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開歷史輔導班 第159章 崩潰的四大爺

    一陣震耳欲聾的沉默過後。

    嬴政緩緩起身,用一種極其誠懇的語氣問:

    「先生,大秦的賦稅多是用糧食、半兩錢上繳,金銀自然也有,但沒那麼多。」

    「這些日子聽了您的課之後,朕也知道了,年代愈是往後發展,百姓生產和朝廷能力也會愈發上升,而大清與秦相隔一千多年應是有的,國土也更大,所以他們可以如此奢侈地將將白銀作為錢幣流通。」

    「只是朕實在不太能明白——」

    「即便是銅錢,一億多錢堆起來怕是也有一座山高了,更何況是那麼多銀兩砸在軍費上。僅靠所謂的出海貿易,能有那麼多的收入支撐國庫嗎?」

    「再有,就算靠貿易是收支可以抵消,國土擴大導致的管理成本也會增加,例如先生方才說過的,朕這時候疏通水利大概就是挖溝,一千多年後的水利必然會更厲害,耗費的銀錢也會更多。」

    「天災人禍不可避免,洪水、乾旱、地龍翻身、甚至蟲災雪災,李世民那時候遇到過不少,而且必要治理和賑災,否則會引發民變。乾隆將這麼多銀子都砸進了軍費,假設朝廷賦稅足夠負擔這些突發的天災人禍,難道他自己就是個勤儉節約的皇帝,不在自己身上花錢嗎?」

    宋慎聽明白了,其他人也聽明白了,而且一幫學生們都意識到嬴政所說的問題,就是他們剛才被震撼後忽略掉的重點。

    乾隆能在軍費上這麼肯花錢,自己絕對也不會太勤儉,古來皆是如此。

    如果乾隆皇帝是一個很勤儉節約的傢伙,想必也不會如此窮兵黷武。

    於皇帝而言,這個詞並不是在罵他。

    窮兵黷武也是要有資本的。

    例如嬴政,奮六世之餘烈說的是什麼?就是在說他前面的六位秦王將秦國治理得當,給他留下了豐厚的產業,有商鞅變法整肅民風、有強悍的大秦鐵騎,還有為戰爭而生的軍功爵制。有了幾十年百年積攢的這一切,再加上嬴政這個天才般的鐵腕君王,才能有秦王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壯舉。

    再例如劉徹,歷史上最著名的窮兵黷武專家,跟他的投入比起來乾隆只能往後稍稍,跟嬴政一樣挨了千年的罵。他前面有文景之治給積攢的家業才能如此敗家,這沒錯,但如果把他換成朱祁鎮呢?一個有能力的頂級富二代,才能把攢下來的錢用到正道上去。

    砸錢沒關係,問題是你也得會賺錢,賺了錢還要讓砸進去的成本得到應有的回報。

    秦皇漢武都被儒家噴了一兩千年,這妨礙他們的功業經天緯地、青史留名了嗎?沒有。

    回到之前的問題,嬴政之所以問出這樣的話來,就是因為他作為「皇帝」這個名詞的締造者,可以說是最深諳帝王心術的人,沒有之一。

    一個鐵了心砸天文數字打仗的皇帝,手裏必然有充足的銀子,為了彰顯自己的威懾,皇帝一定會用各種方式來擴大自己在民間、在朝廷、在異國眼中的威懾力,武力與名聲兼之,雙管齊下,才是嚇唬不安分之輩的辦法。

    嬴政自己就做了很多類似的事情。

    他修長城、修馳道、修皇陵、修阿房宮、擴建咸陽宮,收天下兵器鑄銅人,明知危險卻還是要巡遊天下這些事除了要讓大秦那些空轉的人力都動起來、抵禦匈奴、還有其餘種種原因外,更大的作用,是威懾和震懾。

    要用不容置疑的鐵腕來威懾六國餘孽,彰顯國力,造奇觀,就是最好的辦法。

    由己及人,嬴政不相信乾隆這麼一個勢必爭先的皇帝會不做類似的事。

    那麼更大的問題就來了——

    這人已經砸了一億五千兩銀子在軍費上,他娘的哪來更多的錢?!

    這就是嬴政語中未盡之意。

    錢,錢,錢!最重要的還是錢啊!

    宋慎想了想,說:

    「他當然不是個勤儉節約的皇帝,或者說,他的奢侈程度比他祖宗加起來都要厲害。」

    「乾隆大興土木生活奢侈,擴建圓明園和六次下江南,這兩項就足足花了四千五百萬兩銀子,如果再加上承德避暑山莊以及京內的佛寺那些,五六千萬兩都根本打不住。」

    「除了胤禛之外,你們或許不是很能理解下江南這件事的意義,不過可以代入看看,類似於始皇帝東巡,拋開自己本身想要出去走走這種因素,更加重要的是諸如薅銀子、拉人心、震懾天下、彰顯財力之類的目的。」

    「他六次下江南的同時,還賑災、治水,又砸了兩億五千萬兩的銀子進去。」

    「此外,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少收了將近兩億五千萬兩白銀的賦稅。」

    「論敗家,乾隆確實是大清最能砸銀子的皇帝了,沒有之一——噢,清末割地賠款出去那種不算在內啊。」

    說到此處,別人表情如何都先不提,朱元璋的眼睛直接就綠得跟頭狼一樣了。

    銀子那麼多銀子

    但凡是當皇帝的,誰不想要?

    他手裏要是有銀子,國庫充足,誰不能慷慨解囊地打仗,誰不想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享受?

    人之常情。

    可在場所有人里,哪一個皇帝手裏有那麼多啊!

    秦唐明三個開國時期的皇帝,天下百姓剛打完仗要休養生息,邊境有異族虎視眈眈要預備着禦敵,許多地方還時常有災害亟待解決,沒一兩銀子是多餘的。秦朝的匈奴、唐初的突厥、明初的北元,全都是不好對付的傢伙。

    漢武帝倒是個富二代,祖上給攢了不少錢,但他也不敢跟乾隆一樣奢侈享樂吧?動輒千萬上億兩的銀子往裏砸,他要是一邊「窮兵黷武」打着仗還敢這麼玩,那大漢也離亡國不遠了。

    胤禛有點受不了了。

    他難以置信地站起身子,盯着宋慎問:

    「不這不大可能吧?」

    「朕這個當阿瑪的,即位以來就沒有出過京,一直老實待在紫禁城裏,以後朕也不會如皇考當年一般下江南,那太費銀子了。有朕以身作則,弘曆怎麼會如此鋪張奢靡?他從哪學的?這,這不對啊!」

    「況且,他如今就在宮裏阿哥所里住着,朕預備讓他明後年成婚了再談搬出宮的事情,此前他一直在朕眼皮子底下。朕觀他為人老實本分,頭腦聰慧,是個能拎清事又勤懇的,他小時候,皇考也是十分喜愛他他怎麼會變成先生口中所言的那樣?」

    宋慎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微笑。

    「你也說了,康熙喜歡他啊。」

    「比起你,他倒是更像康熙呢。」

    胤禛愕然地想往後退一步,結果發現自己站在座位上,差點沒被這一下給絆倒。

    但沒人管他如何震驚於自己兒子的本質。


    朱元璋也不裝了,徑直問:

    「先生,要咱說啊,大家關心的不是這個乾隆是個什麼樣的人,重要的是他到底哪裏來的銀子!」

    「軍費一億多,大興土木幾千萬,賑災治水兩億多,他還免了兩億多的賦稅屁股底下坐個金山銀礦也經不起他這麼造的吧?」

    「您要說是雍正給他留下來的銀子,那咱一萬個不信。雖然不知道雍正到底會不會攢錢,攢了多少,但是當爹的一死,兒子要是只知道花不知道賺,再大家業也經不起這麼敗的!」

    宋慎呵呵一笑,反問:

    「你這問的很不準確啊朱元璋同學。」

    「國庫是戶部在管,皇帝的小金庫是他自己在管,乾隆的軍費和賑災那是朝廷負擔的,但也只有這兩個是,其餘他要大興土木還是要下江南,又或者是生活奢侈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那都是他自己掏銀子出來用的。」

    「你具體問的,是國庫,還是他的私庫呢?」

    眾人齊刷刷愣住。

    什麼玩意兒?

    這麼多銀子,國庫和私庫有很大區別嗎?軍費賦稅可以用巨大的海外貿易額負擔,難道乾隆下江南修奇觀就純純用的自己兜里的銀子?

    那也太扯了,哪個皇帝自己手裏能攥那麼多!

    此時,胤禛反應忽然有點大,急忙問:

    「先生,您說的私庫,是內務府的收入嗎?他那時候,內務府能收那麼多銀子?!」

    宋慎打了個響指:

    「對嘍!」

    「既然你先問了內務府,那我就來給諸位前朝同學解釋解釋,乾隆的私房錢為什麼那麼多。」

    「內務府呢,是清朝時才有的一個部門,專門為皇室賺錢,而皇帝、後宮等衣食住行的一應支出也全部是由他們承擔,有進有出,他們也有很多撈銀子的辦法,否則不可能支撐乾隆那麼巨額的花費。」

    「首先第一個進項,大家應該不陌生,那就是進貢。」

    「在座同學裏,最熟悉這個操作的應該是漢武帝劉徹同學,他那會就規定過,針對諸侯王,但凡朝見天子,皆需獻蒼璧,凡蒼璧皆需白鹿皮襯之。而所謂的白鹿皮,只有皇家上林苑有賣,40萬錢一張。」

    「到了乾隆時期這操作就已經有更騷的操作了,貴族、宗室、朝臣、蒙古都成了納貢的目標,天子祭天,會有祭天供、端午節會有端午供、乾隆出巡,所經之地當地百官也有進貢。這些進貢就很考驗人上不上道,最上道的莫過於和珅,這個人後面我們會提到。」

    「其次,就是土地。」

    「我之前應該有提到過,大清的皇室子弟雖然有封爵,但是並沒有封地,這跟明朝藩王制度導致朝廷收不上來稅有很大關係,清朝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不封地之後,皇帝就成為了最大的地主老財,有了數量龐大的所謂『皇莊』。」

    「在皇莊之上,皇室可以派人進行種植、養殖活動,所產物資豐富,例如牛羊肉、雞蛋、部分藥材、食用油、供人觀賞的花草樹木等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除此以外,皇莊的產物還可以盈利,每年向內務府交納的銀錢就有幾十萬兩收入。」

    「這兩點,大家都明白吧?」

    底下眾人面帶思索,倒是沒有太過震驚,先後點頭表示明白。

    這都是理解範圍內的東西,只不過由於清朝制度的特殊性,皇帝要是薅得狠一些,那收入就多了不少,也是應有之義。

    宋慎頷首,繼續說:

    「第三點就比較騷了,是鹽引。」

    「鹽引其實早就有,之前的都比較普通,雖然這是一個朝廷盈利的大項,但在明初洪武時期,鹽引導最大作用除了賺錢,更重要的是吸引鹽販去邊境,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的制度,又稱開中。開中之制系沿襲宋、元制度,但明代多於邊地開中,以吸引商人運糧到邊防,充實邊境軍糧儲備。」

    「明朝期間自然有許多改革,不過本來目的還是為了辦實事、爭取在造福百姓的同時創收。而到了清朝,鹽引就徹底成了斂財的手段,臉都不要了。」

    「那時候全國各地的鹽商數不甚數,戶部以大量印鹽引來補充國庫,康熙年間的鹽引泛濫成災,鹽引制曾一度面臨取消的危機。」

    「雍正初,康熙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天災不斷,貪官遍地,無論朝廷拔多少款都被地方們瓜分,為了四處賑災籌銀,雍正下令抄了很多官貪的家財,還嚴令禁止戶部超發鹽引,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才挽救了所謂的康乾盛世。」

    「但很可惜,胤禛同學,你努力清明的吏治,到了伱兒子那裏又歪了,他學康熙比學你多多了。」

    「乾隆六下江南時,就接見過當時的八大鹽商,僅在揚州一地,徽州鹽商的資本就等於國庫存銀的一大半,他下江南時鹽商為了討好他,花了幾十萬兩白銀為他修建行宮,被他磨刀霍霍架着脖子捐銀。」

    「所以實際上乾隆下江南雖然花了很多錢,但花的不是他兜里的錢。」

    「又過了幾年兩淮鹽引案爆發,新任鹽政查賬,發現在他之前的二十年裏,鹽政官吏們私自超發鹽引,從中剋扣、提留引銀達一千多萬兩,抄了多少家牽連多少人數不清了。」

    「你們猜,有多少銀子進了乾隆的兜?」

    「這傢伙一般不抄家的,貪官們貪了銀子都會主動給他上供,跟他分賬,要不是鬧大了他才不會徹查呢,養着貪官坐等銀子進賬,不比抄家、殺雞取卵來得多?」

    朱元璋兩眼發直。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的眼睛到底發了幾次直了,感覺眼皮子都酸。

    頃刻的愕然過後,朱元璋轉身看着自己旁邊不遠的胤禛,面帶同情,感覺連他那個辮子頭都順眼了。

    畢竟,如果自己有這麼個非常難評的兒子,他會恨不能回去直接弄死。

    跟乾隆比起來,朱棣都好了太多。

    造反歸造反,老四還是幹了不少正事兒的,打仗打得好,有個好兒子替他治國,功績不錯,也沒鬧出什麼值得宋慎拿出來說的貪腐問題。

    而雍正這麼個勵志要整頓官場的皇帝,養出了一個直接跟貪官分賬的好大兒

    「節哀啊不,別太生氣了,至少他會賺錢嘛。」

    朱元璋乾巴巴地安慰了一句。

    胤禛:

    四大爺牙都要咬碎了,從牙縫裏擠出句狠話:

    「真是會賺,太會賺了若能回去,他不實話實說,老子打不死他!」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tps://www.bbin13.com/538654/390.html
相關:    魔門敗類  百鍊飛升錄  神話版三國  不滅武尊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在大明開歷史輔導班第159章 崩潰的四大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在大明開歷史輔導班"
360搜"我在大明開歷史輔導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4609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