來皇子能夠順利繼承皇位。】
【嫡長子有兩個問題很難解決:
第一古人結婚早,長子其實和自己年齡差距不大,很容易出現父未老,子已經壯。
然後皇帝忌憚太子,或者太子和皇帝一起老去了,太子繼位沒多久也駕崩了,最高權力短時間多次傳承,很容易出現皇權震盪。
第二就是:嫡長子能力無法保證。】
【這個制度被雍正建立以來實際上沒用上過,直到清朝滅亡之前,下一任皇帝是誰基本都定好了,大家都知道。
這個制度還沒來得及經過時間的檢驗,封建王朝就沒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繼承人是誰,但是不能說秘密立儲沒有作用,它至少讓皇帝和繼承人的矛盾沒那麼大了。
沒有太子的身份加持,敢站隊頂級大臣就少了很多,難以對皇帝形成威脅。
而且秘密立儲不單是秘密立儲還有連招,不讓皇子們接觸事務也不讓他們參政議政。
這樣皇子也沒能力相互鬥爭,這樣父子,兄弟之間都不會出現大矛盾。】
【有幾千年的歷史可以借鑑,清朝基本解決了外戚宦官士族草原軍閥等各種各樣的王朝顧疾。
如果不是碰到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工業文明入侵,清朝真的能突破三百年的中央集權王朝壽命。】
【嫡長子繼承的問題是如何保證嫡長子有足夠的政治能力,而非嫡長子繼承的問題是如何保證政治穩定性。
權力不是說給誰就給誰的,也不是說給了你,你就能立刻原地升天的,有沒有自己的政治集團有沒有足夠的政治能力都很重要。
嫡長子繼承,保證了太子有穩定的政治集團,在政治穩定性上是可保證的,但問題是能力就隨機了,如晉惠帝,且容易被皇帝忌恨,如唐太宗的太子。
非嫡長子繼承,可選範圍大了許多,能力上更有保證,但是你突然給某個王子推上皇位,臣子憑什麼聽他的?
怎麼保證他的政令能貫徹下去?
清秘密立儲是個解決方案,但是這個方案能運作起來,歸根結底在於滿清的特殊性,八旗制度以及議政王大臣會議帶來的傳統。
也就是清的皇帝自然而然可以得到滿清貴族的擁護,不太需要考慮政治穩定性的問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4.07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