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郡,東垣城外。
從代地南下的秦軍在此紮下營寨。
有秦卒感嘆着:「這次滅國之戰也太快了,咱們到代地才幾個月啊,這就打完了?」
另一人抬着腦袋,神色驕傲:「那是當然,你也不看看統率咱們的將軍是誰。這可是趙將軍啊!跟着趙將軍打仗,百戰百勝,立功升爵就在今朝。」
「也不知大王什麼時候會開始打齊國?不知道乃公還有沒有上戰場升爵的機會啊,這一次升爵為上造,離讓吾子進學室的簪鳥還差一級啊。要是能順帶把齊國拿下就好了。」
還有秦卒對戰爭意猶未盡,充滿了對升爵的渴望。
「想屁吃,齊國那麼大,怎麼可能順帶拿下。沒看咱們都離開代地,回到恆山了嗎?我看啊,接下來賞賜完之後,就要散夥回家了。我家在上黨,走的快一些,還能回去趕着秋收呢。」
也有人想着家裏的秋收。
秦營之中,士卒們皆是滿臉輕鬆。
在他們看來,這一次滅掉代國,他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相比於士卒們戰後輕鬆的心態。
主帥營中,將軍趙佗卻依舊錶情凝重,與麾下諸將進行新的戰略部署。
「楊原將軍乃是老將,他領一萬人屯守代地,自是無礙。」
「大軍暫時屯在東垣,就說是需要派使者回稟咸陽,等待大王的詔令抵達,方可進行下一步行動,以此安士卒之心。」
「這段時間可以讓士卒們放鬆一下,將爵位和金錢賞賜發下,管制放開,讓子可以入城去女閭和市場,購物玩樂。」
「另外,再對外放出一個消息,就說我秦國在滅代之後,有北上燕地,驅逐胡人,收服遼東的打算。」
聽到這話,謀士麗食其撫掌而笑:「將軍這招妙啊,不僅可以休憩士卒,而且還以可能會再度率軍北上,收服遼東作為藉口,讓齊人對將軍駐兵於恆山放下警惕之心。」
趙佗搖頭道:「此乃大王之智慧,非我之計謀。」
當初秦王政有讓他擊滅代國後,順帶收服遼東的心思,但趙佗以遼東偏遠,胡人難滅為藉口推辭了,並推薦李信為將。
同時建議以齊國為重,遼東次之。
秦王政最終採用了趙佗的建議。
這位擁有戰略頭腦的大王,在召集諸位重臣商議後,還決定利用遼東之事來做一番文章。
先讓趙佗率軍攻代,秦國內部則修養國力,等待秋收後,糧食滿倉,人人精神十足,這時候再發大兵去征伐齊國。
彼時可利用伐遼東為藉口,光明正大的轉輸糧秣,調集兵力,等到屯兵於邊境,兵力佈置到位後,再向齊國公開宣戰。
這樣一來,就可打齊人一個措手不及,減少秦軍的傷亡,更加順利的統一天下。
當然,秦國伐遼東之事也是真的,在伐齊的同時,秦國會派李信為將,北上燕地,收服遼東,說到做到。
「恆山離齊地只隔了一個巨鹿郡,我既屯兵於此,也該和齊地友人打個招呼,當寫信一封,問候一番大司馬才是。」
……
就在趙佗率軍南下,駐兵於恆山郡東垣城,並派遣使者趕往咸陽回稟戰事的時候。
秦軍滅亡代國,並擒拿燕王喜,大破匈奴人的消息也通過各地商人的口舌,以及那些快馬信件向着四周傳遞。
燕地,無終城。
當地一處燕人豪富的宅邸,一個着深衣的清秀男子,正在亭中撫琴彈奏。
琴聲淒婉,像是夾雜着撫琴人的情緒。
哀嘆,淒涼,以及時而讓琴聲變得尖銳的憤怒。
時已至秋,四周花葉凋零,枝木泛黃,本有蕭瑟之意,如今在這充滿憤怒的琴聲中,更多了肅殺之感。
一個身材雄壯的男子大步走了過來。
人未到,聲先至。
「子房,那秦將趙佗果然如你所料,從代地南下後,便屯軍於恆山,止步不前。」
琴聲戛然而止。
張良手指搭在琴弦上,目光平靜的看着前方,幽幽嘆道:「秦軍即將南下,齊國也快滅亡了。」
公孫信神色一滯,說道:「你是說趙佗會率軍滅齊,可是我聽說秦軍接下來很可能是要北上,去收復被胡人佔據的遼東。」
張良笑了笑,沒有在這個事情上糾纏,而是轉口問道:「田沖之前以大司馬之身出使秦國,在秦宮中,與秦國諸將比拼兵法,連勝連捷之事你可聽過?」
公孫信點頭道:「據說那田沖連敗秦將王賁、蒙武,甚至就連趙佗也敗在他的手上,當場向他拜服,可謂是一雪前恥。」
「所以四處皆傳,論軍爭兵法,田沖並不弱於秦軍諸將,齊軍之所以在甄城大敗,都是因為趙佗的偷襲。子房你的意思,這其中是秦人使詐?」
張良澹澹道:「從那時候開始,秦國就已經在佈置滅齊之事了。秦人將只會兵法推演的田沖捧起來,讓他的大司馬之位越發穩固,等到秦國正式伐齊之時,這位驕傲的大司馬必將吃個大虧。」
「至於你剛才說的秦國欲收復遼東之事。呵呵,遼東偏遠之地,所敵又皆是各部胡人,豈需要秦國發大軍攻擊,遣一良將率精兵北上便可。所以收復遼東之事只是個迷惑齊人的幌子罷了。」
「此番趙佗屯兵東垣,應是有滅齊之意,等到秦國借伐遼東之口,將兵力聚集後,便可一舉而攻齊國。且那趙佗能在甄城偷襲田沖一次,你豈知這一次他不會再偷襲呢?」
公孫信聽得滿身發寒,沒想到秦人竟這般狡猾,他低語道:「子房既然看出秦軍即將滅齊之事,吾等是否該派人前去提醒齊國,讓他們有所防備。」
「提醒齊國?呵……呵呵……」
張良笑的很冰冷。
甄城一戰,公孫信和陳餘前往東郡行刺殺之事,然後就在東郡躲藏秦人的追捕,並未親身經歷過四國之人在齊國的遭遇。
在齊國,齊王建和齊相田假被秦國使者開出的條件迷惑,並將甄城之敗的責任推在四國之人的身上,當場翻臉,大肆追殺擒拿。
張良、橫陽君與一眾四國義士匆忙逃往代地。
結果路上被狄城的田氏族人擊破,張良僥倖逃了一命,橫陽君韓成卻落入齊人手中,被押送到秦國遭受酷刑而死。
一想到最親密的抗秦戰友,遭受齊人的背叛,最終落到被車裂的下場。
張良的心中全是對齊國的恨意。
「齊人無信,縱使滅國,亦是活該,吾等為何要提醒他們?」
「且齊人用吾等四國義士之命去交好秦國,將苟存的希望寄託於秦人的仁慈上,你以為吾等提醒,他們就會相信嗎?」
「五國皆滅,齊國留着又有何用?還是滅亡了好啊,只有齊國滅亡了,那些驕傲自大,背信無義的齊人才會與吾等站到一起,共同向秦人復仇,尋求復國。」
公孫信被張良一番話說的一愣一愣的。
他想了想,點頭道:「子房說的也有道理,而且那趙佗這麼厲害,這一次不僅滅了代國,擒了趙嘉和燕喜,就連匈奴也被他擊破,我看齊國就算有防備,也定然不是對手,此番齊國必亡啊。」
「趙佗……」
張良眼中閃過忌憚之色。
「秦有王翦這個老將鎮國,有王賁、蒙武這般名將統軍,還有趙佗這種後繼的絕世將才,縱使六國聯手,在戰場上也絕不會是秦軍的對手。所以吾等不要再想着用軍隊去抗衡秦軍了,那是死路一條。」
「若想復國,只有讓秦國大亂才行,若讓一國大亂,再沒有比君主驟然身死更好的法子了。」
「走吧,這裏的燕人說東夷之中常有勇者力士,其人強悍善戰。吾等前去看看,或可尋得合適之人。」
說到此處,張良的腦海里閃出一個人的身影。
他低語着:「陳餘雖死,但他的刺殺之道,我張良將繼承下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3.9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