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歷十五年十月十五日,西域,季國,白樹里。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即便是在這個氣候溫暖的時期,西域地區已經是白雪皚皚了。
賈盛頭頂帶着一盞小煤油燈,拿着鐵鍬不斷在挖掘,他身後有十幾個青壯,這些青壯或是拿着鐵鍬挖隧道,或是用竹編的籃子裝滿泥土,向後方運輸,十幾丈之後則有一口豎井,豎井上面有一個簡易的起吊裝置,籃子掛上去之後,井上的人馬上把土遙上來,而後運輸到一旁,丟棄在一個荒野上。
「薔夫,我們不是說要挖水渠嗎,怎麼現在在挖洞?」
賈盛道:「這是農家宗師設計適合我們西域的水渠,西域太乾燥了,水渠挖在地面上一大半都被太陽蒸發掉了,只有這樣挖掘暗渠,才能保留大部分的水分,這些君上請農家宗師設計的方法,不會有錯的。」
「正好在洞穴里挖掘水渠,可以躲避嚴寒的氣候,又可以利用冬季空閒的時間勞作,等我們挖好這條水渠之後,我白樹里最起碼可以多上萬畝的草場,多了這一批草場,我們就放牧的時候就不用和胡楊里爭奪草場打起來了。」
在賈盛一旁的壯漢聽到這話哈哈笑道:「薔夫,您雖然智慧堪比先知,但武力太差,不過這不要緊,以後就由我們來保護你。」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是在忍住笑意。
賈盛沒好氣道:「你們就知道打打殺殺,也不看劃不划算,就為了幾畝牧草,也值得流血死人。」
白樹里一旁有一個胡楊里,也是季國建設的新鄉里,薔夫,夫子,游繳也是關中人,剛來這裏的時候,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賈盛他們和白羊里薔夫萬浪關係不錯,幾個關中老鄉經常請客吃飯喝酒啥的。
但現實的矛盾很快讓他們這段關係冷卻下來,兩個村子雖然都有田地,但其主業還是以放牧業為主,而羊群是移動的,經常是會出現你家的羊越界吃了我家的草料,我家的羊越界吃了你家的草這樣的事。
雙方村里因為邊界一塊草場的歸屬,矛盾越鬧越大,最後引發了兩個村子的激烈衝突。
白樹里的鐵狼帶領上百青壯,找來耙子叉子等農具和胡楊里的村民幹了一架,兩方的村民打的頭破血流。
最後還是在哈密縣令的主持,當着兩個村里所有村民的面,劃下了地界,嚴禁他們在越界放牧。
為了這事情,賈盛還被哈密縣令記一小過,即便是這樣賈盛都感到慶幸,因為他們在成為薔夫之前,季國丞相府培訓他們的時候就說過,西域百姓野性未馴,經常因為一點小事而鬧出人命。
季國把遊牧改為定居放牧,但他們遊牧的習性卻不是一時變火能改變,兩個不同鄉村經常會遇到矛盾,當時這樣的村子就會按照西域的習慣騎上馬,拿上馬刀一頓砍殺,死傷一大片。
但這種事情卻不是季布能容忍,西域的百姓本就不多,再這樣相互廝殺,他是季國還能剩下幾個人,於是季布制定了強硬的禁刀令,任何不經過季國同意拿刀砍殺的行為,一律屬於馬賊行為,直接變為囚犯監禁3~10年。
禁刀令頒佈之後,季國前三年整整多了上萬囚犯,十幾個鄉里被季布強制遷移,靠着這樣強硬的手段,季國鄉里鬧矛盾,再也不敢下死手殺死人,更加不敢帶上刀槍,最多只帶一些農具混戰。
所以賈盛才感到慶幸,幾百人的衝突,居然一個人都沒死,只有十幾個村民受點皮外傷。
「當然值得,今天羊少吃了幾畝草,冬天就有可能餓死,羊死了,我們的部落就沒食物,死的人就會更多。」
青年的話得到了現場所有人的認可。
只有賈盛無語,餓肚子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餓死人這樣的事情更是只在書本里聽說過。
察覺到賈盛不理解他們的話,青年帶着羨慕的口吻道:「您生活在如同神國一般的長安城,裏面有吃不完的糧食,自然不知道,在西域為了口吃的是可以殺人的。」
賈盛道:「你們放心,只要我們還在,以後你們都不會餓肚子。」
賈盛三人來到西域之後,就被季國丞相田叔安排在白羊里,一個做薔夫一個做教化的夫子,一個做游繳。
雖然是個鄉編制,但白楊里實際上就是西域幾個小部落拼湊在一起鄉里,一共也就800多人。
白楊里距離季國的都城有100多里,靠着絲綢之路的主幹道上,村民們靠着種地放牧和給絲綢之路商隊提供後勤為生。
西域人雖然也有農耕的習慣,但這片土地太混亂了,小國林立,征伐不斷,上千年來一直沒有一個強勢的文明,主宰這方土地,建立穩定的秩序。
這也就導致了在這片土地上種地是極其不安全的事情,容易遭受四週遊牧部落的入侵,遊牧相對安全一些,所以西域的耕種技能比中原差了一個等級,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只有像大宛,車遲,居康這樣的西域大國,勉強能在自己統治的核心地區,出現成片的農田。
還是等季布帶領大漢諸侯在西域紮根,統治了半個西域,建立了相對穩固的秩序,這片地區的田地數量才開始暴漲。
白羊里就是新的農耕鄉里,在賈盛帶領下,白羊里開拓出上萬畝田地,今年秋收收了8000石的小麥,對賈盛他們來說這已經是大減產,但對白羊里的村民來說,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了,八千石小麥,省着點吃足夠他們吃一年,最起碼他們不用擔心這個冬天自己會餓死。
白楊里的大豐收給他們三人帶來了巨大的威望,賈盛再說挖坎兒井,即便白楊里的村民不理解,但還是支持他的行為。
賈盛他們一直挖到傍晚,才出了坎兒井,收拾工具回到白樹里。
而在白樹里,萬裕戴着白色的口罩,背着一根巨大的弓一樣東西,不斷鐺鐺鐺的彈棉花,雪白的棉花不斷被彈蓬鬆,四周的婦孺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萬裕。
棉花在西域也算是本土作物,但本地人粗糙的手工業依然沒有弄出棉布,最開始的棉布還是身毒人製作出了的,而這兩年大漢的棉花產量不斷暴漲,棉布已經開始進入平常百姓家,甚至是一座絲綢之路的打通,開始反向傾銷到西域,西域的貴族國王們都喜歡使用大漢的棉布。
棉花徹底彈蓬鬆之後,萬裕讓人開始壓線後套上被套,一套蓬鬆又保暖的棉布就製作出來。
萬裕道:「把棉被送到鐵狼家,大家先回去吃飯,明天天亮再過來,爭取弄出五床棉被。」
「諾!」四周的婦孺笑着離開。
萬裕看到離開的婦孺嘆口氣道:「我為什麼要放着好好的學院不上,跑到西域來。」
萬裕現在最後悔的就是來西域了,這簡直是讓他從天堂跌落到地獄。長安城是這個時代文明的燈塔,那麼西域就是文明的邊疆,大漢最貧瘠的郡縣也比這裏好,最起碼在大漢有錢能買到貨物,而在西域錢財大部分都是沒有用處,或者是說有錢也想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大漢一床棉被只要上百來錢就可以弄到,你要是買的多,還可以提供送貨上門服務,而在西域這裏,只有貴族才能用得起,普通人根本買不到棉被。
萬裕三人來到白樹里的時候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麼貧瘠的地方,在大漢非常常見的衣食住行貨物,在這裏不是看不到,就是貴的讓他們用不起。
萬裕他們三人曾經去過哈密縣城,本想買一些過冬的物資,結果一套棉衣4000錢,一套棉被3000錢,嚇得三人只敢買一些工具,而後自己在大漢百科全書,找如何把棉花製造成棉布,棉衣和棉被的方法。
在西域棉花不值錢,甚至野地里都有不少的野棉花,可以在秋季隨意採摘,值錢的是把棉花變成棉布棉衣棉被的過程。而偏偏在西域,既缺少工匠,又缺少機械,只有在季國都城有少量的紡織廠能出產一些棉布,但價格比大漢高多了,普通的百姓根本用不起。
萬裕他們想要一套過冬的衣服被子,只能從頭開始打造一套棉布作坊。
賈盛是工匠世家,他小時候看過父親幫人打造紡織機,甚至他自己也打過下手,有一定的經驗,於是賈盛重操舊業,找人砍伐木材,照着大漢百科全書上的圖,弄出了壓棉機,紡紗機,織布機,而後帶領白樹里的村民終於織出了粗糙的棉布,花了一個多月時間,三人才弄出了全套的。棉衣,棉帽,棉鞋,棉被。
這事情引起了整個白樹里的轟動,這麼多年冬天都是穿羊皮襖扛過來的,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棉被棉衣這種東西。
各個對三人身上的棉衣,愛不釋手的撫摸,並且羨慕不已。
賈盛三人也不好吃獨食,於是就宣佈為村里每戶都弄一套棉被,要是有時間有條件的話,再弄個棉衣三件套。於是這個冬天整個白樹里展開了積極的大生產運動。
整個村子的婦孺都成為了紡織業當中的一員,她們積極的開展生產,想要早日實現戶戶有棉被,人人有衣穿的願望。
這個時候萬裕有點慶幸了,當初他們來西域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帶些什麼,就把自己的零花錢全部帶上,萬裕遲疑一下,決定把自己最喜愛的大漢百科全書也帶上。
這套大漢百科全書,真是救了他們的命,上面天文地理軍,事醫療,器械機器什麼都有記載,而且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生怕他們看不懂。
他們剛剛來白樹村的時候,威望並不高,當地的村民看到是三個毛頭小子成為了他們的首領,並不是很滿意,前一個月都對他們愛搭不理。
結果一日,一個村民得了痢疾,所有人都束手無策的時候,萬裕翻看百科全書,其中醫療篇當中就有記載治療痢疾的方法。
他們按照上面記載的方法弄了一些粘土灰消毒,讓村民吃下,結果馬上就好了。
村民們看三人的眼光頓時就不一樣,在西域這個地方,大夫甚至比貴族部落首領都要少。每一個都珍貴無比。
三人顯露了自己本領之後,很快就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
而後白樹里的村民就發現,他們這三個首領,簡直和神話里的先知一樣什麼都。
村裏的勒勒車壞了,他們懂修,還會建造風車這樣的神奇物件來磨小麥,會建磚窯,會燒磚,會燒陶器,好像這天下就沒有他們不會的東西。
而且他們還發現了,自己首領有一本天書,即便是他們不懂的東西,只要找了天書,很快就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這更給他們的三個首領帶來了一股神秘力量,讓他們的威望變得更加高了。
傍晚,賈盛三人在鄉署吃飯,鄉署既是他們辦公場所,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場所。
賈盛問道:「有沒有商隊願意用我們的油燈?」
萬裕搖頭道:「沒有商隊,你還是死了賣油燈的想法吧,在西域這片地區,窮人用不起油燈,貴族他們更喜歡用蠟燭龍燭。」
賈盛三人挖坎兒井的時候,挖到了一塊小油田,他們本來這是一個功勞上報給季國丞相府,對此丞相府不以為然,因為早已經有人挖到過,並且還提煉出猛火油,這算是西域國家作戰的武器之一,但除此之外,這玩意也沒啥用,雖然可以燒,但卻是煙熏火燎,根本不能用來保暖。有軍事用途,但用量卻不大。
賈盛閒着無聊,研究了猛火油一段時間,最後提煉出來了煤油,發現這東西可以作為油燈,於是他打造了一批煤油燈,讓整個白樹里晚上可以晚睡一個時辰,有了夜生活。
只可惜他的煤油燈也沒有受到季國的重視,就像萬裕說的,季國的官員雖然用不起龍燭,但也用得起蠟燭。煤油燈這種醜陋的東西,他們根本不稀罕用。
賈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商隊身上了,但商隊本身用不上,如果販賣到大漢去,成本又比蠟燭高,根本不划算,結果可想而知了,賈盛的發明只能在白樹里這方圓十里的範圍照明。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4.06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