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0772 荊州武略

    雖然說事情變得詭異、畫風開始離奇,但該面對的事情還是要面對。

    第二天心情略有平復的妙音便開始收拾行李,尤其是準備帶回關中拜訪親友的禮物,都需要認真斟酌準備一番。

    這娘子年前還因為不能返回關中探望親友而有些遺憾,卻不想轉過年來便又有了機會,只是心情很糟糕,完全高興不起來。

    只不過她父親信中也隱約點出這件事不只是簡單的認一門親戚,還與她夫郎在國中的處境關係不淺,所以她也只能忍住心中的不悅,認真的準備返回探親的禮物。

    至於李泰要忙的事情那就更多了,第二天一大早便召集府中群僚,正式將長孫儉介紹給眾人,並且公佈長孫儉取代崔謙擔任長史的消息。

    在李泰之前,長孫儉便擔任過多年的荊州刺史,所以在總管府中倒也不乏熟人。

    只不過當大家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意外,包括那些本就認識長孫儉的人,這會兒也都眼神直勾勾的望着李泰,想要搞清楚這究竟是正常的人事任命,還是內中蘊藏着別的玄機,這將決定他們之後該以何種態度面對長孫儉。

    「長孫長史乃是國中顯達高士,舊年還曾主持荊州軍政事務多年,想必不用我多做介紹。如今重歸故鎮,人事想必也不會太過陌生。」

    李泰看了一眼微微欠身、側立一旁的長孫儉,然後又對眾人正色說道:「只不過今時總管府較之往年荊鎮情勢政務要更複雜一些,你等群眾也要儘量幫助長孫長史熟悉事務,能夠於事盡責。」

    雖然說長孫儉到來之後一直都保持着一副比較謙卑的姿態,但也改變不了其人乃是中外府擅自加派過來的事實,李泰自然也不會直接便對其推心置腹,這麼說就是在示意諸曹參軍拿住各自事權,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一些決策性的事務暫時不准讓長孫儉接觸。

    在長孫儉到來之前,李泰便因為崔謙久久不歸而隱隱感覺有些不妙,並且將總管府政事厘定分清、交付諸司,如今他將要率軍歸朝,這一安排正好也派上用場。

    眾人聞言後,也都連忙點頭應是。而長孫儉也是一臉誠懇的開口說道:「與今總管府諸事欣欣向榮相比,卑職舊事實在羞於提及。大將軍富於奇謀、長於造事,凡所坐鎮之境皆蔚然稱治。卑職進事或早,但與在堂眾位久從大將軍麾下、勤受啟迪者相比,也只是後進末學,希望諸位不要因生疏遠我,讓我能夠見賢思齊,為大將軍分憂任勞!」

    長孫儉態度仍然謙和有禮,並沒有因為資歷更深而傲視堂內群眾,眾人也都紛紛禮貌回應。

    由於荊州總管府軍政聚於一身,所以在人員結構方面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小號的霸府,只不過不像中外府那樣所有事情都圍繞軍事安排,發展的要更加均衡。

    崔謙之前擔任長史的時候,除了負責具體的政務運作之外,也會負責一部分政令決策。尤其很多事情都是李泰先投入一部分人事資源開一個頭,之後便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管理,往往便需要崔謙接手過去繼續推動事務發展,達到一定的規模和進度之後,再擬定一套行政管理的章程。

    不過眼下李泰跟長孫儉自然達不到這樣的默契,所以他也只是將接下來總管府將要運行的政務按照輕重緩急梳理一下,然後將這些事程交給長孫儉,讓他協調執行。

    長孫儉之前也曾是封疆大吏,之後又進入霸府擔任長史,對於這些行政管理的工作自然不陌生,在李泰將事情交付給他之後稍作了解,便開始熟練的調度起來,偶爾有些疏忽遺漏也只是對具體的事務了解不夠全面所致,在一旁吏員的提醒下都很及時的加以補充,流程上並沒有什麼錯誤。

    李泰在堂中待了一上午,看到長孫儉處理事務越來越熟練,便也

    放下心來。

    因為他本身對於總管府的發展便有一個全盤的計劃,長史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政務方面的大管家,並不需要長史給他提供太多開創性的建議和決策,所以總管府長史的作用向來也都只是體現在對他決策的執行上,所以他倒也不擔心自己一旦離開就會發生什麼喧賓奪主的事情。

    他來到關中這些年,勢位的提升只是最表面的體現,在此之下所聯結的人事網絡和資源要更加的豐富,有了這些人事資源的支持,他才能在此任上凡事都遊刃有餘。

    如果真要隨隨便便就能被人所取代,那麼這個所謂的荊州大總管似乎跟一些基層崗位區別也不大。掃大街都要認坑認路,要真隨便來個人就能幹的有聲有色,那他也是真該死。

    別的人不好類比,起碼長孫儉這個在荊州待了多年並且歷史同一時期仍然待在荊州刺史任上的表現,是被如今的李泰全面碾壓。

    相對於政務上的按部就班,軍事上那就需要更加謹慎一些。雖然說宇文泰已經是表露出了足夠的善意,而且還附贈了宇文護這個傢伙作為人質,但李泰也不可全無防備。

    後三國本就是個妖事橫生的時代,各種小概率事件的頻繁發生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成本變得極高,做廚子政審都得比三公還嚴格,進宮不戴頭盔那更是找死。

    而且就算不考慮宇文泰會不會對他下手,尉遲家兄弟也不得不防,這可是真有仇的。

    他們兄弟倆先後擔任領軍將軍以掌管禁軍,尉遲綱如今都還擔任此職,廢立皇帝要在長安城中舉行,李泰這屬於去人家主場上浪,當然也得保持警惕小心,不說會不會被迎面來上一刀,就算被他們帶人給堵了羞辱一通那也是挺難受的。

    所以小到他的個人安保工作,大到他離開之後總管府的軍事佈局,李泰也都權衡多時,即便是達不到萬無一失,也要力求面對各種意外和突發狀況能夠有後備的方案。

    至於說擔心出意外而乾脆不去,這也並不在他的考慮之內。這樣一來無疑是把色厲內荏寫在了臉上,之前瞎嗶嗶伐蜀之事話挺多,結果卻連關中都不敢回,底色如何露出來了,那接下來只會迎來更加凌越底線的逼迫。

    拋開這些小盤算不說,隨着新一年的到來,荊州總管府轄區周邊局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由於去年李泰婉拒了王僧辯合作的請求,所以王僧辯也沒有等待北齊大軍南來會師,而是先一步向合肥的郭元建所部發起了進攻,大破其軍。

    隨着郭元建退走,北齊在江北淮南所佔據的幾個據點都變得孤立起來,守城尚可,但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彼此呼應策援。這也讓南梁在收復建康之後一直都比較嚴峻的江防形勢有所緩解,京口的陳霸先在江北的活動也變得更加大膽活躍。

    下游的局面好轉,無疑會給江陵方面增加更多信心,按照蕭老七一貫以來的尿性,重啟邊釁也是極有可能。特別之前便曾派遣使者前來荊州索要夏口等諸口岸的南梁郢州刺史陸法和,估計會有更進一步的舉動。


    至於北齊方面,如果想要挽回當下在淮南不利的局面,那自然就要從其國中加派更多人馬南來。

    但是由於淮水上游的義陽被西魏所佔據,北齊在淮南的軍事行動是很難做到完全展開的,必須要提防這一後路變數。為了免於遭受這一掣肘,先向義陽發起進攻奪取義陽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說淮南江北都還沒搞明白,再貿然開啟與西魏之間的戰火,但高洋這傢伙是個講道理的人嗎?

    所以眼下荊州的邊防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在宇文護等人到來之前,李泰便安排人馬在新野聚集準備巡察邊境,一方面是在外觀望變數,另一方面就是加強一下邊防佈置。

    現在變數是什麼已經知道

    了,但邊防壓力卻還沒有改變。正好李泰將要率軍歸朝,便趁着這個機會將主力調出沔北、分佈四周。

    如今荊州總管府周邊軍事佈局當中,距離沔北大本營最遠的,自然就是巴蜀的賀若敦與李遷哲所部,加上宇文善所率領的後師,前後已經派遣了一萬餘人馬。

    這些人馬雖然遠離沔北,但卻能夠對峽口和漢中都形成制約或是策應,在李泰的佈局當中也是作用非常大的一支人馬。

    漢中還有輔助崔猷坐鎮南鄭的郭彥所部三千餘眾,山南的宇文虬、李顯以及興州的席固和李去疾所率領督造舟船並作練兵的三千舟師。當然之前從江陵諸軍手中用糧食換來的那上萬戰俘也是具有一定戰鬥力的,只不過相對而言李泰更加需要他們的造船技藝。

    襄陽南面的武寧,之前李泰威脅江陵的時候曾派遣梁士彥駐紮三千精騎,一直都還沒有收回來。而在漢水的東岸便是李允信所駐守的郢州石城,這也是沔北和江陵之間進行商貿的中心。

    沿漢水繼續向下,便抵達了夏首、夏口等一系列的江北渡口,在這裏有朱猛、令狐延保和徐文盛等諸路軍隊坐鎮諸渡口。諸渡口甲兵人數不少,但用於巡江和水戰的舟船卻嚴重不足,因此基本只是沿江活動,不能深入大江。

    原本夏口再往北面的安州安陸以及附近的義陽三關便是便是荊州總管府東南疆域邊境所在,但是之前晉熙魯悉達兄弟和其他一些江北豪強前來求附,於是李泰便派遣李屯率部前往齊昌郡駐紮,將總管府實控範圍繼續向東推進。

    不過安州的駐軍也並沒有撤除,以王傑擔任安陸城防大都督,並聯合隨陸土豪馬氏父子等各家部曲駐守隨陸之間。至於義陽三關,仍以權景宣坐鎮,作為義陽的後援。

    義陽的守將乃是趙剛和竇毅,另有劉方貴率領一支舟師常駐淮水上游,以加強對東面壽陽等地的影響和震懾。

    沔北東面與北齊河南交界的方城,仍以史靜率領部伍坐鎮。北面的三鴉道以及東面的襄城,則是郭彥鎮守。

    如今的荊州總管府內,直接受控於總管府調度管轄的軍隊有六萬出頭,這個數字也包括諸將各自的部曲。

    其實原本這個數字可以更大,不說荊州本有的人馬數量,單單幾次南北交戰通過各種途徑所獲得的俘虜便動輒數以萬計,幾場戰爭下來所獲得的丁壯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但數量從來也不等於質量,再加上養軍的成本壓力太過龐大,所以李泰也一直在加以優選精揀。那些被裁汰下來的人員或是轉為編戶,或是成為匠人。

    包括諸將部曲,也都讓他們在保持戰鬥力的同時精簡部伍,不再是動輒三五千眾,保持在千數乃至更少,數量雖然減下來了,但戰鬥力卻仍然非常可觀。

    這六萬多軍隊刨除諸將各自部曲和州郡鄉兵之外,真正屬於府兵範疇的只有一萬五千人,具體在鎮則只有一萬兩千人。因為府兵需要服從中外府的調度,荊州每個季度都要派遣三千到五千府兵參戍河防。

    除了這些在冊可統計的兵員之外,還有眾多豪強部曲和蠻人武裝,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四五萬眾之多。平日裏他們各據一方,一旦總管府發佈徵令,他們也會隨同作戰。

    這些依附的外圍武裝也是荊州邊防的重要力量,否則單憑總管府那在冊六萬多兵力,還真的不夠周邊這麼多地方分派的。

    像是幾個用兵多的方向,蜀中便有一萬人馬,夏口又是一萬出頭,再加上義陽也常駐大幾千人,這便扣去了將近一半。只有吸納那些依附力量讓他們也參戍周邊,總管府才能保持足夠的機動力量,並且進行輪值換戍。

    如今總管府下正在休整期有一萬五千餘眾,他們都是年前才從各邊替換下來的戍卒,需要休整到初夏才能

    再次徵召。

    新野那裏則聚集了有兩萬人馬,李泰打算在這當中抽調五千精銳跟隨自己歸朝,至於剩下的則就主要用來加強沿江一線的防務。包括去年造船基地便已經造成的舟船,也下撥給夏口方面使用,嚴防南梁搞事情。

    這一次歸朝,李泰又將已經外放領兵的張石奴召回擔任自己的親兵隊長,張石奴武力極強又忠心耿耿,有他隨從護衛,李泰也能踏實一些。梁睿、若干鳳和李雅等,這一次也要跟隨自己一同回朝。這些鎮兵二代們各自都有人脈,帶在身邊也能打聽到一些其他渠道獲知不到的消息。

    高樂和穰城防城大都督侯莫陳瓊這次跟隨李泰同往,朱猛則返回穰城接任防城大都督,梁士彥撤回石城駐防,李允信隨隊同往坐守武關。

    之所以要把部伍散於諸方而非集中於穰城,除了加強邊防之外,李泰也是做着有備無患的打算。

    如果此番歸朝真的遭遇什麼妖事,那換了任何一個人過來都把握不住這個局面,他麾下諸將或是扛不住霸府派遣來的人,但是可以直投外國啊。

    像是南梁王琳剛剛打的那個樣,咱們大家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除了李大將軍,這局面誰也把持不住!

    等到做完了這些軍政安排,新野的部伍也已經精選完畢並抵達穰城,於是一行人便離開荊州,浩浩蕩蕩的向武關而去。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



0772 荊州武略  
相關:  冠冕唐皇  漢祚高門    雷武  都市極品醫神  與妖怪的二三事  神級插班生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北朝帝業0772 荊州武略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北朝帝業"
360搜"北朝帝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9s 3.85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