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
院外刺客和錦衣衛等人展開了交手。
廝殺、怒吼、哀嚎之聲不絕於耳。
厚重的血腥味隨着廝殺開始,亦是慢慢的於空氣中瀰漫開來。
不過
此間入院的刺客,卻是非門外突襲刺客所能夠比擬。
一個個都是此間老手,甭管是突襲也罷,防守也好,進退有理有據,極為有章法,給人的感覺,完全就不是什麼烏合之眾,更像是訓練有素的將士一般。
不過,相較於進攻一方而言,處於防守的一方,則更加有利。
畢竟防守的一方,壓根不用着急、擔心,只要守好、不犯錯、不露出絲毫的破綻就好。
而進攻的一方,所面對的壓力,則是防守方的數倍,畢竟他們身為刺客,門前的佈置,牽制了錦衣衛一大批人手,但他們太清楚於門口牽制的人是什麼德行了。
其本事與他們有着天差地別,完全無法與他們所比。
所以.門口負責牽制的人,雖看着比戒備的錦衣衛人數多,但他們卻清楚,那些個負責牽扯的人,被徹底剷除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一旦門口負責牽扯的人被解決了,戒備於門口的錦衣衛和大明將士調轉頭來,與別院門口防守的將士配合,那他們這些個人,則將背腹受敵。
饒是他們這些人是久經沙場的老手,面對那樣的情況,怕也翻不起什麼大的風浪來。
同時也明白,所留給他們的時間,也已經不多了,惟有速戰速決,擊潰守衛的錦衣衛和大明將士,在外面負責牽制的人死絕前離開,則才是他們唯一的生機。
這般情況之下,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這般壓力。
負責此次行動的領頭人,見着久攻不下的別院,此時此刻也不免有些煩躁,扯着嗓子衝着一眾手下,大喝道:
「混賬東西.」
「都特娘的別留手了。」
「也別惜命了。」
「再久攻不下,一會後面的廢物被殺盡了,亦則是咱們一行人的死期。」
「為今之計,只有待背後的廢物死絕之前,完成任務撤退才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所以.」
「都別藏着掖着,怕死、怕傷了。」
「拼一把,則有活的機會,藏着掖着就靜靜的等死吧!!」
言罷。
他身先士卒,進攻和防守的方式也是與之前有了極大的變化,所表現出來的則是一副完全不要命的打法。
見此情形,一個個被怒斥的刺客身形一頓,面怒凶光也變的轉變了打法,一個個變成了拼命三郎。
隨着刺客等人,打法的轉變。
可謂是讓一眾防守的錦衣衛和將士,瞬間感覺到壓力山大。
其神情也不知不覺間變的無比凝重,不復之前的淡定從容。
一時之間,雙方之間的人員傷亡,則成幾倍的增加,轉瞬間不是有人受傷,缺胳膊的少腿的,就是有人摔倒在地上,場面可謂是無比的殘酷血腥。
小小的一個別院門口,此時此刻如同成了一個絞肉機,不時收割着兩方人的性命。
不過。
雖一眾刺客,拼盡了全力。
耗費了諸多時間。
以命換命的打法,雖給守衛的將士和錦衣衛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卻終究還是未能夠達到想要的效果,未能夠攻進別院半步。
一切的拼殺,全都被擋在了別院外面。
隨着時間的推移。
聽着袁府外,越來越弱的喊殺聲音。
一眾刺客也知道留給自己時間不多了。
不少人的心情變的凝重的同時,亦是愈發的煩躁和不安了起來。
他們雖為刺客,是被陪養的死士。
但能夠不死,能夠活着。
誰又會真正想不開?
刺客首領感受着周遭屬下慢慢變的低落的情緒,以及看着進攻了半天折損了這麼多人手,亦未能夠摸到半分、且近在咫尺的別院。
他待擊退了與之搏殺的錦衣衛夠,不由的後退了幾步,退到了安全處。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其恨恨的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別院和交戰的錦衣衛和將士,咬了咬牙大喝道:
「攻不進去。」
「退」
「走」
言罷。
他一馬當先,大步流星的往陰隱處退去。
而一眾原本就已經沒有了戰意,知曉結果的屬下。
待看到自己老大都退走了,且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隨即。
眾人自然也不願再做過多的逗留。
紛紛擊退了與之聯手的對手,戒備着往陰影處猶如潮水一般撤退。
見着隱匿、消失於黑暗中的刺客。
一眾負責戒備,守衛庭院安危的錦衣衛和將士,卻也不敢有任何追擊的想法,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刺客消失於黑夜中。
倒不是他們不想追,或者說他們怕死。
究其主要原因。
他們這些人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護衛別院中朱高煦的安全。
而以方才刺客的手段和能力。
鬼知道,這些個人到底是真的退去還是於黑暗中有些什麼埋伏。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饒是他們想追也不敢追。
畢竟刺客可以不殺,甚至是讓其跑掉了。
他們這些人不會有什麼責任。
但如若因他們的追擊,遭受了埋伏,折損人手導致刺客攻入別院,朱高煦受到任何傷害,他們這些則是責任大了天了。
為此丟掉性命都是輕的,整不好還要連累自己一家子人跟着受牽連呢!
所以。
此間對他們來說,固守此地,靜等來援才是最為重要的。
與此同時。
別院中。
聽着耳邊傳來越來越弱的廝殺聲音,整個別院中的眾人,一個個神情都變的格外的凝重。
原因無他。
一切衝殺攻伐都發生於別院之外。
隱匿於別院中的眾人,則沒有機會查驗、更不知道交戰的結果。
致使,別院內的眾人,無一人知道外面的結果如何。
究竟是誰輸誰贏。
不過相較於李、袁、張、王四家人的擔憂。
朱高煦和紀綱兩人則是相對而言,顯得無比的淡定從容。
雖方才刺客橫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造成了不小的驚慌。
致使整個別院中的所有亂作一團。
但兩人對於刺客是否能夠攻伐進別院內部,都有着清醒的認知和自信。
畢竟自己此次遠行臨川府城辦事,所帶出來的手下有着什麼樣的本事和能力,兩人的心中再清楚不過了。
別看共計不過千把人。
但其實力確實,完全不容小覷。
一旦讓這些人組成陣行,拼死衝殺的話,消滅大於幾身幾倍的敵人都不在話下。
所以對他們而言。
別看留在別院門口的人不多,只不過看看十七八人。
但對陣所謂的刺客。
則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亦會讓這些個膽大包天的刺客,吃不了兜着走。
且他們在入臨川府城之際,就讓手下的人接管了整個臨川府城守衛將士人手。
其實力,更是上升了不止幾個台階。
想來袁府發生的事情,此時此刻已然傳遍全城。
那些個臨川府城守衛的將士,應該也已經靠過來。
至此。
更加不用擔心。
噠噠噠
恰在這時。
原本寂靜漆黑的別院入口處,一道急促的腳步身響起。
瞬間將別院分散於別院各處隱匿的眾人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隨着映入眼帘的來者衣着,此人的身份乃是錦衣衛。
不過其身上沾染着的斑駁血跡,衣衫不整略顯有些狼狽的樣子。
毫無疑問,能知曉此人方才應該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見着來人。
紀綱和朱高煦兩人於黑暗中走了出來,不約而同的沉聲問道:
「外面如何了?」
「賊子可否全部殲滅?」
「可否有拿下活口?」
一連三問。
直接把前來匯報的人給問的愣在當場。
短暫的愣神,那人回過神來,衝着兩人躬身行禮稟報道:
「回王爺,總指揮使大人」
「於密道入袁府,本欲偷襲的賊子已被擊退。」
「但為了王爺和大人的安全,我等不敢去追擊。」
「怕有詐,或者說賊子有埋伏。」
「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從密道撤退。」
「活口但是抓捕有幾個。」
「方才打掃戰場的時候被抓捕,經過審問卻未能夠從那些人口中得到半點有用的信息。」
「據俘虜的描述,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這些人都是被從小當成死士陪養的。」
「幕後主事之人,亦未與他們有過交集,未見過一面。」
「所以…具體為何人,佈置、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屬下無法下結論。」
聽了這話。
朱高煦和紀綱兩人彼此看了彼此一眼,面色中儘是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模樣。
沉吟的片刻,朱高煦衝着那人揮了揮手,吩咐道:
「本王知曉了。」
「不過…該審問的還是要在好好的審審。」
言罷。
朱高煦皺着眉頭思索了小會,轉而看向一旁的紀綱,陳深吩咐道:
「紀大人」
「之前本王讓你佈局鍾家,不知結果如何了?」
「可否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給全部拿下?」
「那邊的人手夠不夠,如若不夠可於臨川府城調派人手過去。」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話鋒徒然一轉,面色不由變的極為陰冷、陰沉,道:
「此事,本王不管是不是鍾家之人所做。」
「本王都當是他們做的。」
「明日清晨,第一縷陽光撒下之前,本王要見到鍾家的所有人出現在臨川府城之中。」
「紀大人」
「做得到,還是做不到?」
「給本要一個準話。」
此言一出。
紀綱神情一肅,面色變的極為凝重。
感受這打量在自己身上的冷厲透着寒光的雙眸,其不敢有絲毫的猶豫,重重的點了點頭,道:
「能做到。」
「不過」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神情變的極為鄭重道:
「此事,需向王爺借用陛下的金龍令牌一用。」
「方才能夠,做到百分之百萬無一失。」
「王爺」
對此要求。
朱高煦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
知道紀綱此言,亦算不上無故放肆。
畢竟鍾開然乃是西江布政司使,朝廷從二品大員,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算是與他紀綱平級。
且又在西江之地經營多年。
對這樣的人動手,除了大義、證據,更要有能夠調動強大的實力支撐。
不然的話,別說抓人了。
他們這些人能不能夠活着離開還不一定呢!
而紀綱索要金龍令牌原因也正是如此。
因有金龍令牌,如朕親臨。
可藉此調動軍隊和守城將士。
有了軍隊和守城將士的支持,自然而然不懼鍾家有多厲害。
在其面前,亦如同土雞瓦狗一般,掀不起任何風浪。
為此,朱高煦亦未有半分猶豫,直接從懷中掏出朱棣讓他監國之時,御賜給他的金龍令牌,而後他輕輕的撫了撫上面凸起的「如朕親臨」四個大字,轉而伸手衝着紀綱遞了過去,沉聲道:
「令牌本王給你了。」
「如若事情為辦妥」
後面的話沒直說,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
知道未言的話,代表着什麼意思。
「王爺放心。」
「臣如若辦不好,臣認罪認罰,絕無半點怨言。」
紀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無比鄭重的開口應承道。
「唔」
「挺好,那本王就在臨川府城等你的好消息。」
「去吧。」
朱高煦「呵呵」一聲輕笑,沖其擺了擺手示意。
而後,紀綱沒有絲毫的猶豫,帶着幾名錦衣衛轉身大步流星的往別院外走去。
見着消失於黑暗中的身影。
片刻之後,朱高煦收回了注視的目光,轉而看向不遠處蜷縮在一起,顫抖着身子的一眾袁家眾人,衝着袁蒙招了招手,示意其上前,出言道:
「方才的刺客、刺殺,你是聰明人,奔着誰來的就不用本王說了。」
「有一次,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有第二次。」
「第一次好運,不代表第二次的時候還能夠這般好運。」
「且你也知道,鍾家一日不倒,會發生什麼事,你心裏也清楚。」
「而方才答應本王的,爾等所搜集的證據呢?」
「是不是該兌現承諾了?」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994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