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
朱高煦看着跪伏在地上行禮,且身體不自覺顫抖的驛丞,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沖其揮了揮手,道:
「起來吧。」
「你很好。」
「今日所言,於本王都記於心中了,聽到了心裏。」
「今日之言,你也不用擔心,這裏你與本王說了什麼,也不會有人傳出去。」
「更加不會有人會因此,而報復你。」
說罷。
朱高煦緩步來到其近前,臉上掛着溫和的笑容,伸手輕輕的拍了拍驛丞的肩膀。
而後,他衝着杵立在身旁的呈保護、護衛之態的紀綱頜了頜首,微微上揚的嘴角浮現出一絲玩味的笑意,道:
「走吧。」
「既然主角都已經到了。」
「咱們也都別愣着了,去見見這些個臨川府城的『土皇帝,官老爺』,看看他們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諾!」
站在一旁的紀綱神情一肅,趕忙出聲應道。
隨即,朱高煦走在最前面,方才因外面臨川府城官員的到來,下意識做出應激反應,形成戰鬥形式的將士們,聽着身後傳來的腳步聲,不自覺的為他讓出一條通道來。
「漢王爺到!」
朱高煦剛剛抵達門口。
跟隨在他身旁的錦衣衛總指揮使紀綱,見着一眾杵立在門口的一眾官員,神情突然變的無比鄭重,衝着院子中的臨川府城的官員,朗聲大喝道。
陰雨綿綿的庭院中,泥濘的地坪上數十位臨川府城的官員,在聽到紀綱聲音傳來的瞬間,皆是神情一肅,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挺挺的跪拜了下去。
眾人的目光不禁看向出現在驛站大廳門口朱高煦,朗聲行禮道:
「臣等,拜見漢王爺。」
杵立於門口的朱高煦,見着一眾不不約而同跪拜在地上行禮的臨川府城官員,瞳孔中的雙眸不知不覺間變無比深邃了起來,眉宇之間冷厲的殺意一閃而過。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環視了眼前的群臣一眼,朱高煦將神情中的冷意一斂,取而代之的則是臉上掛着淡淡的笑意,『呵呵』一笑道:
「諸卿免禮。」
聽了這話,跪伏在地上行禮的一眾臨川府城官員,緩緩從泥濘的庭院中站了起來。
而身為臨川府城知同的段禮起身之後,不禁環視了四周驛站一眼,而後小心翼翼的看向站立在高處的朱高煦,出言道:
「漢王爺。」
「此驛站簡陋。」
「且此地離臨川府城相距頗近,臣斗膽懇請王爺移步臨川府城中休息。」
「不知王爺覺得如何?」
「王爺?」站在朱高煦身旁的紀綱,小心翼翼的看向朱高煦呼喚道,意圖徵詢他的建議。
對此,朱高煦不置可否的頜了頜首,應道:
「既然如此。」
「那就入臨川府城再好生的歇息一番吧。」
得到確切的答覆。
紀綱沒有絲毫的猶豫,衝着身旁的將士招了招手,而後在其耳邊輕聲低語了片刻。
原本休息、休整的將士,一個個極為快速的行動了起來,各司其職忙碌整理着自己的東西。
不多時。
一切就都已準備、收拾妥當。
跟隨在朱高煦身旁的一干將士,全然呈現出一副整裝待發的姿態。
待準備好一切事物之後,朱高煦看了看跟隨在一旁小心陪襯着的臨川府城官員,沖他們擺了擺手,道:
「諸位,走吧。」
言罷。
朱高煦未再答理臨川府城的一眾官員,自顧自的縱身上戰馬背上,高高的揚起手中的長鞭,大喝一聲道:
「駕」
之後,他所騎戰馬猶如利劍,沖入連綿的陰雨之中。
紀綱與一眾隨行將士,沒有半分的猶豫,趕忙跟了上去,往着臨川府城方向疾馳而去。
被涼在一旁的臨川府城的官員們,看了看消散於連綿陰雨中的身影,而後目光又下意識的看向臨川府城知同段禮和通判劉萬。
感受着一眾群臣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回過神來的段禮和劉萬兩人不禁下意識的彼此看了彼此一眼,眉宇間皆是露出一絲惶恐不安的凝重之意。
短暫的沉默了片刻,段禮收回了與之對視的目光,轉而將目光落在燈火通明的驛站大廳,以及站在大廳中寒蟬若驚的驛丞官員,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衝着身邊的人擺了擺手,道:
「你們留下兩人。」
「讓人好生的問問,看看方才漢王等人,下榻驛站中,可否有透露過什麼苗頭。」
「看看能不能從驛丞所了解的隻字片語,了解到漢王此次來咱們臨川府城,究竟是有何要事。」
「到底是恰巧路過咱們臨川府城,還是帶着什麼目的而來。」
簡單的吩咐了幾句。
段禮轉而環視了眼前的眾人一眼,怒聲大喝道:
「你們一個個還愣着做什麼?」
「都是死人嗎?」
「沒見漢王他們都走遠了嗎?」
「還不趕緊跟上.」
「屆時因此事怠慢了漢王,惹得這位爺不爽了,天知道會不會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爾等又不是沒聽過漢王的名聲,又不是不知道漢王的性格。」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像是想到了什麼,不禁皺了皺眉頭,轉而看向一旁的臨川府城通判劉萬,出言道:
「劉大人,坐我的馬車吧!」
「有些事情.咱們可好生的交流一番。」
劉萬聞言一怔,而後也像是想到了什麼,沖其頜了頜首,也未多言半分大步流星的走向段禮停於驛站外的馬車。
隨即,場中的群臣,亦是瞬間回過神來。
翻身上馬的上馬,則坐馬車的坐馬車,奔着臨川府城位置,以最快速度趕了過去。
馬車中。
段禮和劉萬兩人四目相對,彼此相視看向彼此,誰都沒有多言半分。
「呼」
過了片刻,段禮率先收回了對視的目光,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神情變的格外的凝重,言語中帶着絲絲的憂略之意,道:
「劉大人」
「你說漢王爺此行,究竟路過咱們臨川府城,還是說漢王爺的目的就是咱們臨川府城?」
聞言,劉萬不禁下意識的皺了皺眉,瞳孔中的雙眸眯了眯,神情中不禁升起一絲不安之意,而後搖了搖頭,言語中帶着些許的不確定,回道:
「此事,現如今怕是不太好下決定。」
「不過.這些時日,咱們臨川府城,以及周邊貌似不曾有發生過什麼重大的事情和自然災害吧?」
「整個臨川府城上上下下的百姓,日子過得也算是四平八穩。」
「按照正常邏輯來說,應該也沒什麼重大的事情,值得漢王攜眾多將士前來。」
「所以…就我而言,更傾向於漢王彼此,只是路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知段大人覺得呢?」
聽了這話。
段禮不禁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沉思之中。
正常情況來說,按照劉萬的分析,也沒什麼問題。
他們臨川府城,確實這些年,在他們治理之下,也算非常不錯。
幾乎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但這僅限於之前。
而不是現在。
常言道: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倘若是以往,段禮到心中不會有什麼懼意。
因他不覺得自己會有什麼問題。
但今時不同往日。
剛剛朝廷精鹽的事情,他們臨川府城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他們這些個臨川府城的官員於中間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段禮的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旦被徹底爆了出來,就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甭想要落到半分的好。
輕則削去官職發配流放,重則打下詔獄生死難料。
且朱高煦來臨川府城的時間,也是掐的相當的蹊蹺。
正是剛剛朝廷新的精鹽售賣沒幾日的時間。
這般情況,由不得他不鄭重,不慎重。
想到這裏,段禮不由得神情一肅,瞳孔中的雙眸不禁下意識的眯了眯,轉而看向一旁的劉萬,臉色變的無比鄭重,言語中帶着絲絲的惶恐和不安,問道:
「老劉」
「你說.你說」
「此次漢王爺的到來,會不會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會不會是為了精鹽之事前來,為了張、王兩家的事情前來?」
「畢竟精鹽這個事情,從頭到尾都是漢王在中間操作.」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像是想到了什麼,話鋒突然一轉,道:
「前幾日的精鹽接收。」
「此事,我記得是你跟着去的,其間你可否有發現,張、王兩家的主事之人,可否有別的多餘的動作,或者說有什麼異常之舉?」
此言一出。
被點名問到話的劉萬,不禁神情一肅,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沉吟思索了片刻,搖了搖頭回道:
「這事.當時我倒是沒有發現他們有任何的異常舉動。」
「且李、袁兩家的人,在張、王兩家配合接收了精鹽之後。」
「為了預防張、王兩家小動作,我特意交代了李、袁兩家的人,給那些個負責押送人員、主事的人員,都送上了一份不小的禮物。」
「且還明里暗裏的暗示了,這些個負責精鹽押送和主事的人員,告知了他們如若有什麼事情.或者誰有異常之舉,可告知我們,所得到的報酬更加的豐厚。」
「但從負責押送的人也好,主事的人也罷。」
「從始至終都沒有一人有反應,或者說私下來找過我們。」
「這般雙管齊下,想來應該不太可能,張、王兩家能夠暗裏做一些的小動作和異動吧?」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段禮皺着眉頭沉吟了好一會。
雖聽着劉萬言辭確鑿的回答,雙管齊下的手段,按理說怎麼都不可能出現漏洞。
可不知為何。
段禮的心中想着張、王兩家人,想着朱高煦莫名其妙的前來臨川府,他心總不禁莫名的有些局促不安和心慌。
就這般。
誰都沒有說話,整個馬車之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不過兩厚重的呼吸之聲,無一不是表露出看似面色平靜的兩人,此時此刻內心其實一點都不平靜。
「呼」
過了許久之後,段禮將飄遠的思緒給拉扯了回來,神情變的無比凝重,緊鎖的眉宇間閃過一絲凌厲的殺意,轉而看向一旁的劉萬,沉聲道:
「劉大人」
「此事,我們怕是不能夠抱有半分的僥倖心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既然事情已經做了,也已經發展成這樣了。」
「為了我們大家的身家性命的安全,先下手為強,以絕後患吧。」
「一會回臨川府城後,我先一步去接待陪襯着漢王爺,而你這邊着手安排人手,讓全部被打下詔獄的張、王兩家的所有人,全然給我於獄中徹底閉上嘴。」
「如此,甭管是漢王此行的目的是我們臨川府城也好,不是我們臨川府城也罷。」
「於我們百利而無一害。」
「只要張、王兩家人都被滅口,沒有任何一個活人存在,在死無對證的情況之下,甭管是現在也好,往後也罷都不會再牽扯、牽連大到我們。」
「劉大人,你覺得呢?」
聽了這話,劉萬一愣,下意識的抬頭看了過去,半眯着的雙眸中閃過一絲糾結之意,沉吟了片刻回道:
「段大人」
「此事,要不要再合計一下?」
「第一批精鹽,都需要各個州府所拍賣的主事人接收,誰也不知道第二批精鹽送達的時候,會不會也需要.」
「現如今將張、王兩家所有人都給滅口了。」
「一旦第二批精鹽也需要張、王兩家主事人出面才能夠接收的話,我們又該如何去做?」
「屆時.朝廷勢必會知道。」
「到那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辦?」
「又該如何解釋?」
段禮聞言,深深的看了劉萬一眼,陷入了短暫的思索中。
過了許久之後,段禮腦海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笑非笑道:
「放心.」
「張、王兩家,你去辦。」
「因此事,該給朝廷的解釋,也再簡單不過了。」
「此次,漢王爺不是到了臨川府城嗎?」
「你那邊前腳將張、王兩家的人給滅口,將他們兩家人身上的罪名給坐實,明日我們就主動找漢王為此事給我們臨川府城做主。」
「最後.大不我們出點血,讓李、袁兩家出錢,於朝廷手中夠買咱們臨川府城的精鹽售賣權就好了。」
「而後,我們也將再無任何後顧之憂。」(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99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