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0804 再臨淮南

    「末將等拜見大將軍!」

    義陽三關中的武陽關關城外,關城守將權景宣率領一眾文武僚屬一早便等候在此,當見到李泰的儀仗旗幟漸行漸近時便忙不迭快步迎上前去,向着隊伍中的李大將軍便作拜道。

    「權將軍不必多禮,有勞諸位久候了。」

    李泰見狀後便也翻身下馬,先是彎腰攙扶起了權景宣,然後才又望向身後隨行的一眾隨陸土豪們笑語說道:「隨陸之境得守安穩,借仰權儀同等精勇將士鎮守三關,你等鄉士可真是受益良多。今日於此關城之前得見權儀同,一定要深作感謝啊!」

    眾隨陸土豪們聽到李大將軍這麼說,當然也不敢反對,更何況義陽三關的確是關乎隨陸之地安危的命門要害,因此便都紛紛入前向權景宣作禮感謝。

    權景宣一時間被搞得有點不知所措,連連擺手道:「末將所事皆屬份內,既然身領此職,自當竭力行之!」

    「正因將軍有此赤誠之心,所以我才方今將此方軍務久付將軍。何止是這些身受庇護的隨陸士民們需要感謝將軍,就連我也要向將軍道謝啊!將軍居此,使我不必頻顧此方,可以放心謀略別處。」

    李泰拉着權景宣的胳膊正色說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將軍因為需要鎮守重關、不暇別去,所以無名於人間。但我卻知將軍才略雄壯,受困所事而已,今攜群眾入此,必為將軍揚名!」

    權景宣聽到這話後,臉色頓時也變得激動起來:「末將、末將一介武夫,平生所長不過只有戎旅庶務罷了,竟得大將軍如此垂青賞識,實在是受之有愧……」

    在西魏國中,權景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老資歷,早在賀拔岳等還未進入關中之前,他便跟隨在當時的關中行台蕭寶夤麾下任事。宇文泰繼承賀拔岳的權勢之後,又將之闢為行台郎中。

    但是他的履歷也體現出了什麼叫做時運不濟,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他跟隨蕭寶夤的時候,蕭寶夤在關中造反失敗。轉入宇文泰的麾下時,又因為並非北鎮出身而不受重用,尤其是長期活動在關東地區,就連大統年間一系列的府兵改制也都沒有趕上。

    早在長孫儉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權景宣就來到了沔北任事,然後又被王思政帶出沔北,最後則作為王思政的餘部而被李泰接收。

    李泰本身也擁有着自己的班底,只是將權景宣放置於周邊駐守。至於軍府一系列重要的軍事行動,主要還是以自己麾下部眾們為主力。這麼多年麾下來,權景宣仍然還只是一個車騎儀同,甚至都漸漸被追從李泰麾下的族子權旭所超過。

    權景宣能力絕對是不俗的,甚至可以說是超過了相當一部分的鎮兵,而且還不只局限於戰場殺伐,宣撫地方、處理複雜的地方糾紛與矛盾同樣成績不俗,但是因為一直處於比較邊緣的處境,極少有高光時刻的表現,所以李泰言之無名於人間倒也沒錯。

    一眾人在關城外略作寒暄,然後便在權景宣的帶領下進入了關城中。

    義陽三關地處大別山、桐柏山兩大山脈之間,是淮南地區進出隨棗通道的重要門戶。幾座關城也都設立在群山山隘之間,這樣的地方因為沒有屬地轄區作為補充,一般而言談不上有什麼民生和軍需系統。

    但在權景宣治理下的義陽三關卻並非如此,單單隸屬三關的士民便有兩萬餘眾,除了權景宣本部和荊州軍府所派駐的五千人馬之外,剩下的都是近年來權景宣所招撫的大別山境內眾蠻部和出入左近的游食流民。

    這兩萬多人依託着義陽三關從事樵採等生產活動,所產出的物資除了滿足自身生活需要之外,便都供給三關駐軍。

    因為荊州軍府比較重視商貿的發展,所以往返義陽三關的東西商賈也不在少數,每個月都會有一旬開放關城以供商旅通行,當然是要收取埭程市稅。這些商稅的十分之一便留在三關,以維持三關駐軍的開支。

    近年來由於荊州軍府休養生息,對外戰事漸少,義陽三關也少受戰亂波及,權景宣便利用軍府撥給的錢糧在三關左近修建倉邸貨棧以租使給來往的商旅。

    到如今李泰來到三關視察,權景宣便將這些事務向李泰詳細奏報,李泰這才發現義陽三關的各項事務發展的井井有條,尤其在商貿上的收入居然是僅次於石城的存在。而這些收入除了上繳軍府的之外,剩下的扣除必要的駐軍開支,也都被收存在三關府庫中,可以稱得上是庫藏殷實。

    「將軍當真大才,之前只作斗將使用,我實在是識鑒昏聵,還請將軍見諒!」

    李泰在將義陽三關的政務情況了解一番後,也不由得感慨自己之前對於權景宣的確是關注不太夠。

    三關之外還有義陽,三關內則是隨陸,李泰對這兩處都一直保持着關注,但是對於義陽三關則就不夠重視。之前即便有所了解,也都是在府員們的事務匯報當中隨便聽上一聽,只是知道三關運作良好,可並沒有主動的系統性的詢問了解。

    現在當得知許多三關軍政事宜的具體細節後,李泰才發現他對權景宣的能力還是有所低估,其人要比自己之前所認為的還要更出色、能力也更加全面。

    權景宣不得志已經不是短期的事情,而且也不只受到一位上司的忽略,倒是不會因此而對李泰心生忿怨,但當聽到自己的能力得到承認時,還是忍不住一臉激動的說道:「末將些許微才,實在不當大將軍如此盛讚。大將軍身系東南軍政重任,可謂日理萬機,不能憑着功勞早獲大將軍賞識,亦是末將資質平庸所致……」

    李泰擺擺手不讓權景宣再繼續說下去,轉又嘆息說道:「權將軍既言我位高權重,這一點承認自己疏忽的風度還是有的。幸在我今已知悟,權將軍也仍年富力強、建功未晚,你我都不失亡羊補牢的機會。前言此行為將軍揚名,得見將軍才略如此,也讓我更有把握!」


    權景宣聽到這話後,便也連忙垂首說道:「大將軍才力卓絕、謀略精深,末將幸受驅使,何患功名不就!但有所使,必竭力行之!」

    「日前東賊遣使前往江陵,欲與梁國合力謀我義陽、漢東諸地。雖此二者各自猜忌深重、事絕難成,但此情亦不可不查,宜需防備此類變故。所以此番軍府用兵意欲警懾淮南。」

    李泰先將前情向權景宣解釋一番,然後才又繼續說道:「此番我將親率精騎直赴合肥,交戰齊軍淮南諸師。請權將軍率領三關人馬並諸隨陸部曲北上義陽,匯同義陽之軍沿淮以進,以截斷東賊淮上援軍……」

    既然打算要搞一個大事件,那李泰自然就不會小打小鬧,他以合肥為作戰進取的目標,以此一點帶動北齊在整個淮南之間的佈防。

    合肥地處淮南腹地,也是北齊控制淮南的重要樞紐。一旦此城遭受襲擾,那必然就會牽連影響到北齊在淮南地區的駐防形勢。

    李泰自己率領精騎直赴合肥,就好像是射向合肥的一支利箭。等到北齊淮南諸方人馬被攪動起來,權景宣等諸路分師便可以趁勢擴大戰果。

    除了權景宣一路沿淮水東進,從北面配合自己行動的這一支軍隊之外,李泰之前在途徑安陸的時候,也交代駐守安陸的王傑同樣率部出擊,沿長江向東行進,匯同駐守齊昌郡、業已改姓為獨孤屯的李屯所部人馬,以及晉熙郡魯悉達、魯廣達兄弟們,沿着江北經廬江郡向合肥進發。

    這一次是三路並進,向前進行平推,要摧垮北齊在淮南西面的控制。李泰也不打算再像之前那樣打完就走、並不實際佔據城池,而是打算派兵長期的駐守在合肥,要在淮南深深的烙下自己的印記。

    之所以之前還不願意答應王僧辯的請求,而今卻要主動進擊,原因也是有着很多方面。

    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李泰必須要跳出西魏霸府的軍政格局,立足於荊州軍府本身來重新構建一個邊境防線。不只是北齊,就連王僧辯也是他需要防備與制衡的一個目標。

    原本李泰還在考慮拿下合肥之後該要派誰鎮守,如今他麾下倒也不乏才能和資歷都夠獨當一面的人選,但仍處在閒散待用狀態的卻不多。權景宣原本也屬於他心中所想的備選之一,但在實地了解一番義陽三關的管理現狀之後,他便覺得其他備選似乎都沒有權景宣這麼合適。

    權景宣聽到這一安排後,一時間也是頗感驚喜。雖然他心內也有些好奇如今荊州軍府不是應該積極備戰以進取江陵嗎,何以又要大舉用兵於眼下並不算太緊要的淮南?

    但他在軍府雖然並非心腹要員,可是心內對於李大將軍的信心卻也十足,既然大將軍作此決定,那也必然有其道理。而且真要進攻江陵的話,他也未必能夠擔當主力,但是若用兵淮南,他還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

    包括李泰解下來向合肥的進軍路線,權景宣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因坐鎮義陽三關的緣故,與大別山以東的州郡豪強們也都頗有接觸,因此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的路線,並且列出沿途可以獲得一些補給的地點。

    李泰在義陽三關逗留了兩天的時間,一邊與權景宣討論接下來的行軍節奏和細節,一邊等待隨陸土豪各率部曲們向此集結。

    他得獲漢東之地已經有數年之久,對於隨陸豪強們的管理籠絡也有了不短的時間。近年來軍府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所以這些豪強部曲們也都在鄉休養多時。此番用兵於淮南,他便將這些隨陸豪強的部曲也都編入了作戰隊伍當中。

    倒不是因為荊州本部人馬不足,而是這些人留在各自鄉里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還是一種隱患。

    意識形態是一種很難扭轉的因素,人基於價值觀的取捨有時候還要超過了利弊的選擇。隨陸豪強們久受南梁統治,李泰治理這幾年雖然也卓有成效,但也不敢保證這些人就已經絕對的心向西魏,當面對西魏向南梁發起滅國之戰時也無動於衷。

    如今隨陸之地已經屬於荊州總管府的內部區域,並沒有什麼邊患擾亂,僅僅只是有一些治安問題需要注意。這麼多的豪強部曲留在鄉里,平日裏還沒有什麼,可一旦到了戰爭時期就難免人心浮躁,說不定會釀生出什麼變故出來。

    所以不如乾脆將他們都調離鄉土,往淮南地區進行作戰。而這一路線對他們而言倒也並不陌生,之前南梁在奪取淮南壽陽、合肥等重鎮的時候,主要用的就是雍州和司州人士。

    等到這些隨陸豪強部曲們陸續集結完畢,共得甲兵七千餘,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隨陸地區的精華武裝。這些部伍李泰全都交給權景宣統率,加上三關本有的駐軍湊出一萬甲兵,然後便向義陽進發。

    至於李泰則率領所部五千精騎,自義陽三關最東面的九里關東出進入淮南地區,然後緊貼着大別山北麓向東進發,只用幾日光景便抵達了淮南霍州。

    這途中雖也路過隸屬於北齊的沙州、義州等地,但是這些州郡城池基本上還是掌握在當地豪強手中。

    他們之所以依附北齊也是為求自保,實際上奉行的也是左右逢源的策略,有的甚至每年都要派人前往沔北穰城給李泰拜年送禮,主打就是一個誰都不得罪。

    所以當李泰率軍途經這些城邑的時候,也都沒有遭遇什麼阻撓,有的甚至還貼心的往城外送出一些糧草作為並且還表示只要李大將軍此行能夠大獲全勝,他們也將歸義易幟、向荊州總管府投誠。

    倒也不是北齊在這裏的治理多麼暴虐無道,因為本就談不上什麼有效的治理,僅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節制罷了。而就算他們投靠西魏,也並不是因為仰慕李泰,亂世之中如果實力不足,只能左右搖擺以求自保。

    霍州即就是後世的六安,距離合肥不過快馬一日的行程。抵達這裏後李泰便下令部伍暫且於此略作休整,恢復一下人馬精力,同時廣散斥候於周邊,將合肥周邊的敵勢如何摸查清楚,與此同時又派遣一支使者隊伍向南前往廬江,引領南線的王傑、獨孤屯等諸軍前往戰場匯合。

    :



0804 再臨淮南  
相關:  冠冕唐皇  漢祚高門    斗破之無上之境  重啟全盛時代  都市極品醫神  重生1990之隱形富豪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北朝帝業0804 再臨淮南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北朝帝業"
360搜"北朝帝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857MB